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導(dǎo)航
56個民族名稱圖片 風(fēng)俗習(xí)慣
“洞房花燭夜”是人們一輩子最大的幸福;“春宵一刻值千金”,更是一生中夢寐以求的時刻??墒敲缱宓哪信嗄杲Y(jié)婚了卻不入洞房,還是一個大家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已然流傳了幾千年。想知道怎么回事,就一起來看看。
舊時,苗族人婚娶,新郎新娘三晚不同宿。姑娘出嫁之日,四鄰姐妹相聚一堂,高唱苗歌,抒發(fā)離別之情。男方迎親時,由女方“高親”(男女各一直系親屬)送姑娘到男方,從側(cè)門進入洞房。三日內(nèi)由“女高親”朝夕相陪,足不出新房,茶食均在房內(nèi)。三日后,拜父母姑嫂,新郎新娘雙雙到娘家,稱“回門”?!盎亻T”返回后,請苗老師安“家先”,并在本“宗表”中寫上新媳婦的名字,表示新娘已是本宗族的人了。當(dāng)晚,新郎新娘方可同宿。
新婚三晚不同宿的婚俗,在苗族流傳的時間相當(dāng)久遠,其原因未見史籍記載,而民間流傳的一些美麗而動聽的傳說,卻可以幫助我們探索苗族婚俗的淵源。苗寨老人石青山曾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不知哪朝哪代的一天,土家族姑娘覃氏到山上采金銀花,突遇一只豹子,嚇得滾下巖坎,被一石姓苗族年輕措人所救,后來雙方有了愛慕之情。有一天石家請媒人到覃家提親,覃家夫婦高低不同意,覃母對媒人說:“石家后生救了我女兒性命,恩重如山,要騾要馬隨便挑,要我女兒做媳婦萬萬不能。”這門親事就擱下來了。
又過了幾個月,一場大雨落了三天三夜,山洪暴發(fā),覃家房屋倒塌,父親喪命,糧食被水全部沖走。正在母女倆為難之時,年輕獵人領(lǐng)著一幫人給覃家送來衣食用品,并對覃母說:“您老人家不嫌棄我們苗家的話,我愿意接您上山,養(yǎng)老送終。您老人家不愿意上山,我們就幫您修—棟新房?!币幌挘f得老人熱淚直滾,但還是不肯上山。于是,年輕獵人就給母女倆修了一棟—正兩廂房的瓦屋。覃母見年輕獵人勤勞厚道,就把女兒許配給他了。女兒出閣那天,母親心里還是不踏實,就對“高親”說:“你們把姑娘送去,要陪她三天三夜,如果苗家人真的粗野,就把姑娘給我?guī)Щ貋??!庇谑?,“高親”硬是陪姑娘吃住三天三夜,見苗家人確實勤勞忠厚,才啟程回家。以后,凡苗家人結(jié)婚,都是遵循新婚三晚不同宿的習(xí)俗。
五十六個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