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導(dǎo)航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這是白居易的中長篇敘事詩《井底引銀瓶》中的一段內(nèi)容。愛情,向來是美好而令人期待的;一見鐘情的愛情,則更是令人艷羨。然而在《白居易》的這首《井底引銀瓶》中,故事的女主角,卻因為走錯了一步路,將一段一見鐘情的美麗愛情,變成了令人不齒的“淫奔”,這其中的苦果,只有女子一人來默默承受。
那么,這首《井底引銀瓶》究竟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著名的敘事詩。
井底引銀瓶
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
憶昔在家為女時,人言舉動有殊姿。
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zhuǎn)雙蛾遠山色。
笑隨戲伴后園中,此時與君未相識。
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
知君斷腸共君語,君指南山松柏樹。
感君松柏化為心,暗合雙環(huán)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
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終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門無去處。
豈無父母在高堂?亦有親情滿故鄉(xiāng)。
潛來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歸不得。
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
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白居易的詩,以言語簡練,婦孺皆能誦讀而著名。這首《井底引銀瓶》的言語也非常簡單明了,不需要太多的翻譯,就能讀懂。
詩文的剛開篇,用了兩個比喻,一個是用絲繩拉井底的銀瓶,一個是在石頭上磨玉做的簪子。這兩件事都在即將成功的時候,功虧一簣,銀瓶因為絲繩斷絕而掉進了井里,簪子因為一時不慎,在即將要磨成的時候折了。這兩個比喻,都是在襯托這段終未能修成正果的愛情。
當(dāng)年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容貌娟秀,鬢發(fā)如云的美麗少女,她與小伙伴在后院玩耍的時候,遇上了圍墻外騎著白馬的男主人公。一段一見鐘情的愛情,隔著后園的短墻發(fā)生了。男子的愛情告白,打動了未經(jīng)世事的懵懂少女,少女便隨著男子,私奔到了他的家里。
結(jié)果如何呢?“聘則為妻奔是妾”,女子在男子家中生活了五六年,卻始終得不到男方父母的首肯,因為按照當(dāng)時的禮節(jié),只有經(jīng)過三媒六聘的婚姻,才是男方正式的妻子,私奔而來的女子,只能是男子的妾室。女子該怎么辦呢?她知道男子家中自己再也待不下去了,可是,她也沒有辦法再回到父母那里去了。
因為自從她和男子私奔,就和父母徹底斷絕了音信,事到如今也根本沒臉再回去了。因為一時貪戀男子美好而輕易的許諾,女子將自己的這一生,都白白葬送掉了。最后,女子發(fā)出了最無奈的呼聲,“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年輕美麗的的女孩子們,你們千萬不要像我一樣,一步走錯步步錯,后悔莫及卻又回頭無路。
《禮記》中曾經(jīng)記載了這樣一句話:“奔者為妾,父母國人皆賤之”!當(dāng)年那個在墻頭弄青梅的女兒,那個“嬋娟兩鬢秋蟬翼”的美麗女子,因為一時的糊涂,成了人人嫌棄和鄙視的對象。她最后那一句悲憤的“慎勿將身輕許人”,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