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歐陽修最著名的詩詞

    發(fā)布時間:2020-07-13
    1、

    歐陽修的最經典作品《采桑子》賞析,作者這首詩足以顯示出不凡的藝術功力

    歐陽修最著名的詩詞
    歐陽修的經典作品
    采桑子歐陽修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所作的組詞《采桑子十首》的第四首。此詞寫暮春依欄觀湖游興之感,描寫了潁州西湖暮春時節(jié)靜謐清疏灑的風姿,詞人在暮春美景中寄托閑適之情。上片寫暮春之景,下片言眾人歸去之靜。全詞將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現(xiàn)得優(yōu)美可愛,體現(xiàn)了對大自然和現(xiàn)實人生的無限熱愛和眷戀。詞以細雨雙燕狀寂寥之況,于落寞中尚有空虛之感,文字疏雋,感情含蓄。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

    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這首詞是歐陽修晚年歸隱潁州(安徽)后,所寫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在當?shù)赜袧}河和泉河交匯出,有一個天然的大湖,被當?shù)厝朔Q為西湖,絕不是杭州的西湖。這個西湖景色非常優(yōu)美,歐陽修經常在這里游覽,而留戀忘返,這里是早年歐陽修仕途不順時被貶謫此地做官的地方,對此地有了深厚的感情,因而晚年在此地歸隱。

    這首詞抒寫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懷。雖寫殘春景色,卻無傷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輕快的筆墨描繪了潁州西湖的暮春景甚愛潁州西湖風光,創(chuàng)造出一種清幽靜謐的藝術境界。而詞人的安閑自適,也就在這種境界中自然地表現(xiàn)出來。情景交融,真切動人。詞中很少修飾,特別是上下兩片,純用白描,卻頗耐尋味。

    歐陽修的這首采桑子,是歐陽修在晚春季節(jié),觀賞西湖時所寫,作者站在高樓之上,憑欄遠望,所領略到的西湖景致。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蹦捍簳r節(jié),百花已經凋落,但西湖的景色卻依然美麗,還有很多沒有徹底凋落的紅花,點綴在綠色的枝葉間,格外的奪人眼目。

    這首詞的詞眼即是這個“好”字。西湖花時過后,群芳凋零,殘紅狼藉。常人對此,當覺索然無味,而作者卻面對這種“匆匆春又去”的衰殘景象,不但不感傷,反而在孤寂清冷中體味出安寧靜謐的美趣。這種春空之后的閑淡胸懷,這種別具一格的審美感受,正是此詞有異于一般詠春詞的獨到之處。雖然是暮春時節(jié),但西湖卻別有一番景致風韻,讓作者癡迷。

    “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绷趼祜w舞。像雨絲一樣迷濛,柳枝在風中搖擺,錯落交織在一起,分外窈窕多姿。一般的宋詞,描寫殘春抒發(fā)的都是傷感情懷,然后。歐陽修這首詞,作者抒發(fā)的情懷卻是贊美,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傍晚降臨的時候,笙簫歌舞已經散場了,游人也都走光了,此時才感覺到春天的空虛寂寥。這句詞說明了西湖白日里熱鬧無比,只有到了晚上,才歸與平靜。

    西湖的“好”實際上和“群芳”關系不大,倒是與“游人”有很大關系,由于游人的離去,人的思緒發(fā)生了改變,感覺到了“春空”。這里用到了“始覺”二字是值得尋味的?!按瓜潞煓伞?,是由于“始覺春空”的緣故。雙燕歸來,細雨蒙蒙,詩人感覺到了西湖的美好。細雨蒙蒙中的雙燕,掀起了詩人感情的波瀾。燕語呢喃,雖然別人聽不懂,但是詩人認為它會了解人的苦悶或歡樂。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回到居所,等待著雙燕從綿綿的細雨中歸來,才...

    查看詳情>>
    2、

    歐陽修《采桑子》十首賞析,西湖到底美在哪里?

    歐陽修最著名的詩詞
    歐陽修的經典作品
    采桑子歐陽修

    《采桑子十首》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所作的一組聯(lián)章詞。歐陽修晚年退居州潁州,極喜愛潁州西湖的景色,在此寫下這十首詞,其中前九首寫景,最后一首抒情。全詞描繪潁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寫得恬靜,澄澈,富有情韻,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畫。這十首詞是在繼承傳統(tǒng)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之作,從內容、手法和風格上都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的突破,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較強的詞史意義。

    這十首《采桑子》是歐陽修以曠達的胸懷和瀟灑的態(tài)度去嘯傲湖山、流連光景的即興之作,每一首都是他對潁州西湖的自然風光“歡然會意”時的產物。

    01

    采桑子

    宋·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

    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

    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這首詞以輕松淡雅的筆調,描寫泛舟穎州西湖時所見的美麗景色。全詞色調清麗,風格娟秀,充滿詩情畫意,清新可喜。

    全詞描繪了春日的潁州西湖,景色是那樣引人入勝,綠水蜿蜒曲折,長堤芳草青青,春風中隱隱傳來柔和的笙歌聲。水面波平如鏡,不待風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動。這首詞如同一幅清麗活潑 、空靈淡遠的風景畫,美不勝收,清新可愛,有很的強吸引力。

    02

    采桑子

    宋·歐陽修

    春深雨過西湖好,百卉爭妍。

    蝶亂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蘭橈畫舸悠悠去,疑是神仙。

    返照波間。水闊風高飏管弦。

    這首詞如一幅風景畫,春深時節(jié)一場豪雨過后潁州西湖的熱鬧景觀。這種展示是兩個景物層面的有機合成:一是湖岸四周無比繁盛的花草,二是是湖面上管弦高奏的游船。首句“春深雨過西湖好”是一篇之關紐,它告訴我們,湖岸四周與湖面上的熱鬧景象都是春雨給帶來的:是春雨催開了百花,從而招來了無數(shù)的蜂蝶;是春雨使湖水猛漲,更便于泛舟行樂,從而招來了眾多的游客。

    03

    采桑子

    宋·歐陽修

    畫船載酒西湖好,急管繁弦。

    玉盞催傳。穩(wěn)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

    俯仰留連。疑是湖中別有天。

    這首詞是作者十首《采桑子》聯(lián)章體中的一首,即事即目,觸景生情,信手拈來,不假雕琢,而詩情畫意卻油然而生。此詞寫春天載酒游湖之樂及乘著酒興所見的西湖美景,盡興盡歡中,透露出主人公幾分豪逸情致。整首詞寓情于景,寫出了作者與友人的灑脫情懷。

    從藝術手法上看,這首詞采用虛實相結合的方法,充滿了詩意的想象,形象巧妙地刻畫了主人公的醉態(tài)、醉意和醉眼中的西湖之景。

    04

    采桑子

    宋·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藉殘紅。

    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此詞寫暮春依欄觀湖游興之感,描寫了潁州西湖暮春時節(jié)靜謐清疏灑的風姿,詞人在暮春美景中寄托閑適之情。上片寫暮春之景,下片言眾人歸去之靜。全詞將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現(xiàn)得優(yōu)美可愛,體現(xiàn)了對大自然和現(xiàn)實人生的無限熱愛和眷戀。詞以細雨雙燕狀寂寥之況,于落寞中尚有空虛之感,文字疏雋,感情含蓄。

    05

    采桑子

    宋·歐陽修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

    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

    誰知閑憑闌干處,芳草斜暉。

    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

    查看詳情>>
    3

    歐陽修最著名的一首詩詞《蝶戀花》賞析,自古官場如情場,詩人寫的是什么呢?

    歐陽修最著名的詩詞
    歐陽修的經典作品
    歐陽修的詩

    作為北宋歷史上的一個著名人物,歐陽修多數(shù)時候都是以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和史學家的身份出現(xiàn)在人們視野中的。他雖與蘇軾并稱“歐蘇”,但其文人氣質還是多多少少被蘇軾這個大文豪給掩蓋了不少。

    在后世很多詩詞愛好者的心中,歐陽修應該是一個正襟危坐,整日端著架子的士大夫形象,而不像蘇軾,戲謔調笑,瀟灑不羈。其實,歷史上的很多著名文人都有很多面,后人看到的不過是這些人在人前時的模樣。

    作為一個文人,歐陽修骨子里自然也會有文人的閑情逸致和風花雪月。正如他的一首代表詞作《蝶戀花》一樣,平日正正經經的歐陽修也有柔情似水的時候。這首詞意境絕美,開篇就寫得深情婉轉,字字句句都令人沉醉。讓我們走進這首詞: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處。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很顯然,這是一首傳統(tǒng)的閨怨題材的詞作。起句不凡,連用三個“深”字,有三層意思。

    第一,很直接的感覺,這座庭院是森嚴的,與外界隔絕的;

    第二,心中猜測,這重門深閨中的女子是誰?深不可知;

    第三,這庭院是誰家的?女子的憂愁到底有多深?我們的思緒也隨著詞人的情緒而波動。

    緊接著一句中,“楊柳堆煙”點明此時是楊柳成蔭的季節(jié)。而一個“堆”字恰到好處寫出了楊柳枝葉的厚薄度,疏密度和明暗度。這即是眼前所見,又是抒情主人公心理變化的感受。楊柳堆煙,朦朦朧朧,下垂的枝條就像那深深庭院里的重重簾幕。

    我們看不清楚庭院里面的情景,而閉鎖在其中的主人人,當然也看不清外面世界發(fā)生的一切。于是“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就從上而來。即使樓再高,都被這簾幕柳蔭給隔絕了,她真的看不清駕著寶馬的男子如今又到哪里尋歡作樂去了。其中‘章臺路’在咸陽渭水之南,多歌妓居住,后泛指尋歡作樂之地。

    那便繼續(xù)寫她的困惑與擔憂,“雨橫風狂三月暮”,扣住暮春的季節(jié)特征,繼續(xù)寫女子內心的波瀾,她關不住花心的男子,她只能關住流逝的青春??墒敲鎸α魇诺哪耆A,她依然無能為力,萬般無奈之下,她只好含淚去詢問與她同樣處境的花兒。

    可是花兒不但不回答她,還隨風凌亂地飄落。一會兒一陣風吹來,又不甘寂寞地從地上飛起來,飄到秋千繩索上。落花仿佛是在提醒女子:“看見了吧,這是你和他打秋千的繩索。現(xiàn)在他又去別人庭院里和別的女子打秋千去了,你的命運比我還慘呢。”

    整首詞層次分明,情感線索非常地清晰:庭院深深,遙不可測。情人尋歡去了何處,也不得而知。暮春黃昏,春色已晚,滿院的落紅不語。墻角的秋千獨自搖蕩,最是撩人。在這樣一個落寞孤獨的環(huán)境里,抒情主人公回憶著舊日的美好,而現(xiàn)實的殘酷就愈發(fā)讓人痛徹心扉。

    此外,全詞曲折蘊藉,層層推進,將一個已經爛熟的閨怨題材寫得別出心裁,深婉雋秀。盡管這是一首閨房情詞,但是在古典詩詞中,男子多作女子言,其實不過是借女子之口來表明自己的人生志向罷了。

    我想,自古官場如情場,詞人到底是在傾訴女子閨怨,還是借此一吐男人的...

    查看詳情>>
    4

    歐陽修最著名的詩詞代表作《蝶戀花》,與朱敦儒的一有趣的詩相比,你更喜歡誰?

    歐陽修最著名的詩詞
    歐陽修的經典作品
    歐陽修的詩

    在誦讀詩詞的時候,有的詩會讓人心生喜愛,在帶給人思考與感悟的同時,還令人內心寧靜,享受非常。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這樣兩首唯美又有趣的兩首古詩詞,帶你們享受一把。

    1.“老去風情應不到,憑君剩把芳尊倒”

    嘗愛西湖春色早。臘雪方銷,已見桃開小。頃刻光陰都過了,如今綠暗紅英少。且趁余花謀一笑。況有笙歌,艷態(tài)相縈繞。老去風情應不到,憑君剩把芳尊倒?!巍W陽修《蝶戀花》

    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這首《蝶戀花》讀起來朗朗上口,十分押韻,并且用詞唯美,描寫了西湖美好的景色。以樂景寫哀情,用花草樹木的凋零來隱喻光陰易逝,并勸誡大家時間雖然已經流逝了大半,但還可以抓住現(xiàn)在,趁有余年及時行樂,把握住現(xiàn)有的美好。全詩給人雖有遺憾,但依舊曠達的感受,也給人無論年少時還是老去時,都應抓住現(xiàn)在,把握好現(xiàn)在的感悟。

    這首詩的大意是:我曾經最愛的便是西湖早早到來的春色。臘月里的雪才剛剛消融,就已經發(fā)現(xiàn)有小小的桃花花苞在枝頭笑。但春光轉瞬即逝,如今嫩綠的樹葉都變成了暗綠色的老樹葉,開著的花也變少了??斐弥O碌幕▋哼€未凋謝,抓緊享受,謀取一笑。更何況還有美妙的笙歌,與歌妓們美艷的姿態(tài)與美景相配。只可惜年老已經沒有了少年時的風月之情,你盡管將酒杯斟滿,開懷暢飲,不醉不歸。

    2.“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p>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巍ぶ於厝濉耳p鴣天·西都作》

    這首朱敦儒的《鷓鴣天·西都作》在北宋末年曾風行汴洛,如今也是十分著名的一首詞。這首詞中山水郎的意思是:在天上掌管山水的官員。詩人自稱清都山水郎,體現(xiàn)出了詩人的縱情山水與豪放不羈的特點。全詞豪氣萬千,又怡然自得,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幻想。這首詞給人的感受雖然豪氣狂放,但用詞清雋婉麗,讀起來朗朗上口,令人享受非常。

    這首詩的大意是:我是那九天之上掌管人間山水的郎官,是天帝教我這般狂放不羈。我曾經,多次批過支配風雨的手令,也曾經多次上奏去留住云彩,借來月亮。我流連山水,作詩萬首,飲酒千杯。自由自在,狂放不羈,哪曾注意過王侯將相?就算是在天上那華麗的瓊樓玉宇中做官,我都懶得去,就喜歡在梅花開時折一枝梅花插到花瓶中仔細賞玩,醉倒在這洛陽的繁花之中。

    文中這兩首詩詞都用詞精妙,讀起來朗朗上口,自然流暢,給人享受的同時并帶來些許感悟,值得細細品讀。


    查看詳情>>
    5

    歐陽修最經典的詩詞,被選進《宋詞三百首》中,你背過幾首?

    歐陽修最著名的詩詞
    歐陽修的經典作品
    歐陽修的詩

    歐陽修,字永叔,號六一居士,天圣八年省元,中進士甲科。其詞承襲南唐遺風,與晏殊接近,以婉麗著稱,有《六一詞》,其詩詞入選《宋詞三百首》中五首,今天小編與大家一起分享下。

    《踏莎行·候館梅殘》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此言男女分別,各自蘊著離愁別恨。前闋自男子身上著筆,謂行過候館溪橋,但覺梅殘風細。物候轉移,春已歸來。春意陽和,怎奈離愁不斷,如春水之汩汩綿綿。下片轉寫女子別后情狀,“樓高”三句,前一句是果,后二句是因。謂平蕪縱有春山遮斷遠目,而思行人之情,卻不因春山阻絕,故不如莫向高樓倚欄,否則徒增傷懷而已,語似淡而情極濃。結尾一句尤為工妙,使其效果加倍。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男女傳情,多出自于元夕之夜,這首詞之機杼不必自出,似受唐人崔護《題都城南莊》一詞中“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钡挠绊?,前后映襯對比,備見今昔之慨。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fā)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

    詞的上片寫天地間的無邊春色,一派歡悅青春之景。下片極寫老年心境,“白發(fā)”句寫老來疏狂自得的意態(tài)?!傲邸本鋵戵矍皹非D急,情致高漲。然忽以“人生”句收束,謂人生苦多樂少,何如常在尊前?這是深味人生苦境者的深沉感喟,凄愴中不失豪宕。

    《漁家傲·近日門前溪水漲》

    近日門前溪水漲,郎船幾度偷相訪。船小難開紅斗帳,無計向,合歡影里空惆悵。

    愿妾身為紅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愿郎為花底浪,無隔障,隨風逐雨長來往。

    此詞在六一詞中堪稱別調,刻畫漁家女純樸自然的愛情,熱烈而大膽,帶有濃郁的民間氣息。上片寫與情郎幽會,卻因船小不容支起小帳,不得歡愛,只好在合歡樹的樹蔭下惆悵。下片用兩祈使語,樸直中見深婉。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此為代閨中怨婦立意之作,通首如一藝術電影。起筆三句,鏡頭慢入,只見景,不見人。實則暗指庭院深邃,閨中寂寞,富貴人生,不及夫婦和合親愛?!坝窭铡倍溏R頭調轉,譴責男子風流狂蕩,但切于貴婦人身份,溫厚婉曲,怨而不怒。過片陡起波瀾,“雨橫風狂”殆亦女主人公心上境耳?!伴T掩”二句,是詞人加入的話外音。更承以“淚眼問花”之特寫鏡頭,便有蘊藉不盡之致。


    查看詳情>>
    6、

    歐陽修一首最著名的詩詞《采桑子》解析,歐陽修筆下的西湖有多美?

    歐陽修最著名的詩詞
    歐陽修的經典作品
    采桑子歐陽修

    我們今天讀古詩詞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但凡是筆下有秀麗山水的詩人或者詞人,大多數(shù)人生都比較得意。比如晏殊,他的詩詞就是如此。雖然不乏幾分感傷,但對春天和秋天獨有的景色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他的閑情逸致。

    北宋另外一個詩人也是如此,仕途相對比較順利,而且還親手發(fā)掘了蘇軾和蘇轍兩個非常著名的文學家。在他晚年歸隱杭州西湖之后,針對西湖美景所寫出的精美宋詞。更是成為了經典之作。他就是歐陽修。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誰知閑憑闌干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這就是歐陽修《采桑子·何人解賞西湖好》,這首詞的一開始就極力夸贊西湖的景色之美。西湖的美麗有多少人能夠真正了解呢?不管是什么時候去都能看到最為美麗的景色,無論何時都是美景。不管是春天,夏天,秋天,還有冬天,都各有各的妙處;在一天當中不管是早晨、中午還是黃昏,景色都各具特色。

    所以也就吸引很多的游客,而且也不管什么時候去,都能看到到處都是游客。人們在美麗的風景當中飲酒,在醉意朦朧之中感受到這人間最美的風景。直到盡興了才回歸。

    西湖確實是非常美麗,不但有很多美麗的傳說,還賦予了厚重的文化氣息。唐朝的白居易,宋朝的楊萬里等人都在吃力留下了非常經典的詩詞作品,也都在作品當中反映了這一方水土的精美至極。

    而在歐陽修的筆下,這里更是呈現(xiàn)出說不完的美景。下片一開始,詞人還是推選出了最美的景色是在什么時候?“誰知閑憑闌干處,芳草斜暉”,雖然西湖之景一年到頭天天都是美景,一天之中時時都是秀色可餐。但是要說到其中最美麗的景色的時候,還應該是黃昏之時。

    詩人下片用22字盡力描摹其中美景?!罢l知閑憑闌干處,芳草斜暉”,看到一片斜陽,含情脈脈地灑在西湖之上,和周圍的景色完全融為一體,更讓人感覺到幾分愜意。最后11個字更是精美?!八h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水邊草地上,高潔瀟灑的白鷺在自由自在地飛翔。

    雖然宋詞長于抒情,但歐陽修的這首詞對于景色的描繪完全不在任何唐代詩人之下。


    查看詳情>>
    7、

    歐陽修最著名的詩詞《踏莎行》賞析,詩中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歐陽修最著名的詩詞
    歐陽修的經典作品
    歐陽修的詩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是我國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一生著述繁富,在詩、詞、散文等領域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我們所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指的便是歐陽修在散文上的突出成就。而在詩的創(chuàng)作上,歐陽修扭轉了西昆體脫離現(xiàn)實的不良傾向,并提出“詩窮而后工”的詩歌理論。至于詞,則促使它朝通俗化方向發(fā)展,使其更接近普通市民的審美趣味。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踏莎行·候館梅殘》,便是歐陽修的代表作之一。它是歐陽修早年行役江南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主要表現(xiàn)了游子和思婦之間的離愁。雖然整首詞只有短短58字,但由于歐陽修巧妙地運用了以樂寫愁、虛實結合、更進一層等藝術手法,卻把離愁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尤其詞的最后兩句更是千古名句,以情意深長而又哀婉欲絕,歷來為人所稱道。

    《踏莎行·候館梅殘》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首先,詞的上片主要寫的是游子在行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開篇三句“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歐陽修所勾勒的便是一幅充滿著春天氣息的溪山行旅圖。它的意思是說,旅舍旁的梅花已經凋殘,溪橋旁新生的細柳正輕垂,春風送暖,芳草香氣侵襲,遠行的人躍馬揚鞭。由此可見,這里歐陽修是以實景來烘托離別。

    所以緊接著的兩句,歐陽修便從離別之景轉到描寫離別之情上?!半x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即這離愁啊,它隨著分別時間的越來越久,相隔距離的越來越遠,而越積越多,就像眼前的這迢迢不斷的溪中春水。從藝術手法看,這兩句是即景設喻,以水喻愁,將離愁表現(xiàn)的自然貼切而又柔美含蓄。

    然后,詞的下片則主要是寫閨中思婦對外出游子的深切思念。起始兩句“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歐陽修便直接點明思婦懷人之情。即因為對外出游子的深切思念,她不得不寸寸柔腸痛斷,行行盈淌粉淚??梢娝紜D思緒的纏綿深切。隨后的一句“樓高莫近危闌倚”,意思是說,不要登高樓望遠把欄桿憑倚。

    唐代詩人溫庭筠曾有詞寫道:“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說的便是思婦在家中苦苦等待、深切思念卻望而不得的愁腸寸斷。由此可見,歐陽修這句“樓高莫近危闌倚”,既是外出游子對閨中思婦的深情囑咐,也是閨中思婦希望登樓遠眺游子蹤影,又明知徒然的痛苦掙扎。

    最后兩句“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則是歷來為人所稱道的千古名句。它的意思是說,展現(xiàn)在思婦眼前的,是一片雜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盡頭是重重春山,她所深切思念的人,卻還在那重重春山之外,渺無蹤跡。這兩句不僅寫出了思婦凝目遠望、神馳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穿過重重阻隔,伴隨著外出的游子漸行漸遠。

    同時,結合“樓高莫近危闌倚”的語氣,思婦的凝望和想象,又是外出游子所想象的閨中人登樓遠望而不見所思之人的情景。如此一來,這兩句便情意深長而又哀婉欲絕,讀來更覺耐人尋味...

    查看詳情>>
    8

    李清照最著名的詩詞,描寫荷花一點也不輸蘇東坡與歐陽修

    李清照
    李清照的詞
    李清照詩詞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炎炎夏日每每見到碧綠的荷葉,都會給人一絲清爽的感覺。且不說它中通外直,也不說它出污泥而不染。熾熱的驕陽讓人煩躁的已無欣賞它的興致。但每次雨后觀荷,那一池清新怡人的綠,總會叫人頓感涼爽無比。

    荷應該是夏日里最友好的植物了,自古以來,寫荷之文人雅客甚多。楊萬里、周敦頤、李白等,都曾經創(chuàng)作過詠荷的佳作。

    宋代是中國詞作的巔峰時期,歐陽修、蘇東坡、辛棄疾、李清照等詞作大家群星閃耀。許多著名詞人都曾以荷為題留下過墨寶,而有那么三個關系不一般的人,也寫過荷花詞,他們是歐陽修、蘇軾、李清照。

    為何說他們三個關系不一般呢?因為歐陽修是蘇軾的老師,而蘇軾又是李清照父親李格非的老師,原來他們師出一門。俗話說"詩言志詞言情",創(chuàng)作時的人生境遇,便決定了作品的味道,這一門三人的三首詞作,卻也正好反映了他們的當時的處境,他們對人生的感悟,和他們的思想境界。

    李清照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李清照的《如夢令》,絕對的千古絕唱,一句"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成為了永恒的經典。說到《如夢令》這個詞牌,必定先想到李清照,而說到荷花詞當然也都會想起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宋朝第一女詞人,絕對的才華橫溢。但李清照的人生,卻是有些波折,他們人生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婚前,婚前的他父親在朝中為官,雖未封侯拜相卻是是朝中重臣之一。所以這個時候的李清照,是個典型的白富美外加才高八斗。

    那時候的李清照生活過的滋潤,所以寫起詞來也是輕快瀟灑,"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對這時候的李清照來說,人生是美好的,未來是可期的,

    第二階段的她則是顛沛流離,受盡各種磨難。所以才有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樣的詞句。

    蘇軾又得浮生一日涼

    被貶黃州后,蘇東坡寫出了很多經典。如《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滿庭芳》、《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等,從這些詞作可以看出,蘇東坡來到黃州后,他對人生的感悟和人生境界都得到了升華和蛻變。

    這首《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也是蘇東坡在黃州期間所做。這時候他對人生的態(tài)度,便是"一蓑煙雨任平生",此時的蘇東坡心境非常的豁達。就像這首荷花詞中寫的那樣"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他認為雨后的涼爽,是老天的眷顧,就算不下雨這一天也還是要過,只不過熱一點罷了,當然既然下雨了,便是"又得浮生一日涼"。這才是蛻變...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