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寒露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寒露的意思就是地上的露水凝結(jié)成霜,氣溫從涼爽向寒冷過渡,寒露時節(jié),北方的一些地區(qū)開始降雪,南方也進入深秋,寒露時節(jié)人們開始注意保暖養(yǎng)生,寒露的古詩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寒露的古詩有哪些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fēng)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寒露時節(jié),梧桐葉上,露水凝結(jié)成霜。這樣冷的天氣了,怕是到了晚秋了吧。露凈萬物,真是好看!不要嫌煩,等到天亮了,露水干了,再想看就難了!

    《齋心》

    唐·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濛朧。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fēng)。云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

    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

    /uploads/image/2020/11/12/u=1806163176,2987620452&fm=26&gp=0.jpg

    這首詩是王昌齡在山中修煉時所寫,女蘿等植物覆蓋了石壁,溪水幽幽地流著。紫葛、菊花在寒露時娟娟地開放著。早晨喝花上的露水,晚上就靜臥在松下,享受輕風(fēng)。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王昌齡最后說,日月洗滌了我的魂魄,天空寰宇都倍覺空闊。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逆知后應(yīng)不復(fù)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寒露時節(jié),王安石在庭院之中,感慨秋日漫漫,寒露來了,身上的衣服也覺得單薄。這樣的夜中,王安石想起了自己的好友。在這樣一個深秋時節(jié),許多人同王安石一般,會想念友人,在這樣的深秋中,愿友人珍重自己,好待來日相見。

    《秋日望西陽》

    唐·劉滄

    古木蒼苔墜幾層,行人一望旅情增。太行山下黃河水, 銅雀臺西武帝陵。

    風(fēng)入蒹葭秋色動,雨余楊柳暮煙凝。野花似泣紅妝淚,寒露滿枝枝不勝。

    秋日,多是悲涼思歸之句。古木蒼苔垂下來好幾層,行人一看這些,便增行旅之情。此時正值秋日,風(fēng)援著蒹葭,雨后的楊柳上凝結(jié)了暮煙,那些野花像是女子哭泣一般,寒露凝霜,結(jié)在枝上,樹枝都要無法承受了。

    《池上》

    唐·白居易

    裊裊涼風(fēng)動,凄凄寒露零。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池上的景象。裊裊的涼風(fēng)吹動,凄冷的寒露凝結(jié)。蘭草衰零花越來越白,荷破葉子卻更青了。沙鶴獨自棲在沙灘上,兩只水螢齊飛。如果說寥落孤寂的境地,那就是酒醒之時看著這些凄冷景色。

    《玉蝴蝶》

    宋·柳 永

    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水風(fēng)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故人何,煙水茫茫。難忘。

    文期酒會,幾孤風(fēng)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

    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這首詞是宋代詞人柳永為懷念湘中故人所作。詞人憑闌遠望,但見秋景蕭疏,花老,梧葉黃,煙水茫茫,故人不見,悲秋傷離之感充盈心頭。在下片中回憶昔日文期酒會、相聚之樂,慨嘆今日相隔遙遠,消息難通。最后“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回應(yīng)開頭“望處”。全詞以抒情為主,把寫景和敘事、憶舊和懷人、羈旅和離別、時間和空間,融匯為一個渾然的藝術(shù)整體,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

    《晚次宿預(yù)館》

    唐·錢起

    鄉(xiāng)心不可問,秋氣又相逢。飄泊方千里,離悲復(fù)幾重。

    回云隨去雁,寒露滴鳴蛩。延頸遙天末,如聞故國鐘。

    這個秋日的寒露時節(jié),錢起漂泊千里,想家了。飄泊在外,很多時間沒有再相宜,可秋天來了,思念也來了。飄泊千萬里,離家的悲傷又增加了許多重。云彩跟著大雁去了,寒露滴著蟋蟀等鳴蟲。伸著脖子遙看著天邊,就像聽到故園的鐘聲一樣。

    《木芙蓉》

    唐·韓愈

    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

    艷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fēng)。

    這首詩寫木芙蓉花。芙蓉,因其花皎若芙蓉出水,似蓮花展瓣,故名“木蓮花”,而蓮似芙蓉,又名“水芙蓉”,兩者名歸一宗,所以詞中才有“認同宗,蓮與芙蓉”。又蓮生于水,故曰“水間紅”,芙蓉開于晚秋,可謂天生“寒露中”。芙蓉豐姿艷麗,占盡深秋風(fēng)情,又名“拒霜花”。芙蓉臨水,波光花影,相映成趣,若蘆楓為伴,則更相得益彰。

    《宿瓜州》

    李紳

    煙昏水郭津亭晚,回望金陵若動搖。沖浦回風(fēng)翻宿浪,照沙低月斂殘潮。

    柳經(jīng)寒露看蕭索,人改衰容自寂寥。官冷舊諳唯旅館,歲陰輕薄是涼飆。

    這個秋日,詩人行宿爪州,感慨羈旅寂寞。寒露時節(jié)的柳條十分蕭索,人也空顏衰老,倍感寂寥。仕途不順最熟悉的是旅館,這涼風(fēng)最讓人感到歲月涼薄。

    《晚景悵然簡二三子》

    唐·李嶠

    楚客秋悲動,梁臺夕望賒。梧桐稍下葉,山桂欲開花。

    氣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長歌白水曲,空對綠池畢。

    這首詩是詩人感慨秋景凄涼而寫的寄人之作。被貶謫后客居他鄉(xiāng)的人一到秋天,便 十分悲慟,登臺遠望。梧桐開始落葉,山桂就要開花了。夕陽西下,涼氣預(yù)示著寒露要來了,晚霞的光也即將收回了。空對著這樣的景色,只是叫人多生感慨罷了。

    寒露有什么吉祥寓意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jié)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xiàn)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的天氣變化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jié)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對秋收十分有利。我國大陸上絕大部分地區(qū)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貴州局部地區(qū)尚可聽到雷聲。華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區(qū)則只有幾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給冬小麥的適時播種帶來困難,成為旱地小麥爭取高產(chǎn)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海南和西南地區(qū)這時一般仍然是秋雨連綿,少數(shù)年份江淮和江南也會出現(xiàn)陰雨天氣,對秋收秋種有一定的影響。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緊采收棉花,遇降溫早的年份,還可以趁氣溫不算太低時把棉花收回來。江淮及江南的單季晚稻即將成熟,雙季晚稻正在灌漿,要注意間歇灌溉,保持田間濕潤。

    寒露的風(fēng)俗習(xí)慣

    預(yù)防秋燥

    秋天氣候干燥,因而皮膚水分蒸發(fā)快,故易造成皮膚干裂、皺紋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結(jié)等,因此秋天預(yù)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則。室內(nèi)要保持一定的濕度,重視補充機體水分,要避免過勞和劇烈運動使津氣液耗損。為了防止皮膚干燥可涂擦各種護膚霜。但應(yīng)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頭經(jīng)常舔口唇,否則會使口唇干燥皸裂加重。

    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雖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fā)生。因此,入秋之后應(yīng)少食瓜果,脾胃虛寒者尤應(yīng)禁忌。

    我國古時曾使用的“平氣法”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strong>寒露的古詩大家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