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同時他也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
正是因為劉禹錫是王叔文派改革集團中最為重要的一名人物。后來的李純繼位,宣告了以王叔文為首的集團改革失敗,隨后王叔文被李純賜死,王丕被貶后病亡。而劉禹錫與難友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貶為遠州刺史,之后又被加貶為遠州司馬。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八司馬事件”。
劉禹錫因為站錯隊伍曾多次被貶,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貶。因為改革的失敗,李純恨透了他們,將他們流放到祖國最為偏遠的地區(qū),而且在他們被貶的途中還會加貶,這仇恨是有多大!劉禹錫也因為被貶到處流放,在這期間他因為思念家鄉(xiāng)曾寫下了多首千古名篇。
今天筆者給大家推薦的就是其在被貶期間所作的一首名篇。在這首詩中寫出了劉禹錫羈旅的艱辛和思歸之苦,最后一句更是感動世人!詩文如下:
秋風引
唐代: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這首詩寫于劉禹錫被貶南方,秋風起、雁南飛,勾起了他的思鄉(xiāng)之情,于是他揮筆寫下了這首詩。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秋季本就是個感傷的季節(jié),而詩人首句便以“秋風”和“雁群”起筆,所營造出的畢竟是一幅蕭瑟、落寞氛圍。彼時的劉禹錫被貶流放在南方,一日早晨,他踱步于庭中。常年的流放生活早已讓他身心疲憊,而此時陣陣秋風卻在他不知不覺時吹面而來,吹響了庭中的樹葉,也送來了一群南飛的大雁。此般的蕭瑟與空靈的景色更加襯托出劉禹錫被貶流放后的孤寂與落寞處境,大雁總有歸期,而他劉禹錫呢?寫盡羈旅思鄉(xiāng)之苦。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后兩句詩人的眼光從前兩句遠處的“雁群”拉回到了庭院中。詩人望見眼前的樹木被秋風吹過的情景,耳中回蕩著瑟瑟秋風掃樹葉的聲音。這些傷感的秋景也只有飄落異鄉(xiāng)的羈旅客才會最先得知吧!
最后的這句“孤客最先聞”可以說是整首詩的點睛之筆,讀來也不免讓人感動,寫出了孤身一人在外漂泊之人的凄苦處境。面對這般蕭瑟的傷感秋色,也只有孤獨的異鄉(xiāng)客才會觸景生情,最先想起遠方的家鄉(xiāng)和心中的那個她吧!
詩豪劉禹錫的這首詩是否也觸動你的內(nèi)心了呢?
相關(guān)文章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