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禁漏晨鐘聲欲絕,旌旗組綬影相交。
      殿含佳氣當龍首, 閣倚晴天見鳳巢。
      山色蔥籠丹檻外,霞光泛滟翠松梢。
      多慚再入金門籍,不敢為文學解嘲。
    • 寥廓高翔不可追,風云失路暫相隨。
      方同洛下書生詠, 又見軍前大將旗。
      雪里命賓開玉帳,飲中請?zhí)栺v金卮。
      竹林一自王戎去,嵇阮雖貧興未衰。
    • 玉馬朝周從此辭,園陵寂寞對豐碑。
      千行宰樹荊州道,暮雨蕭蕭聞子規(guī)。
    • 才子聲名白侍郎,風流雖老尚難當。
      詩情逸似陶彭澤,齋日多如周太常。
      矻矻將心求凈法,時時偷眼看春光。
      知君技癢思歡宴,欲倩天魔破道場。
    • 五彩繡團圓,登君玳瑁筵。
      最宜紅燭下,偏稱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應須贈一船。
      春早見花枝,朝朝恨發(fā)遲。
      及看花落后,卻憶未開時。
      幸有拋球樂,一杯君莫辭。
    • 驚禽一辭巢,棲息無少安。
      秋扇一離手,流塵蔽霜紈。
      故侶不可追,涼風日已寒。
      遠逢杜陵士,別盡平生歡。
      逐客無印綬,楚江多芷蘭。
      因居暇時游,長鋏不復彈。
      閱書南軒霽,縆瑟清夜闌。
      萬境身外寂,一杯腹中寬。
      伊昔玄宗朝,冬卿冠鴛鸞。
      肅穆升內(nèi)殿,從容領儒冠。
      游夏無措詞,陽秋垂不刊。
      至今群玉府,學者空縱觀。
      世人希德門,揭若攀峰巒。
      之子尚明訓,鏘如振瑯玕. 一旦西上書,斑衣拂征鞍。
      荊臺宿暮雨,漢水浮春瀾。
      君門起天中,多士如星攢。
      煙霞覆雙闕,抃舞羅千官。
      清漏滴銅壺,仙廚下雕槃。
      熒煌仰金榜,錯落濡飛翰。
      古來才杰士,所嗟遭時難。
      一鳴從此始,相望青云端。
    • 終朝對尊酒,嗜興非嗜甘。
      終日偶眾人,縱言不縱談。
      世情閑靜見,藥性病多諳。
      寄謝嵇中散,予無甚不堪。
      萬卷堆床書,學者識其真。
      萬里長江水,征夫渡要津。
      養(yǎng)生非但藥,悟佛不因人。
      燕石何須辨,逢時即至珍。
    • 歲杪風物動,雪馀宮苑晴。
      兔園賓客至,金谷管弦聲。
      洛水故人別,吳宮新燕迎。
      越郎憂不淺,懷袖有瓊英。
    • 吳越古今路,滄波朝夕流。
      從來別離地,能使管弦愁。
      江草帶煙暮,海云含雨秋。
      知君五陵客,不樂石門游。
    • 東林寺里一沙彌,心愛當時才子詩。
      山下偶隨流水出, 秋來卻赴白云期。
      灘頭躡屐挑沙菜,路上停舟讀古碑。
      想到舊房拋錫杖,小松應有過檐枝。
    • 蒼蒼宰樹起寒煙,尚有威名海內(nèi)傳。
      四府舊聞多故吏,幾人垂淚拜碑前。
    • 吾王昔游幸,離宮云際開。
      朱旗迎夏早,涼軒避暑來。
      湯餅賜都尉,寒冰頒上才。
      龍髯不可望,玉座生塵埃。
    • 窮巷唯秋草,高僧獨扣門。
      相歡如舊識,問法到無言。
      水為風生浪,珠非塵可昏。
      悟來皆是道,此別不銷魂。
    • 鄂渚臨流別,梁園沖雪來。
      旅愁隨凍釋,歡意待花開。
      城曉烏頻起,池春雁欲回。
      飲和心自醉,何必管弦催。
    • 鸞聲窈眇管參差,清韻初調(diào)眾樂隨。
      幽院妝成花下弄, 高樓月好夜深吹。
      忽驚暮雨飄零盡,唯有朝云夢想期。
      聞道今年寒食日,東山舊路獨行遲。
    • 月窟賓諸夏,云官降九天。
      飾終鄰好重,錫命禮容全。
      水咽猶登隴,沙鳴稍極邊。
      路因乘驛近,志為飲冰堅。
      毳帳差池見,烏旗搖曳前。
      歸來賜金石,榮耀自編年。
    • 昔為瑤池侶,飛舞集蓬萊。
      今作江漢別,風雪一徘徊。
      嘶馬立未還,行舟路將轉(zhuǎn)。
      江頭暝色深,揮袖依稀見。
    • 玉女來看玉蕊花,異香先引七香車。
      攀枝弄雪時回顧,驚怪人間日易斜。
      雪蕊瓊絲滿院春,衣輕步步不生塵。
      君平簾下徒相問,長伴吹簫別有人。
    • 桃蹊柳陌好經(jīng)過,鐙下妝成月下歌。
      為是襄王故宮地,至今猶自細腰多。
    • 碧樹鳴蟬后,煙云改容光。
      瑟然引秋氣,芳草日夜黃。
      夾道喧古槐,臨池思垂楊。
      離人下憶淚,志士激剛腸。
      昔聞阻山川,今聽同匡床。
      人情便所遇,音韻豈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鄉(xiāng)。
    • 城西簇簇三叛族,叛者為誰蔡吳蜀。
      中使提刀出禁來, 九衢車馬轟如雷。
      臨刑與酒杯未覆,讎家白官先請肉。
      守吏能然董卓臍,饑烏來覘桓玄目。
      城西人散泰階平, 雨洗血痕春草生。
    • 漢陵秦苑遙蒼蒼,陳根腐葉秋螢光。
      夜空寥寂金氣凈, 千門九陌飛悠揚。
      紛綸暉映互明滅,金爐星噴鐙花發(fā)。
      露華洗濯清風吹,低昂不定招搖垂。
      高麗罘罳照珠網(wǎng), 斜歷璇題舞羅幌。
      曝衣樓上拂香裙,承露臺前轉(zhuǎn)仙掌。
      槐市諸生夜讀書,北窗分明辨魯魚。
      行子東山起征思, 中郎騎省悲秋氣。
      銅雀人歸自入簾,長門帳開來照淚。
      誰言向晦常自明,兒童走步嬌女爭。
      天生有光非自衒, 遠近低昂暗中見。
      撮蚊妖鳥亦夜起,翅如車輪而已矣。
    • 祖帳臨伊水,前旌指渭河。
      風煙里數(shù)少,云雨別情多。
      重疊受恩久,邅回如命何。
      東山與東閣,終異再經(jīng)過。
    • 采擷黃姜蕊,封題青瑣闈。
      共聞調(diào)膳日,正是退朝歸。
      響為纖筵發(fā),情隨彩翰飛。
      故將天下寶,萬里與光輝。
    • 旌旗入境犬無聲,戮盡鯨鯢漢水清。
      從此世人開耳目,始知名將出書生。
    • 鳳闕輕遮翡翠幃,龍墀遙望塵生。
      御溝春水相輝映,狂殺長安年少兒。
    • 櫻桃千萬枝,照耀如雪天。
      王孫宴其下,隔水疑神仙。
      宿露發(fā)清香,初陽動暄妍。
      妖姬滿髻插,酒客折枝傳。
      同此賞芳月,幾人有華筵。
      杯行勿遽辭,好醉逸三年。
    • 公府想無事,西池秋水清。
      去年為狎客,永日奉高情。
      況有臺上月,如聞云外笙。
      不知桑落酒,今歲與誰傾。
    • 銜命出尚書,新恩換使車。
      漢庭無右者,梁苑重歸歟。
      又食建業(yè)水,曾依京口居。
      共經(jīng)何限事,賓主兩如初。
    • 數(shù)叢如雪色,一旦冒霜開。
      寒蕊差池落,清香斷續(xù)來。
      思深含別怨,芳謝惜年催。
      千里難同賞,看看又早梅。
    • 庭晚初辨色,林秋微有聲。
      槿衰猶強笑,蓮迥卻多情。
      檐燕歸心動,鞲鷹俊氣生。
      閑人占閑景,酒熟且同傾。
    • 暮景中秋爽,陰靈既望圓。
      浮精離碧海,分照接虞淵。
      迥見孤輪出,高從倚蓋旋。
      二儀含皎澈,萬象共澄鮮。
      整御當西陸,舒光麗上玄。
      從星變風雨,順日助陶甄。
      遠近同時望,晶熒此夜偏。
      運行調(diào)玉燭,潔白應金天。
      曲沼疑瑤鏡,通衢若象筵。
      逢人盡冰雪,遇景即神仙。
      引素吞銀漢,凝清洗綠煙。
      皋禽警露下,鄰杵思風前。
      水是還珠浦,山成種玉田。
      劍沉三尺影,燈罷九枝然。
      象外形無跡,寰中影有遷。
      稍當云闕正,未映斗城懸。
      靜對揮宸翰,閑臨襞彩箋。
      境同牛渚上,宿在鳳池邊。
      興掩尋安道,詞勝命仲宣。
      從今紙貴后,不復詠陳篇。
    • 秦國功成思稅駕,晉臣名遂嘆危機。
      無因上蔡牽黃犬,愿作丹徒一布衣。
    • 又被時人寫姓名,春風引路入京城。
      知君憶得前身事,分付鶯花與后生。
    • 一莖炯炯瑯玕色,數(shù)節(jié)重重玳瑁文。
      拄到高山未登處,青云路上愿逢君。
    • 楚客憶關中,疏溪想汾水。
      縈紆非一曲,意態(tài)如千里。
      倒影羅文動,微波笑顏起。
      君今賜環(huán)歸,何人承玉趾。
    • 濺濺漱幽石,注入團圓處。
      有如常滿杯,承彼清夜露。
      巖曲月斜照,林寒春晚煦。
      游人不敢觸,恐有蛟龍護。
    • 風獵紅旗入壽春,滿城歌舞向朱輪。
      八公山下清淮水, 千騎塵中白面人。
      桂嶺雨馀多鶴跡,茗園晴望似龍鱗。
      圣朝方用敢言者,次第應須舊諫臣。
    • 避地江湖知幾春,今來本郡擁朱輪。
      阮郎無復里中舊, 楊仆卻為關外人。
      各系一官難命駕,每懷前好易沾巾。
      玉城山里多靈藥,擺落功名且養(yǎng)神。
    • 揚州從事夜相尋,無限新詩月下吟。
      初服已驚玄發(fā)長, 高情猶向碧云深。
      語馀時舉一杯酒,坐久方聞四處砧。
      不逐繁華訪閑散,知君擺落俗人心。
    • 公館似仙家,池清竹徑斜。
      山禽忽驚起,沖落半巖花。
      門前洛陽道,門里桃花路。
      塵土與煙霞,其間十馀步。
    • 玉樹瓊樓滿眼新,的知開閤待諸賓。
      遲遲未去非無意,擬作梁園坐右人。
    • 常時并冕奉天顏,委佩低簪彩仗間。
      今日獨來張樂地,萬重云水望橋山。
    • 孤云出岫本無依,勝境名山即是歸。
      久向吳門游好寺, 還思越水洗塵機。
      浙江濤驚獅子吼,稽嶺峰疑靈鷲飛。
      更入天臺石橋去,垂珠璀璨拂三衣。
    • 天下咽喉今大寧,軍城喜氣徹青冥。
      庭前劍戟朝迎日, 筆底文章夜應星。
      三省壁中題姓字,萬人頭上見儀形。
      汴州忽復承平事,正月看燈戶不扃。
    • 夜泊湘川逐客心,月明猿苦血沾襟。
      湘妃舊竹痕猶淺,從此因君染更深。
    • 壇邊松在鶴巢空,白鹿閑行舊徑中。
      手植紅桃千樹發(fā),滿山無主任春風。
    • 樓下芳園最占春,年年結(jié)侶采花頻。
      繁霜一夜相撩治,不似佳人似老人。
    • 昔年意氣結(jié)群英,幾度朝回一字行。
      海北江南零落盡,兩人相見洛陽城。
      自從云散各東西,每日歡娛卻慘凄。
      離別苦多相見少,一生心事在書題。
      今朝無意訴離杯,何況清弦急管催。
      本欲醉中輕遠別,不知翻引酒悲來。
      駱駝橋上蘋風急,鸚鵡杯中箬下春。
      水碧山青知好處,開顏一笑向何人。
      溪中士女出笆籬,溪上鴛鴦避畫旗。
      何處人間似仙境,春山攜妓采茶時。
    • 憶昨與故人,湘江岸頭別。
      我馬映林嘶,君帆轉(zhuǎn)山滅。
      馬嘶循古道,帆滅如流電。
      千里江蘺春,故人今不見。
    • 結(jié)構(gòu)得奇勢,朱門交碧潯。
      外來始一望,寫盡平生心。
      日軒漾波影,月砌鏤松陰。
      幾度欲歸去,回眸情更深。
    • 遠謫年猶少,初歸鬢已衰。
      門閑故吏去,室靜老僧期。
      不見蜘蛛集,頻為佝僂欺。
      穎微囊未出,寒甚谷難吹。
      濩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
      商歌夜深后,聽者竟為誰。
    • 前日寢門慟,至今悲有馀。
      已嗟萬化盡,方見八行書。
      滿紙傳相憶,裁詩怨索居。
      危弦音有絕,哀玉韻猶虛。
      忽嘆幽明異,俄驚歲月除。
      文章雖不朽,精魄竟焉如。
      零淚沾青簡,傷心見素車。
      凄涼從此后,無復望雙魚。
    • 耳虛多聽遠,展轉(zhuǎn)晨雞鳴。
      一室背燈臥,中宵掃葉聲。
      蘭芳經(jīng)雨敗,鶴病得秋輕。
      肯踏衡門草,唯應是友生。
    • 將星夜落使星來,三省清臣到外臺。
      事重各銜天子詔, 禮成同把故人杯。
      卷簾松竹雪初霽,滿院池塘春欲回。
      第一林亭迎好客,殷勤莫惜玉山頹。
    • 九陌逢君又別離,行云別鶴本無期。
      望嵩樓上忽相見,看過花開花落時。
      繁花落盡君辭去,綠草垂楊引征路。
      東道諸侯皆故人,留連必是多情處。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附:
      再游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 野水繞空城,行塵起孤驛。
      荒臺側(cè)生樹,石碣陽鐫額。
      靡靡度行人,溫風吹宿麥。
    • 故人博羅尉,遺我山姜花。
      采從碧海上,來自謫仙家。
      云濤潤孤根,陰火照晨葩。
      靜搖扶桑日,艷對瀛洲霞。
      世人愛芳辛,搴擷忘幽遐。
      傳名入帝里,飛驛辭天涯。
      王濟本尚味,石崇方斗奢。
      雕盤多不識,綺席乃增華。
      驛馬損筋骨,貴人滋齒牙。
      顧予藜藿士,持此重咨嗟。
    • 漠漠復靄靄,半晴將半陰。
      春來自何處,無跡日以深。
      韶嫩冰后木,輕盈煙際林。
      藤生欲有托,柳弱不自任。
      花意已含蓄,鳥言尚沉吟。
      期君當此時,與我恣追尋。
      翻愁爛熳后,春暮卻傷心。
    • 芳幄覆云屏,石奩開碧鏡。
      支流日飛灑,深處自疑瑩。
      潛去不見跡,清音常滿聽。
      有時病朝酲,來此心神醒。
    • 白衣曾拜漢尚書,今日恩光到敝廬。
      再入龍樓稱綺季, 應緣狗監(jiān)說相如。
      中郎南鎮(zhèn)權方重,內(nèi)史高齋興有馀。
      遙想敬亭春欲暮,百花飛盡柳花初。
    • 遠守宦情薄,故人書信來。
      共曾花下別,今獨雪中回。
      紙尾得新什,眉頭還暫開。
      此時同雁鶩,池上一徘徊。
    • 碧云佳句久傳芳,曾向成都住草堂。
      振錫常過長者宅, 披衣猶帶令公香。
      一時風景添詩思,八部人天入道場。
      若許相期同結(jié)社,吾家本自有柴桑。
    • 莫嗟華發(fā)與無兒,卻是人間久遠期。
      雪里高山頭白早, 海中仙果子生遲。
      于公必有高門慶,謝守何煩曉鏡悲。
      幸免如新分非淺,祝君長詠夢熊詩。
    • 金火交爭正抑揚,蕭蕭飛雨助清商,曉看紈扇恩情薄, 夜覺紗燈刻數(shù)長。
      樹上早蟬才發(fā)響,庭中百草已無光。
      當年富貴亦惆悵,何況悲翁發(fā)似霜。
    • 西漢開支郡,南朝號戚藩。
      四封當列宿,百雉俯清沅。
      高岸朝霞合,驚湍激箭奔。
      積陰春暗度,將霽霧先昏。
      俗尚東皇祀,謠傳義帝冤。
      桃花迷隱跡,楝葉慰忠魂。
      戶算資漁獵,鄉(xiāng)豪恃子孫。
      照山畬火動,踏月俚歌喧。
      擁楫舟為市,連甍竹覆軒。
      披沙金粟見,拾羽翠翹翻。
      茗折蒼溪秀,蘋生枉渚暄。
      禽驚格磔起,魚戲噞喁繁。
      沉約臺榭故,李衡墟落存。
      湘靈悲鼓瑟,泉客泣酬恩。
      露變蒹葭浦,星懸橘柚村。
      虎咆空野震,鼉作滿川渾。
      鄰里皆遷客,兒童習左言。
      炎天無冽井,霜月見芳蓀。
      清白家傳遠,詩書志所敦。
      列科叨甲乙,從宦出丘樊。
      結(jié)友心多契,馳聲氣尚吞。
      士安曾重賦,元禮許登門。
      草檄嫖姚幕,巡兵戊己屯。
      筑臺先自隗,送客獨留髡。
      遂結(jié)王畿綬,來觀衢室樽。
      鳶飛入鷹隼,魚目儷玙璠. 曉燭羅馳道,朝陽辟帝閽。
      王正會夷夏,月朔盛旗幡。
      獨立當瑤闕,傳呵步紫垣。
      按章清犴獄,視祭潔蘋蘩。
      御歷昌期遠,傳家寶祚蕃。
      繇文光夏啟,神教畏軒轅。
      內(nèi)禪因天性,雄圖授化元。
      繼明懸日月,出震統(tǒng)乾坤。
      大孝三朝備,洪恩九族惇。
      百川宗渤澥,五岳輔昆侖。
      何幸逢休運,微班識至尊。
      校緡資筦榷,復土奉山園。
      一失貴人意,徒聞太學論。
      直廬辭錦帳,遠守愧朱幡。
      巢幕方猶燕,搶榆尚笑鯤。
      邅回過荊楚,流落感涼溫。
      旅望花無色,愁心醉不惛。
      春江千里草,暮雨一聲猿。
      問卜安冥數(shù),看方理病源。
      帶賒衣改制,塵澀劍成痕。
      三秀悲中散,二毛傷虎賁。
      來憂御魑魅,歸愿牧雞豚。
      就日秦京遠,臨風楚奏煩。
      南登無灞岸,旦夕上高原。
    • 右相歷中臺,移松武庫栽。
      紫茸抽組綬,青實長玫瑰。
      便有干霄勢,看成構(gòu)廈材。
      數(shù)分天柱半,影逐日輪回。
      舊賞臺階去,新知谷口來。
      息陰常仰望,玩境幾裴回。
      翠粒晴懸露,蒼鱗雨起苔。
      凝音助瑤瑟,飄蕊泛金罍。
      月桂花遙燭,星榆葉對開。
      終須似雞樹,榮茂近昭回。
    • 位是才能取,時因際會遭。
      羽儀呈鸑鷟,铓刃試豪曹。
      洛下推年少,山東許地高。
      門承金鉉鼎,家有玉璜韜。
      海浪扶鵬翅,天風引驥髦。
      便知蓬閣閟,不識魯衣褒。
      興發(fā)春塘草,魂交益部刀。
      形開猶抱膝,燭盡遽揮毫。
      昔仕當初筮,逢時詠載橐。
      懷鉛辨蟲蠹,染素學鵝毛。
      車騎方休汝,歸來欲效陶。
      南臺資謇諤,內(nèi)署選風騷。
      羽化如乘鯉,樓居舊冠鰲。
      美香焚濕麝,名果賜干萄。
      議赦蠅棲筆,邀歌蟻泛醪。
      代言無所戲,謝表自稱叨。
      蘭焰凝芳澤,芝泥瑩玉膏。
      對頻聲價出,直久夢魂勞。
      草詔令歸馬,批章答獻獒。
      銀花懸院榜,翠羽映簾絳。
      諷諫欣然納,奇觚率爾操。
      禁中時諤諤,天下免忉忉。
      左顧龜成印,雙飛鵠織袍。
      謝賓緣地密,潔己是心豪。
      五日思歸沐,三春羨眾邀。
      茶爐依綠筍,棋局就紅桃。
      溟海桑潛變,陰陽炭暗熬。
      仙成脫屣去,臣戀捧弓號。
      建節(jié)辭烏柏,宣風看鷺濤。
      土山京口峻,鐵甕郡城牢。
      曲島花千樹,官池水一篙。
      鶯來和絲管,雁起拂麾旄。
      宛轉(zhuǎn)傾羅扇,回旋墮玉搔。
      罰籌長豎纛,觥盞樣如舠. 山是千重障,江為四面濠。
      臥龍曾得雨,孤鶴尚鳴皋。
      劍用雄開匣,弓閑蟄受弢.鳳姿嘗在竹,鷃羽不離蒿。
      吳越分雙鎮(zhèn),東西接萬艘。
      今朝比潘陸,江海更滔滔。
    • 日晚長秋簾外報,望陵歌舞在明朝。
      添爐欲爇熏衣麝,憶得分時不忍燒。
      日映西陵松柏枝,下臺相顧一相思。
      朝來樂府長歌曲,唱著君王自作詞。
    • 湘西古剎雙蹲蹲,群峰朝拱如駿奔。
      青松步障深五里, 龍宮黯黯神為閽。
      高殿呀然壓蒼巘,俯瞰長江疑欲吞。
      橘洲泛浮金實動,水郭繚繞朱樓鶱.語馀百響入天籟, 眾奇引步輕翩翻。
      泉清石布博棋子,蘿密鳥韻如簧言。
      回廊架險高且曲,新徑穿林明復昏。
      淺流忽濁山獸過, 古木半空天火痕。
      星使雙飛出禁垣,元侯餞之游石門。
      紫髯翼從紅袖舞,竹風松雪香溫黁.遠持清瑣照巫峽, 一戛驚斷三聲猿。
      靈山會中身不預,吟想峭絕愁精魂。
      恨無黃金千萬餅,布地買取為丘園。
    • 前陪看花處,鄰里近王昌。
      今想臨戎地,旌旗出汶陽。
      營飛柳絮雪,門耀戟枝霜。
      東望清河水,心隨艑上郎。
    • 仙子東南秀,泠然善馭風。
      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壺中。
      受箓金華洞,焚香玉帝宮。
      我來君閉戶,應是向崆峒。
    • 元君后輩先零落,崔相同年不少留。
      華屋坐來能幾日, 夜臺歸去便千秋。
      背時猶自居三品,得老終須卜一丘。
      若使吾徒還早達,亦應簫鼓入松楸。
    • 健筆高科早絕倫,后來無不揖芳塵。
      遍看今日乘軒客, 多是昔年呈卷人。
      胄子執(zhí)經(jīng)瞻講坐,郎官共食接華茵。
      煩君遠寄相思曲,慰問天南一逐臣。
    • 受脤新梁苑,和羹舊傅巖。
      援毫動星宿,垂釣取韜鈐。
      赫奕三川至,歡呼百姓瞻。
      綠油貔虎擁,青紙鳳凰銜。
      外壘曾無警,中廚亦罷監(jiān)。
      推誠人自服,去殺令逾嚴。
      赳赳容皆飾,幡幡口盡鉗。
      為兄憐庾翼,選婿得蕭咸。
      郁倔咽喉地,駢臻水陸兼。
      度橋鳴紺幰,入肆飏云帆。
      端月當中氣,東風應遠占。
      管弦喧夜景,燈燭掩寒蟾。
      酒每傾三雅,書能發(fā)百函。
      詞人羞布鼓,遠客獻貂襜. 歌榭白團扇,舞筵金縷衫。
      旌旗遙一簇,舄履近相攙。
      花樹當朱閣,晴河逼翠簾。
      衣風飄叆叇,燭淚滴巉巖。
      玉斝虛頻易,金爐暖更添。
      映镮窺艷艷,隔袖見纖纖。
      謝傅何由接,桓伊定不凡。
      應憐郡齋老,旦夕鑷霜髯。
    • 官冷如漿病滿身,凌寒不易過天津。
      少年留取多情興,請待花時作主人。
    • 淮西既是平安地,鴉路今無羽檄飛。
      聞道唐州最清靜,戰(zhàn)場耕盡野花稀。
    • 花作嬋娟玉作妝,風流爭似舊徐娘。
      夜深曲曲灣灣月,萬里隨君一寸腸。
    • 瀟灑青林際,夤緣碧潭隈。
      淙流冒石下,輕波觸砌回。
      香風逼人度,幽花覆水開。
      故令無四壁,晴夜月光來。
    • 案頭開縹帙,肘后檢青囊。
      唯有達生理,應無治老方。
      減書存眼力,省事養(yǎng)心王。
      君酒何時熟,相攜入醉鄉(xiāng)。
    • 鞏樹煙月上,清光含碧流。
      且無三已色,猶泛五湖舟。
      鵬息風還起,鳳歸林正秋。
      雖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 振蟄春潛至,湘南人未歸。
      身加一日長,心覺去年非。
      燎火委虛燼,兒童衒彩衣。
      異鄉(xiāng)無舊識,車馬到門稀。
    • 新竹翛翛韻曉風,隔窗依砌尚蒙籠。
      數(shù)間素壁初開后, 一段清光入坐中。
      欹枕閑看知自適,含毫朗詠與誰同。
      此君若欲長相見,政事堂東有舊叢。
    • 少年曾忝漢庭臣,晚歲空馀老病身。
      初見相如成賦日, 尋為丞相掃門人。
      追思往事咨嗟久,喜奉清光笑語頻。
      猶有登朝舊冠冕,待公三入拂埃塵。
    • 家聲烜赫冠前賢,時望穹崇鎮(zhèn)北邊。
      身上官銜如座主, 幕中譚笑取同年。
      幽并俠少趨鞭弭,燕趙佳人奉管弦。
      仍把天兵書號筆,遠題長句寄山川。
    • 寶馬鳴珂踏曉塵,魚文匕首犯車茵。
      適來行哭里門外,昨夜華堂歌舞人。
      秉燭朝天遂不回,路人彈指望高臺。
      墻東便是傷心地,夜夜流螢飛去來。
    • 尋常相見意殷勤,別后相思夢更頻。
      每遇登臨好風景,羨他天性少情人。
    • 奇峰一見驚魂魄,意想洪爐始開辟。
      疑是九龍夭矯欲攀天, 忽逢霹靂一聲化為石,不然何至今,悠悠億萬年, 氣勢不死如騰屳。
      云含幽兮月添冷,月凝暉兮江漾影。
      結(jié)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長在無人境。
      軒皇封禪登云亭, 大禹會計臨東溟。
      乘樏不來廣樂絕,獨與猿鳥愁青熒。
      君不見敬亭之山黃索漠,兀如斷岸無棱角。
      宣城謝守一首詩,遂使聲名齊五岳。
      九華山,九華山, 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間。
    • 綠樹滿褒斜,西南蜀路賒。
      驛門臨白草,縣道入黃花。
      相府開油幕,門生逐絳紗。
      行看布政后,還從入京華。
    • 與老無期約,到來如等閑。
      偏傷朋友盡,移興子孫間。
      筆底心無毒,杯前膽不豩.唯馀憶君夢,飛過武牢關。
    • 荀令園林好,山公游賞頻。
      豈無花下侶,遠望眼中人。
      斜日漸移影,落英紛委塵。
      一吟相思曲,惆悵江南春。
    • 業(yè)繼韋平后,家依昆閬間。
      恩華辭北第,瀟灑愛東山。
      滿室圖書在,入門松菊閑。
      垂天雖暫息,一舉出人寰。
    • 浮云金絡膝,昨日別朱輪。
      銜草如懷戀,嘶風尚意頻。
      曾將比君子,不是換佳人。
      從此西歸路,應容躡后塵。
    • 零陵香草滿郊坰,丹穴雛飛入翠屏。
      孝若歸來成畫贊, 孟陽別后有山銘。
      蘭陔舊地花才結(jié),桂樹新枝色更青。
      為報儒林丈人道,如今從此鬢星星。
    • 邊烽寂寂盡收兵,宮樹蒼蒼靜掩扃。
      戎羯歸心如內(nèi)地, 天狼無角比凡星。
      新成麗句開緘后,便入清歌滿坐聽。
      吳苑晉祠遙望處,可憐南北太相形。
    • 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
      月夜歌謠有漁父, 風天氣色屬商人。
      沙村好處多逢寺,山葉紅時覺勝春。
      行到南朝征戰(zhàn)地,古來名將盡為神。
    • 開從綠條上,散逐香風遠。
      故取花落時,悠揚占春晚。
      輕飛不假風,輕落不委地。
      撩亂舞晴空,發(fā)人無限思。
      晴天闇闇雪,來送青春暮。
      無意似多情,千家萬家去。
    • 屬車八十一,此地阻長風。
      千載威靈盡,赭山寒水中。
    劉禹錫 [唐朝]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1],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2],其先中山靖王劉勝[3],晚年自號廬山人。劉禹錫為貞元九年(793)進士。初在淮南節(jié)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后從杜佑入朝,為監(jiān)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jié)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后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劉禹錫的最后一任是太子賓客,故后世題他的詩文集為《劉賓客集》[4]。白居易贊其“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5],故劉禹錫又譽為中唐“詩豪”之稱,是中唐杰出的文學家、政治家、哲學家、詩人和散文家。劉禹錫與白居易并稱“劉白”。與柳宗元并稱“劉柳”。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又言其詩在處應有神物護持,其為名流推重如此。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詩集十八卷,今編為十二卷。

    古詩大全

    hao86網(wǎng)古詩為您帶來劉禹錫的詩,劉禹錫代表作,劉禹錫的名詩,劉禹錫的詩句,劉禹錫的詩全集,劉禹錫簡介

    http://yanglaopt.net/shici_alist_14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