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晏殊寫閨怨的經典詩詞賞析,與柳永的閨怨詩詞有和不同?
以詞寄閨怨情思,在兩宋之時,頗為盛行。那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柳永和晏殊的兩首詞。柳永、晏殊是北宋仁宗時期極富盛名的兩位詞人。柳永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而晏殊能詩、善詞,文章典麗,書法皆工,其中以詞最為突出,有“宰相詞人”之稱。晏殊的詞,開創(chuàng)了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
宋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欄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露好似默默飲泣。羅幕閑垂,空氣微寒,一雙燕子飛去。明月不明白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還穿入朱戶。昨天夜里秋風勁吹,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思念的人究竟在何處。
《定風波·自春來 》
宋 柳永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云亸,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zhèn)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自入春以來,見到那綠葉紅花也像是帶著愁苦,我這一寸芳心越顯得百無聊賴。太陽已經升到了樹梢,黃鶯開始在柳條間穿飛鳴叫,我還擁著錦被沒有起來。細嫩的肌膚已漸漸消瘦,滿頭的秀發(fā)低垂散亂,終日里心灰意懶,沒心情對鏡梳妝。真無奈,可恨那薄情郎自從去后,竟連一封書信也沒有寄回來。早知如此,悔當初沒有把他的寶馬鎖起來。真該把他留在家里,只讓他與筆墨為伍,讓他吟詩作詞,寸步不離開。我也不必躲躲閃閃,整日里與他相伴,手拿著針線與他相倚相挨。有他廝守,免得我青春虛度,苦苦等待。
柳永《定風波》與晏殊《蝶戀花》這兩首婉約詞都是寫女主人公因愛人外出未歸而憂愁苦悶的詞作,然而二者的藝術構思卻截然不同。柳永詞多為倚紅偎翠、離別相思、羈旅行役之作,在閨怨情思中多坦率態(tài)度;而晏殊詞則多舞宴歌席、流連光景、閑情余緒,在閨思上比較含蓄。
在柳永的《定風波》中,在寄寓閨思上,通過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描寫把思婦的感情波瀾表現(xiàn)得多姿多彩。同時這首詞具有濃厚的民歌風味。它不僅吸取了民歌的特點,保留了民間詞的風味,而且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是柳永“俚詞”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晏殊的《蝶戀花》中,雖同樣移情入景,以秋曉庭圃中的景物起句,但其詞情構思與柳永相差甚遠,更多的是寓情于景,一切景語皆情語。它不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點,而且具有一般婉約詞少見的寥闊高遠的特色。它不離婉約詞,卻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約詞。
而相較于柳永《定風波》虛擬地勾勒出思婦的心理變化,給人以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的想象;晏殊的《蝶戀花》多以深情的文字來刻畫入骨的相思。
不知道你更喜歡哪一首詞呢?對這兩首詞,你還有什么...
查看詳情>>與“晏殊寫閨怨的經典詩詞賞析,與柳永的閨怨詩詞有和不同?”相關的文章
晏殊的一首經典詩詞賞析,反映了一位歌女的凄慘命運
一生癡戀、所為何人?千杯飲盡、一往情深。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輾轉何不寐,心中有深愛。魏晉的傅玄抒寫相思,“車遙遙兮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唐代的白居易描繪癡情,“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辈灰煿钟腥巳绱藞?zhí)著,因為值得、所以等待;不要抱怨有人為何情深,因為思念、所以等風。
今天小編分享晏殊的一篇關于感情的經典詩詞。
山亭柳·贈歌者
宋代: 晏殊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稀⒍芳庑?。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云。蜀錦纏頭無數(shù),不負辛勤。
數(shù)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謾銷魂。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宋仁宗皇祐5年秋,晏殊被罷免宰相職務,到陜西的一個州郡做地方官吏。他此時已年過花甲,不平之氣難以抑制,于是便假借歌者之名,一吐心中的抑郁之情。晏殊曾是北宋的宰相,由于平時日子比較閑適,他的作品主要抒寫自己閑散的生活、以及優(yōu)游的心態(tài)。但這首詞的風格一反以往的雍容華貴和閑雅圓融,變得激越悲涼。
這首詞的大意是:家住西秦,靠隨身技藝維持生活。吟詞唱曲,卻可以翻新花樣。偶然學會念奴唱腔,聲調高亢、遏住行云。收入也不計其數(shù),終于沒有辜負一番辛勞。如今往返于咸京道上,所得不過剩酒冷飯。滿腹心事,何人可訴?若得知音賞識,一定為他高歌雅調。唱完一曲,淚灑酒宴,再次拿起羅帕、掩面而泣。
作者一反以往流連酒歌、風花雪月的吟詠,卻反映了一位歌女的凄慘命運?!凹易∥髑?,賭博藝隨身”,歌女自言具有多種高超的技藝,新穎獨創(chuàng),絕不流俗?!芭紝W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云”,表現(xiàn)了她確實非凡。蜀錦,指四川當時名貴的絲織品,古時歌女多以錦纏頭,這里借纏頭之名,指稱別人贈送的財帛。
這位佳人年輕時才貌雙全,加上自己吃苦耐勞,所以“不負辛勤”,收獲頗多,不僅自己打扮入時,而且還可以貼補家用??墒腔o百日紅、人有憔悴時,當芳華衰減,一切都不再風光如前。下片轉而描寫她被冷落、生活艱難的困境,“數(shù)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謾銷魂”,雖然到處奔波、近似乞討,但得到的不過是殘羹冷飯、以及數(shù)不清的冷眼和嘲諷。
曾經閉月羞花、曾經才藝驚座,而今卻時常為生計奔波,心中的哀怨卻無人可訴。女主人公深感天地之大,竟然無容身之地;人海茫茫,也不見一個知音。她渴望被呵護和理解,更期待有朝一日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一位白馬王子正對自己微笑,她也將“不辭遍唱陽春”??墒敲缐艚K歸會醒,現(xiàn)實依然無奈,“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也讓無數(shù)讀者為之淚目!
細味晏殊的這首詞,直陳其事,一反其風流蘊藉的風格。所述女子境遇凄涼,更是作者的身世感慨。想那晏殊,本來貴為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是一朝被貶,離家萬里,羈旅愁苦,心中的悲怨不言自喻。于是詞人便借助這位歌女的經歷,抒發(fā)自己困窘的心緒,正可謂“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人生沒有美滿、愛情貴在情真,祝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結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查看詳情>>與“晏殊的一首經典詩詞賞析,反映了一位歌女的凄慘命運”相關的文章
品讀晏殊的經典詩詞《蝶戀花》,古代人的消暑妙招有什么?
進入小暑之后,再過幾天,就要入伏了。天氣也會越來越熱。古人如何消暑呢?其實不用我們操心,他們各有妙法。
早在2千年前的先秦時期,《周禮》中就有過“冰鑒”的記載。冰鑒就是裝冰的箱子。而周朝還專門有一個官吏“凌人”,負責儲存和管理冰。
冬天的時候,有人從湖面上采冰,然后在地下挖一個深深的地窖,用以儲存。雖然所存之冰大部分都融化了,但依然會有一些冰,在夏天的時候,可以拿出來享用。
這些冰,或制成冷飲,或用以冰鎮(zhèn)水果,或放在大箱子里,由人在兩旁扇風,形成最早的空調。
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我們現(xiàn)在吹空調,吃冷飲的消暑方式,其實早在幾千年前都已經有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三首古詩詞,來看看古代詩人們的消暑妙招。
《蝶戀花·玉碗冰寒消暑氣》
宋代:晏殊
玉碗冰寒消暑氣。碧簟紗廚,向午朦朧睡。鶯舌惺松如會意。無端畫扇驚飛起。雨后初涼生水際。人面荷花,的的遙相似。眼看紅芳猶抱蕊。業(yè)中已結新蓮子。
宋代詩人晏殊在夏天抱著一個玉碗,里面裝著冰塊。高興地說:真的是很涼快啊!
中午的時候,躺在綠色的竹席上,外面罩著一個紗做的蚊帳,再好好地睡個午覺。
小鳥好像明白我的意思,沒來由地突然飛了起來,扇起一陣涼風。
下過一陣雨之后,漸漸有些涼意了。都說荷花和美女一樣美貌,我看也的確如此。
紅色的花瓣抱著蓮蓬,看樣子,已經開始結蓮子了。
不僅是晏殊,宋代的歐陽修也抱著碗吃冰呢。
《漁家傲·六月炎天時霎雨》
宋代:歐陽修
六月炎天時霎雨。行云涌出奇峰露。沼上嫩蓮腰束素。風兼露。梁王宮闋無煩暑。畏日亭亭殘蕙炷。傍簾乳燕雙飛去。碧碗敲冰傾玉處。朝與暮。故人風快涼輕度。
農歷六月天最熱的時候突然下了一場急雨。那天上的云就像是山峰一樣,變幻多端。
池塘里的荷花細細的桿子,大朵的花,分外妖嬈。
又有風,又有雨,我家就像是梁王的宮闕一樣,沒有酷暑的煩惱。
白天的時候點上沉香,傍晚的時候,小燕子成對飛出去了。
我拿著翠綠色的碗,敲了冰裝在碗里,就像是端著一碗碎玉。
一到夏天,我都是這樣度過的。再拿把扇子搖一搖,這一個夏天就如此清涼的過去了。
宋代詩人歐陽修寫了12首《漁家傲》每個月一首,這首是農歷六月的。其中提到了“蕙炷”也就是香。其中的“蕙”是一種香草,而“炷”是燃燒的意思。
而宋代詩人周邦彥也提到了,燃起沉香,可以消暑。
《蘇幕遮·燎沈香》
宋代: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點燃沉香,消除夏日的悶熱。清晨,小鳥在屋檐下輕聲的說著話,告訴我,天晴了。
太陽照在荷葉上,昨晚的雨滴已經揮發(fā)了。清澈的湖面上,一朵一朵荷花與片片荷葉迎風搖曳。
我的家在江南,那么遠,什么時候能回去呢?我已經在長安待了太久了。
不知道我小時候的玩伴還能不能記得我?我做了一個夢,劃著小船,又駛入了那片熟悉的荷花淀。
不知道為什么點燃沉香可以消除夏天的悶熱。應該是香會使人...
查看詳情>>與“品讀晏殊的經典詩詞《蝶戀花》,古代人的消暑妙招有什么?”相關的文章
晏殊最有名的贈別詞是哪首?人生如夢,夢幻亦斑斕
晏殊一生富貴顯達,長期躋身上層,但朝廷內派別傾軋,政治上風雨陰晴,飽受了名利場上的爾虞我詐、你傾我軋,撫今追昔感嘆今古一夢。
雖說如此,然而晏殊詞中較少見的詞意頹廢消極的作品,但在一次與友人別離的酒宴上,晏殊在對友人的百般勸慰之中傾注了自己真摯的情感,于是揮筆寫下了一篇詞作《喜遷鶯·花不盡》:
喜遷鶯·花不盡
宋代:晏殊
花不盡,柳無窮。應與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處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應老。勸君看取利名場。今古夢茫茫。
花落花又開,柳葉綠又衰,花開盛衰無窮盡,與我此時情相近。離別美酒情誼深,畫船起航全成空。離別不必太傷情,人生何處不相逢。自今以后少知音,瑤琴朱弦不再吟。天若與我同悲凄,蒼天也會霜染鬢。勸君此去多保重,名利場上風浪急,宦海茫茫沉與浮,古今看來夢一回。
這是一首贈別詞,作者將離情寫得深摯卻不凄楚,有溫柔蘊藉之美。
“觥船一棹百分空”,一句出自杜牧的《題禪院》詩。作者這里強作曠達,故示灑脫,以一醉可以消百愁作為勸解之辭,而“何處不相逢”,則是以未來可能重聚相慰。對友人的溫言撫慰之中,也反映了作者盡量掙脫離別痛苦的復雜心態(tài),他既無可奈何,又故示曠達。
“天若有情應老”,用李賀句意直抒難以抑止的離別哀傷。上片勸慰之語只就當前離別著眼,以醉飲消愁、今后可能重逢為解,是以情相勸;此處勸語卻透過一層,以利名如夢為解,屬以理相勸,勸解之中包含著作者自身的感受和體驗。
晏殊一生富貴顯達,長期躋身上層,但朝廷內派別傾軋,政治上風雨陰晴,不能不使他感到利名場中的爾虞我詐,宦海風波的險惡,人世的盛衰浮沉,撫念今昔,恍然若夢。
這首詞明快、自然,讀來如行云流水,與作者其它詞風格迥異。其思想內核,一方面是藐視名利,一方面是寄情山水歌酒。全詞抒寫離情別緒中,反映了晏殊的人生態(tài)度和處世哲學。
曾經感慨:“人生如夢!”但眼前只是朦朧,偶遇夢醒時分思緒才漸漸清晰。光陰荏苒,拂過,恍如云煙:易逝的夢,殘留心中,不過毫厘,縱使意志堅定,也抵不過那飛逝的光陰……
靜觀花開花落,笑看云卷云舒,易逝的光陰在這一刻顯得尤為珍貴。再不是那個懵懂少年,再不會那般天真爛漫,唯一不變的是我們仍有著堅如磐石韌如葦絲的毅力。
人生如夢,夢幻亦斑斕。
竟然活在這個世界上,走上了這條不歸路,不管腳下路有多么的艱難,多么的可怕,我們只要足夠的勇氣,有鼓氣,勇敢去面對我們走過的每一條痕跡,如果有一天真的不在了,那么我們也是無怨無悔,坦坦蕩蕩的走完了我們的這一生。
與“晏殊最有名的贈別詞是哪首?人生如夢,夢幻亦斑斕”相關的文章
晏殊最有名的一首詞《破陣子·春景》,那抹笑容純粹明凈
笑,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不同類型的笑,傳達出來的含義也各異??嘈κ菍Ь车臒o可奈何,狂笑是充滿自信的表現(xiàn),微笑是心情愉悅的體現(xiàn)。此外,在晏殊這首詞中,還有一個驚艷時光的笑容,它是什么類型的笑呢?請先品讀下面的詞作。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晏殊《破陣子·春景》
詞作作者晏殊,是北宋著名詩人、詞人,老家在今江西進賢縣。少聰明好學,五歲能創(chuàng)作,有“神童”之稱。不由讓我們想到,不少杰出詩人也是神童,比如,初唐四杰之一——駱賓王,他七歲時,就寫了一首千古流傳的詩歌《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詩歌,應該是我們背的第一首詩歌吧!
詞上片首句的“燕子來時新社”,點明了時間,是“新社”日,燕子在春社日飛回來了。其中,“新社”是指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主要是為了祈禱豐收。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不再過分迷信,從而令它變成了一個即將消亡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分春社與秋社,這里指春社,時間在立春后,清明前,正是暮春時節(jié)。
接下的四句,描寫的是暮春之景?!袄婊浜笄迕鳌?,梨花完全凋零衰落后,就是清明節(jié);“池上碧苔三四點”,池邊點綴著幾篇碧苔;“葉底黃鸝一兩聲”,黃鸝悅耳動聽的鳴叫,從密林深處樹枝上傳來;“日長飛絮輕”,隨著時光流逝,柳絮也飄飛起來。詞作上片給讀者,描繪了一幅聲色、動靜結合的生機盎然的暮春美景圖。
詞下片的“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描寫了東鄰少女行走在桑林道中,巧笑出游。詞中的“巧笑”,最早出現(xiàn)在《詩經·碩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一種純粹明凈的笑容,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能驚艷世人,驚艷時光。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東鄰女在社日舉辦的斗草活動,獲得勝利,詫異地回想昨夜做的春宵美夢,它以變成真,臉頰不由得浮現(xiàn)出動人的笑意。
句中的“斗草”,是婦女小孩玩的游戲,盛行與唐宋時期。分武斗和文斗,“武斗”是參賽者用草的葉柄相勾,斷者輸。而“文斗”是以參賽者采摘的花草多少為標準,誰最多,就誰贏。
品讀完晏殊這首詞,你知道,是哪個笑容驚艷了時光?
與“晏殊最有名的一首詞《破陣子·春景》,那抹笑容純粹明凈”相關的文章
晏殊最有名三首詞是哪些?三各個詞牌下的代表作欣賞
說起宋詞,大家肯定對很多名人都很熟悉了,像辛棄疾,柳永,李煜。這些人寫的詞有對國家危亡的擔心,有對人生苦短,無法及時上進的悲傷。而有些詞人在歷史上雖然沒那么大名氣,但他們留下的詩確實一代經典傳奇,今天我們說的這位詞人在文學和詞的創(chuàng)作上都有很大的天賦,許多詞都成了千古名篇,用來表達生活無奈。一起來看看。
介紹晏殊詩詞前,先說說他的履歷,他生于北宋。在動蕩不安的年代,因才華和豐富的知識深得君王喜歡,他的詞風多半婉約,少半豪放。他能做到的就是能借助一些新舊事物把煽情的情感表達,成功吸引戀愛相思男女的相愛相知,離愁別緒。不過要說他為宋詞留下的寶貴財富可多了,最經典的是以下三首,這三首特適合成年人在經歷感情蛻變,歲月荒涼,世事變遷而讀,句句唯美,很多句讓你在凄涼的人生中找到一絲溫暖。
說起文壇的成就,晏殊的一生用驚心動魄再適合不過了。年輕時寫詩賦多少,年老回想起在詞,散文做的貢獻用不枉此生很符合,隨著現(xiàn)代人閱讀層次的提高,大家對這些詞越品越有感覺,來欣賞下這幾首詞吧。
第一首:《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我們中學課堂學過,年輕的時候思想稚嫩,這首詞中有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渲染生命易逝,需及時行樂。作為傷春懷人的代表作,不管是詞中的夕陽,還是新詞,酒,園香小徑都表達出對時間流失,自己已到中年不得已接受現(xiàn)實窘迫。
第二首:《玉樓春.春恨》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這首詞寫的也是感懷人生離別,很多不得已的發(fā)生后自己一個人沉思,詞中的“芳草,長亭,三月雨”這些若即若現(xiàn)的景物,字字表達出流年傷心,而后兩句作為千古名句,多年來也被多少癡情人當成離別恨來讀,無情的人不苦,多情的人才是感情中最大受害者,詞人沒辦法只能在春天的遺憾中感受愛恨凄涼。
第三首:《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同樣的深情,同樣的執(zhí)著,詞人在這首詞中只是單純地在懷念故人,作為最經典的婉約詞,這詞中借事抒情,當羅幕打開,燕子飛去,檻菊枯萎,寒冷的天氣來臨,西風下的溫柔降臨,怎么望盡天涯路也是愁緒滿滿。有兩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道出詞人在等待佳人歸來的愁情,很多年以后成為名句。
這三首詞的詞牌名《浣溪沙》,《玉樓春》,《蝶戀花》,雖然只是表面的抒發(fā)一種心情,從深層次理解,很有韻味。
與“晏殊最有名三首詞是哪些?三各個詞牌下的代表作欣賞”相關的文章
晏殊艷詞的代表作是什么?描寫了女子什么樣的狀態(tài)
說起存詩最多的古代詩人,大家一定都只是陸游,而一生作詩最多的詩人,也都知道是楊萬里。但要說到宋詞,存詞最多的詞人應是詞中之龍辛棄疾,傳世詞作六百多首。但一生作詞最多的詞人是誰,卻少有人知。此人便是北宋一代詞宗晏殊,生前曾作詞一萬余首,可惜的是大多失傳,僅有一百多首詞傳世。
我們知道,宋詞時繼承五代花間詞遺風發(fā)展而來。唐五代詞大多寫風月艷情,,格調不高,唯有馮延巳及李煜亡國后的詞作格調境界俱都稱佳。而宋初詞壇所學習的大多是花間一派的風格,難脫風花雪月之窠臼。唯至晏殊,方才在吸收花間派語言風格的幾乎上抒寫閑雅情調、曠達胸懷,詞家格調始大,開創(chuàng)了北宋婉約詞風。因而晏殊被后世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晏殊的詞在語言風格上清麗典雅,與花間派極似。而在境界上卻大不相同,同為風花雪月之作,花間派輕佻艷情,晏殊則理性曠達。譬如其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等等雖也是春怨秋悲,卻深含人生哲思,表現(xiàn)出理性的反省和曠達之懷抱。而晏殊本人也是頗為自得于此的,甚至有些看不上其他詞人的風花雪月之作,比如他就曾貶斥柳永的詞為“艷曲”!
但即便如此,晏殊也不免偶有描寫艷情的艷詞之作。下面這首《浣溪沙》便是其中典型,乍讀之下,幾乎與唐代五代的花間派詞作一樣,甚至細節(jié)描寫極似溫庭筠的手筆。因而這首詞也被后世詞家評為“此詞絕艷”!且來欣賞晏殊的這首《浣溪沙》:
浣溪沙
北宋·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
鬢亸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一場春夢日西斜。
這首詞起句就是一個特寫鏡頭的描寫:玉碗中盛放著潔白的寒冰,碗沿凝結的水珠如露水欲滴??芍藭r正是長夏炎熱之際,富貴人家取冰解暑。而下句則對詞中女主人公進行特寫,“粉融”二字就描繪出女子出汗,脂粉微融;“香雪透輕紗”描繪出其肌膚潔白,著裝清涼。最后則轉至女子的面貌:妝面勝荷花!夏日荷花,嬌艷不下于春日桃花,人面荷花相映更艷。
下闋仍然是特寫鏡頭般的描繪:鬢發(fā)下垂,貼近眉間彎月的妝花;飲酒微醺,臉上酒暈微紅,如紅霞一般,情態(tài)更是嬌艷動人。結尾卻不再寫人,一句“一場春夢日西斜”收尾如畫龍點睛,令人頓悟原來前面所有的特寫,都是在描繪女子午睡夢醒后的情景。
讀罷最后一句“一場春夢日西斜”再回頭細品前句,方覺雋永細膩,乃知詞中閨怨閑愁,如余音纏綿,無限慵懶,更增詞意微妙!仿佛溫庭筠的“小山重疊金明滅”詞一般,只寫女子梳妝之態(tài),而閑愁盡出矣!
與“晏殊艷詞的代表作是什么?描寫了女子什么樣的狀態(tài)”相關的文章
晏殊的詞有什么?詩中作者的憂傷是什么
時間不等人,但凡經歷過離別的人都懂,有些人有些事,該抓緊就要抓緊,該珍惜就要珍惜。我們看電視劇里,很多長輩都會勸不懂情的晚輩——“憐取眼前人”。最初,這句話出自元稹的《會真記》,后來,被晏殊引用到另一首詞中,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思,你知道是哪首首詞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領略一下這首詞的風采吧!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宋代,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片刻的時光,有限的生命,平常的離別就容易使人無比悲傷。所以,一定要在有限的時間里給朋友之間親人之間足夠的相處時間。可千萬不要嫌酒筵歌席太頻繁而不赴約啊,這在一起的日子是過一天少一天的呀!
如果我等到已經分別了,才獨自登上高山,放眼大好河山,突然想到遠在天邊的朋友,心中思念無解啊!即使獨自一個人待在家里,無意間看到那風雨下花落一地的景象,心里也為春光易逝而傷感萬分啊!所以,還不如珍惜坐在我對面席座上的你,珍惜我們相處的每一段時光呢!
記得古人曾寫道:“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狈謩e,從來都是古往今來詩人詞人不可缺少的話題,傷別詩詞也不少,而能把傷別與珍惜時光、珍惜當下聯(lián)系起來的卻并不多。
晏殊此詞上片寫眼下分別之實情實景,意在從正面描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相聚之日是有限的,用簡練的語言,撲面而來的是對時光的惋惜之情和對眼下的珍惜之情。而說平常離別尚且萬分不舍進一步寫出了別離之難、相聚不易。而最后一句,有及時行樂,在相聚的時光里盡量展現(xiàn)出最大的快樂之意,既是一種寬慰,也是一種無奈。
上片雖然精煉,卻充滿了哲理意味,值得人用心思索。人生短短數(shù)十載,而所遇之人上千萬是常事,重要之人也可上百,若是不珍惜與親友相處的時光,待到親友遠去,當真是悔之晚矣。
在宴會上,晏殊即興作了這首詞,詞中無疑句句都是真情實感的流露。在這樣一個時刻,晏殊不禁想到了分別之后的痛苦。在下片中,晏殊起筆恢宏,設想別后自己一個人的生活情景,是虛寫。惋惜落花其實就是惋惜只能藏在心底的友情,晏殊不欲傷春,卻難免因為思念有人而被春天所傷。最后,一句“憐取眼前人”收束全篇,既是用典,也是他在分析了當下分別不舍和想象了別后思念之痛苦過后,得出的最終結論。
晏殊寫詞,是非常注重情的滲透的,后來他的兒子晏幾道也得他真?zhèn)?。這首《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從頭到尾都是情,而且情非常復雜。也許有現(xiàn)下對某些人的不舍,也許有對時光易逝的悲慨,還有可能是想要及時行樂的放縱。
可能,這就是晏殊的風格吧!他“憐取眼前人”和元稹《會真記》里面崔鶯鶯“憐取眼前人”肯定是不一樣的。晏殊說要不辭筵席去看歌女,喝喝酒,聽聽曲兒,這其實是一種非常灑脫不羈的生活方式??梢哉f,晏殊此詞讀來雖然會有淡淡的憂傷,但更多的卻是看透、看淡過后的滄桑。
一句“憐取眼前人”,出自元稹的《會真記》,卻被晏殊引用出了另一番味道,著實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與“晏殊的詞有什么?詩中作者的憂傷是什么”相關的文章
晏殊兩首最有名的暮春詞賞析,是幸福的日子過得太快,還是相聚的時間太短?
清平樂
晏殊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偘亚矫槛鞉摺N吹謩e愁多少。勸君綠酒金杯。莫嫌絲管聲催。兔走烏飛不住,人生幾度三臺。
漁家傲
晏殊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畫鼓聲中昏又曉。時光只解催人老。
求得淺歡風日好。齊揭調。神仙一曲漁家傲
睿智通達之人能在春去秋來、花開葉落之際看透人生,也能在酒筵歌席、瑤觥檀板中體悟聚散離合。晏殊富貴通達,讀他的詞如同下午茶的靜謐時光,斜陽照進街邊的玻璃窗,跑到了自己的臉上,微瞇著雙眼,窗外的喧囂與自己越來越遠,能聞到的只有手里咖啡的清香。
時光直接催人老,晏殊的詞里多次用到,是幸福的日子過得太快,還是相聚的時間太短?但這數(shù)次感嘆中都留下了珍惜二字,珍惜眼前人,珍惜春日暖,珍惜酒杯滿。生活如此,愛情最是如此。愛的時候好好愛,不要吝嗇一個吻一個擁抱,這樣因種種束縛離別的時候有不舍,但沒有遺憾。就像《現(xiàn)代愛情故事》里唱的:離別時笑笑明辰剩我一個,瀟灑里也會記起當初。
但這首詞里不僅僅是珍惜二字的綿柔溫暖,更難能可貴的是一種笑看風云的灑脫。春花到秋草僅僅幾十載,眼前的桃李芬芳、秋雨梧桐,還能陪我們多久?60后已經近60歲,不算生病臥床的錯過,四季變換的風景,余生也就只有十幾次或者幾次,80后呢也就只有三十幾次、二十幾次。
時光催人老,是泛黃的相片,是父母的眼角,是自己角色升級,是慢慢看透離合?!翱偘亚矫槛鞉摺N吹謩e愁多少”應是借用了李義山的“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眉頭皺的再緊,像春山一樣,也無法消抵人生離愁。何不端起金杯,倒?jié)M綠酒,且飲且坐聽管弦絲竹。
兔走烏飛,兔是廣寒宮中的玉兔,這里是月亮,烏是三足烏,這里是太陽。月亮不會停止圓缺,太陽更不會讓我們停留白晝,“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時間不會為任何人停留,人生過完此刻就再也回不去,不管是遺憾的事還是開心的事,無法重來。所以有了“樹頭花落花開,道上人去人來。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幾度三臺”之說。
當然這個三臺,可以指的曲調名,也可以是曹操的銅雀、金鳳、冰井三臺,但在這里更像前人這首詩中所說的花開花路,人來人往,朝暮憂喜。
與“晏殊兩首最有名的暮春詞賞析,是幸福的日子過得太快,還是相聚的時間太短?”相關的文章
晏殊最有名的詞《訴衷情》賞析,是中的佳人是怎樣的?
晴暖的春日,柳樹舒展著嫩黃的枝條,在微風中輕拂,仿佛身著綠裝的仙女在翩翩起舞。旁邊的桃樹也開出了鮮艷的花朵,還有彩霞般的芍藥,白玉似的月季都競相開放。有的花蕾滿枝,有的含苞初綻,沁人心脾的花香也引來了許多蜂蝶,它們邊歌邊舞,快樂悠閑??墒侨绱舜壕?,卻不能打動一位愛美的佳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讀完下面這首詞便知分曉。
訴衷情
宋代:晏殊
東風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惱他香閣濃睡,撩亂有啼鶯。眉葉細,舞腰輕,宿妝成。一春芳意,三月如風,牽系人情。
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學家。他14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曾擔任過宰相之職。晏殊以詞著于文壇,風格含蓄婉麗,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久遠,讀者比較熟悉名句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還有“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等等。
晏殊非常善于描寫閨怨題材的詞作,也極其了解閨婦們的心理,她們既擔心自己容顏衰老,又恐懼被情郎拋掉,所以寧愿夫婿功名無果,也不愿失去愛情和團圓。詞人在描寫的時候,卻并未從人物心理和對話等方面著手,晴暖春日,柳如佳人,晏殊這首詞蘊情會意,婉轉纏綿。
“東風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上片先描景,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是濃春美景。東風送暖,嫩綠的楊柳萌發(fā)春意;柳煙疏淡,迷蒙清新,顯得翠意撩人,秀色可餐。詞人將東風、楊柳,煙雨、春晴,交織在一起,不僅色彩明媚、春意盎然,而且意象豐富,令人心醉神迷。
接下來詞意忽然顯得頓挫,“惱他香閣濃睡,撩亂有啼鶯。”面對爛漫春光,女主人公并不是覽景生歡,而是惆悵落寞。“香閣”,透露出她是一位貴家女子;“濃睡”,暗示了這位佳人對美好春景毫無興趣,反而覺得鶯啼撩亂了她的酣睡。詞人通過前后的對比,形象地刻畫出女主人公懨懨無緒的心情。
下片先描寫人物的外貌,“眉葉細,舞腰輕,宿妝成?!泵既~、舞腰,一語雙關,既是詠柳也是寫人,楊柳枝葉的纖細裊娜,女子眉腰的秀美窈窕,詞人生花妙筆,柳如美人,美人似柳,形象雋麗,既寫出柳的風神,也顯出人的韻致。
晏殊用詞縝密,眉葉細、舞腰輕,非常對仗,而“宿妝成”指香閣濃睡的女子醒來,無心梳洗,懶于裝扮,顯露出一種難以言傳的幽怨。張愛玲曾說,如果一個人的感情得到了解脫,那么另一個人將走向可怕的地獄。晏殊沒有解釋為何這位佳人變得如此慵懶,但能在這香閣里居住的女主人,絕對不會厭倦美好的生活,一定是因為愛情出現(xiàn)了變故。
“一春芳意、三月和風,牽系人情”,最后三句點出題旨。無限春意牽系著閨中人的情思,“牽系”二字又轉回柳枝,顯出詞人高超的創(chuàng)作技巧,全篇明以柳起,暗以柳結,巧妙地將柳絲和心緒牽連糅合,表達出女主人公的怨愁。晏殊仿佛也在愁嘆,時過境遷,正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與“晏殊最有名的詞《訴衷情》賞析,是中的佳人是怎樣的?”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