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杜甫

    發(fā)布時間:2020-06-28
    1、

    杜甫草堂觀后感(模板8篇)

    杜甫草堂觀后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長安三萬里電影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杜甫草堂觀后感 篇1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人們認為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是黃河流域,然后漸漸地傳播到全中國。1980~1986年間對四川平原上三個不起眼的小土堆——三星堆的考古發(fā)掘,徹底改變了人們的認識。從三星堆發(fā)現的大量文物,使人們重新認識到,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也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

    今年暑假,外公外婆和媽媽帶著我回四川自貢老家探親。路過廣漢時,我們一起參觀了三星堆博物館。博物館里陳列著從三星堆遺址發(fā)掘出的3000~5000年前古蜀國制造的上千件青銅器、金器、玉石器等文物。這些展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三星堆博物館分兩個展館,一個是綜合館,另一個是青銅館。綜合館建在地下,青銅館在地上。它們不在同一個地方:兩個展館之間有一段距離。

    我們首先參觀了綜合館。綜合館的門洞黑漆漆的,給人一種十分神秘的感覺。進入館中,首先看到的是各式各樣的家居用品,有很多陶器,也有一些石器和玉器。最讓我映像深刻的是一張石桌,它的桌面非常平整光滑,就像是用現代機器切割出的一樣,說明古蜀國已經具備了相當發(fā)達的切割技術。繼續(xù)往前走,是一個專門陳列金器的展廳,里面有很多帶著金面具的人頭像,還有一根一米多長的金杖。這根金杖上的紋路已經模糊不清了,但還是能看出它是一根供國王使用的權杖。進入綜合館的最后一個展廳,我眼前一亮,只見一棵巨大的“通天神樹”矗立在展廳中央。這課“樹”是用青銅打造的,高達三米多。樹干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樹枝上站立著許多飛禽走獸,它們都栩栩如生,讓我對古蜀國工匠的心靈手巧深感欽佩。

    青銅館里展出的是各種類型的青銅器,有人頭像、人面像、人面具、立人像、跪坐人像,還有尊、瓿、盤、鈴、戈以及獸面、牛頭、鹿、雞、鳥、蛇、魚等。我們主要參觀了青銅頭像。這些頭像形態(tài)各異,一個個都制作得十分精美,而且它們的造型具有超時代的美感,很像現代雕塑家的作品。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那具“青銅縱目面具”。這個商代面具只有66厘米高,卻十分夸張地把眼球突出眼眶達16厘米!這種超現實主義的造型,就連現代人都很難想象。透過這部面具,讓人不得不感到驚訝:3000多年前的古蜀國,其文化藝術已經達到了多么發(fā)達的水平!

    參觀完三星堆博物館,使我對我國古代文明的燦爛輝煌有了深刻的認識。這次經歷使我難忘。

    杜甫草堂觀后感 篇2

    相信每個人的國慶都過得非常的充足,但我的國慶和別人過的截然不同,只有一個字“吃”。哦,對了,還不止,它是一個重要的事“表,演”。

    陽光明媚的下午,是個表演的.日子,我整理好道服,出發(fā)!一路上許多小攤在招呼客人,街道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只見舞臺上橫幅早已掛好,好像在說:“來吧,快來吧!”

    該表演了,我緊張到腳都...

    查看詳情>>
    2

    杜甫詩三首課件范文

    杜甫詩三首課件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杜甫詩10首,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杜甫詩三首課件 篇1

    教材概述

    杜甫,作為唐代詩壇上的又一顆璀璨明星,與李白并稱為“雙子星座”。韓愈曾推崇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边@決非過譽。杜甫的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風格,語言極其精練,尤長于古體詩和律詩。

    這篇課文選取了杜甫的三首律詩,都是他的后期作品,寫于他寄寓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時期。《秋興八首(其一)》是一首借景抒懷之作,感情強烈?!对亼压袍E(其三)》是歌詠王昭君出塞之作,沉郁蒼涼?!兜歉摺肥亲髡呤惆l(fā)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慨之作。學習這幾首詩歌,要善于把握景與情的交融關系,要善于把作者的悲歡憤激之情同當時戰(zhàn)亂的時局聯系在一起,逐步深入地感知詩中的意境。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本課的教學難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使學生受到作者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審美興趣,培養(yǎng)潛心涵泳的鑒賞習慣。

    思路方法

    本課教學在感受、品味詩歌意境時,應引導學生明確意境的準確定義,可回顧意象的知識,明確意境與意象的關系,逐步引導學生進入詩的境界。由于作者生活年代與我們今天相距甚遠,教學難點當定位在對作者隱晦的情感的把握上。要讓學生在誦讀和理解的基礎上進入詩歌的情境,老師也應該通過各種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情境。

    如何有效地創(chuàng)設情境,主要的解決辦法如下:

    1.指導朗讀,強化背誦。建議學生課前完成三首詩的背誦任務,有助于學生初步了解詩意,以便較快進入對詩作的理解,將教學重點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問題,重視體悟。精讀課要解決四個問題:詩中寫了什么,怎么寫的,為什么寫,這樣寫的好處。聯想和想象是填補藝術空白、品賞意境的好辦法。就這一點,老師在精讀課上要做出示范。

    3.補充史料,做好總結。論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詩歌。老師可提供適當的背景資料。

    課時安排:3課時

    三維目標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風格、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目的。

    2.背誦三首詩歌,賞析并積累一些名句。

    3.整體感知詩歌的感情基調,感受作者的憤激之情。

    4.把握情景交融的創(chuàng)作方法,熟悉律詩的格律知識。

    5.了解杜甫“致君堯舜上”的抱負與憂國憂民的情懷,品味詩歌沉郁頓挫的風格。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情景導入

    杜甫曾評價李白的詩歌時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其實他自己的詩歌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著名評論家胡應麟就曾稱贊杜甫的詩說“氣象雄蓋宇宙,法律細入毫芒”。那么今天我們就通過他的律詩來體會一下沉郁頓挫的風格,品味詩歌的意境。

    詩詞導入

    杜甫出身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統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他以稷、契自許,有志于“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一心想要走的是“達則兼濟天下”的道路。他曾回憶他的自負心情說:“自謂頗挺出...

    查看詳情>>
    3

    杜甫進課堂活動總結

    杜甫進課堂活動總結

    導語:《望岳》,作者杜甫,共有10首,《望岳》被后人刻石為碑立于泰山。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岳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并由望岳懸想將來的登岳。如何能在教學上引導學生?下面是小編提供《望岳》的教學實錄,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杜甫進課堂活動總結 篇1

    一、導入新課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詞、短語或語句來描繪你印象中的泰山呢?(出示視頻及圖片,請同學們自由發(fā)言。簡單點評后轉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學新課

    (一)作者及背景簡介(出示幻燈)

    (二)朗讀詩歌

    1、配樂詩朗誦《望岳》(出示視頻和音頻材料)。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五言古詩的誦讀節(jié)奏。

    2、全體學生配樂齊讀。(古箏曲)

    3、學生推薦朗讀,其他學生點評。

    4、教師范讀,學生輕吟。

    (三)了解詩的內容

    1、學生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詩句,理解詩意。(學習小組交流,有否疑難及互答)

    2、全班交流問題及解答。

    3、學生說說詩句的含義。

    (四)再次播放配樂詩朗誦(加幻燈圖片),要求學生一邊聽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和意境,想象詩人當時望岳的情景,出示問題,小組研討。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點?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2、詩題叫《望岳》,可見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句句寫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別,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

    --研討后,師生共同賞析:

    “岱宗”兩句:“遠望”(補充背景常識:此句說的是泰山山脈,它在山東中部,從東平湖東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長約200公里。)

    問(1):“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則驚奇、贊嘆之情更明朗,也更強烈。)

    問(2):此句寫出了泰山的什么特點?詩人是如何寫的?對你有何啟發(fā)?(沒有抽象地說,而是別出心裁的寫出自己的體會,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兩句:“近望” 問:能否通過對這兩句品度,各用一個字分別概括詩人眼中泰山的特點?(“神”或“秀”,“高”。這兩句詩突出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蕩胸”兩句:“細望” 問:展開合理的聯系和想象,用你的語言再現當時的畫面。

    “會當”兩句:由“望岳”想到了將來的“登岳”。

    (五)進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問:年輕的詩人科舉不第后游歷齊趙,見到了泰山,寫下了這首詩,在詩中你能看出任何科舉敗后消極頹廢情緒嗎?那整首詩給你的感受是什么?(詩人熱情贊美了泰山的神奇秀麗,流露出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尤其是最后兩句,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魄,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你還能聯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詩句?(王之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敢于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2、再次齊讀詩歌,讀出感情來。(配樂)

    (六)感受詩人高超的寫作藝術,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問:這首...

    查看詳情>>
    4、

    杜甫名言語句(精選52條)

    杜甫名言語句

    “在過去的一年里,有瘋狂的客人,有多少流亡者?!泵烁裱杂袝r能給我們指路和助力,名人格言是智慧的結晶能夠指引我們走向成功的道路。有哪些語句優(yōu)美的名人格言呢?以下關于 "杜甫名言語句" 的內容可能會與你的搜索相關,通過閱讀這些句子你可以提升你的決策能力和思考方式!

    杜甫名言語句(1--17條)

    1、白日來深殿,青云滿后塵。

    2、性豪業(yè)嗜酒,嫉惡懷剛腸。

    3、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锷阶x書處,頭白好歸來。

    4、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5、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6、杜甫的代表詩作是《望岳》;名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p>

    7、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河—杜甫

    8、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9、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对亼压袍E五首》

    10、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11、無數蜻蜓齊上下,一—杜甫

    12、赤縣官曹擁才杰,軟裘快馬當冰雪。

    13、萬里衡陽雁,今年又北歸。

    14、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15、當一句“憂端齊終南,茍床豢啥”,一次又一次地浮現在眼底,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個身著用怨恨織成的衣衫,用愁苦覆蓋臉面的你、你的腳步里透著沉重,你的舉止中飽含壓抑,你的每一個表情都充滿了對世道的無奈與不滿、令你愁苦的不是自己的窘迫,而是百姓生活的艱難;令你擔憂的不是自家的一日三餐,而是整個國家的危難、于是,在我心目中,“無私”與“偉大”兩詞已悄悄的跟定了你。我為你的才高八斗卻不得重用感到惋惜,我因你的凌云壯志得不到施展而感嘆;既然上帝塑造了一個才華橫溢的你,又為什么讓你在悲哀無奈中死去?既然你帶著不凡的氣質來到世間,卻又為什么只因貧困就匆匆離開人世?皆大悲哀!

    16、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肚f子.雜篇.徐無鬼》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7、天子不叫船,自封大臣是酒仙。

    杜甫名言語句(18--34條)

    18、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缎『持壑凶鳌?/p>

    19、屈原的代表作是《離騷》;名句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p>

    20、韓愈《調張籍》:“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敝咐畎锥鸥Α?/p>

    21、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22、“夜深經卻第人自,寒出并別照白骨,潼關百萬好地,么并者散并別卒?!?/p>

    23、時是第年笛作認小并關內上生一,萬國兵前草木風。

    2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感恩的人每個人都有,只是缺乏表達的勇氣,于是便把對父母的那份感謝及那句&ldquo我愛您&rdquo深藏于心里。有的甚至認為父母對自己的愛是天生的,是應該的,是不可推卸的責任,是無條件的施與而不望回報的。

    25、征起適遇風云會,扶顛始知籌策良。

    26、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查看詳情>>
    5、

    杜甫最經典的名言收藏

    杜甫名言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野人對膻腥,蔬食常不飽。好工具范文網整理了杜甫最經典的名言的多個權威渠道的信息以提供客觀報道,我希望以下這些句子能對你有所啟發(fā)。名言警句教育我們如何懂得感恩,名人格言能夠激發(fā)我們對知識的熱愛和追求。

    杜甫最經典的名言(1--17條)

    1、同時,這句話也可以引申為人人都有所長,只要用心發(fā)掘和實踐,就能在人生道路上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勢。

    2、這個名言體現了杜甫對于讀書和寫作的高度重視和追求。

    3、閑蕩的簾幕上飛舞著彎彎曲曲的蝴蝶,片片輕盈的海鷗下湍流急速。

    4、百草競春華,麗春外主最勝。

    5、這句話表達了讀書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通過不斷的閱讀,可以積累豐富的知識和見識,讓自己變得更加博學多才。

    6、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伴此身?

    7、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鸥Α端畽懬残亩住?/p>

    8、狐貍何足道,豺虎正縱橫。

    9、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穴。

    10、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

    1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斗钯涰f左丞丈二十二韻》

    12、正憐日破浪花出,更復春從沙際歸。

    13、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

    14、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15、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16、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17、孟浩然代表作《秦中寄遠上人》、《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杜甫最經典的名言(18--34條)

    18、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19、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

    20、神圣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21、籬邊野外多眾芳,采擷細瑣升中堂。

    22、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23、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24、黃鸝并坐交愁濕,白鷺群飛大劇干。

    25、杜甫的代表詩作是《望岳》;名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p>

    26、彩筆昔曾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鸥Α肚锱d八首》

    27、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其四)》

    28、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野人對膻腥,蔬食常不飽。

    29、我更鐘愛于這時種的現她認把。

    30、時來故舊少,亂后別離頻。

    31、性豪業(yè)嗜酒,嫉惡懷剛腸。

    32、萬里瞿塘峽,春來六上弦。

    33、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散,西山寇盜莫相侵??蓱z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34、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杜甫最經典的名言(35--51條)

    35、云便心已發(fā)興,玉佩仍當歌。

    36、孟浩然的代表作是《春曉》;名句是“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p>

    37、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38、老夫不...

    查看詳情>>
    6

    沙丘城下寄杜甫原文及翻譯(帶注釋)

    原文及翻譯帶注釋
    沙丘城下寄杜甫
    沙丘城下寄杜甫原文及翻譯

    《沙丘城下寄杜甫》是由李白所創(chuàng)作的,全詩流暢自然,而又含蓄蘊藉;感情極苦,而又不失豪放本色。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沙丘城下寄杜甫》的譯文及鑒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沙丘城下寄杜甫》原文

    唐代:李白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沙丘城下寄杜甫》譯文

    我來這里終究是為了什么事?一直閑居在沙丘城內。

    沙丘城邊有一顆蒼老古樹,在秋風中日夜發(fā)出瑟瑟之聲。

    魯地酒薄無心痛飲酣醉,無意欣賞,歌聲也只能徒有其情。

    我對你的思念之情正如這一川浩蕩的汶水,緊緊追隨著你一同南去。

    《沙丘城下寄杜甫》注釋

    沙丘:指唐代兗州治城瑕丘。沙丘城一說為位于今山東肥城市汶陽鎮(zhèn)東、大汶河南下支流洸河(今名洸府河)分水口對岸。而根據1993年出土于兗州城東南泗河中的北齊沙丘城造像殘碑(又名沙丘碑),兗州古地名為沙丘,又名瑕丘,于唐代為魯西南重要治所,李白應于此居住。由于此重大考古發(fā)現,學術界基本上認同兗州為李白居住之沙丘城。

    來:將來,引申為某一時間以后,這里意指自從你走了以后。竟:究竟,終究。

    高臥:高枕而臥,這里指閑居。《晉書·陶潛傳》:“嘗言夏月虛閑,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

    夕:傍晚,日落的時候。連:連續(xù)不斷。秋聲:秋風吹動草木之聲。

    “魯酒”兩句:古來有魯國酒薄之稱?!肚f子·胠篋》:“魯酒薄而邯鄲圍。”此謂魯酒之薄,不能醉人;齊歌之艷,聽之無緒。皆因無共賞之人。魯、齊:均指山東一帶。空復情:徒有情意。

    汶水:魯地河流名,河的正流今稱大汶河,其源有三:一發(fā)泰山之旁仙臺嶺,一發(fā)萊蕪縣原山之陽,一發(fā)萊蕪縣寨子村,流經兗州瑕丘縣北,西南行,入大野澤。耿元端說汶水在曲阜之北七八十里處向西流,“思君若汶水”只是聯想到汶水,不能認為沙丘城就在汶水之旁(參見《百家唐宋詩新話》)。

    浩蕩:廣闊、浩大的樣子。南征:南行,指代往南而去的杜甫。一說南征指南流之水。

    《沙丘城下寄杜甫》創(chuàng)作背景

    根據裴斐編制的《李白年譜簡編》,此詩是作于公元745年(唐玄宗天寶四載)秋,當時李白四十五歲。天寶四載秋,杜甫李白分手,杜甫西去長安。李白在魯郡東石門送別杜甫后,南游江東之前,曾一度旅居沙丘城。懷念杜甫,寫下此詩寄贈。

    《沙丘城下寄杜甫》鑒賞

    這首詩是李白寓居沙丘懷念詩友杜甫時所作。此詩以景帶出思念之情,言辭樸素無華,率性寫出,或行,或臥,或所見,或所感,絮絮叨叨皆入詩來,寫得情深意長,凄愴感人,深刻地表現了兩位偉大詩人的真摯友誼。全詩流暢自然,而又含蓄蘊藉;感情極苦,而又不失豪放本色。

    詩人一開始用很多的筆墨寫他自己的生活,住處的周圍環(huán)境,以及他自己的心情。詩的前六句沒有一個“思”字,也沒有一個“君”字,給讀者以山回路轉、莫知所至的感受,直到詩的結尾才豁然開朗,說出“思君”二字。詩中無一句不是寫“思君”之情,而且是一聯強似一聯,以至最后不能不直抒其情。前六句的...

    查看詳情>>
    7、

    杜甫傳讀書筆記集錦

    杜甫讀書筆記

    書籍當中有著偉大的智慧,許多人讀過作品后被其內容所觸動。為了讓我們能夠記住書中帶給我們的感悟,可以嘗試寫一份讀后感。小編根據您的意愿為您整理了一份完整的“杜甫傳讀書筆記”指南,建議您將此網頁收藏方便后續(xù)閱讀!

    杜甫傳讀書筆記 篇1

    杜甫傳讀書筆記3篇

    杜甫傳讀書筆記一:  觀杜甫。閑坐巖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繞清風,一個逍遙的詩人?! @抉擇。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羨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長安謀得一個官職,他懷念李白,羨慕李白還繼續(xù)著那種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卻不得不跟這種生活告別。人的一生最難戰(zhàn)勝的就是自己,一顆心,兩個方向,雙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無奈。轉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許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卻牽著握筆的雙手遨游在書海,無奈,惟獨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嘆仕途。上帝以胃口為誘餌將一顆顆飄蕩的心領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蕩蕩,起起浮浮,忠的呈現似乎注定要以奸來陪襯,陰謀籠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這種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擊,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憤!憤奸臣,這不是一個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當時社會的悲哀,甚至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詩才?!霸娛ァ倍鸥τ闷湟簧炀汀霸娛贰?,他寫“絕”了唐詩,也寫“完”了唐詩。他之后的詩韻格律,最終都以他的詩篇為金科玉律,“三吏”、“三別”、《兵車行》、《麗人行》、《北征》,他的律詩千秋無匹。當杜甫二字成為教科書上的???,當稚嫩的童音將杜甫的詩讀入空際,心中的那份贊嘆無法壓抑。  嘆人格。一首首堅硬的詩源于一個偉大的人格,一雙腳觸摸這片曾經流血的土地,一雙眼看盡戰(zhàn)亂的殘酷,人生的悲涼,一對耳聽盡人間的哀哭,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將這份內心的震撼揚于詩中,搖動了封建這座堡壘,將民憤、民怨、民饑、民寒訴說?! ∽x杜甫。獨坐孤石,心立堅竹,俯瞰塵世,寫盡悲苦,滿心愁緒的詩人。  杜甫傳讀書筆記二:  讀完這本杜甫傳才知道杜甫和我通過以前學習了解的他并不完全相同,在我的認識里,杜甫似乎沒有年輕過,永遠都是四五十歲甚至更大,為生活發(fā)愁,為國家命運發(fā)愁,為百姓發(fā)愁。在讀完這本書后我發(fā)現他也是年輕過的,也曾滿懷壯志,意氣風發(fā)。但仕途的的不得志,生活的艱難,國家的.動蕩使他的詩歌內容風格發(fā)生了巨大改變,成為了那個我的認識中沒有年輕過的詩人。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這是杜甫《贈李白》中的詩句,此時的他和李白同樣有著豪放、熱烈、向上的精神?! 《鸥κ冀K希望能夠出世做官,在長安時,他廣泛結交名流,擴大自己的名聲,奔走于權貴之門,還經常向達官顯貴們投贈詩稿,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援引,  為了獲得一官半職他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去討好奉承達官貴人,此時的他絲毫看不出有成為那個憂國憂民的詩圣的潛質,如果他得到了官職會怎么樣呢,也許歷史上會出現一位平庸的官...

    查看詳情>>
    8、

    登高唐杜甫古詩原文及翻譯

    登高唐杜甫古詩原文
    登高唐杜甫古詩翻譯

    在學生時代,有著學習任務,明明很美的詞句、幽深的意境,我們卻感知不到,往往是長大脫離書本之后,才能感受到古詩之韻。比如,今天好工具小編要為大家?guī)淼亩鸥Φ钠呗芍^唱《登高》,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贊譽古今的詩奇妙之處吧!

    登高唐杜甫古詩原文

    登高

    杜甫 〔唐代〕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翻譯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fā)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消愁的酒杯。

    注釋

    1.嘯哀:凄厲的叫聲。

    2.渚: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

    3.回:回旋。

    4.落木:秋天飄落的樹葉。

    5.蕭蕭:象聲詞,草木飄落的聲音。

    6.萬里:指遠離故鄉(xiāng)。

    7.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xiāng)。

    8.百年:猶言一生,這里借指晚年。

    9.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

    10.苦恨:極恨,極其遺憾???,極。

    11.繁霜鬢:增多了白發(fā),如鬢邊著霜雪。 繁,這里形容詞作動詞,增多。

    12.潦倒:衰頹,失意。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13.新停:剛剛停止。重陽登高,按慣例應當喝酒??啥鸥ν砟暌蚍尾〗渚疲哉f“新?!?。

    賞析

    本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慨。

    詩的前四句寫景,是秋日登高的所見所聞。一、二句從細處著筆,寫具體景物。前一句著重寫山中秋色:秋空高曠,秋風獵獵,猿鳴陣陣;后一句著重寫江間秋色:清冷的江渚,潔白的沙洲,回旋飛翔的鳥兒。兩句詩十四個字描寫六種景物,用字遣詞精當莫比,各盡其妙。三、四兩句從大處落墨,寫整體景物。前一句寫落葉,用“無邊”和“蕭蕭”形容,既寫出萬木凋零的蕭條氣氛,又見出秋意無邊的壯闊景象。在這種背景中,“下”字就有千鈞之力,后一句寫長江,用“不盡”和“滾滾”加以描寫,既寫出長江源遠流長,又見出波濤洶涌。這兩句詩的妙處還在于能在寫景之中透出詩人的感慨來,那韶光已逝、壯志難酬的世事淪桑之感,深含在景物形象之中。

    后四句抒情,寫因秋景所生的感慨。頸聯描寫登高時的悲秋之情,包含了許多層意思:它鄉(xiāng)作客,一可悲;常年作客,二可悲;萬里作客,三可悲;秋天作客,四可悲;親朋寥落,獨自登臺,五可悲;扶病登臺,六可悲……此聯與頷聯相呼應,在茫茫秋景的襯托下,把詩人登高時的情懷揭示得淋漓盡致,深刻地反映了一代天才詩人潦倒不幸的遭遇。尾聯承五、六句寫國難家愁、身體衰老及因病斷酒的種種愁苦。前六句雖寫悲,但境界闊大,深沉有力,結尾卻調子悲涼低沉。

    全詩語言凝練含蓄,寫景抒情言近而旨遠,充分體現了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一般律詩中間兩聯對仗,此詩八句皆對,精致工巧,卻流暢自然,表現了詩人充沛的感情、純熟的技巧。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

    查看詳情>>
    9、

    李白為杜甫寫了什么詩

    李白為杜甫寫了什么詩
    李白為杜甫寫的詩
    李白為杜甫寫過哪些詩

    李白和杜甫是撐起一個時代的兩位詩人,聞一多先生曾經說過:四千年的歷史里,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李白和杜甫的見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紀念的。李白和杜甫的友誼是千古一遇,李白為杜甫寫了什么詩,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為杜甫寫了什么詩

    1、《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此詩寫于唐玄宗天寶四載(745年)秋天。

    744年,李白被“賜金還山”,離開了長安,到梁宋(今河南開封、商丘)游歷,當時,杜甫也因料理祖母喪事,奔走于鄭州、梁園(今開封)之間。兩位大詩人終于在梁宋間相會、攜手同游。不久后分手。745年春,李白與杜甫又在魯郡(今山東兗州)重逢,同游齊魯。深秋,杜甫西去長安,李白再游江東,兩人在魯郡東石門分手。臨行時,李白寫了這首送別詩。杜甫因排行老二,所以詩題中稱他為杜二甫。

    /uploads/image/2020/11/10/u=2133662407,3200982823&fm=15&gp=0.jpg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離痛飲離別已經沒有幾天了,我們一起登臨賞遍附近的山池樓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我們不知要什么時候,才能再在石門山前的路上重逢,重新在一起開懷暢飲。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眼前的泗水秋波蕩漾,天邊的海色映亮了遠山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離別之后,我們就如飛蓬一樣各自飄遠,現在且痛快淋漓地飲盡手中的酒杯吧!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李白同樣珍視他與杜甫的友誼。

    2、《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李白在魯郡東石門送別杜甫后,旅居沙丘城(位于山東汶水這畔),因懷念杜甫,寫下此詩寄贈。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我來到這里有什么事呢?只是整天無聊地閑居在這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沙丘城邊那些古樹,整日不斷地發(fā)出凄涼的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魯地的淡酒我怎么喝也喝不醉,齊地的歌聲也空有其情意。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我對你的思念,如同滔滔汶水,浩浩蕩蕩地隨你向南行。

    李白在這首詩中,前六句用很多的筆墨寫他自己的生活,住處的周圍環(huán)境,以及他自己的心情。詩的前六句不見一個“思”字,不見一個“君”字,給讀者以山回路轉、莫知所至的感受。直到詩的結尾才,李白說出“思君”二字。以此回味前六句,則句句是思念杜甫之情,因為杜甫不在,生活中一切都變得無聊無趣無奈了。

    3、《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戲贈杜甫》寫于公元746年李白與杜甫在兗州最后一次相遇時。戲贈,有點開玩笑的意思,惟有友情至深,才能無所顧忌地開玩笑。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在飯顆山上遇到老朋友杜甫,頭上戴著竹笠頂著中午的日頭。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請問老兄,自從分別以后為何變得如此消瘦?恐怕是因為這一段歲月里寫詩寫是太辛苦了吧!

    這首詩語氣詼諧幽默,可見二人相知之深。李杜李杜,不僅是因為兩人在詩歌成就...

    查看詳情>>
    10、

    杜甫的詩被稱為什么

    杜甫史詩的代表作
    杜甫的詩
    杜甫的詩被稱為什么

    從小我們讀著杜甫的詩長大,除了李白之外,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要說杜甫的詩被稱為什么,相信大部分人都了解,有些小伙伴還不太清楚杜甫的詩被稱為什么,沒關系,接下來就和大家說說杜甫的詩以及杜甫史詩的代表作,一起來看看吧。

    杜甫的詩被稱為什么

    杜甫的詩被譽為什么稱號?杜甫的詩被譽為詩史。

    杜甫被稱為“詩圣”。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詩史”是指杜甫詩歌中所體現出來的“善陳時事”的現實主義精神和創(chuàng)作方法。

    “善陳時事”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

    一是所寫為當時的重大事件或與重大事件有關。

    二是“詩史”除了指作品所寫的題材涉及社會重大事件外,還指作品所體現出來的思想認識是深刻的,對社會具有比較大的正面的思想教育作用。

    /uploads/image/2020/11/04/u=3799390969,244824732&fm=26&gp=0.jpg

    杜甫的詩被譽為詩史的原因

    一是所寫為當時的重大事件或與重大事件有關。具體到杜甫的詩歌是指“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所見所聞所感。這就與一般的反映現實區(qū)別開來。

    由于安史之亂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關鍵。杜甫濃墨重彩地描述這一歷史轉折過程中的種種社會景象,使得他的詩具有深刻反映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意義。

    二是“詩史”除了指作品所寫的題材涉及社會重大事件外,還指作品所體現出來的思想認識是深刻的,對社會具有比較大的正面的思想教育作用。這點在杜甫的于安史之亂前后所寫的詩歌中也表現得十分突出。

    杜甫經歷了怎樣的一生

    一、35歲以前:讀書和漫游時期

    732年,20歲的杜甫開始了“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的漫游江浙生活。五年之后,他去唐朝首都河南洛陽參加科舉考試,落榜了。之后杜甫漫游冀魯豫,在洛陽遇到李白,兩人相見恨晚,結下了深厚友誼,繼而又遇到高適,三人同游開封、商丘,后來李杜又到濟南,分手后又相遇于山東東部,再次分別,這便是“詩仙”與“詩圣”的最后一次相見。

     二、35歲至44歲:困居長安時期

    這一時期,杜甫在洛陽一心鉆營,謀取功名。他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看管武器裝備的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的科級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后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唐玄宗在751年正月8日至10日接連舉行了三個盛典。杜甫借此機會寫成了三篇《大禮賦》,得到唐玄宗的賞識。

    三、45至48歲:陷賊和為官時期

    安史之亂爆發(fā),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陜西黃陵縣西南的鄜州,獨自去投唐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等詩。后來他潛逃到鳳翔,做正處級的左拾遺。由于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申辯,被貶為副處級的華州司功參軍。其后,杜甫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三吏”、“三別”。即《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和《新婚別》、《無家別》、《垂老...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