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李煜的詩

    發(fā)布時間:2020-06-10
    1、

    南唐后主李煜怎么死的?原來都是因?yàn)橐皇自娙堑牡?/p>

    五代十國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簡介

    李煜(937——978),原名李從嘉,字重光。依“日以煜之晝,月以煜之夜“的意思改成李煜。他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按理說這個皇位怎么說也輪不到李煜來做,但是上天和李煜開了一個玩笑,他的五個哥哥先后去世,所以繼承皇位的人選只有李煜了。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正式即位成為南唐的國君。即位以來,國力已經(jīng)遠(yuǎn)遠(yuǎn)弱于宋,因此以宋為正統(tǒng),年年納貢以保平安。盡管如此的尊敬宋,可是趙匡胤還是一再逼迫,開寶四年(971年),趙匡胤滅掉了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宋太祖封了一個”違命侯“,要說這黑色幽默恐怕要從這會兒開始了。

    生死七夕不解緣: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的七夕,這個自己誕生是時間,或許李煜想不到的是這也是自己離開這個世界的時間。根據(jù)一些資料的記載,七夕這天,李煜自己譜曲,并且作了《虞美人》這首著名的詞,讓侍女月下起舞演唱。

    茲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如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當(dāng)宋太宗趙光義讀到”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時,大發(fā)雷霆,認(rèn)為李煜還懷有復(fù)國思想,于是讓后主的弟弟趙廷美送了一壺酒給李煜,兄弟二人都不知道,原來這壺酒被趙光義下了一種叫做”牽機(jī)藥“的毒藥,據(jù)說這種毒藥中藥中的馬錢子。李煜喝了這壺酒后,毒性慢慢發(fā)作,藥物漸漸破壞了他的中樞系統(tǒng),全身抽搐,頭腳縮在一起,死狀極慘。

    四十二歲的李后主就這樣離開了人世,隨七夕而來,亦隨七夕而去。李煜的辭世也為七夕賦予了更加豐富的意義。李煜的一生是多情的,在愛情上、親情上、翰墨才情上都傾訴了他一生的感情。

    查看詳情>>
    2、

    李煜的詞作品賞析,兩位皇帝李煜和趙佶的詩相比,文采誰更好?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詞
    李煜詩詞

    歷史的車輪滾滾,一路向前高歌猛進(jìn),但有時候不同時段的事件也會驚人地相似。每到王朝更替的時候,都會有一些人掌握國家命脈卻不思進(jìn)取,甚至荒淫腐敗,但令人驚奇的是,他們的藝術(shù)造詣卻高的出奇,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比如五代時南唐最后一位國君李煜,他不僅精于書法、擅長繪畫、通曉音律,而且非常喜歡寫詞。可是這位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國君,即使詞作流傳千古,最后卻國破家亡。最后李煜只想做個普通人的心愿都無法實(shí)現(xiàn),宋太祖微笑地對他說,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

    另一位皇帝宋徽宗趙佶也是才華橫溢,他獨(dú)創(chuàng)瘦金體,擅長花鳥畫,甚至還愛好蹴鞠。趙佶的身上不僅有李煜的影子,還應(yīng)該是有過之無不及。然而這位不愛后宮,只喜歡李師師的尋花問柳皇帝,最后卻被金人俘虜北去,丟盡了祖宗的顏面。

    下面挑選兩位皇帝的大作各一首,欣賞之余比較一下他們到底哪一位文采更好。

    虞美人?

    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趙佶 宋

    裁剪冰綃,輕疊數(shù)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fēng)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yuǎn),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jù)。和夢也、有時不做。

    先看李煜的這首詞,這是詞人的代表作,可惜也是他的絕命作。新作剛被伶人唱完,宋太宗聞之大怒,就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不知他臨死前在想什么?是后悔當(dāng)初自己不理朝政,濫殺忠臣,不思進(jìn)取;還是正在回憶與小周皇后朝夕相處,賞花彈琴。

    估計(jì)更多的是悔恨與無奈,所以李煜才能寫出如此深情的作品。“往事知多少”,以及“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都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這個風(fēng)流瀟灑的皇帝,平時作威作福,如今成為階下囚,終于知道過往的一切都“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無可挽回,也必然愁情難斷。

    再看第二首詞,這是徽宗皇帝被金兵押送北上的路上所寫。當(dāng)時他在道路兩旁看見一簇簇璀璨奪目的杏花,不禁潸然淚下,他覺得自己還不如這自由怒放的鮮花。趙佶正覺得情思郁積,不知又從哪里飛來一只燕子,在他的眼前撲楞著翅膀,趙佶愈發(fā)感到傷感,于是含淚寫下這首亡國之曲。

    上闋的凋零、無情、愁苦、凄涼、春暮,都是詞人在悔恨,再也看不見那些艷溢香融的美女,也聞不到蕊珠宮女身上的淡淡清香。此時此刻,徽宗皇帝是否還能想起,當(dāng)初他窮奢極欲,重用蔡京、童貫等奸臣,搜刮民脂民膏,建造豪華宮殿,不顧百姓疾苦,置其于水深火熱之中而不顧。甚至不自量力地挑釁金國,還打壓愛國志士,真是可悲可嘆!

    下闋中趙佶似乎有些明白過來,現(xiàn)在不是后悔的時候,燕子啊,你如果會說話多好,我要到那“天遙地遠(yuǎn),萬水千山”的地方,你可知我的老家在何處,能否為我捎個話? 唉!罷了罷了!“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

    作品讀完了,除了欣賞詞...

    查看詳情>>
    3

    李煜的這首詩詞為兒子所寫,充斥著遺憾,譴責(zé)和后悔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詩詞

    兒子逝世,李煜這首《悼詩》每一個句子都用盡了悲傷的字眼。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xì)雨。嚐嚐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咸啤だ铎稀吨x新恩》

    死亡總會伴隨著深深的遺憾,無論是帝王,還是平民,都不能規(guī)避這種遺憾,所以后主李煜也不能例外。當(dāng)他親眼見證了自己最心愛的女子悄然離世的時候,他的內(nèi)心充斥著遺憾、譴責(zé)和后悔。此刻他發(fā)如枯槁,瘦若干柴一般。他細(xì)心整理娥皇的遺物時,那些陳舊美好的回憶,幾乎讓他痛不欲生。

    其實(shí)在娥皇病逝前的幾日,她的病情在眾多御醫(yī)的治療下有所好轉(zhuǎn),甚至能正常進(jìn)食行走,按照常理來講,只要娥皇安心養(yǎng)病,再加上皇宮中所需應(yīng)有盡有,最后一定會痊愈。但實(shí)際上,娥皇在清醒的那幾日里,非但沒有靜心調(diào)養(yǎng),反而在內(nèi)心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李煜與小周后的事情盡管做得極為隱蔽,每次約會的時候,李煜甚至連一個侍衛(wèi)都不帶在身邊,但就算是這樣,也未能瞞過冰雪聰明的娥皇。畢竟娥皇要大自己這個妹妹十幾歲,又是在皇宮中生活了很久,懂得的人情世故、爾虞我詐都不是小周后能夠相比的。所以娥皇在疑心的驅(qū)使下,幾經(jīng)詢問便將事情的原委了解了個大概。

    娥皇心里十分清楚,自古帝王多薄情,甚至有的昏庸淫亂的帝王都要有后宮佳麗三千。像李煜這等才貌無雙的君王,能夠自始至終地愛著一個女人,娥皇本應(yīng)該是幸福的,但越是這樣的“寵房專嬖”,越是讓娥皇的占有欲變得強(qiáng)烈。

    在小周后之前,娥皇也曾擔(dān)心過這等事情發(fā)生,根據(jù)夏承燾《南唐二主年譜》記李煜的宮女名有:黃保儀、流珠、喬氏、慶奴、薛九、宜愛、意可、窅娘、秋水、小花蕊。在這些宮女中,有“容態(tài)華麗,冠絕當(dāng)世”之稱的黃保儀最得李煜恩寵。李煜所寫所作的書畫全部都交給黃保儀來保管,足以看出李煜對她的信任。但就算是這等奇女子,最后也不過是得到“保儀”這樣的封號。

    娥皇自始至終都相信著李煜,也相信著自己,但是小周后不同于別人的是,她有著與娥皇一樣的絕世容貌,一樣的冰雪聰明,一樣的多才多藝,細(xì)心如李煜,只要和小周后多加接觸,自然而然就會發(fā)現(xiàn)她身上所散發(fā)出的與娥皇如出一轍的氣息,這是娥皇所猜忌的原因,同樣也是李煜陷入愛河的原因。

    娥皇百般討好,一心一意地照顧愛護(hù)著李煜,最后反倒要成全自己的妹妹,這是每個女人都不能接受的事。所以那刻所有的委屈、憤怒、失望、報(bào)復(fù)混雜到了一起,讓本就脆弱的娥皇,又一次被病魔纏身。俗語中說“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fēng)”,就在娥皇病情惡化的時候,又傳來她年僅四歲的兒子仲宣天折的噩耗。

    二十九歲的娥皇,與后主李煜育有兩子,長子仲寓,次子仲宣,兩個孩子都有過于常人的聰穎,尤其是次子仲宣。仲宣三歲能熟背《孝經(jīng)》,且能夠達(dá)到一字不落的程度,在禮數(shù)方面也是周到得體,如同成人一般,深得李煜和娥皇的愛護(hù),娥皇更是無時無刻不在關(guān)心呵護(hù)著仲宣。直到娥皇病重,幼小的仲宣因?yàn)槭艿搅烁赣H禮佛敬佛的感染,獨(dú)自一人跑到了佛堂中為母親祈...

    查看詳情>>
    4、

    李煜的一首詩中少了一個字,卻也成為了經(jīng)典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詩

    李煜這首詩少了一個字,很少有人知道,至今無人敢補(bǔ)。

    大家都知道后唐之主李煜吧,作為皇帝,他算是最有詩情的,本來別人是不想做皇帝的,卻偏偏做了這亡國之君,真是可嘆吶,這亡國之君呢,又是非常的悲憫,可以說,他是一個被詩耽誤的皇帝的了,可比寫了幾萬首詩的乾隆有才情多了,畢竟也是延續(xù)大唐的風(fēng)采,這可能就是大唐的魅力吧,李煜一生也寫過很多經(jīng)典是詩詞,大家熟悉的很有很多,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李煜這首詩少了一個字,很少有人知道,至今無人敢補(bǔ)。

    大家對于李煜的詩詞是怎樣一個看法呢,對故國的悲痛之情,還有思念,這個是當(dāng)然的,他可是亡國之君,對自己的國家當(dāng)然是有感情,就像昨夜又東風(fēng),反正總會有東西勾住了一般,讓你無時無刻都有思念之情,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李煜的詩詞大部分都是哀怨的,大家不免對他有同情,李煜寫的詩詞也是很多的,在他的詞中,就有一首沒有寫全,少了一個字,可能是意境沒有達(dá)到,沒有想出來,你有沒有好的字呢。

    這首詩呢,是一首悼亡詩,寫得也很深情,李煜的《謝新恩》,不過有五首詩,至今很多殘篇,不過第一首只缺了一個字,來看看吧。

    上闋是這樣的,“秦樓不見吹簫女,空余上苑風(fēng)光。粉英金蕊自低昂。東風(fēng)惱我,才發(fā)一襟香。”上闋寫的是睹物思人,看到這花就想起了他的妻子,這在以前也說過,這些詩人只有在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似乎都是這這樣,這里的花呢應(yīng)該是菊花吧,金蕊。

    下闋呢是這樣的,“瓊窗o夢留殘日,當(dāng)年得恨何長!碧闌干外映垂楊。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這里是寫夢中情事,這李煜還真敢想,所謂夢中相見這里還真是,不過大家有沒有看到第一段的第三個字,那就是缺了的字,李煜肯定是想了很久也沒有想出來吧。

    對于下闋打擊有沒有好的字添加進(jìn)去呢,到現(xiàn)在都沒人敢補(bǔ)呢,


    查看詳情>>
    5

    李煜古詩大全中的《衣昭惠周后誄》是李煜作為詩人,流傳于世篇幅最長的一篇詩作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詩

    大周后被小周后氣得一病不起,死后李煜寫了一首詩,字字都是淚。

    眾所周知,《衣昭惠周后誄》是南唐元宗李煜寫給亡妻周娥皇的一篇詩作,同時,也是李煜作為詩人,流傳于世篇幅最長的一篇詩作:

    龍輀一駕兮無來轅,金屋千秋兮永無主。嗚呼哀哉!木交枸兮風(fēng)索索,鳥相鳴兮飛翼翼。吊孤影兮孰我哀,私自憐兮痛無極。嗚呼哀哉!夜寤皆感兮,何響不哀?窮求弗獲兮,此心隳摧。號無聲兮何續(xù),神永逝兮長乖。嗚呼哀哉!杳杳香魂,茫茫天步,抆血撫櫬,邀子何所?茍?jiān)坡分筛F,冀傳情于方士!嗚呼哀哉!

    大意是:你的靈柩一去就再也沒有歸來,金屋內(nèi)、山河中,沒有了原來的主人!草木相結(jié)連理枝,風(fēng)索索地吹著,鳥兒結(jié)伴相飛,比翼展翅。而我卻是形單影只,有誰會比我更可悲?孤影自憐,傷心欲絕遼無邊際。

    唉!悲哀啊!每每午夜夢醒,頓時滿耳悲聲,環(huán)顧四周,茫茫一片,沒有你的陪伴,我真是心如死灰啊。無聲的哭泣,用什么可以繼續(xù)你我的緣分?你一去不回,永遠(yuǎn)不會回來了。唉!悲哀啊!你的香魂渺渺遠(yuǎn)去,茫茫時運(yùn)。

    我在你的棺木前拭淚,到哪里才能夠找到你?如果,這條仙路終要走到盡頭,希望方士可以幫助我把這份情意傳遞給你,讓你知道。唉!悲哀啊!

    可以說,李煜的這首《衣昭惠周后誄》,字字啼血,句句錐心,對于妻子的思念,綿綿無盡頭,感情誠懇、真摯,令人為之感嘆、動容。從文中,也可以看出李煜對于妻子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李煜作為南唐后主,在位15年,說實(shí)在的,沒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政績,最后更是淪為了喪國之主,可以說,他是一個失敗的帝王。但是,與做皇帝相比,李煜似乎更加適合做一位詩人、一名雅士。他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琴棋書畫無所不能,特別是在晚唐五代詞中,可以說是獨(dú)樹一幟,對后世詞壇有著深遠(yuǎn)的影響,眾多詩作流傳千古,至今讓叫人口口相傳。


    查看詳情>>
    6、

    李煜古詩大全中的一首七律通篇白描,直抒胸臆,痛斷肝腸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詩

    李煜,我們太熟悉了,詞帝嘛,從帝王到階下囚的特殊經(jīng)歷造就了他,寫出了最獨(dú)特的個人血淚,后期詞沒有一首不戳心。盡管數(shù)量很有限,卻幾乎篇篇經(jīng)典,是中國詩詞史上最具傳播力的詩詞作家之一。后主詞也贏得極高的藝術(shù)贊譽(yù),王國維《人間詞話》可謂推崇之極,乃至將李煜與耶穌扯到了一起。

    但今天要說的不是李后主的詞,而是他的一首詩,而且是七律。

    詞之外,李煜寫了極少數(shù)的詩,有律有絕,只是關(guān)注度遠(yuǎn)不如詞。其表現(xiàn)力,也未必就輸于詞。像下面這首《渡中江望石城泣下》,通篇白描,直抒胸臆,痛斷肝腸。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舊家鄉(xiāng),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

    ?云籠遠(yuǎn)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xì)思量。

    看詩題已經(jīng)是悲傷逆流成河,內(nèi)容可想而知。開篇詩人就來了個人生一場夢的感慨。對他而言,確實(shí)恍如隔世,畢竟當(dāng)了十幾年皇帝,一直主宰別人的命運(yùn),一朝城破,成為別人砧板上的肉,猛然要接受那個事實(shí),自是萬難,結(jié)合他后來的詞《憶河南》,夢里無數(shù)次還是那個萬人朝拜的皇帝,醒了之后那種已成為階下囚的痛,一次次撕裂著他,內(nèi)心巨大的瘡疤永遠(yuǎn)沒有合上的時候。

    同樣說“夢一場”,這就是李煜跟其他人的不同,其他都是在感傷人生、個人喜樂,又多又大體相似,李煜的感慨背后則背負(fù)著一個國家,同樣的話便有深淺、意義的不同。所以有時候詩詞的境界還要拼身世、背景乃至經(jīng)歷的,并不單單是天賦與技藝的問題。

    次聯(lián)詩人將首聯(lián)的“夢”之飄忽,落實(shí)成具體的悲切感知。“吳宮”、“廣陵(今揚(yáng)州)”都指金陵或者整個南唐,在宋兵圍攻之前,應(yīng)該說是格外繁華的,城破之后呢?詩人用了“冷”和“荒”來形容。這當(dāng)然不是客觀的景象,畢竟宋滅南唐根本就沒遭到過大的抵抗,斷不至于一戰(zhàn)就荒芫。這只能說明詩人內(nèi)心一如死灰,萬念都滅而已。

    頸聯(lián)由悲哀故國回到現(xiàn)實(shí),回到被押解進(jìn)京的船上,目光所及,依然滿是悲色。遠(yuǎn)處朦朦朧朧的云朵,被詩人籠罩了愁邊不說,還生生被詩人切成了千片萬片,千頭萬緒。同樣,大雨打舟的雨水四濺,就像我決眶而出的眼淚一般,淚雨交織,早分不清誰是誰了。

    最后,悲傷不已的詩人再次直面被俘的現(xiàn)實(shí),連兄弟幾人,家人幾百口都和盤托出,而個個驚惶不已,凄慘狼狽,仿佛在等待著末日審判一般。一切不堪回首,不堪回首啊。詩就在這樣的揪心中結(jié)了尾。

    全詩都籠罩在驚心的凄悲之中,開篇就像拉開了一場惡夢。卻又是血淋淋的現(xiàn)實(shí)。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借用尼采的話說:一切文字,吾愛以血書者。這或許恰是李詞魅力所在吧。


    查看詳情>>
    7

    李煜著名詩詞《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中的雨,與蘇軾杜甫的雨哪一個深得你心?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詩詞

    同樣是寫雨的詩詞,李煜的傷懷,蘇軾的無畏,而杜甫這個雨厲害了

    說起下雨,有和風(fēng)細(xì)雨,也有狂風(fēng)驟雨,雨能滋潤萬物,也能摧毀萬物。雨本是無情之物,但在詩詞里,詩人詞人總會透過雨,寫出無盡的悲歡離合。接下來,我們來品味一下關(guān)于雨的這三首詩詞,同樣是寫雨,作者的心境與情懷卻不盡相同,李煜筆下的雨“傷懷”,蘇軾筆下的雨“不是事兒”,杜甫寫的這個雨就厲害了。

    李煜的“傷懷雨”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的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dú)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寫這首詞時正被囚于汴京,一個凄涼的晚上,突然下起了雨,雨聲潺潺,看來雨不是特別大,卻泛濫了一位亡國之君的感傷情懷。眼看著春意衰微,被子一點(diǎn)也不御寒,只有在夢里才能忘記自己被囚的事實(shí),尋求片刻歡樂。他不敢在樓上憑欄望遠(yuǎn),曾屬于自己的那無限江山,離別容易,再見已難。往昔的君王生活就如同這隨流水落花而去的春意一樣,當(dāng)時和現(xiàn)在的境遇真是有著天壤之別。

    這首詞從頭到尾,都能聽見李煜的心聲-–“寶寶心里委屈”,倘若我們設(shè)身處地,站在李煜的角度上想想,一位亡國之君,曾是堂堂帝王,如今淪為他鄉(xiāng)囚徒,此時面對著這一派春意闌珊之景,他的心里只剩感傷,只有在夢里,才能得到些許歡愉。潺潺雨聲,流水落花,于他來說是哀景,實(shí)則就他此刻的心境來說,一切皆是一派荒涼。有人說李煜本就不是為帝王而生,他是為詩詞而生的,但這一切卻又是相輔相成的,“文章憎命達(dá)”,正是有了這般“天上人間”的遭遇,才有了這般凄美絕倫的佳作!

    蘇軾的“無畏雨”

    《定風(fēng)波》

    宋·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而蘇東坡寫的這個雨,就沒有李后主那么哀婉凄絕了,眾所周知蘇軾是位豪放派詞人。即使是淋雨,他仍能別具一格的豪放。那“穿林打葉聲”算得了什么?哼著小曲兒向前慢慢走就是了,拄著拐杖,穿著草鞋,就輕快地勝過馬兒,這點(diǎn)雨又有什么可怕?一件蓑衣,任憑這一生風(fēng)吹雨打,我想這里的風(fēng)雨,更多的是指他人生中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他是甚至是懷著“讓暴風(fēng)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的心態(tài)去迎接他的風(fēng)雨的。春寒料峭,把東坡的一股醉意也吹沒了,有些微微冷,山頭的太陽卻迎面照來了光,雖說是淋了一場雨,回去之后,覺得也就那么回事,“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蘇軾的一生雖歷經(jīng)坎坷,但他總能用一種超脫的心態(tài)來看待他自己的遭遇。沒有傷春悲秋,也沒有自暴自棄,他始終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風(fēng)雨無阻,一句“誰怕”,道出了他的豁達(dá)灑脫和滿腔豪情,他這種精神,在我們遭遇人生困境時,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杜甫的“蒼生雨”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dú)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的這首《春夜喜雨》,可就不...

    查看詳情>>
    8

    李煜前期詩詞筆下的櫻花和李白筆下的櫻花,你更喜歡哪一首?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詩詞

    櫻花,是一種美麗的小花。在春夏之間開放,花朵異常美麗,那雪白的花瓣上略帶絲絲粉紅,金燦燦的花蕊像金絲般簇?fù)碓谝黄穑涠涠际悄敲磱赡?,在微風(fēng)中綻開可愛的小臉,顯得那么活潑。下面看兩首描寫櫻花的詩詞。

    《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

    南唐:李煜

    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熏籠。

    遠(yuǎn)似去年今日,恨還同。

    雙鬟不整云憔悴,淚沾紅抹胸。

    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

    滿樹櫻花無聲地飄落在灑滿月光酌石階前,花盡春去,獨(dú)坐象床,愁倚熏籠,她心事重重。思緒飛向去年的今天,恨意依舊。

    原來輕柔舒卷如云的頭發(fā)已經(jīng)變得枯干、沒有光澤,眼淚沾濕了胸前紅色的抹胸。在什么地方相思這樣苦呢?在有紗窗的房子中,因愁而酒,因酒而醉,又因醉入夢。

    這首詞中形象句都有來源,獨(dú)創(chuàng)的不多,所表之情也僅是閑愁,因此依詞的造詣看該是李煜初期的作品,是李煜代宮中美人抒寫想念意中人的無可奈何之情而作。

    詞的上片寫女主人公舊恨未減、新愁又添、難消心中怨的情狀。首句寫景,描繪的是一幅凄冷孤寂的畫面:花已落盡春已去,冷月當(dāng)階人獨(dú)在,花難解語,月亦無聲,閨中伊人,孤苦相伴。面對此情此景,閨中少婦的眼里似乎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也已年華將逝、無人慰藉的凄冷境遇和未來。所以二句直接寫人,寫出一個愁容不展、孤苦寂寞的女子形象。

    詞的下片細(xì)寫女子的愁容和苦思。自古道,“女為悅己者容”,而此時,女子的容顏不整就更真實(shí)地展示出了她被相思折磨得十分愁苦的心境。《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伯兮》中有:“自伯之東,首為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边@種情懷無人能解,也無人安慰,因?yàn)橄鄲鄣娜瞬辉谏磉叀K耘硬挥勺灾鞯卦剿荚酵?、越想越難、越愁越苦,禁不住珠淚潸然,“淚沾紅抹胸”。到此處,作者筆下的女主人公那為情所困、為愁所苦的聲行容貌已鮮活可見,躍然紙上。

    《雜曲歌辭·久別離 》

    唐:李白

    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況有錦字書,開緘使人嗟。

    至此腸斷彼心絕,云鬟綠鬢罷攬結(jié),

    愁如回飆亂白雪。

    去年寄書報(bào)陽臺,今年寄書重相催。

    胡為東風(fēng)為我吹行云,使西來;

    待來竟不來,落花寂寂委青苔。

    《久別離》,樂府《雜曲歌辭》。李白這首詩寫的是女子等待久離不歸的丈夫早日歸來,以及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自從分別以后,不知幾個春天沒有回家了,又是個溫暖的春日,隔窗望去,櫻桃花已經(jīng)開放了。這時遠(yuǎn)方又有書信傳來,開啟后不禁讓人嗟嘆不已。至此傷心腸斷,悲痛欲絕。女子頭發(fā)濃密如云,因?yàn)樗罹w萬千,像旋風(fēng)吹動雪花那樣綿綿不斷,她實(shí)在懶得梳理。去年寄書回來,就說要回來了;今年寄書重新訴說將要?dú)w來之意。東風(fēng)啊,你捎去女子的思念,使他早些歸來吧。等待他歸來他卻遲遲未歸,實(shí)在是百無聊賴,只見滿地落花堆積,青苔蔓延整個臺階。

    看了李煜筆下的櫻花,與李白詩詞的櫻花,你更喜歡哪首?


    查看詳情>>
    9

    品讀李煜的詩詞,從男歡女愛到亡國之悲痛的上升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詩詞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詩之婉約。“亡國之君”是他恥辱的標(biāo)簽,“千古詞帝”是后人對他文學(xué)成就的莫大褒獎與肯定。他的詞早期寫宮廷享樂之作,降宋后多寫對國與過往之思,悲痛凄涼。著名學(xué)者王國維《人間詞話》:“李重光之詞,神秀也”。詞言語精煉而直白。王國維又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詞由文人娛樂男歡女愛之小事,上升到抒發(fā)自己對亡國之悲痛的高度。

    一斛珠·曉妝初過

    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木蘭花·曉妝初了明肌雪

    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云間,重按霓裳歌遍徹。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diǎn)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采桑子·亭前春逐紅英盡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tài)徘徊。細(xì)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赡吻閼?,欲睡朦朧入夢來。

    清平樂·別來春半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

    相見歡(無言獨(dú)上西樓)

    無言獨(dú)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dú)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烏夜啼·昨夜風(fēng)兼雨

    昨夜風(fēng)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憶江南·多少恨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fēng)。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查看詳情>>
    10、

    李煜最好一首詩詞,通篇雖然有些像打油詩,但顯得別具一格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詩

    李煜最悲情的一首詩,比起他的詞來,同樣的令人感傷不已!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亡國之君,雖然他一生極為失敗,可是他在文學(xué)上的成就,卻又使得他最終成為了一位偉大的文學(xué)大師,尤其是他的詞作水平之高,更是令后人難以企及,從而也令他成為了詞的皇帝。雖然他在現(xiàn)實(shí)中并不能算是一位好皇帝,但是在詞中他當(dāng)之無愧。即使像后來那些大名鼎鼎的北宋詞人,也是深受他的影響,可以他在文學(xué)上的地位,當(dāng)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雖然大家對于他的詞很熟悉,可是對于他的詩,大概可能會比較陌生一些,其實(shí)他除了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之外,同樣也是寫過了很多優(yōu)秀的詩歌,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作品,也是擁有很高的文學(xué)價值。這也正是李煜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生活中的失敗者,但卻成就了他的文學(xué)之路,使得他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令人憐惜的一位大文豪。

    那說起李煜的詩作,盡管數(shù)量與詞相比要少許多,但他的這首《亡后見形詩》,同樣是一首很悲情的作品,通篇雖然有些像打油詩,但是他把自己當(dāng)時的那種悲痛之情,以及亡國之痛,全部融入進(jìn)了此詩中,從而也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一首難得的佳作。

    《亡后見形詩》

    五代:李煜

    異國非所志,煩勞殊清閑。

    驚濤千萬里,無乃見鐘山。

    李煜寫這首詩時已經(jīng)成為了階下囚,而這個時候的他內(nèi)心極為悲痛,這在他那些詞作便是可以感受得到那一份悲傷。其實(shí)他的這首詩同樣很是悲傷,也很是傷感,李煜更是在這首詩中,同樣地表達(dá)了亡國之痛。正是由于自己成為了階下囚,整個南唐也不復(fù)存在了,他的內(nèi)心可想而知,一定是極為悲痛,也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李煜寫過了很多悲傷的詞作,以及凄美的詩作,從而也使得他的那些作品更是感動了無數(shù)的讀者。

    公元975年大宋把南唐滅亡了,當(dāng)時的李煜也成為了階下囚,隨后被關(guān)押在了大宋的京城,在那里他沒有人身自由,即使是生命也是處處受到了威脅,當(dāng)真可謂是如履薄冰,這也使得他的內(nèi)心時常是會悲痛不已,這也使得他的作品中處處流露出了一種感傷的情緒,使得人們在這種感傷之中,更多的還是給予這位帝王同情。

    第一二句李煜便是直接描寫了內(nèi)心的那種悲痛之情,而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令他的這首詩顯得更為傷感,”異國非所志,煩勞殊清閑?!?,我現(xiàn)在留在民國他鄉(xiāng),這并不是我所希望的,可是我又沒有辦法,只能是如此,在這他國更是令人煩勞,沒有片刻的空閑,內(nèi)心里總是想著故鄉(xiāng),這樣我也就有了無限的悲痛。這兩句描寫的很是傳神,也很是凄美,讀來更是令人感傷不已。

    第三四句則是進(jìn)一步地描寫了自己對于故鄉(xiāng)的思念,從而也令此詩顯得更為深情,也更加的悲痛,”驚濤千萬里,無乃見鐘山?!?,在這千萬里的驚濤駭浪中,我還能怎么辦?只能是空自嗟嘆,但是沒有想到在這么一個地方,還是能夠看到遙遠(yuǎn)的鐘山,這多少還是讓我有些欣喜。最后這一句,更是點(diǎn)明主題,令此詩更為悲情。

    李煜的悲痛,也正是由于亡國的之痛,再加上他又成為了階下囚,內(nèi)心自然是要生出許多的悲傷來,這也就是...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