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2020-07-03 來源:hao86 王安石 宋詩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往者議論宋詩,多謂其萎靡纖弱,一如當(dāng)日國勢。然而卻有一首宋詩,其格局氣象,足以雄視漢唐,遠邁魏晉。

    清風(fēng)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這首《暑旱苦熱》的作者是王安石最欣賞的一個青年官吏王令。

    王令,字逢原,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5歲父母雙亡,自學(xué)成才,20歲在高郵擔(dān)任學(xué)官,遇到王安石,一見如故。王安石當(dāng)時憤于北宋積貧積弱,發(fā)出“三不足”的感慨即“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而王令的詩,慷慨悲壯,氣韻雄渾,而內(nèi)中又常關(guān)切民生疾苦,兼具悲天憫人的情懷,因此深受王安石贊賞,稱其為“志士仁心,嘆蒼生而淚垂”。

    王安石后來還將自己的一個妹妹嫁給了他。

    這首《暑旱苦熱》,頗有詩史之慨,“清風(fēng)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描述了北宋旱災(zāi)的情景,據(jù)史書記載,北宋建立初到真宗乾興元年(1022年)為止的63年間,全國發(fā)生大型旱災(zāi)76次,旱災(zāi)頻繁,可見一斑。慶歷七年(1047年)的一場旱災(zāi)甚至導(dǎo)致宋仁宗兩度下“罪己詔”,宰相王隨引咎辭職,而受災(zāi)百姓更是流離失所、淪為餓殍。

    王令這首詩,并未直接描寫旱災(zāi)的慘狀,“落日著翅飛上山”,太陽像長了翅膀一樣飛上山頭,遲遲不落,烤著大地,人們害怕這樣下去,江海都會枯竭,甚至天上的銀河也會被烤干。讀者足以感受到當(dāng)時熾熱的溫度。

    下句卻忽然從現(xiàn)實世界飛升到神話世界,“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眰髡f中的昆侖、蓬萊都是神仙居住的“仙山”,那里白雪皚皚、終年冰川,強烈的冷熱對比,讓讀者從熔爐一般的火焰山瞬間漂移到寒冷徹骨的北極冰川。

    然而,詩人平靜地說了一句:“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壯哉!讀詩至此,直欲拍案而起、拔劍擊柱!

    “手提天下”何其慷慨,“何忍身去”何其仁義!

    這就是一個古代小官吏的境界與情懷。

    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詩人出身貧寒,無所依靠,曾經(jīng)回憶說,“自我之生,迄于于今,冬燠常寒,晝短猶饑”。他擔(dān)任大宋朝廷的官吏,卻并未僅僅把官職作為謀生的飯碗,即使遇到旱災(zāi),想的也不是自己逃離此境、赴彼樂土,而是胸懷天下蒼生,要與天下人共患難。

    正因如此,王安石才將其引為知己,寫信稱贊他:“足下之材,浩乎沛然,非某之所能及”。

    信中所謂“浩乎沛然”,其實就是孟子所謂的“浩然之氣”。

    正因氣有浩然,因此詩才能有如此境界。立于昆侖之上,放眼蓬萊之外,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功夫,真的在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