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劉禹錫,自稱祖先為漢景帝賈夫人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七代祖劉亮,北魏冀州刺史、散騎常侍,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父親劉緒,為避安史之亂,遷居蘇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劉禹錫《望洞庭》及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望洞庭原文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望洞庭注釋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兩: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諧。指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
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湖面無風(fēng),水平如鏡;一說是遠(yuǎn)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shí)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銀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銀:一作“白云”。青螺:這里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fēng)平浪靜如同未磨拭的銅鏡。
遠(yuǎn)遠(yuǎn)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青青的螺。
望洞庭賞析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fēng)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日暮時(shí)分,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jīng)出來,如明鏡般平靜的湖面開闊廖遠(yuǎn)。因?yàn)樘栆崖?,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shí)光澤暗淡的樣子。古代沒有玻璃,鏡子是用青銅鑄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鏡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朧朧,用來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處。詩人又將視線移向遠(yuǎn)方:洞庭湖心,青山一點(diǎn),那就是自古聞名的君山了。湖中翠綠的君山好比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全詩純?nèi)粚懢埃扔忻鑼懙募?xì)致,又有比喻的生動(dòng),讀來饒有趣味。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