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導(dǎo)航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著名的送別詩有哪些?前兩首課本里有,后一首你絕對想不到。
詩詞作為中華民族文化中源遠流長的經(jīng)典,一直以來,不僅向我們講述著先人們的生活,更向我們述說著先人們的心緒。而就在這數(shù)無可數(shù)的詩詞樂章之中,有一種詩詞,一直以來寄托著詩人眷戀不舍的深情,也炙烤著讀者的內(nèi)心。這就是——送別詩。
從小到大,我們學(xué)了很多的送別詩。
膾炙人口的有李白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這四句簡單直白的詩,不僅展現(xiàn)出了汪倫的熱情,李白的真摯,汪李二人之間友誼的深厚,更為我們刻畫了一幅生動活潑的送別圖:將走之際,老朋友突然出現(xiàn)在身后。雖無所雕飾,卻感人至深。
除李白的《贈汪倫》之外,高適的《別董大》也一直為后人所稱道。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和《贈汪倫》不同,《別董大》的關(guān)注點不只是送的人和別的人的友誼之深。
在這首詩里,詩人沒有直說自己和董大的友情如何,有多么多么深厚,而是說,從此一別,你要奔赴更好的前程,不要對未來太過憂慮,你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兩句,通過寫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愿來間接傾述兩人之間友誼之深。正是因為是至交好友,知音知己,所以才能吐露出如此真摯的祝福。
《贈汪倫》和《別董大》分別從送者和別者兩個角度來講述了兩段有關(guān)送別的故事,傾述了兩種送別之情。
《贈汪倫》一詩中,李白是被送者,汪倫是送者。詩是以被送之人的角度來寫的,詩人李白看到前來送別自己的好友汪倫,感佩送別之人的深情始有此作。
而《別董大》一詩則是以送別者的角度來寫的,詩人高適是送者,友人董大則是被送者。詩人看到即將遠行的友人,心頭既有戀戀不舍之情,又有對友人的祝福與撫慰。
而在“詩中之詩”的“詩三百”中,亦有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別詩。
燕燕
國風(fēng)邶風(fēng)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于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于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這首《燕燕》頗有緣故。多數(shù)解詩人認為這是莊姜送別衛(wèi)桓公之生母戴媯之作。
詩以燕子起興,通過燕子的“差池其羽”“頡之頏之”“上下其音”,既寫出了被送者的漸行漸遠,更突出了送別者眷眷難分的惜別之情。就像燕子盤旋在空中,送者與被送者依依傷別的場面好像就這樣刻畫于我們眼前。
末章送別者寫被送者的性格溫柔,為人和順,善良謹慎,通過回憶友人的這些優(yōu)良品質(zhì),使不舍之情被烘托的更加熾熱。
難怪王士禛會認為,此詩“為萬古送別之祖”。由此也可見,此詩對后世的影響之深。
相關(guān)文章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
推薦查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