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浐水送君君不還,見君題字虎丘山。
      因知早貴兼才子,不得多時(shí)在世間。
    • 皎皎華亭鶴,來隨太守船。
      青云意長在,滄海別經(jīng)年。
      留滯清洛苑,裴回明月天。
      何如鳳池上,雙舞入祥煙。
    • 寒夜陰云起,疏林宿鳥驚。
      斜風(fēng)閃燈影,迸雪打窗聲。
      竟夕不能寐,同年知此情。
      漢皇無奈老,何況本書生。
    • 隱士遺塵在,高僧精舍開。
      地形臨渚斷,江勢觸山回。
      楚野花多思,南禽聲例哀。
      殷勤最高頂,閑即望鄉(xiāng)來。
    • 緹騎朱旗入楚城,士林皆賀振家聲。
      兒童但喜迎賓守, 故吏猶應(yīng)記姓名。
      萬頃水田連郭秀,四時(shí)煙月映淮清。
      憶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揚(yáng)州攜手行。
    • 見學(xué)胡琴見藝成,今朝追想幾傷情。
      撚弦花下呈新曲。
      放撥燈前謝改名。
      但是好花皆易落,從來尤物不長生。
      鸞臺(tái)夜直衣衾冷,云雨無因入禁城。
    • 北都留守將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
      鼙鼓夜聞驚朔雁, 旌旗曉動(dòng)拂參星。
      孔璋舊檄家家有,叔度新歌處處聽。
      夷落遙知真漢相,爭來屈膝看儀刑。
    • 星使出關(guān)東,兵符賜上公。
      山河歸舊國,管籥換離宮。
      行色旌旗動(dòng),軍聲鼓角雄。
      愛棠馀故吏,騎竹見新童。
      漢壘三秋靜,胡沙萬里空。
      其如天下望,旦夕詠清風(fēng)。
    • 暫駐旌旗洛水堤,綺筵紅燭醉蘭閨。
      美人美酒長相逐,莫怕猿聲發(fā)建溪。
    • 巫山巫峽楊柳多,朝云暮雨遠(yuǎn)相和。
      因想陽臺(tái)無限事,為君回唱竹枝歌。
    • 帝城宜春入,游人喜意長。
      草生季倫谷,花出莫愁坊。
      斷云發(fā)山色,輕風(fēng)漾水光。
      樓前戲馬地,樹下斗雞場。
      白頭自為侶,綠酒亦滿觴。
      潘園觀種植,謝墅閱池塘。
      至閑似隱逸,過老不悲傷。
      相問焉功德,銀黃游故鄉(xiāng)。
    • 常修清凈去繁華,人識(shí)王城長者家。
      案上香煙鋪貝葉, 佛前燈焰透蓮花。
      持齋已滿招閑客,理曲先聞命小娃。
      明日若過方丈室,還應(yīng)問為法來邪。
    • 從君勇斷拋名后,世路榮枯見幾回。
      門外紅塵人自走, 甕頭清酒我初開。
      三冬學(xué)任胸中有,萬戶侯須骨上來。
      何幸相招同醉處,洛陽城里好池臺(tái)。
    • 南朝詞臣北朝客,歸來唯見秦淮碧。
      池臺(tái)竹樹三畝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 廊下題詩滿壁塵,塔前松樹已皴鱗。
      古來唯有王文度,重見平生竺道人。
    • 親友關(guān)心皆不見,風(fēng)光滿眼倍傷神。
      洛陽城里多池館,幾處花開有主人。
    • 綠野芳城路,殘春柳絮飛。
      風(fēng)鳴骕骦馬,日照老萊衣。
      洛苑魚書至,江村雁戶歸。
      相思望淮水,雙鯉不應(yīng)稀。
    • 飛雨過池閣,浮光生草樹。
      新竹開粉奩,初蓮爇香注。
      野花無時(shí)節(jié),水鳥自來去。
      若問知境人,人間第一處。
    • 江海多豪氣,朝廷有直聲。
      何言馬蹄下,一旦是佳城。
    • 平章宅里一欄花,臨到開時(shí)不在家。
      莫道兩京非遠(yuǎn)別,春明門外即天涯。
    • 勞動(dòng)諸賢者,同來問病夫。
      添爐烹雀舌,灑水凈龍須。
      身是芭蕉喻,行須筇竹扶。
      醫(yī)王有妙藥,能乞一丸無。
    • 凌云羽翮掞天才,揚(yáng)歷中樞與外臺(tái)。
      相印昔辭東閣去, 將星還拱北辰來。
      殿庭捧日彯纓入,閣道看山曳履回。
      口不言功心自適,吟詩釀酒待花開。
    • 楚鄉(xiāng)寒食橘花時(shí),野渡臨風(fēng)駐彩旗。
      草色連云人去住, 水紋如縠燕差池。
      朱輪尚憶群飛雉,青綬初縣左顧龜。
      非是湓城舊司馬,水曹何事與新詩。
    • 公府有高政,新齋池上開。
      再吟佳句后,一似畫圖來。
      結(jié)構(gòu)疏林下,夤緣曲岸隈。
      綠波穿戶牖,碧甃疊瓊瑰。
      幽異當(dāng)軒滿,清光繞砌回。
      潭心澄晚鏡,渠口起晴雷。
      瑤草緣堤種,松煙上島栽。
      游魚驚撥剌,浴鷺喜毰毸。
      為客烹林筍,因僧采石苔。
      酒瓶常不罄,書案任成堆。
      檐外青雀舫,坐中鸚鵡杯。
      蒲根抽九節(jié),蓮萼捧重臺(tái)。
      芳訊此時(shí)到,勝游何日陪。
      共譏吳太守,自占洛陽才。
    • 京兆歸何處,章臺(tái)空暮塵。
      可憐鸞鏡下,哭殺畫眉人。
    • 阿母種桃云海際,花落子成三千歲。
      海風(fēng)吹折最繁枝,跪捧瓊盤獻(xiàn)天帝。
      華表千年一鶴歸,凝丹為頂雪為衣。
      星星仙語人聽盡,卻向五云翻翅飛。
    • 白日左右浮天潢,朝晡影入東西墻。
      昔為兒童在陰戲, 當(dāng)時(shí)意小覺日長。
      東鄰侯家吹笙簧,隨陰促促移象床。
      西鄰田舍乏糟糠,就影汲汲舂黃粱。
      因思九州四海外, 家家只占墻陰內(nèi)。
      莫言墻陰數(shù)尺間,老卻主人如等閑。
      君看眼前光陰促,中心莫學(xué)太行山。
    • 裴生久在風(fēng)塵里,氣勁言高少知己。
      注書曾學(xué)鄭司農(nóng), 歷國多于孔夫子。
      往年訪我到連州,無窮絕境終日游。
      登山雨中試蠟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白帝城邊又相遇, 斂翼三年不飛去。
      忽然結(jié)束如秋蓬,自稱對策明光宮。
      人言策中說何事,掉頭不答看飛鴻。
      彤庭翠松迎曉日, 鳳銜金榜云間出。
      中貴腰鞭立傾酒,宰臣委佩觀搖筆。
      古稱射策如彎弧,一發(fā)偶中何時(shí)無。
      由來草澤無忌諱, 努力滿挽當(dāng)亨衢。
      憶得當(dāng)年識(shí)君處,嘉禾驛后聯(lián)墻住。
      垂鉤釣得王馀魚,踏芳共登蘇小墓。
      此事今同夢想間, 相看一笑且開顏。
      老大希逢舊鄰里,為君扶病到方山。
    • 征徒出灞涘,回首傷如何。
      故人云雨散,滿目山川多。
      行車無停軌,流景同迅波。
      前歡漸成昔,感嘆益勞歌。
    • 養(yǎng)來鸚鵡觜初紅,宜在朱樓繡戶中。
      頻學(xué)喚人緣性慧, 偏能識(shí)主為情通。
      斂毛睡足難銷日,亸翅愁時(shí)愿見風(fēng)。
      誰遣聰明好顏色,事須安置入深籠。
    • 舊相臨戎非稱意,詞人作尹本多情。
      從容自使邊塵靜, 談笑不聞桴鼓聲。
      章句新添塞下曲,風(fēng)流舊占洛陽城。
      昨來亦有吳趨詠,惟寄東都與北京。
    • 昏鏡非美金,漠然喪其晶。
      陋容多自欺,謂若他鏡明。
      瑕疵既不見,妍態(tài)隨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傾城。
      飾帶以紋繡,裝匣以瓊瑛。
      秦宮豈不重,非適乃為輕。
    • 霜簡映金章,相輝同舍郎。
      天威巡虎落,星使出鴛行。
      尊俎成全策,京坻閱見糧。
      歸來虜塵滅,畫地奏明光。
    • 軒皇傳上略,蜀相運(yùn)神機(jī)。
      水落龍蛇出,沙平鵝鸛飛。
      波濤無動(dòng)勢,鱗介避馀威。
      會(huì)有知兵者,臨流指是非。
    • 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
      旌旗環(huán)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瑤琴久已絕,松韻自悲秋。
    • 兩首新詩百字馀,朱弦玉磬韻難如。
      漢家丞相重征后, 梁苑仁風(fēng)一變初。
      四面諸侯瞻節(jié)制,八方通貨溢河渠。
      自從卻縠為元帥,大將歸來盡把書。
    • 五彩繡衣裳,當(dāng)年正相稱。
      春風(fēng)舊關(guān)路,歸去真多興。
      蘭陔行可采,蓮府猶回瞪。
      楊家紺幰迎,謝守瑤華贈(zèng)。
      御街草泛滟,臺(tái)柏?zé)熀?br>曾是平生游,無因理歸乘。
    • 淮海多夏雨,曉來天始晴。
      蕭條長風(fēng)至,千里孤云生。
      卑濕久喧濁,搴開偶虛清。
      客游廣陵郡,晚出臨江城。
      郊外綠楊陰,江中沙嶼明。
      歸帆翳盡日,去棹聞遺聲。
      鄉(xiāng)國殊渺漫,羈心目懸旌。
      悠然京華意,悵望懷遠(yuǎn)程。
      薄暮大山上,翩翩雙鳥征。
    • 幾歲悲南國,今朝賦北征。
      歸心渡江勇,病體得秋輕。
      海闊石門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舊游寺,過岸聽鐘聲。
      故國荒臺(tái)在,前臨震澤波。
      綺羅隨世盡,麋鹿古時(shí)多。
      筑用金鎚力,摧因石鼠窠。
      昔年雕輦路,唯有采樵歌。
    • 章句慚非第一流,世間才子昔陪游。
      吳宮已嘆芙蓉死, 邊月空悲蘆管秋。
      任向洛陽稱傲吏,苦教河上領(lǐng)諸侯。
      石渠甘對圖書老,關(guān)外楊公安穩(wěn)不。
    • 阮巷久蕪沉,四弦有遺音。
      雅聲發(fā)蘭室,遠(yuǎn)思含竹林。
      座絕眾賓語,庭移芳樹陰。
      飛觴助真氣,寂聽無流心。
      影似白團(tuán)扇,調(diào)諧朱弦琴。
      一毫不平意,幽怨古猶今。
    • 簇簇淮陰市,竹樓緣岸上。
      好日起檣竿,烏飛驚五兩。
      今日轉(zhuǎn)船頭,金烏指西北。
      煙波與春草,千里同一色。
      船頭大銅镮,摩挲光陣陣。
      早早使風(fēng)來,沙頭一眼認(rèn)。
      何物令儂羨,羨郎船尾燕。
      銜泥趁檣竿,宿食長相見。
      隔浦望行船,頭昂尾幰?guī)摇?br>無奈晚來時(shí),清淮春浪軟。
    • 織女分明銀漢秋,桂枝梧葉共颼飗.月露滿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樓。
    • 迥破林煙出,俯窺石潭空。
      波搖杏梁日,松韻碧窗風(fēng)。
      隔水生別島,帶橋如斷虹。
      九疑南面事,盡入寸眸中。
    • 久學(xué)文章含白鳳,卻因政事賜金魚。
      郡人未識(shí)聞謠詠, 天子知名與詔書。
      珍重賀詩呈錦繡,愿言歸計(jì)并園廬。
      舊來詞客多無位,金紫同游誰得如。
    • 上國庭前草,移來漢水潯。
      朱門雖易地,玉樹有馀陰。
      艷彩凝還泛,清香絕復(fù)尋。
      光華童子佩,柔軟美人心。
      惜晚含遠(yuǎn)思,賞幽空獨(dú)吟。
      寄言知音者,一奏風(fēng)中琴。
    • 藹藹鼎門外,澄澄洛水灣。
      堂皇臨綠野,坐臥看青山。
      位極卻忘貴,功成欲愛閑。
      官名司管籥,心術(shù)去機(jī)關(guān)。
      禁苑凌晨出,園花及露攀。
      池塘魚撥剌,竹徑鳥綿蠻。
      志在安瀟灑,嘗經(jīng)歷險(xiǎn)艱。
      高情方造適,眾意望征還。
      好客交珠履,華筵舞玉顏。
      無因隨賀燕,翔集畫梁間。
    • 重門不下關(guān),樞務(wù)有馀閑。
      上客同看雪,高亭盡見山。
      瑞呈霄漢外,興入笑言間。
      知是平陽會(huì),人人帶酒還。
    • 暫辭鴛鷺出蓬瀛,忽擁貔貅鎮(zhèn)粵城。
      閩嶺夏云迎皂蓋, 建溪秋樹映紅旌。
      山川遠(yuǎn)地由來好,富貴當(dāng)年別有情。
      了卻人間婚嫁事,復(fù)歸朝右作公卿。
    • 昨日東林看講時(shí),都人象馬蹋琉璃。
      雪山童子應(yīng)前世, 金粟如來是本師。
      一錫言歸九城路,三衣曾拂萬年枝。
      休公久別如相問,楚客逢秋心更悲。
    • 雨馀獨(dú)坐卷簾帷,便得詩人喜霽詩。
      搖落從來長年感, 慘舒偏是病身知。
      掃開云霧呈光景,流盡潢污見路岐。
      何況菊香新酒熟,神州司馬好狂時(shí)。
    • 行盡瀟湘萬里馀,少逢知己憶吾廬。
      數(shù)間茅屋閑臨水, 一盞秋燈夜讀書。
      地遠(yuǎn)何當(dāng)隨計(jì)吏,策成終自詣公車。
      剡中若問連州事,唯有千山畫不如。
    • 早宦閱人事,晚懷生道機(jī)。
      時(shí)從學(xué)省出,獨(dú)望郊園歸。
      野彴度春水,山花映巖扉。
      石頭解金章,林下步綠薇。
      青松郁成塢,修竹盈尺圍。
      吟風(fēng)起天籟,蔽日無炎威。
      危徑盤羊腸,連甍聳翚飛。
      幽谷響樵斧,澄潭環(huán)釣磯。
      因高見帝城,冠蓋揚(yáng)光輝。
      白云難持寄,清韻投所希。
      二公如長離,比翼翔太微。
      含情謝林壑,酬贈(zèng)駢珠璣。
      顧予久郎潛,愁寂對芳菲。
      一聞丘中趣,再撫黃金徽。
    • 好雪動(dòng)高情,心期在玉京。
      人披鶴氅出,馬踏象筵行。
      照耀樓臺(tái)變,淋漓松桂清。
      玄都留五字,使入步虛聲。
    • 昔年內(nèi)署振雄詞,今日東都結(jié)去思。
      宮女猶傳洞簫賦, 國人先詠袞衣詩。
      華星卻復(fù)文昌位,別鶴重歸太乙池。
      想到金閨待通籍,一時(shí)驚喜見風(fēng)儀。
    • 愛君新買街西宅,客到如游鄠杜間。
      雨后退朝貪種樹, 申時(shí)出省趁看山。
      門前巷陌三條近,墻內(nèi)池亭萬境閑。
      見擬移居作鄰里,不論時(shí)節(jié)請開關(guān)。
    • 才兼文武播雄名,遺愛芳塵滿洛城。
      身在行臺(tái)為仆射, 書來甪里訪先生。
      閑游占得嵩山色,醉臥高聽洛水聲。
      千里相思難命駕,七言詩里寄深情。
    • 一紙書封四句詩,芳晨對酒遠(yuǎn)相思。
      長吟盡日西南望,猶及殘春花落時(shí)。
    •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閑栽樹比封君。
      金門通籍真多士,黃紙除書每日聞。
    • 朗朗鹍雞弦,華堂夜多思。
      簾外雪已深,座中人半醉。
      翠蛾發(fā)清響,曲盡有馀意。
      酌我莫憂狂,老來無逸氣。
    • 楚澤雪初霽,楚城春欲歸。
      清淮變寒色,遠(yuǎn)樹含清暉。
      原野已多思,風(fēng)霜潛減威。
      與君同旅雁,北向刷毛衣。
    • 林端落照盡,湖上遠(yuǎn)嵐清。
      水榭芝蘭室,仙舟魚鳥情。
      人琴久寂寞,煙月若平生。
      一泛釣璜處,再吟鏘玉聲。
    • 家襲韋平身業(yè)文,素風(fēng)清白至今貧。
      南宮通籍新郎吏, 西候從戎舊主人。
      城外草黃秋有雪,烽頭煙靜虜無塵。
      鼎門為別霜天曉,賸把離觴三五巡。
    • 曾向空門學(xué)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夢, 醉里風(fēng)情敵少年。
      野草芳菲紅錦地,游絲撩亂碧羅天。
      心知洛下閑才子,不作詩魔即酒顛。
    • 草玄門戶少塵埃,丞相并州寄馬來。
      初自塞垣銜苜蓿, 忽行幽徑破莓苔。
      尋花緩轡威遲去,帶酒垂鞭躞蹀回。
      不與王侯與詞客,知輕富貴重清才。
    • 江左重詩篇,陸生名久傳。
      鳳城來已熟,羊酪不嫌膻。
      歸路芙蓉府,離堂玳瑁筵。
      泰山呈臘雪,隋柳布新年。
      曾忝揚(yáng)州薦,因君達(dá)短箋。
    • 畫時(shí)應(yīng)遇空亡日,賣處難逢識(shí)別人。
      唯有多情往來客,強(qiáng)將衫袖拂埃塵。
    • 仙公一奏思?xì)w引,逐客初聞自泫然。
      莫怪殷勤悲此曲,越聲長苦已三年。
    • 君書問風(fēng)俗,此地接炎州。
      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頭。
      旅情偏在夜,鄉(xiāng)思豈唯秋。
      每羨朝宗水,門前盡日流。
    • 樹繞荒臺(tái)葉滿池,簫聲一絕草蟲悲。
      鄰家猶學(xué)宮人髻, 園客爭偷御果枝。
      馬埒蓬蒿藏狡兔,鳳樓煙雨嘯愁鴟。
      何郎獨(dú)在無恩澤,不似當(dāng)初傅粉時(shí)。
    • 金貂曉出鳳池頭,玉節(jié)前臨南雍州。
      暫輟洪爐觀劍戟, 還將大筆注春秋。
      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游。
      峴首風(fēng)煙看未足,便應(yīng)重拜富民侯。
    • 諫省新登二直臣,萬方驚喜捧絲綸。
      則知天子明如日,肯放淮南高臥人。
    • 煬帝行宮汴水濱,數(shù)株殘柳不勝春。
      晚來風(fēng)起花如雪,飛入宮墻不見人。
    • 籍通金馬門,家在銅駝陌。
      省闥晝無塵,宮樹朝凝碧。
      荒街淺深轍,古渡潺湲石。
      唯有嵩丘云,堪夸早朝客。
    • 曾作關(guān)中客,頻經(jīng)伏毒巖。
      晴煙沙苑樹,晚日渭川帆。
      昔是青春貌,今悲白雪髯。
      郡樓空一望,含意卷高簾。
    • 閑步南園煙雨晴,遙聞絲竹出墻聲。
      欲拋丹筆三川去, 先教清商一部成。
      花木手栽偏有興,歌詞自作別生情。
      多才遇景皆能詠,當(dāng)日人傳滿鳳城。
    • 謾讀圖書三十車,年年為郡老天涯。
      一生不得文章力, 百口空為飽暖家。
      綺季衣冠稱鬢面,吳公政事副詞華。
      還思謝病吟歸去,同醉城東桃李花。
    • 池榭堪臨泛,翛然散郁陶。
      步因驅(qū)鶴緩,吟為聽蟬高。
      林密添新竹,枝低縋晚桃。
      酒醅晴易熟,藥圃夏頻薅。
      老是班行舊,閑為鄉(xiāng)里豪。
      經(jīng)過更何處,風(fēng)景屬吾曹。
    • 廄馬翩翩禁外逢,星槎上漢杳難從。
      定知欲報(bào)淮南詔,促召王褒入九重。
    • 將略兵機(jī)命世雄,蒼黃鐘室嘆良弓。
      遂令后代登壇者,每一尋思怕立功。
    • 侯家故吏歌聲發(fā),逸處能高怨處低。
      今歲洛中無雨雪,眼前風(fēng)景是江西。
    • 水禽渡殘?jiān)?,飛雨灑高城。
      華堂對嘉樹,簾廡含曉清。
      拂鏡整危冠,振衣步前楹。
      將吏儼成列,簿書紛來縈。
      言下辨曲直,筆端破交爭。
      虛懷詢病苦,懷律操剽輕。
      閽吏告無事,歸來解簪纓。
      高簾覆朱閣,忽爾聞?wù){(diào)笙。
    • 雕弓封舊國,黑弰繼前功。
      十年鎮(zhèn)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臺(tái)樂事盡,簫鼓葬儀雄。
      一代英豪氣,曉散白楊風(fēng)。
      陰山貴公子,來葬五陵西。
      前馬悲無主,猶帶朔風(fēng)嘶。
      漢水晉山郭,襄陽白銅鞮.至今有遺愛,日暮人凄凄。
    • 昔日居鄰招屈亭,楓林橘樹鷓鴣聲。
      一辭御苑青門去, 十見蠻江白芷生。
      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闔閭城。
      何人萬里能相憶,同舍仙郎與外兄。
    • 南宮幸襲芝蘭后,左輔曾交印綬來。
      多病未離清洛苑, 新恩已歷望仙臺(tái)。
      關(guān)頭古塞桃林靜,城下長河竹箭回。
      聞?wù)f隨車有零雨,此時(shí)偏動(dòng)子荊才。
    • 可憐五馬風(fēng)流地,暫輟金貂侍從才。
      閣上掩書劉向去, 門前修刺孔融來。
      崤陵路靜寒無雨,洛水橋長晝起雷。
      共羨府中棠棣好,先于城外百花開。
    • 飄飏南陌起東鄰,漠漠濛濛暗度春。
      花巷暖隨輕舞蝶, 玉樓晴拂艷妝人。
      縈回謝女題詩筆,點(diǎn)綴陶公漉酒巾。
      何處好風(fēng)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 束簡下延閣,買符驅(qū)短轅。
      同人惜分袂,結(jié)念醉芳樽。
      切切別弦急,蕭蕭征騎煩。
      臨岐無限意,相視卻忘言。
    • 一入石渠署,三聞宮樹蟬。
      丹霄未得路,白發(fā)又添年。
      雙節(jié)外臺(tái)貴,孤簫中禁傳。
      征黃在旦夕,早晚發(fā)南燕。
    • 巫山十二郁蒼蒼,片石亭亭號(hào)女郎。
      曉霧乍開疑卷幔, 山花欲謝似殘妝。
      星河好夜聞清佩,云雨歸時(shí)帶異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間來就楚襄王。
    • 洛城洛城何日歸,故人故人今轉(zhuǎn)稀。
      莫嗟雪里暫時(shí)別,終擬云間相逐飛。
    • 鷹至感風(fēng)候,霜馀變林麓。
      孤帆帶日來,寒江轉(zhuǎn)沙曲。
      戍搖旗影動(dòng),津晚櫓聲促。
      月上彩霞收,漁歌遠(yuǎn)相續(xù)。
    • 別侶孤鶴怨,沖天威鳳歸。
      容光一以間,夢想是耶非。
      芳訊遠(yuǎn)彌重,知音老更稀。
      不如湖上雁,北向整毛衣。
    • 清羸隱幾望云空,左掖鴛鸞到室中。
      一卷素書消永日, 數(shù)莖斑發(fā)對秋風(fēng)。
      菱花照后容雖改,蓍草占來命已通。
      莫怪人人驚早白,緣君尚是黑頭翁。
    • 清淮南岸家山樹,黑水東邊第一栽。
      影近畫梁迎曉日, 香隨綠酒入金杯。
      根留本土依江潤,葉起寒棱映月開。
      早晚陰成比梧竹,九霄還放彩雛來。
    • 當(dāng)初造曲者為誰,說得思鄉(xiāng)戀闕時(shí)。
      滄海西頭舊丞相,停杯處分不須吹。
    • 早忝金馬客,晚為商洛翁。
      知名四海內(nèi),多病一生中。
      舉世往還盡,何人心事同。
      幾時(shí)登峴首,恃舊揖三公。
    • 傲士更逢酒,樂天仍對花。
      文章管星歷,情興占年華。
      宦達(dá)翻思退,名高卻不夸。
      惟存浩然氣,相共賞煙霞。
    • 南荊西蜀大行臺(tái),幕府旌門相對開。
      名重三司平水土, 威雄八陣役風(fēng)雷。
      彩云朝望青城起,錦浪秋經(jīng)白帝來。
      不是郢中清唱發(fā),誰當(dāng)丞相掞天才。
    • 芳菲滿雍州,鸞鳳許同游。
      花徑須深入,時(shí)光不少留。
      色鮮由樹嫩,枝亞為房稠。
      靜對仍持酒,高看特上樓。
      晴宜連夜賞,雨便一年休。
      共憶秋官處,馀霞曲水頭。
    劉禹錫 [唐朝]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1],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2],其先中山靖王劉勝[3],晚年自號(hào)廬山人。劉禹錫為貞元九年(793)進(jìn)士。初在淮南節(jié)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后從杜佑入朝,為監(jiān)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jié)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個(gè)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tuán)。后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劉禹錫的最后一任是太子賓客,故后世題他的詩文集為《劉賓客集》[4]。白居易贊其“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5],故劉禹錫又譽(yù)為中唐“詩豪”之稱,是中唐杰出的文學(xué)家、政治家、哲學(xué)家、詩人和散文家。劉禹錫與白居易并稱“劉白”。與柳宗元并稱“劉柳”。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dāng)者。又言其詩在處應(yīng)有神物護(hù)持,其為名流推重如此。會(huì)昌時(shí),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zèng)戶部尚書。詩集十八卷,今編為十二卷。

    古詩大全

    hao86網(wǎng)古詩為您帶來劉禹錫的詩,劉禹錫代表作,劉禹錫的名詩,劉禹錫的詩句,劉禹錫的詩全集,劉禹錫簡介

    http://yanglaopt.net/shici_alist_14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