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導(dǎo)航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今天說的這位詩人名字叫陳陶。
陳陶早年熱衷于科舉考試,屢試不第之后,開始縱情于山水,其作品《隴西行》選入《唐詩三百首》,是唯一入選的福建籍詩人作品。
一起來欣賞陳陶這首入選唐詩三百首的代表作: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大漢將士奮不顧身趕往前線,誓死要蕩平匈奴,身穿錦袍的五千精兵在與匈奴作戰(zhàn)中全軍覆沒。
這兩句是借用李陵帶領(lǐng)五千士兵挑戰(zhàn)匈奴的典故來描寫唐軍將士忠勇敢戰(zhàn)的氣概和獻身精神,也反映了戰(zhàn)斗之激烈和傷亡之慘重。
漢武帝天漢二年秋天,李陵跟隨李廣利出征匈奴,李陵的任務(wù)是牽制匈奴主力。李陵在完成任務(wù)以后的回兵途中,遭遇了八萬匈奴兵的圍擊,殺傷匈奴萬余人。后因糧盡援絕,全軍覆沒,被迫投降。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可憐那無定河邊堆砌如山的白骨,活著的時候,全是少婦們春閨里思念的丈夫。
這里沒有直寫戰(zhàn)爭帶來的悲慘景象,也沒有渲染家人的悲傷情緒,而是寫閨中妻子不知征人戰(zhàn)死,仍然在夢中想見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詩產(chǎn)生震撼心靈的悲劇力量。
陳陶生于唐元和七年,已經(jīng)是中晚唐時期,相較于盛唐的積極進取,這個時期的唐詩開始走向衰退。
安史之亂后,大唐失去了生氣,不論是西北的回鶻,還是西南的吐蕃,都開始對唐帝國進行索取。
可以說,唐帝國后期是利用金錢購買和平,但回鶻還是不時侵?jǐn)_,邊境的軍隊不得不應(yīng)戰(zhàn),但是面對強大的回鶻騎兵,大唐無力招架,在維護邊境上不得不付出血的代價。
安史之亂后,大唐中央為了維持中央統(tǒng)治,不得不安撫藩鎮(zhèn)勢力,只要掛上大唐的稱號,即便上半獨立狀態(tài),唐帝國也是可以接受的。
這樣的內(nèi)憂外患,嚴(yán)重動搖了李唐帝國的通知,而為了維持帝國的運轉(zhuǎn),不得不搜刮百姓,于是起義不斷,最令人熟悉的黃巢起義甚至如同安祿山一樣,攻入了長安。
黃巢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大唐也危在旦夕了。
陳陶去世的時是885年,距離唐代滅亡僅有二十二年。這首詩的主旨是不是反戰(zhàn)?實際上并不是,這是對當(dāng)時底層人民的同情。
強大的國家必然需要強大的武力作為后盾,只可惜唐帝國內(nèi)憂外患,已經(jīng)失去了維護國家正常運作的能力,而人們還在為了腐朽的國家犧牲,這首詩將這種悲情與無奈,寫得很凄楚,令人潸然淚下。
相關(guān)文章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
推薦查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