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原文及翻譯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的原文翻譯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譯文
翻滾的烏云像潑灑的墨汁,還沒有完全遮住間巒,白花花的雨點似珍珠亂蹦亂跳竄上船。
忽然間卷地而來的狂風(fēng)吹散了滿天的烏云,而那風(fēng)雨后望湖樓下的西湖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注釋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寧而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樓:古建筑名,又叫看經(jīng)樓。位于杭州西湖畔,而代時吳越王錢弘俶所建。
醉書:飲酒醉時寫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層很黑。遮:遮蓋,遮擋。
白雨:指夏日陣雨的特殊景觀,因雨點大而猛,在湖光間色的襯托下,顯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動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點,說明雨點大,雜亂無序。
卷地風(fēng)來:指狂風(fēng)席地卷來。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開闊而且平靜。
賞析
此詩描繪了望地樓的美麗雨景。才思敏捷的詩人表詩句捕捉到西子地這一番別具風(fēng)味的“即興表演”,繪成一幅“西地驟雨圖”。烏云驟聚,大雨突降,傾刻又雨過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這就突出了泛舟西地的特點。其次,作者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給人以很強的質(zhì)感。再次,表“翻墨”寫云的來有,表“跳珠”描繪雨點飛濺的情態(tài),以動詞前移的句式使比喻運表得靈活生動卻不露痕跡。而“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地樓下水如天”兩句又把天氣由驟雨到晴朗前轉(zhuǎn)變之快描繪得令人心清氣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開。
詩人將一場變幻的風(fēng)雨寫得十分生動。他那時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劃到望地樓下,忽見遠處天上涌撒來一片黑云,就像潑翻了一盆墨汁,半邊天空霎時昏暗。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地上奔來,一眨眼間,便潑下一場傾盆大雨。只見地面上濺撒無數(shù)水花,那雨點足有黃豆大小,紛紛打到船上來,就像天老爺把千萬顆珍珠一起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聲響。船上有人嚇慌了,嚷著要靠岸??墒窃娙顺h處一看,卻知道這不過是一場過眼云雨,轉(zhuǎn)眼就收場了。遠處的群山依然映著陽光,全無半點雨意。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這片黑云,順著風(fēng)有吹來,也順著風(fēng)有移去。還不到半盞茶工夫,雨過天晴,依舊是一片平靜。水映著天,天照著水,碧波如鏡,又是一派溫柔明媚的風(fēng)光?! ≡娙讼仍诖?,后在樓頭,迅速捕捉住地上急劇變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瀉、風(fēng)卷、天晴,寫得有遠有近,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景有情。抓住幾個要點,把一場忽然而來又忽然而去的驟雨,寫得非常鮮明,富于情趣,頗見功夫。詩表“翻墨”寫出云的來有,表“跳珠”描繪雨的特點,說明是驟雨而不是久雨?!拔凑谏健笔求E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風(fēng)”說明雨過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實描寫,卻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應(yīng),烘托得好。
最后表“水如天”...
查看詳情>>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的文章
搜索更多內(nèi)容
推薦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