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 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順科。
      鄧禹功成三紀事, 孔融書就八年多。
      已經(jīng)將相誰能爾,拋卻丞郎爭奈何。
      獨恨長洲數(shù)千里,且隨魚鳥泛煙波。
    •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 長憶梁王逸興多,西園花盡興如何。
      近來溽暑侵亭館, 應覺清談勝綺羅。
      境入篇章高韻發(fā),風穿號令眾心和。
      承明欲謁先相報,愿拂朝衣逐曉珂。
    • 馬踏塵上霜,月明江頭路。
      行人朝氣銳,宿鳥相辭去。
      流水隔遠村,縵山多紅樹。
      悠悠關塞內(nèi),往來無閑步。
    •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shù)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 14. 《句》
      曉鶯林外千聲囀,芳草階前一尺長。
    •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 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
      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
      農(nóng)婦白纻裙,農(nóng)父綠蓑衣。
      齊唱郢中歌,嚶佇如竹枝。
      但聞怨響音,不辨俚語詞。
      時時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煙火生墟落。
      黃犬往復還,赤雞鳴且啄。
      路旁誰家郎,烏帽衫袖長。
      自言上計吏,年幼離帝鄉(xiāng)。
      田夫語計吏,君家儂定諳。
      一來長安道,眼大不相參。
      計吏笑致辭,長安真大處。
      省門高軻峨,儂入無度數(shù)。
      昨來補衛(wèi)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五夜颼溜枕前覺,一夜顏妝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
      天地肅清堪開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 驃騎非無勢,少卿終不去.世道劇頹波,我心如砥柱.
    • 海天殺氣薄,蠻軍步伍囂。
      林紅葉盡變,原黑草初燒。
      圍合繁鉦息,禽興大旆搖。
      張羅依道口,嗾犬上山腰。
      猜鷹慮奮迅,驚鹿時跼跳。
      瘴云四面起,臘雪半空消。
      箭頭馀鵠血,鞍傍見雉翹。
      日暮還城邑,金笳發(fā)麗譙。
    •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道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xiāng)歌。
      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
    • 御陌青門拂地垂,千條金縷萬條絲。
      如今綰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
    •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令人忽憶瀟湘渚,回暗迎神三兩聲.
    • 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
      個里愁人腸自斷,由來不是此聲悲。
    • 兩岸山花似雪開,家家春酒滿銀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宮外踏青來。
    • 28. 《句》
      風定花落深一寸,日高蹄鳥度千聲。
    • 春去也,共惜艷陽年。
      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
      惟待見青天。
    •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業(yè)復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
      凄涼蜀故伎,來舞魏宮前。
    • 縣門白日無塵土,百姓縣前挽魚罟。
      主人引客登大堤, 小兒縱觀黃犬怒。
      鷓鴣驚鳴繞籬落,橘柚垂芳照窗戶。
      沙平草綠見吏稀,寂歷斜陽照縣鼓。
    • 南國山川舊帝畿,宋臺梁館尚依稀。
      馬嘶古道行人歇, 麥秀空城野雉飛。
      風吹落葉填宮井,火入荒陵化寶衣。
      徒使詞臣庾開府,咸陽終日苦思歸。
    • 溪水悠悠春自來,草堂無主燕飛回。
      隔簾惟見中庭草,一樹山榴依舊開。
      草圣數(shù)行留壞壁,木奴千樹屬鄰家。
      唯見里門通德榜,殘陽寂寞出樵車。
      柳門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縱有鄰人解吹笛,山陽舊侶更誰過。
    • 江上樓高二十梯,梯梯登遍與云齊。
      人從別浦經(jīng)年去,天向平蕪盡處低。
    • 南嶺見秋雪,千門生早寒。
      閑時駐馬望,高處卷簾看。
      霧散瓊枝出,日斜鉛粉殘。
      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瀾。
    •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
      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
      獨坐亦含嚬。
    •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琴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 輕盈裊娜占年華,舞榭妝樓處處遮。
      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人家。
    • 迎得春光先到來,輕黃淺綠映樓臺。
      只緣裊娜多情思,更被春風長挫摧。
    •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 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 沉沉夏夜蘭堂開,飛蚊伺暗聲如雷。
      嘈然欻起初駭聽, 殷殷若自南山來。
      喧騰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聽者惑。
      露花滴瀝月上天,利觜迎人著不得。
      我軀七尺爾如芒, 我孤爾眾能我傷。
      天生有時不可遏,為爾設幄潛匡床。
      清商一來秋日曉,羞爾微形飼丹鳥。
    • 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
    • 江上春來新雨晴,西春水彀紋生。
      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
    • 州遠雄無益,年高健亦衰。
      興情逢酒在,筋力上樓知。
      蟬噪芳意盡,雁來愁望時。
      商山紫芝客,應不向秋悲。
    • 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落時。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 楊柳郁青青,竹枝無限情。
      同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
    •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 白鷺兒,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
    • 常時同硯席,寄硯感離群。
      清越敲寒玉,參差疊碧云。
      煙嵐餘斐亹,水墨兩氛氳。
      好與陶貞白,松窗寫紫文。
    • 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蜀客駐蘭橈。
      憑寄狂夫書一紙,住在成都萬里橋。
    • 華表千年一鶴歸,凝丹為頂雪為衣。
      星星仙語人聽盡,卻向五云翻翅飛。
    • 長泊起秋色,空江涵霽暉。
      暮霞千萬狀,賓鴻次第飛。
      古戍見旗迥,荒村聞犬稀。
      軻峨艑上客,勸酒夜相依。
    • 蘆葦晚風起,秋江鱗甲生。
      殘霞忽變色,游雁有馀聲。
      戍鼓音響絕,漁家燈火明。
      無人能詠史,獨自月中行。
    • 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
      田中牧豎燒芻狗, 陌上行人看石麟。
      華表半空經(jīng)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
      唱盡新詞歡不見,紅窗映樹鷓鴣鳴。
    • 高髻云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 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定晚霞。
    • 步步相攜不覺難,九層云外倚闌干。
      忽然笑語半天上,無限游人舉眼看。
    •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xiāng)情。
    • 衙前有樂饌常精,宅內(nèi)連池酒任傾。
      自是官高無狎客, 不論年長少歡情。
      驪龍頷被探珠去,老蚌胚還應月生。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
      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 鸚鵡洲頭浪沙,青樓春望日將斜。
      銜泥燕子爭歸舍,獨自狂夫不憶家。
    • 日照澄州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 雨歇晚霞明,風調(diào)夜景清。
      月高微暈散,云薄細鱗生。
      露草百蟲思,秋林千葉聲。
      相望一步地,脈脈萬重情。
    • 泰娘家本閶門西,門前綠水環(huán)金堤。
      有時妝成好天氣, 走上皋橋折花戲。
      風流太守韋尚書,路傍忽見停隼旟。
      斗量明珠鳥傳意,紺幰迎入專城居。
      長鬟如云衣似霧, 錦茵羅薦承輕步。
      舞學驚鴻水榭春,歌傳上客蘭堂暮。
      從郎西入帝城中,貴游簪組香簾櫳。
      低鬟緩視抱明月, 纖指破撥生胡風。
      繁華一旦有消歇,題劍無光履聲絕。
      洛陽舊宅生草萊,杜陵蕭蕭松柏哀。
      妝奩蟲網(wǎng)厚如繭, 博山爐側傾寒灰。
      蘄州刺史張公子,白馬新到銅駝里。
      自言買笑擲黃金,月墮云中從此始。
      安知鵩鳥座隅飛, 寂寞旅魂招不歸。
      秦嘉鏡有前時結,韓壽香銷故篋衣。
      山城少人江水碧,斷雁哀猿風雨夕。
      朱弦已絕為知音, 云鬢未秋私自惜。
      舉目風煙非舊時,夢尋歸路多參差。
      如何將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
    • 阿母種桃云海際,花落子城二千歲。
      海風吹折最繁枝,跪捧瓊獻天帝。
    • 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
      終須買取名春草,處處將行步步隨。
    • 少年負志氣,信道不從時。
      只言繩自知,安知室可欺?
      百勝難慮敵,三折乃良醫(yī)。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
    • 三年楚國巴城守,一去揚州揚子津。
      青帳聯(lián)延喧驛步, 白頭俯傴到江濱。
      巫山暮色常含雨,峽水秋來不恐人。
      惟有九歌詞數(shù)首,里中留與賽蠻神。
    • 山桃紅花滿山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情。
    • 日暮江南聞竹枝,南人行樂北人悲。
      自從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盡時。
    • 山僧后檐茶數(shù)叢,春來映竹抽新茸。
      宛然為客振衣起, 自傍芳叢摘鷹觜。
      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驟雨松聲入鼎來,白云滿碗花徘徊。
      悠揚噴鼻宿酲散, 清峭徹骨煩襟開。
      陽崖陰嶺各殊氣,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雖嘗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
      新芽連拳半未舒, 自摘至煎俄頃馀。
      木蘭沾露香微似,瑤草臨波色不如。
      僧言靈味宜幽寂,采采翹英為嘉客。
      不辭緘封寄郡齋, 磚井銅爐損標格。
      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走風塵。
      欲知花乳清泠味,須是眠云跂石人。
    • 昨日看成送鶴詩,高籠提出白云司。
      朱門乍入應迷路, 玉樹容棲莫揀枝。
      雙舞庭中花落處,數(shù)聲池上月明時。
      三山碧海不歸去,且向人間呈羽儀。
    • 金谷園中鶯亂飛,銅駝陌上好風吹。
      城東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
    • 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壺頭。
      漢壘麏鼯斗,蠻溪霧雨愁。
      懷人敬遺像,閱世指東流。
      自負霸王略,安知恩澤侯。
      鄉(xiāng)園辭石柱,筋力盡炎洲。
      一以功名累,翻思馬少游。
    • 爽砧應秋律,繁杵含凄風。
      一一遠相續(xù),家家音不同。
      戶庭凝露清,伴侶明月中。
      長裾委襞積,輕珮垂璁瓏。
      汗余衫更馥,鈿移麝半空。
      報寒驚邊雁,促思聞候蟲。
      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
      盈篋寄何處,征人如轉蓬。
    • 生為齊贅婿,死作楚先賢。
      應以客卿葬,故臨官道邊。
      寓言本多興,放意能合權。
      我有一石酒,置君墳樹前。
    • 踏曲興無窮,調(diào)同辭不同,愿郎千萬壽,長作主人翁。
    • 東南倚蓋卑,維岳資柱石。
      前當祝融居,上拂朱鳥翮。
      青冥結精氣,磅礴宣地脈。
      還聞膚寸陰,能致彌天澤。
    • 汴水東流虎眼紋,清淮曉色鴨頭春。
      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 常恨言語淺,不如人意深。
      今朝兩相視,脈脈萬重心。
    • 宿習修來得慧根,多聞第一卻忘言。
      自從七祖?zhèn)餍挠。灰巳氡汩T。
      東泛滄江尋古跡,西歸紫閣出塵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經(jīng)相對翻。
    • 花萼樓前初種時,美人樓上斗腰肢。
      如今拋擲長街里,露葉如啼欲恨誰?
    • 野水繞空城,行塵起孤驛。
      花臺側生樹,石碣陽鐫額。
      靡靡度行人,溫風吹宿麥。
      知。
    • 何物令儂羨,羨郎船尾燕。
      銜泥趁檣竿,宿食長相見。
    • 余少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嘗有遺恨。
      后為歷陽守,跂而望之。
      適有客以《金陵五題》相示,逌爾生思,欻然有得。
      他日友人白樂天掉頭苦吟,嘆賞良久,且曰《石頭》詩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詩人,不復措詞矣。
      余四詠雖不及此,亦不孤樂天之言耳。
      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臺城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
      生公講堂生公說法鬼神聽,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塵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江令宅南朝詞臣北朝客,歸來唯見秦淮碧。
      池臺竹樹三畝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 中庭望啟明,促促事晨征。
      寒樹鳥初動,霜橋人未行。
      水流白煙起,日上彩霞生。
      隱士應高枕,無人問姓名。
    • 昔事廬山遠,精舍虎溪東。
      朝陽照瀑水,樓閣虹霓中。
      騁望羨游云,振衣若秋蓬。
      舊房閉松月,遠思吟江風。
      古寺歷頭陀,奇峰扳祝融。
      南登小桂嶺,卻望歸塞鴻。
      衣裓貯文章,自言學雕蟲。
      搶榆念陵厲,覆簣圖穹崇。
      遠郡多暇日,有詩訪禪宮。
      石門聳峭絕,竹院含空濛。
      幽響滴巖溜,晴芳飄野叢。
      海云懸颶母,山果屬狙公。
      忽憶吳興郡,白蘋正蔥蘢。
      愿言挹風采,邈若窺華嵩。
      桂水夏瀾急,火山宵焰紅。
      三衣濡菌露,一錫飛煙空。
      勿謂翻譯徒,不為文雅雄。
      古來賞音者,燋爨得孤桐。
    • 洛陽秋日正凄凄,君去西秦更向西。
      舊學三冬今轉富, 曾傷六翮養(yǎng)初齊。
      王城曉入窺丹鳳,蜀路晴來見碧雞。
      早識臥龍應有分,不妨從此躡丹梯。
    •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幾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沙。
      無端陌上狂風急,驚起鴛鴦出浪花。
      汴水東流虎眼文,清淮曉色鴨頭春。
      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鸚鵡洲頭浪飐沙,青樓春望日將斜。
      銜泥燕子爭歸舍,獨自狂夫不憶家。
      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匹晚霞。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
      令人忽憶瀟湘渚,回唱迎神三兩聲。
    • 三秋傷望眼,終日哭途窮。
      兩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漸成碧,羞日不禁風。
      師有金篦術,如何為發(fā)蒙。
    • 西北秋風凋蕙蘭,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詩合掌看。
    • 彌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幾多。
      以閑為自在,將壽補蹉跎。
      春色無情故,幽居亦見過。
    •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贈比雙金。
      初開郢客緘封后, 想見巴山冰雪深。
      多節(jié)本懷端直性,露青猶有歲寒心。
      何時策馬同歸去,關樹扶疏敲鐙吟。
    • 雙檜蒼然古貌奇,含煙吐霧郁參差。
      晚依禪客當金殿, 初對將軍映畫旗。
      龍象界中成寶蓋,鴛鴦瓦上出高枝。
      長明燈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時。
    •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 [唐朝]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1],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2],其先中山靖王劉勝[3],晚年自號廬山人。劉禹錫為貞元九年(793)進士。初在淮南節(jié)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后從杜佑入朝,為監(jiān)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后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劉禹錫的最后一任是太子賓客,故后世題他的詩文集為《劉賓客集》[4]。白居易贊其“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5],故劉禹錫又譽為中唐“詩豪”之稱,是中唐杰出的文學家、政治家、哲學家、詩人和散文家。劉禹錫與白居易并稱“劉白”。與柳宗元并稱“劉柳”。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又言其詩在處應有神物護持,其為名流推重如此。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詩集十八卷,今編為十二卷。

    古詩大全

    hao86網(wǎng)古詩為您帶來劉禹錫的詩,劉禹錫代表作,劉禹錫的名詩,劉禹錫的詩句,劉禹錫的詩全集,劉禹錫簡介

    http://yanglaopt.net/shici_alist_14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