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導(dǎo)航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下面是曹植的一首傷感之作,這首詩只是單純的一首閨怨詩嗎?
七哀詩
曹植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借問嘆者誰,云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愿為西南風(fēng),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他是建安時最負盛名的詩人,素有“七步八斗之才”的美稱,他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可以分為分為兩個時期。他“生乎亂,長乎軍”,幼年跟隨其父在征戰(zhàn)中度過,樹立了“戮力上國,流慧下民,建永世之業(yè),流金石之功”的壯志,最后卻抑郁而終,時年41歲。
他就是“建安才子”曹植。
《七哀》是流行于漢末以來的一首樂府詩題,在曹植之前王粲、阮瑀都曾有以此為題的詩?!捌甙А钡暮x,《文選》六臣注呂向注最早說:“七哀,謂痛而哀、義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聞目見而哀、口嘆而哀、鼻酸而哀也?!焙髞磉€有人以人之七情作解釋“今哀戚太甚,喜、怒、樂、愛、惡、欲皆無,唯有一哀,故謂之七哀?!钡还堋捌甙А弊骱谓忉?,它表達的是哀情,則毫無疑問。
曾經(jīng)的貴公子在人生的后半段屢遭排擠,兄長侄子都不信任他,動輒遷徙貶爵,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寫出了這首《七哀》,來表達自己心中那無法言語的哀情。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你看那月光,好像一個苦苦求索而不得的人,正在那里徜徉徘徊。這兩句詩,在明麗宏闊的境界里,卻透露出些許悲涼愁苦的氣息。
樓上不知是何許人也,那一聲悠長的悲嘆聲在夜空中回旋,然而悲猶為盡,尚有余哀沉積于胸?!敖鑶枃@者誰?云是宕子妻”原來是位丈夫久居在外的“宕子妻”。
丈夫離家出走十年有余,她的青春年華卻在孤獨寂寞中慢慢逝去。丈夫好比“清路塵”她好似“濁水泥”,然而這一“清”一“濁”一“浮”一“沉”,處勢全然相悖,何時才能兩相會合?她渴望化成一縷西南風(fēng),遠去投向丈夫的懷抱。但如果丈夫不能敞開胸懷接納,那她又將依附誰呢?
通讀全篇,感覺這是一首單純的閨怨詩,表達思婦的悲傷寂寞和孤獨惆悵。其實不然,這是詩人運用比興的手法,來表達自我的不幸和憂傷。
在現(xiàn)實里和詩人的關(guān)系起初親密,后來地位相差懸殊,彼此無法會合的,正是魏文帝曹丕。他們二人本是同胞兄弟,后變成君臣關(guān)系。詩中的“宕子”正是君王曹丕,“賤妾”正是詩人自己。
“塵”和“泥”本為一物,但因其地位不同,處境便可大相徑庭?!皦m”在“清路”之上,便可上浮,飛黃騰達;“泥”于“濁水”之中,定要下沉,愈沉愈深,又怎能兩相會合?而“浮”和“沉”又往往是政治上得勢和失勢的代稱,因此“塵”和“泥”也就具有了更深層次的涵義。劉履在《詩選補注》中也曾指出:“《七哀》詩比也。子建與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沉異勢,不相親與,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切哀慮之也。”
看到這,不免有些心酸,曾經(jīng)高唱著:“愿得展功勤,輸力于明君”的以“壯士”自稱的貴公子,如今卻寫著“君若清路塵,妾如濁水泥”這樣的詩句來。各中的悲傷又有誰能體會呢?
曹植作為建安才子,有著令后人望其項背的才華,奈何命運不公,時不待我,他為君所忌,懷才不遇。但就是在這樣令人悲憤的境遇下,他也不曾忘記早年“戮力上國,流慧下民”的宏愿,不僅上表求用,而且屢次將此志發(fā)唱于詩歌之中,這樣的氣魄當真是令人佩服。
相關(guān)文章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