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導(dǎo)航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白居易祖籍太原,出生于河南新鄭,剛出生不久,家鄉(xiāng)就發(fā)生戰(zhàn)亂,后來遷居于河南道宿州符離縣毓村。
一、《鄰女》
白居易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
何處閑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白居易19歲時,結(jié)識了村里的鄰家姑娘,這位美麗的姑娘比白居易小四歲,有著美麗悅耳的嗓音,白居易寫詩《鄰女》贊美。
這個姑娘,有著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她叫湘靈。
二、《寄湘靈》
白居易
淚眼凌寒凍不流,每經(jīng)高處即回頭。
遙知別后西樓上,應(yīng)憑欄干獨自愁。
只可惜,白居易出生于官宦世家,而湘靈,只是符離縣城外的農(nóng)家姑娘,門不當戶不對,兩人之間的交往被白居易的母親阻撓了。貞元十四年,白居易27歲,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離開符離去江南叔父處。這期間,他給湘靈寄詩。
三、《長相思·九月西風(fēng)興》
作者:白居易
九月西風(fēng)興,月冷霜華凝。
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二月東風(fēng)來,草坼花心開。
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
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
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cè)。
蔓短枝苦高,縈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湘靈十五歲的時候,白居易和她相識,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八年。
“愿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這首詩的最后兩句,是不是和后來白居易所作《長恨歌》的“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很相似?有專家認為,白居易的《長恨歌》實際上就是在寫自己和湘靈的故事。
四、《寒閨夜》
作者:白居易
夜半衾裯冷,孤眠懶未能。
籠香銷盡火,巾淚滴成冰。
為惜影相伴,通宵不滅燈。
沒有美人在身邊,這種孤寂的心情下,白居易寫下了《寒閨夜》。
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歲考上進士,回符離住了一段時間,他懇求母親同意他和湘靈的婚事,可是被門戶觀念極重的白母狠狠拒絕,白居易懷著極其痛苦的心情離開了家,寫了題為《生離別》的詩。
五、《生離別》
白居易
食蘗不易食梅難,蘗能苦兮梅能酸。
未如生別之為難,苦在心兮酸在肝。
晨雞再鳴殘月沒,征馬連嘶行人出。
回看骨肉哭一聲,梅酸蘗苦甘如蜜。
黃河水白黃云秋,行人河邊相對愁。
天寒野曠何處宿,棠梨葉戰(zhàn)風(fēng)颼颼。
生離別,生離別,憂從中來無斷絕。
憂極心勞血氣衰,未年三十生白發(fā)。
生離別,生離別,憂從中來無斷絕。白居易相思成疾,沒想到還不到三十歲就生出了白發(fā)。
六、《冬至夜懷湘靈》
白居易
艷質(zhì)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貞元二十年秋,白居易在長安作了校書郎,將家遷至長安,他和湘靈的婚姻徹底無望了,心中思念多年卻沒辦法相見,棉被冰冷簡直無法挨身。怎能忍受得了這一年中最長的寒夜,更何況你我都是孤獨失眠的人。
七、《感秋寄遠》
白居易
惆悵時節(jié)晚,兩情千里同。
離憂不散處,庭樹正秋風(fēng)。
燕影動歸翼,蕙香銷故叢。
佳期與芳歲,牢落兩成空。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白居易和湘靈雖然遠隔千里,思念之情卻是相同的。
八、《寄遠》
白居易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無由。
兩腋不生翅,二毛空滿頭。
坐看新落葉,行上最高樓。
暝色無邊際,茫茫盡眼愁。
他和湘靈已經(jīng)沒有任何希望了,但是白居易想忘掉湘靈卻忘不掉,去找她又不能去,他自始至終都沒有違背母親。
白居易37歲時才在母親以死相逼下,經(jīng)人介紹被迫與同僚楊汝士的妹妹結(jié)了婚。但結(jié)婚后,他仍在為湘靈寫詩。
九、《夜雨》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xiāng)。
我有所感事,結(jié)在深深腸。
鄉(xiāng)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fēng)雨正蒼蒼。
不學(xué)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當時車馬很慢,白居易所念的人,隔得很遠,他的心事,結(jié)在深深腸,不去修行佛法,又怎么能忘卻這一段深深的感情!
十、《感鏡》
白居易
美人與我別,留鏡在匣中。
自從花顏去,秋水無芙蓉。
經(jīng)年不開匣,紅埃覆青銅。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罷重惆悵,背有雙盤龍。
白居易離開符離時,湘靈曾送給白居易一把銅鏡,放在木匣中,白居易多年都沒有舍得打開,去觸碰那段悲傷的感情故事。后來打開了一次,拂拭鏡上塵埃,自照憔悴的容顏。照罷接著惆悵,每次都為自己的懦弱而懺悔。
十一、《逢舊》
白居易
其一
我梳白發(fā)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
應(yīng)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
其二
久別偶相逢,俱疑是夢中。
即今歡樂事,放盞又成空。
后來白居易蒙冤被貶江州途中,和楊夫人一起遇見了正在漂泊的湘靈父女,由于藩鎮(zhèn)割據(jù),故鄉(xiāng)戰(zhàn)亂,湘靈父女一生漂泊江湖,靠賣唱為生,這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上天給了他們最后的交代,少年離別老相逢,白居易生滿了白發(fā),而湘靈也已不復(fù)舊時模樣,白居易的琵琶行,或許背后的故事,說的就是湘靈。兩人都懷疑在江湖中相見,真的是在夢中,而這久別重逢,也只是短暫相會就從此分別了。
十二、《感情》
白居易
中庭曬服玩,忽見故鄉(xiāng)履。
昔贈我者誰,東鄰嬋娟子。
因思贈時語,特用結(jié)終始。
永愿如履綦,雙行復(fù)雙止。
自吾謫江郡,漂蕩三千里。
為感長情人,提攜同到此。
今朝一惆悵,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猶雙,何曾得相似。
可嗟復(fù)可惜,錦表繡為里。
況經(jīng)梅雨來,色黯花草死。
白居易被貶江州后,某一日,在中庭曬衣服,發(fā)現(xiàn)了一雙故鄉(xiāng)帶來的鞋,已經(jīng)有很長年份了還不舍得扔,這是誰贈送的呢?東鄰嬋娟子,這個東鄰嬋娟子是誰,自然就是自己的鄰家姑娘湘靈了。即使飄蕩三千里,都要把信物帶在身邊,可見白居易對湘靈思念至深了。
十三、《埇城舊業(yè)》
白居易
別業(yè)埇城北,拋來二十春。
改移新徑路,變換舊村鄰。
有稅田疇薄,無官弟侄貧。
田園何用問,強半屬他人。
白居易離開宿州二十多年,因為思念,重回宿州,埇城,就是指宿州城,而古符離縣就在宿州城之北,他回到了符離,而此時,時光流轉(zhuǎn),戰(zhàn)亂之后,村鄰變換,不復(fù)舊時模樣。
十四、《重到毓村宅有感》
唐代:白居易
欲入中門淚滿巾,庭花無主兩回春。
軒窗簾幕皆依舊,只是堂前欠一人。
他從符離城向東,回到故居毓村東林草堂,又來到湘靈的故居。
想進入房中,眼淚不自覺的流淌,房子里早已沒有了主人,房子的模樣還是和原來一樣,只是這房子里少了一位佳人。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啊!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