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溫庭筠的詞

    發(fā)布時間:2020-07-15
    1

    溫庭筠一首經(jīng)典詩詞《定西番》賞析,這首詞的主題是什么?

    溫庭筠代表作
    溫庭筠的詞
    溫庭筠經(jīng)典詩詞

    古典詩詞之所以擁有那么長時間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自身勾勒的意境之美。詩詞對于美的追求,貫穿于發(fā)展的整個歷程,一直到今天依然在追求美感。而這種美感,契合了所有讀者的審美心理,這才能夠一代代傳下來。

    作為晚唐最有才華的詩人和詞人,溫庭筠在文學(xué)史上留下的痕跡是如水的時光也抹不去的。他和晚唐的李商隱齊名,并稱為溫李。雖然在仕途上沒有取得多大的成績,但是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無需贅言。

    尤其是他時常把目光投向于相思的女子,用心感受他們的情感,把他們的形象、一笑一顰都寫入詩詞當(dāng)中,成就了晚唐最為瑰麗的詩篇。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詞就是這樣,雖然篇幅很短,但其中美麗的意境讓人沉醉。

    漢使昔年離別。攀弱柳,折寒梅,上高臺。千里玉關(guān)春雪,雁來人不來。羌笛一聲愁絕,月徘徊。

    這首詞的題目是《定西番·漢使昔年離別》,通讀全篇就能夠明白,這是一首寫征夫思婦相思之苦的詩詞。古代文學(xué)史上關(guān)于這類主題的詩詞有很多,其中描摹刻畫的情感也都非常真實。畢竟在那個時代他們兩人經(jīng)常屬于不同的空間和時間。這種相思之苦通常要耗用他們一生的時間。

    溫庭筠就是注意到了這一點,在這一首唐詞當(dāng)中,他用盡可能質(zhì)樸的語言,勾勒出了最美的場景。雖然篇幅很短,但是勾勒出了絕美的意境。讓今天的我們讀到這首唐詞的時候,依然為他們的命運而感慨,依然為他們的情感而感動。

    “漢使昔年離別”,開篇就寫兩人的分別,一個人在家中等候,另外一個人則是踏上征程,走到邊關(guān)。兩個人的分別,看似就在那一瞬間,但是接下來的思念和等待幾乎要耗盡兩個人畢生的時間和精力。

    接下來的九個字。則是運用片段化的回憶,還原當(dāng)時離別的場景,進(jìn)一步渲染離愁別恨?!芭嗜趿酆?,上高臺”,這動人的離別畫面,蘊含著依依不舍的深情。

    “千里玉關(guān)春雪,雁來人不來”,轉(zhuǎn)眼間又到了春天的時候。千里邊關(guān)雖然被春雪覆蓋,但是擋不住春姑娘來的步伐。在南方度過寒冬的大雁都已經(jīng)回到了故鄉(xiāng),但是遠(yuǎn)在邊關(guān)的你卻依然沒有任何的消息。

    “羌笛一聲愁絕,月徘徊”,最后的這一句只有九個字,但是卻勾勒出了凄冷的畫面。征人思婦,他們每個人心中都懷著仇怨。相思之愁、思鄉(xiāng)之愁、更帶有傷春愁緒,這種愁苦占據(jù)了他們內(nèi)心的全部。遙看天邊的月亮在云影中徘徊,更加覺得他們兩個人內(nèi)心當(dāng)中有難以磨滅的悲苦。

    關(guān)于這首唐詞的主題,除了表達(dá)征夫思婦的思想以外,還有一些人提出了另外的解讀。在漢朝的時候曾經(jīng)有過和親,所以一些人認(rèn)為這首詞實際上探討的就是因為和親而前去邊關(guān)的女子,表達(dá)出的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切。

    通讀全文,這種解讀也沒有什么問題。但是無論哪種主題,都不得不沉醉于溫庭筠所塑造的這種凄冷的意境當(dāng)中。雖然全文非常短,雖然用字也都很質(zhì)樸,意象也都很常見,但是詩人所勾勒的那種凄涼的意境之美,讓今天的我們感同身受,如有身臨其境一般。

    這就是詩詞當(dāng)中對于美的追求,跨越千年,依然能夠感動我們的內(nèi)心。


    查看詳情>>
    2、

    溫庭筠經(jīng)典的詞《夢江南·千萬恨》賞析,其中有表達(dá)對魚玄機的感情?

    溫庭筠代表作
    溫庭筠的詞
    溫庭筠經(jīng)典詩詞

    魚玄機喜歡老師溫庭筠這在當(dāng)時并不是什么秘密,就連當(dāng)事人溫庭筠都心知肚明,魚玄機曾給溫庭筠寫了一首詩《冬夜寄溫飛卿》,來吐露心聲,表明沒有歸宿感,不過卻沒得到回應(yīng),至于溫庭筠對魚玄機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眾說紛紜,在溫庭筠的詩詞中也找不到一首是明確寫給魚玄機的,不過在他幾首比較隱晦的詞中隱隱透出他對魚玄機的情感,其中就有一首是《夢江南·千萬恨》: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fēng)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這首詞寫的是思婦孤獨地在月光下獨自思念的情景,表現(xiàn)了其內(nèi)心的悲戚和哀傷。古代文人在思念自己的情人或妻子的時候,都會從對方的角度來寫對方思念自己,比如杜甫《月夜》中的“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等,溫庭筠這首小令并沒有明確寫的是誰,也沒有點明詞中思婦的身份,但溫庭筠一生并沒有多少風(fēng)流韻事,能和他扯上關(guān)系的女子也就是魚玄機了,從詞的內(nèi)容以及他和魚玄機的關(guān)系來看,如果說這首詞是他對自己因為拘于世俗的眼光而不敢接受魚玄機的痛恨完全可以說得通。

    首先“千萬恨,恨極在天涯”,這一句直抒胸臆,將內(nèi)心深處那重重的怨恨一字一字地說了出來,而讓他產(chǎn)生恨意的人卻遠(yuǎn)在天涯。這里與其說是魚玄機在恨他,不如說是他自己在恨自己,恨自己不夠勇敢,恨自己懦弱退縮,而害了魚玄機一生。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fēng)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這一句融情入景,以自然之物的無情來襯托思婦的深情,突出她的滿腔哀傷。其實這里的“山月”也可以代指作者自己,魚玄機對他的愛是刻在臉上的,只是他故作不知而已,做了道姑的魚玄機還曾貼出“魚玄機詩文候教”的告示,在觀中招待有才學(xué)的人,整個長安城傳得沸沸揚揚,然而溫庭筠依然假裝不知道,直到魚玄機誤殺侍女被判處死刑,花瓣凋謝隨風(fēng)飄落,只剩下白云悠悠,似乎對她的恨意無知無覺。

    魚玄機的死成了溫庭筠刻骨銘心的痛,如果當(dāng)初他能不懼世俗,勇敢地牽起她的手,或許她能一世長安,不會是這個血流成河的結(jié)局。


    查看詳情>>
    3

    溫庭筠一首有爭議的經(jīng)典詩詞《春曉曲》,到底是詩還是詞?

    溫庭筠代表作
    溫庭筠的詞
    溫庭筠經(jīng)典詩詞

    《春曉曲》

    溫庭筠

    家臨長信往來道,乳燕雙雙拂煙草。油壁車輕金犢肥,流蘇帳曉春雞早。

    籠中嬌鳥暖猶睡,簾外落花閑不掃。衰桃一樹近前池,似惜紅顏鏡中老。

    這是詩還是詞?

    如果早些時候,或許多數(shù)人就不會往詞的方向想。但是,寫下這首詩的人是溫庭筠,這就很麻煩了。其一,溫庭筠本就是填詞的大家,花間派的鼻祖;其二,這首《春曉曲》讀起來像極了《木蘭花》。

    以熟悉的格律來看,這應(yīng)該是仄韻的詩,而不是《木蘭花》。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云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李煜《木蘭花》

    城上風(fēng)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錢惟演《木蘭花》

    燕鴻過后鶯歸去。細(xì)算浮生千萬緒。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yīng)有數(shù)。

    ——晏殊《木蘭花》

    從五代到宋,《木蘭花》的格律基本就是“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而溫庭筠的《春曉曲》在格律上隱約是接近律詩的句式(僅僅只是接近,這是古體詩,并沒有格律),只是用了仄韻而已。那么是否就此判定溫庭筠寫的是詩而不是詞呢?

    并不能。

    雖然后世有關(guān)《木蘭花》、《玉樓春》的格律都有了定式,但是,這個唐教坊曲原本是什么樣并沒有傳下來,說是后來修改完善過也未可知,畢竟在已存作品中,還沒有更早時期的《木蘭花》,即便是韋莊,也是晚于溫庭筠的。所以,當(dāng)存了《春曉曲》是不是詞這個概念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愈發(fā)的撲朔迷離。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jié)。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fēng)容易別。

    ——歐陽修《玉樓春》

    至于《春曉曲》是否《木蘭花》、《玉樓春》的前身,這么學(xué)術(shù)性的問題研究起來就更加麻煩了。畢竟溫庭筠是填詞祖師爺那一輩的人物,他的詩作會對以后填詞有影響也是情有可原的。詩還是詞對于普通讀者而言本來沒什么區(qū)別,只是這就苦了一些喜歡朗誦的人,在朗誦前究竟是介紹“一首詩”還是“一首詞”呢?

    總的來說,說是詩還是詞都對,而詩這個概念無疑更廣,因為詞本就脫胎于詩,或者說格律詩,都是古典詩歌的一種體裁。但是,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更愿意接受《春曉曲》就是早期《木蘭花》的說法,因為讀起來太像了。


    查看詳情>>
    4

    溫庭筠最經(jīng)典一首詩詞《南歌子詞二首》,愛越深,錯過就越痛苦

    溫庭筠代表作
    溫庭筠的詞
    溫庭筠經(jīng)典詩詞

    一首美麗動人的相思詩,寫下了戀人心中的焦慮。自古以來,古詩詞中所表達(dá)的相思一直延續(xù)至今。

    有時候,仇恨會持續(xù)到永遠(yuǎn)。手牽著手看著對方的眼淚,他們竟然無語凝哽咽。我只希望你的心和我的心一樣,我永遠(yuǎn)不會失去我的愛。

    這些經(jīng)文,無論什么時候讀,都是經(jīng)典,他們能在瞬間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

    相思是愛情中不可缺少的話題,但有的相思苦,有的相思甜。在這篇文章中,小編帶你欣賞一首關(guān)于相思的詩,讓我看看,這相思樹是苦的還是甜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紅艷的長裙逐漸被淡黃色覆蓋,自古以來,人們總是更喜歡新東西,而不是珍惜舊的東西。

    兩個人應(yīng)該和阿爾比齊亞堅果一樣接近相依。你怎么能指望自己最終會愛上別人,在心里煩擾和責(zé)怪你情不自禁。

    南歌子詞二首 / 新添聲楊柳枝詞

    唐代:溫庭筠

    一尺深紅勝曲塵,天生舊物不如新。

    合歡桃核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這首詩的前兩句話定下了凄涼的基調(diào)。最著名、最有文字的深度出現(xiàn)在最后兩句話里。第三句話一直是有爭議和難以理解的。如果結(jié)合詩歌的意境和古詩詞中的一些常用手法,就容易理解了。

    在句子中“燭”可以理解為“囑”,這與戀人分開時的場景一致,在下一句中也與“莫圍棋”(即“莫違期”)一致。因此整個第三句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主人公反復(fù)告訴愛人早點回家,不要遲到。

    除了字里行間的理解,在古詩詞中“燭”有淚,這也是“相思淚”的代表,這與下面的串聯(lián)很好地結(jié)合在一起。

    還有一種說法“共郎長行莫圍棋”也可以解釋為女人主人公對丈夫的依戀:她想陪你遠(yuǎn)行,而不僅僅是下棋或畫畫。

    因此我們可以用兩種方法來理清三四句話的意思

    在夜晚點燃一支蠟燭,用一滴一滴的蠟燭“相思淚”,想起你。我希望我能和你一起旅行,而不是一個人呆在這里“閑敲棋子落燈花”。精致的骰子,鑲嵌著紅豆,是我對你深深的思念,不知道你是否知道?夜深了,我點上蠟燭,想起在遠(yuǎn)方你已經(jīng)去了那么久,但請不要忘記你回來的。玲瓏骰子上的紅豆正是我對你的思念,你知道嗎?

    溫庭筠的詩總是那么傷感和感人,讓人讀起來有點痛苦。透過這些線條,仿佛看到一個哭泣的女人,獨自靠在窗戶上,望著空曠黑暗的遠(yuǎn)方。

    我不知道那個女人是否期待著回來,我不知道這樣的等待是否值得,但是除了等待,我們還能做什么呢?

    如果這世界上有任何東西不能被意志力控制,那就是愛一個人的心,愛越深,錯過就越痛苦,也許最后的等待什么都不是,然而此時此刻,讓我放縱自己,這樣想念他,因為只有想到你的樣子才能讓我感受到瞬間的溫暖和幸福。

    自古以來,從來沒有缺癡情的女人,更何況缺少無情的漢子,當(dāng)一個女人把心交給一個人時,等于把她的一切都給了他,不管賭博與否,你都控制不了自己。


    查看詳情>>
    5

    溫庭筠的詞有哪些?和魚玄機往來的詩詞

    溫庭筠代表作
    溫庭筠的詞
    溫庭筠經(jīng)典詩詞

    留下千古名句的“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的晚唐才女魚玄機是長安人,初名魚幼微,字蕙蘭,曾嫁給狀元李億為妾,因李妻不能容,進(jìn)長安咸宜觀出家為女道士,后被京兆尹溫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處死。魚玄機性聰慧,有才思,好讀書,尤工詩,與李冶、薛濤、劉采春并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其詩作現(xiàn)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詩》,有《魚玄機集》一卷,其事跡見《唐才子傳》等書。

    魚玄機與晚唐大文豪溫庭筠為忘年交,唱和甚多,以下是兩人交往經(jīng)過及唱和的詩作:

    1、唐宣宗大中八年,魚幼微約十歲,與溫庭筠相識。

    2、唐宣宗大中九年,魚幼微約十一歲,溫庭筠落第上千言出任方山尉,魚幼微作《早秋》:

    嫩菊含新彩,遠(yuǎn)山閑夕煙。 涼風(fēng)驚綠樹,清韻入朱弦。 思婦機中錦,征人塞外天。 雁飛魚在水,書信若為傳?

    溫庭筠作《早秋山居》相和:

    山近覺寒早,草堂霜氣晴。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果落見猿過,葉干聞鹿行。素琴機慮靜,空伴夜泉清。

    3、唐大中十二年,魚幼微約十四歲,李億狀元及第,在溫庭筠的撮合中,魚幼微嫁給李億為妾。此年冬天溫庭筠作《晚坐寄友人》:

    九枝燈在瑣窗空,希逸無聊恨不同。曉夢未離金夾膝,早寒先到石屏風(fēng)。遺簪可惜三秋白,蠟燭猶殘一寸紅。應(yīng)卷鰕簾看皓齒,鏡中惆悵見梧桐。

    魚幼微作《冬夜寄溫飛卿》相和: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滿庭木葉愁風(fēng)起,透幌紗窗惜月沈。疏散未閑終遂愿,盛衰空見本來心。幽棲莫定梧桐處,暮雀啾啾空繞林。

    4、唐大中十三年秋,魚幼微約十五歲,作《感懷寄人》:

    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早知云雨會,未起蕙蘭心。灼灼桃兼李,無妨國士尋。蒼蒼松與桂,仍羨世人欽。月色苔階凈,歌聲竹院深。門前紅葉地,不掃待知音。

    溫庭筠以《鄠郊別墅寄所知》相和:

    持頤望平綠,萬景集所思。 南塘遇新雨,百草生容姿。 幽鳥不相識,美人如何期。 徒然委搖蕩,惆悵春風(fēng)時。

    5、唐咸通元年,魚幼微約十六歲,作《寄飛卿》:

    階砌亂蛩鳴,庭柯煙露清。月中鄰樂響,樓上遠(yuǎn)山明。 珍簟涼風(fēng)著,瑤琴寄恨生。嵇君懶書札,底物慰秋情。

    溫庭筠寄《初秋寄友人》:

    閑夢正悠悠,涼風(fēng)生竹樓。 夜琴知欲雨,曉簟覺新秋。 獨鳥楚山遠(yuǎn),一蟬關(guān)樹愁。 憑將離別恨,江外問同游。

    魚幼微作《和友人次韻》相和:

    何事能消旅館愁,紅箋開處見銀鉤。 蓬山雨灑千峰小,嶰谷風(fēng)吹萬葉秋。 字字朝看輕碧玉,篇篇夜誦在衾裯。 欲將香匣收藏卻,且喜吟詩在手頭。

    九月九日重陽日魚幼微在荊州等侯溫庭筠,作《重陽阻雨》:

    滿庭黃菊籬邊拆,兩朵芙蓉鏡里開。落帽臺前風(fēng)雨阻,不知何處醉金杯。

    又作《期友人阻雨不至》:

    雁魚空有信,雞黍恨無期。閉戶方籠月,褰簾已散絲。近泉鳴砌畔,遠(yuǎn)浪漲江湄。鄉(xiāng)思悲秋客,愁吟五字詩。

    6、唐咸通二年秋,魚幼微約十七歲,決定東游,溫庭筠作《送人東游》: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guān)。 高風(fēng)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dāng)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是年,溫庭筠作《寄山中友人》:

    惟昔有歸趣,今茲固愿言。嘯歌...

    查看詳情>>
    6、

    花間派鼻祖溫庭筠的經(jīng)典詩詞有哪些?這幾首相思之詞值得收藏

    溫庭筠代表作
    溫庭筠的詞
    溫庭筠經(jīng)典詩詞

    墨香深處,時光流淌,萬千眷戀,傾我眉心?;▋洪_了又謝,燕子去了又回,隔水相望,夢植紅塵,心頭一腔執(zhí)念,為你千回百轉(zhuǎn)。折一段時光,于筆尖墨韻,眷一世眷戀入懷,戀一生相思入夢。將一段文字清香成念,將一彎心語纏綿成詩,寫不完相思柔情,譜不完繾綣心曲。

    溫庭筠,本名岐,字飛卿,出生于沒落貴族家庭,多次考進(jìn)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為放浪。早年苦心學(xué)文,年輕時即以詞賦兼工,才思敏捷知名。晚唐考試律賦,八韻一篇,據(jù)說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韻即告完稿,亦有“溫八叉”、“溫八吟”之稱。

    溫庭筠與李商隱齊名,合稱溫李。作為晚唐著名詩人,溫庭筠詩詞俱佳,以詞著稱。溫庭筠詩詞,在藝術(shù)上有獨到之處,歷代詩論家對溫庭筠詩詞評價甚高,被譽為花間派鼻祖?!痘ㄩg集》收錄溫庭筠的詞多達(dá)66首,可以說溫庭筠是第一位專力于“倚聲填詞”的詩人,其詞多寫花間月下、閨情綺怨,形成了以綺艷香軟為特征的花間詞風(fēng),對五代以后詞的大發(fā)展起了很強的推動作用。

    關(guān)于溫庭筠的生平,在這里不想多說了,畢竟喜歡古詩詞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只想分享他的10首詞,10首把相思寫得讓人心碎的詞。

    望江南.梳洗罷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這是一首寫閨怨的小令。此詞以江水、遠(yuǎn)帆、斜陽為背景,截取倚樓顒望這一場景,以空靈疏蕩之筆塑造了一個望夫盼歸、凝愁含恨的思婦形象。全詞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從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腸斷”的感情,情真意切,語言精練含蓄而余意不盡,沒有矯飾之態(tài)和違心之語,風(fēng)格清麗自然,是溫詞中別具一格的精品。

    更漏子.玉爐香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此詞抒寫思婦的離愁。上闋寫室內(nèi)物象,雖是溫暖祥和的場景,但孤獨的思婦輾轉(zhuǎn)難眠而容顏不整,鬢發(fā)散亂,忍受著枕衾間的寒冷與痛苦;下闋通過寫思婦在室內(nèi)聽到室外的雨聲來描摹人物的心情。全詞從室內(nèi)到室外,從視覺到聽覺,從實到虛,構(gòu)成一種濃郁的愁境。上闋辭采密麗,下闋疏淡流暢,一密一疏,一濃一淡,情感變化發(fā)展自然。

    更漏子.柳絲長

    柳絲長,春雨細(xì),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此詞所寫的是一位女子長夜聞更漏聲而觸發(fā)的相思與惆悵。上闋圍繞“漏聲”寫相思中的女子對外界的種種感受和印象;下闋承上,轉(zhuǎn)寫主人公的居處環(huán)境。全詞以具體的物象反映思婦寂寞凄涼的心理狀態(tài)和深沉細(xì)膩的感情世界,運用暗示的手法,造成含蓄的效果。

    荷葉杯.鏡水夜來秋月

    鏡水夜來秋月,如雪。采蓮時,小娘紅粉對寒浪。惆悵,正思惟。

    此詞描繪了一幅清幽雅麗的秋夜采蓮圖,表現(xiàn)了采蓮女子秋夜冒寒采蓮的辛勤勞作以及心中的離愁悵恨。作者先以映池秋月起興,把情思暗中引向懷遠(yuǎn),接著再寫主人公人在采蓮,而心不在焉,表現(xiàn)其秋夜離愁。全詞節(jié)奏天然,筆觸清麗,比喻生動,意象...

    查看詳情>>
    7、

    溫庭筠的一首著名詩詞《酒泉子》,描寫的是一類什么樣的人?

    溫庭筠代表作
    溫庭筠的詞
    溫庭筠經(jīng)典詩詞

    《酒泉子·日映紗窗》是唐代文學(xué)家溫庭筠的詞作。此詞抒寫女子面對暮春景色觸發(fā)的傷感與愁思。上片寫女主人公在室內(nèi),由眼前所見觸發(fā)起對故鄉(xiāng)春天的縷縷情思;下片寫女主人公未曾梳洗即倚閣遠(yuǎn)眺,表現(xiàn)其思鄉(xiāng)懷人的焦渴心情。全詞景起景結(jié),營造了一種迷茫的鄉(xiāng)愁境界,情思格外精微含蓄。

    唐代后期,隨著商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繁華的大城市中聚集了一大批離鄉(xiāng)背井、以歌舞技藝謀生的單身女性。她們的生活狀況與思想感情,引起了熟悉市井生活的詞人的注意,于是產(chǎn)生了此詞。其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未得確證。

    酒泉子·日映紗窗

    日映紗窗,金鴨小屏山碧。故鄉(xiāng)春,煙靄隔,背蘭釭。

    宿妝惆悵倚高閣,千里云影薄。草初齊,花又落,燕雙飛。

    曙光照射入碧紗窗里,把香爐畫屏映綠。蘭燈初滅的時候,縹緲著裊裊的煙絮,繚繞著我的思愁,撥動著我對故鄉(xiāng)春色的回憶。

    昨日的宿妝里,還殘留著昨天的愁緒。倚著高閣眺望,幾片薄云漂浮在天際,草綠的時候春花已凋落,成雙的燕子飛來又飛去。

    此詞寫女子春日懷鄉(xiāng)之情。上片描繪室內(nèi)之景。起拍二句寫晨光透過窗紗,照著室內(nèi)的香爐和屏風(fēng)上并碧山。這是清曉時分典型的香閨景致?!氨獭弊钟糜诰淠至刻刂?,其意脈與下句“故鄉(xiāng)春”相連,由屏山碧翠,聯(lián)想到故鄉(xiāng)的山水也是一派春色,非常自然。懷鄉(xiāng)之情,自在其中。緊接著由對屏風(fēng)的描摹,順勢交代女子滋生出對于自己故鄉(xiāng)春景的思戀;然而煙靄遠(yuǎn)隔,歸途渺遠(yuǎn),只能令人徒增怨嘆?!盁熖@”二句接“金鴨”而寫,蘭燈已滅,室內(nèi)的香煙還彌漫著,眼前如霧如靄,營造出一種迷茫的愁思境界,鄉(xiāng)思蒙上了一層愁的陰影。

    下片轉(zhuǎn)寫室外,緊接上片而來,寫女主人公思鄉(xiāng)的焦渴心情?!八迠y”二句寫她未曾梳妝就登高眺望故鄉(xiāng),而所見到的是千里云影,“薄”是因遙遠(yuǎn)而顯得模糊。近看則是芳草平鋪,花落燕飛的暮春景色。在這景色中,女主人公惆悵的感情,已不待多言。最后三句極寫暮春景象,又以“燕雙飛”反襯出女主人公孤身獨處的凄涼。這些景色,無不加深著換頭處“惆悵”二字的色彩。詞的下片將思鄉(xiāng)情懷引向更為廣遠(yuǎn)的境界,而且通過云影、芳草、落花、雙燕等自然景物的渲染,越發(fā)增添了鮮明生動、清新疏朗之氣。結(jié)尾三句又以景結(jié)情,含思悠遠(yuǎn),感到余韻裊裊,余味無窮。

    中國唐代文學(xué)學(xué)會原會長蕭滌非《樂府詩詞論藪·一個老問題》:這首詞,結(jié)構(gòu)極分明,上半寫室內(nèi),下半寫室外,時間是一個清晨,地點是一間樓上,主人翁則是一個“單棲無伴侶”的異鄉(xiāng)女子……曰“背蘭釭”,無聊之情態(tài)可想……“背蘭釭”句略作一勒,言雖心念故鄉(xiāng),而眼前所見者惟此經(jīng)宵未滅之殘燈耳,正乃“情語言外”。

    中國詞學(xué)會常務(wù)理事胡建次《溫庭筠詞全集匯校匯注匯評》:全詞景起景結(jié),情思深婉曲折。


    查看詳情>>
    8、

    溫庭筠的經(jīng)典詩詞《南歌子·手里金鸚鵡》賞析,這是一首什么詞?

    溫庭筠代表作
    溫庭筠的詞
    溫庭筠經(jīng)典詩詞

    溫庭筠有七首《南歌子》小令,《草堂詩余別集》在此調(diào)下有題“閨怨”??梢姶嗽~是為閨中女子代言之作,其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未得確證。

    《南歌子·手里金鸚鵡》是晚唐詞人溫庭筠所作的一首小令。這是一首閨怨詞。此詞風(fēng)格大膽而直率,明麗自然而富于情韻,遞進(jìn)感強,具有濃郁的民歌風(fēng)味。詞人采用比興手法,刻畫女子的動作與心理狀態(tài),形象地描繪出一個少女對風(fēng)流俊逸的公子一見鐘情的畫面, 表達(dá)了少女內(nèi)心對公子的滿滿愛慕之意、對嫁與其之心的神思與向往。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jìn)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南歌子

    手里金鸚鵡,胸前繡鳳凰。偷眼暗形相,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待嫁的女子手中正繡著金鸚鵡,胸前繃子床上繡著鳳凰。暗中左顧右盼,偷偷打量,心想就這樣嫁給他,作一生的鴛鴦吧。

    南歌子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南柯子》、《春宵曲》、《望秦川》、《風(fēng)蝶令》等。

    這首詞借助民間藝術(shù)中常用的比興手法,使這首流于淺近的詞饒有趣味,為人們描繪了一幅世俗的、平凡的而又充滿了生命活力的民間生活小景。

    開頭二句以閨中極尋常的女工活計,點示出主人公的身份,以及她的勤敏、樸實和心靈手巧?!笆掷锝瘥W鵡,胸前繡鳳凰?!边@是在描寫女子即將出嫁時的穿著打扮,衣袖上繡著鸚鵡,衣服胸前繡著鳳凰。“偷眼暗形相”,這是女主人公的活動?!靶蜗唷?,端詳、打量也。一“偷”一“暗”,一個思春心切又不無嬌羞的少女出來了。遣詞簡潔而又精巧。

    末三句是寫神情。也許此時少女正臨窗刺繡,意中人又正走來,少女遂“偷眼暗形相”。那種既向往又羞怯,既想表白又難開口的神情頓躍然紙上。詞人寫其心理似乎有沖動,甚或略覺輕率,卻表現(xiàn)出她的純真和一往情深?!白鼬x鴦”,并非簡單補足上句,而是強調(diào)對恩愛生活的向往。一番“形相”之后,女主人公很快地做出了嫁他的抉擇。在這里,詞人展示了一個鳥的意象系列:活的鸚鵡、繡的鳳凰、抽象的富于像象征意味的鴛鴦。唐人多以鸚鵡、鳳凰對舉,如駱賓王詩云:“鸚鵡杯中浮竹葉,鳳凰琴里落梅花。”又如杜甫詩云:“香稻啄馀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钡~中的鸚鵡、鳳凰似乎只是為了招來鴛鴦。他端詳了半天,看到的是他手里的鸚鵡、胸前的鳳凰,于是自然而然地,她想到了鴛鴦,選擇了鴛鴦。“不如從嫁與”一句頗覺突兀,而“作鴛鴦”又使“不如從嫁與”變得順理成章,意象的轉(zhuǎn)換揭示了少女的心理變化進(jìn)程。明白如話,簡潔傳神,格調(diào)清新活潑...

    查看詳情>>
    9、

    溫庭筠的著名詩詞《菩薩蠻》賞析,詞中詩人描寫了什么?

    溫庭筠代表作
    溫庭筠的菩薩蠻
    溫庭筠經(jīng)典詩詞

    溫庭筠擅長寫詞,由于他的作品被大量選入《花間集》,后人把這種描寫旅愁閨怨、合歡離恨,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的作品統(tǒng)稱為“花間詞派”。溫庭筠有一首代表作《菩薩蠻》把女子相思之情刻畫得細(xì)膩深刻,成為他的代表作。“菩薩蠻”是詞牌,始創(chuàng)于唐代,原本是教坊中的名曲,傳說和西域羅摩國女子華麗的裝飾有關(guān)。早期的各種《菩薩蠻》作品,都和女子有關(guān)。直到北宋后期,才被拓展出更多的內(nèi)涵。

    《菩薩蠻·杏花含露團(tuán)香雪》

    溫庭筠

    杏花含露團(tuán)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玉鉤賽翠幕,妝淺舊眉薄。春夢正關(guān)情,鏡中蟬鬢輕。

    杏花含著晶瑩的晨露,一簇簇好似凝香的雪團(tuán)。在我們分手的小路上,自古就有很多傷心的離別。孤燈搖曳在殘月朦朧中,夢醒時聞曉鶯啼鳴。翠帳還需玉鉤掛起,隔宿的淡妝黛色已輕。夢中情景惹引情思種種,凝眸,鏡中的蟬鬢薄又輕。

    此詞約作于唐大中(847—860)年間?!镀兴_蠻》諸闋乃溫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進(jìn)獻(xiàn)唐宣宗之作。其時當(dāng)在大中后期(850—859),正值溫庭筠屢試不第之時。

    這首詞描寫的是一位思婦夢醒后的情態(tài)。上闋前三句所寫皆為覺前之事,第四句到下闋則寫覺后起來的活動情態(tài)。全詞只作客觀的描寫,從主人公的生活環(huán)境及行動中體現(xiàn)其深刻隱微的情緒,包蘊層深,體味無盡,顯示了溫詞“深美閎約”的風(fēng)格特點。

    首句以杏花之芳美點明時節(jié),也暗逗思婦致夢之因。春物這樣芳美,獨處閨中的少婦,不禁思緒牽縈而夢魂顛倒。這句寫物色極為清麗?!跋恪焙汀把毙稳菪踊ǖ臍馍弧皥F(tuán)”字,則花朵叢集的繁密景象宛然。再于前面著上“含露”二字,賦予“香雪”以更清鮮的生氣,使人感到春物的芳妍。

    次句寫主人公的夢中情節(jié)。“綠楊陌”是綠楊夾立兩旁的大道,這是夢中的離別之地?!岸唷弊謽O妙,因別事縈心,故頻見夢中,著一“多”字,以見伊人夢魂之顛倒零亂。

    在這300余首的詞作中,溫庭筠所寫的像思婦懷春這樣的詞不在少數(shù)。他的大部分詞或是言辭朦朧,或是思維跳躍,或者是兩者兼有,透過這種有些獨特的寫法,讀詞人如果不稍加以思索,恐怕很難搞清楚詞人究竟想要表達(dá)些什么。既然毫無頭緒,那么可以先從劉先生的解說中試著理解一番:一位女子在白天于路邊種著綠楊的地方送別了自己的心上人,因為這種離別的氛圍,她的心情一直都悶悶不樂,回到家以后不知做甚,便早早臥床睡去。

    因為實在思念心上人,所以在夢中又將兩人別離的情境再次重溫。待到她夢醒之時,起床發(fā)現(xiàn)窗外正值破曉,而惱人的就是那不解風(fēng)情的曉鶯,正是它將自己的好夢打擾?!坝胥^賽翠幕,妝淺舊眉薄。”很清楚,寫的是主人公早晨起床后的一系列活動?!百惔淠弧闭f的是起床掛起翠色窗幕,由此可推斷窗外已大亮?!皧y淺”意思是淡淡梳妝?!芭f眉薄”說的是早前涂抹在眉毛上的黛已經(jīng)變淡了。

    詞人為何要交代這樣一個細(xì)節(jié)呢?我們都知道,古代女子都十分注重妝扮,婦人晨起都會對鏡梳妝、貼花黃之類。而此時,眼前這位婦人的舊眉已經(jīng)淡去卻還沒有重新描畫,其實...

    查看詳情>>
    10、

    溫庭筠經(jīng)典詩詞《菩薩蠻》賞析,這首詞最精彩的兩句是什么?

    溫庭筠代表作
    溫庭筠的菩薩蠻
    溫庭筠經(jīng)典詩詞

    溫庭筠,字飛卿,晚唐著名的詩詞大家。他的詩作與李商隱齊名,合稱“溫李”;他的詞作又與韋莊齊名,合稱“溫韋”,不光如此,溫庭筠還精通音律,并且在駢文、小說以及書法上也頗有成就,在當(dāng)時算是一位全才的文人。

    王國維評價溫庭筠的詞可以用“畫屏金鷓鴣”這五個字來概括,這句話的出處就是這首《菩薩蠻》。

    《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上片前兩句寫一個女子早晨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眉毛上的顏色褪了,額頭上涂的額黃,著色也非常不均勻,有明有暗。頭發(fā)也蓬蓬松松地垂到了腮邊。后兩句寫女主人公懶洋洋地起床畫眉和梳妝。一個“遲”字,說明女人對梳妝打扮并無興致,“妝”字上著一“弄”字,可見她是多么的無聊,打扮得再好看又給誰看呢?心上人又不在身邊。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首句就讓人聯(lián)想到一個漂亮的女子,慵懶惆悵,這一切都是因為相思而起。這樣哀怨癡纏的感情,溫庭筠借用貴婦的形象說出。這是溫庭筠的高明之處,富貴中人都飽受相思之苦,情感生活不能如意,普通女子的生活又該怎樣痛苦呢。

    這首詞比較難懂的就是“小山”二字,乍一看是寫景的句子,怎么和貴婦妝容聯(lián)系起來了?按照沈從文的考證,小山應(yīng)該是唐代貴族女子常用的發(fā)髻裝飾物“黃金梳子”。這樣的妝發(fā)造型后來被日本學(xué)習(xí),一直沿用到明治時期。理解了“小山”二字的意思,這首詞讀起來就沒有障礙了。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這兩家是點睛之筆。為什么懶,為什么遲,都這樣了為什么還要打扮得華麗漂亮。其實這是在塑造人物性格,通過人物動作狀態(tài)進(jìn)行烘托,這樣的寫法十分高級。

    下片的前兩句“照花前后鏡,花面相交映”可以說是全文最精彩的兩句,用十個字就寫出了梳妝打扮的過程,以及最終的妝容效果。插上花,拿著兩面鏡子一前一后地照著瞧著,鏡子里交叉出現(xiàn)她的臉孔和花飾,相互輝映,顯得格外好看。最后穿上新貼圖樣的繡花絲綢短襖,襖子上盤著一對金色的鷓鴣,這成雙成對的鷓鴣,勾起了女人無限的情思。最后這兩句,遠(yuǎn)用反襯手法,寫出了女子孤獨難耐的情緒。

    最后一句“雙雙金鷓鴣”寫的是貴族女子的服飾花紋。通篇看下來,溫庭筠的寫詞手法很像國畫中的白描,勾畫出完整的人物形象。字里行間滲透出的內(nèi)心感受,讓讀者產(chǎn)生了強烈的代入感。溫庭筠的詞精心雕琢,這樣很容易讓人覺得有堆砌感,于是他習(xí)慣在作品中反復(fù)強調(diào)哀怨,試圖用憂傷的情感沖破寫實刻畫帶來的局限。

    男子借用女子口氣抒發(fā)情感,這一點現(xiàn)代人似乎不能理解。這樣的習(xí)慣其實和詞的誕生以及詞的使用環(huán)境有關(guān)。詞又稱為“曲子詞”,它相當(dāng)于古代流行歌曲的歌詞。這些歌曲往往是女子唱的,但詞人大多數(shù)都是男子,為了便于表演,只能仔細(xì)揣摩女子的口氣、情感、生活細(xì)節(jié),這樣才能寫出來深受大眾歡迎的作品。

    這首詞的藝術(shù)性極高,它把生命中那幽微朦朧的情緒自然地給我們傳達(dá)出來,顯得細(xì)膩動人。女人外面打扮得那么漂亮,可惜...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