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為政,23歲進士及第,三朝元老,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后累贈太師、楚國公,謚號“文忠”。從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八人中有五人是他的學生,與韓愈、蘇軾、柳宗元被后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領(lǐng)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
雖然他古文寫得很好,但是他詞作方面的成就亦是不小。這里,我來簡單談一談他的這一首詞。
歐陽修《采桑子》共十三首,其中聯(lián)詞歌詠潁州西湖景物的有十首。歐陽修四十三歲時曾在潁州做知州,“愛其民淳訟簡而物產(chǎn)美,土厚隨甘而風氣和,于時慨然已有終焉之意”。二十二年后,六十五歲的歐陽修退休了,回到潁州私宅居住。
潁州西湖在北宋時期是極其清澈優(yōu)美的。據(jù)明代《正德潁州志》卷一:“湖長十里,廣三里。相傳古時水深莫測,廣袤相齊……”
一年后,歐陽修的老同事趙概由南京應天府遠道來訪,在潁州停留了一個多月,與歐陽修在潁州縱游后才離開。在這期間,歐陽修就留下來一組十首《采桑子》,這首詞是其中的的第一闕。
采桑子 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整篇詞作,作者以輕松淡蕩的筆調(diào),描繪了在春色中的西湖。這首詞以輕松淡雅的筆調(diào),描寫泛舟穎州西湖時所見的美麗景色。全詞色調(diào)清麗,風格娟秀,充滿詩情畫意,清新可喜。
上片,開頭便顯得輕松愉悅,“輕舟短棹”,四個字,便足夠體現(xiàn)這種感覺。而接下來幾句,直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湖面景色,綠水碧波,芳草萋萋,淡遠、悠閑,而伴隨在耳邊的卻是柔和的笙樂之音,在春風中緩緩飄來,綠草碧水,與綿長的堤影相互掩映,一幅淡遠的畫面就浮現(xiàn)出來??上攵?,氣氛是多么的美妙。
下片寫湖面平滑如鏡,舟行其上的情景。寫平靜的湖面澄澈如鏡,船在水面上,只有船槳滑動時形成的微小漣漪才能感覺到船是動的,而因此驚起的水鳥,反而更映襯出水面的平靜,如此大美的景色,怎能不令人心動。從手法上看,前三句以靜寫動,結(jié)尾句以動襯靜,大有王維筆下“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味道。
而在短棹輕縱的過程之中,隨船所至,都有柔和的簫聲,隱隱在春風中吹送。
這些樂曲處處隨著此人的船,好像是專門為他吹的。與小學作文中“走在路上,花兒都在對我笑”異曲同工,顯露詞人此時的愉悅心情。就這么幾筆,讀者就被帶入一個可愛的冶春季節(jié)的氣氛之中。
詞的下片著重描寫湖上行舟,波如平靜的景色。西湖上下一空,水天一色,滑溜與清澈比之琉璃,再貼切不過了?!安挥X船移”更是天下妙語。正是因為春波滑溜,所以不待風吹,不用槳棹,船兒自己自由地蕩漾。
但船行走之間,必然不會不觸起水波,所以有了“微動漣漪”,詞人的觀察力和藝術(shù)構(gòu)思,不可不謂細入毫芒。
最后一句“驚起沙禽掠岸飛”這一動態(tài),劃破了境界的寧靜,使整幅畫面都跳動起來。
這首詞與北宋前半期的詞風相符,語言清新自然,好似素面佳人,不施粉黛,就已足夠動人。相比起來,南宋后期一些用濃艷的辭藻去涂抹湖山的作品,倒有些唐突西施了。
相關(guān)文章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