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松暗水涓涓,夜涼人未眠。
      西峰月猶在,遙憶草堂前。
    • 翩翩出上京,幾日到邊城。
      漸覺風沙起,還將弓箭行。
      席箕侵路暗,野馬見人驚。
      軍府知歸慶,應教數(shù)騎迎。
    • 聞君鶴嶺住,西望日依依。
      遠客偏相憶,登城獨不歸。
      十年為道侶,幾處共柴扉。
      今日煙霞外,人間得見稀。
    • 舊宅誰相近,唯僧近竹關。
      庭閑云滿井,窗曉雪通山。
      來客半留宿,借書多寄還。
      明時未中歲,莫便一生閑。
    • 年狀皆齊初有髭,鵲山漳水每追隨。
      使君座下朝聽易, 處士庭中夜會詩。
      新作句成相借問,閑求義盡共尋思。
      經(jīng)今三十馀年事,卻說還同昨日時。
    • 山中春已晚,處處見花稀。
      明日來應盡,林間宿不歸。
    • 遠客悠悠任病身,謝家池上又逢春。
      明年各自東西去,此地看花是別人。
    • 終日不離塵土間,若為能見此身閑。
      今朝暫共游僧語,更恨趨時別舊山。
    • 起得幽亭景復新,碧莎地上更無塵。
      琴書著盡猶嫌少, 松竹栽多亦稱貧。
      藥酒欲開期好客,朝衣暫脫見閑身。
      成名同日官連署,此處經(jīng)過有幾人。
    • 知君本是煙霞客,被薦因來城闕間。
      世業(yè)偏臨七里瀨, 仙游多在四明山。
      早聞詩句傳人遍,新得科名到處閑。
      惆悵灞亭相送去,云中琪樹不同攀。
    • 雙鬟初合便分離,萬里征夫不得隨。
      今日軍回身獨歿,去時鞍馬別人騎。
    •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節(jié)。
      仙人勸我食,令我頭青面如雪。
      逢人寄君一絳囊,書中不得傳此方。
      君能來作棲霞侶, 與君同入丹玄鄉(xiāng)。
    • 水上山沉沉,征途復繞林。
      途荒人行少,馬跡猶可尋。
      雪中獨立樹,??谑H禽。
      離憂如長線,千里縈我心。
    • 孝女獨垂發(fā),少年唯一身。
      無家空托墓,主祭不從人。
      相吊有行客,起廬無舊鄰。
      江頭聞哭處,寂寂楚花春。
    • 病來辭赤縣,案上有丹經(jīng)。
      為客燒茶灶,教兒掃竹亭。
      詩成添舊卷,酒盡臥空瓶。
      闕下今遺逸,誰瞻隱士星。
    • 早在山東聲價遠,曾將順策佐嫖姚。
      賦來詩句無閑語, 老去官班未在朝。
      身屈只聞詞客說,家貧多見野僧招。
      獨從書閣歸時晚,春水渠邊看柳條。
    • 玉毫不著世間塵,輝相分明十八身。
      入夜無煙燈更好,堂中唯有轉經(jīng)人。
    • 京中開講已多時,曾作壇頭證戒師。
      歸到雙溪橋北寺,鄉(xiāng)僧爭就學威儀。
    • 過嶺萬馀里,旅游經(jīng)此稀。
      相逢去家遠,共說幾時歸。
      海上見花發(fā),瘴中唯鳥飛。
      炎州望鄉(xiāng)伴,自識北人衣。
    • 東風節(jié)氣近清明,車馬爭來滿禁城。
      二十八人初上牒, 百千萬里盡傳名。
      誰家不借花園看,在處多將酒器行。
      共賀春司能鑒識,今年定合有公卿。
    • 靜曲閑房病客居,蟬聲滿樹槿花疏。
      故人只在藍田縣,強半年來未得書。
    • 東風漸暖滿城春,獨占幽居養(yǎng)病身。
      莫說櫻桃花已發(fā),今年不作看花人。
    • 出山成北首,重去結茅廬。
      移石修廢井,掃龕盛舊書。
      開田留杏樹,分洞與僧居。
      長在幽峰里,樵人見亦疏。
    • 客愁無次第,川路重辛勤。
      藻密行舟澀,灣多轉楫頻。
      薄游空感惠,失計自憐貧。
      賴有汀洲句,時時慰遠人。
    • 采玉峰連佛寺幽,高高斜對驛門樓。
      無端來去騎官馬,寸步教身不得游。
    • 數(shù)卷新游蜀客詩,長安僻巷得相隨。
      草堂雪夜攜琴宿,說是青城館里時。
    • 臺殿曾為貴主家,春風吹盡竹窗紗。
      院中仙女修香火,不許閑人入看花。
    • 茅山近別剡溪逢,玉節(jié)青旄十二重。
      自說年年上天去,羅浮最近海邊峰。
    • 青天蕩蕩高且虛,上有白日無根株。
      流光暫出還入地, 催我少年不須臾。
      與君相逢不寂寞,衰老不復如今樂。
      玉卮盛酒置君前,再拜愿君千萬年。
    • 年過五十到南宮,章句無名荷至公。
      黃紙開呈相府后, 朱衣引入謝班中。
      諸曹縱許為仙侶,群吏多嫌是老翁。
      最幸紫薇郎見愛,獨稱官與古人同。
    • 尋師遠到暉天觀,竹院森森閉藥房。
      聞入靜來經(jīng)七日,仙童檐下獨焚香。
    • 野館非我室,新居未能安。
      讀書避塵雜,方覺此地閑。
      過郭多園墟,桑果相接連。
      獨游竟寂寞,如寄空云山。
      夏景常晝毒,密林無鳴蟬。
      臨溪一盥濯,清去肢體煩。
      出林望曾城,君子在其間。
      戎府草章記,阻我此游盤。
      憶昔西潭時,并持釣魚竿。
      共忻得魴鯉,烹鲙于我前。
      幾朝還復來,嘆息時獨言。
    • 行人結束出門去,幾時更踏門前路。
      憶昔君初納采時, 不言身屬遼陽戍。
      早知今日當別離,成君家計良為誰。
      男兒生身自有役,那得誤我少年時。
      不如逐君征戰(zhàn)死, 誰能獨老空閨里。
    • 細泉深處落,夜久漸聞聲。
      獨起出門聽,欲尋當澗行。
      還疑隔林遠,復畏有風生。
      月下長來此,無人亦到明。
    • 日暮遠歸處,云間仙觀鐘。
      唯持青玉牒,獨立碧雞峰。
      陰澗長收乳,寒泉舊養(yǎng)龍。
      幾時因賣藥,得向海邊逢。
    • 相看頭白來城闕,卻憶漳溪舊往還。
      今體詩中偏出格, 常參官里每同班。
      街西借宅多臨水,馬上逢人亦說山。
      蕓閣水曹雖最冷,與君長喜得身閑。
    • 歲朝園寢遣公卿,學省班中亦攝行。
      身逐陵官齊再拜, 手持木鐸叩三聲。
      寒更報點來山殿,曉炬分行照柏城。
      卻下龍門看漸遠,金峰高處日微明。
    • 春江無云潮水平,蒲心出水鳧雛鳴。
      長干夫婿愛遠行,自染春衣縫已成。
      妾身生長金陵側,去年隨夫住江北。
      春來未到父母家,舟小風多渡不得。
      欲辭舅姑先問人,私向江頭祭水神。
    • 秋堂羸病起,盥漱風雨朝。
      竹影冷疏澀,榆葉暗飄蕭。
      街徑多墜果,墻隅有蛻蜩。
      延瞻游步阻,獨坐閑思饒。
      君居應如此,恨言相去遙。
    • 靈藤為拄杖,白凈色如銀。
      得自高僧手,將扶病客身。
      春游不騎馬,夜會亦呈人。
      持此歸山去,深宜戴角巾。
    • 遍住江南寺,隨緣到上京。
      多生修律業(yè),外學得詩名。
      講殿偏追入,齋家別請行。
      青楓鄉(xiāng)路遠,幾日盡歸程。
    • 早得聲名年尚少,尋常志氣出風塵。
      文場繼續(xù)成三代, 家族輝華在一身。
      幼子見生才滿月,選書知寫未呈人。
      送君帳下衣裳白,數(shù)尺墳頭柏樹新。
    • 古寺臨壇久,松間別起堂。
      看添浴佛水,自合讀經(jīng)香。
      愛養(yǎng)無家客,多傳得效方。
      過齋長不出,坐臥一繩床。
    • 寒天正飛雪,行人心切切。
      同為萬里客,中路忽離別。
      別君汾水東,望君汾水西。
      積雪無平岡,空山無人蹊。
      羸馬時倚轅,行行未遑食。
      下車勸僮仆,相顧莫嘆息。
      詎知佳期隔,離念終無極。
    • 低折滄洲簿,無書整兩春。
      馬從同事借,妻怕罷官貧。
      道僻收閑藥,詩高笑故人。
      仍聞長吏奏,表乞鎖廳頻。
    • 早聞聲價滿京城,頭白江湖放曠情。
      講易自傳新注義, 題詩不著舊官名。
      近移馬跡山前住,多向牛頭寺里行。
      天子如今議封禪,應將束帛請先生。
    • 騄耳新駒駿得名,司空遠自寄書生。
      乍離華廄移蹄澀, 初到貧家舉眼驚。
      每被閑人來借問,多尋古寺獨騎行。
      長思歲旦沙堤上,得從鳴珂傍火城。
    • 曾成趙北歸朝計,因拜王門最好官。
      為郡暫辭雙鳳闕, 全家遠過九龍灘。
      山鄉(xiāng)只有輸蕉戶,水鎮(zhèn)應多養(yǎng)鴨欄。
      地僻尋常來客少,刺桐花發(fā)共誰看。
    • 日早欲參禪,竟無相識緣。
      道場今獨到,惆悵影堂前。
    • 獨上西樓盡日閑,林煙演漾鳥蠻蠻。
      謝家兄弟重城里,不得同看雨后山。
    • 舊寵昭陽里,尋仙此最稀。
      名初出宮籍,身未稱霞衣。
      已別歌舞貴,長隨鸞鶴飛。
      中官看入洞,空駕玉輪歸。
    • 蓮葉團團杏花拆,長江鯉魚鬐鬣赤。
      念君少年棄親戚, 千里萬里獨為客。
      誰言遠別心不易,天星墜地能為石。
      幾時斷得城南陌,勿使居人有行役。
    • 萬里為朝使,離家今幾年。
      應知舊行路,卻上遠歸船。
      夜泊避蛟窟,朝炊求島泉。
      悠悠到鄉(xiāng)國,遠望海西天。
    • 西街幽僻處,正與懶相宜。
      尋寺獨行遠,借書常送遲。
      家貧無易事,身病足閑時。
      寂寞誰相問,只應君自知。
    • 仙郎白首未歸朝,應為蒼生領六條。
      惠化州人盡清凈, 高情野鶴與逍遙。
      竹間虛館無朝訟,山畔青田長夏苗。
      終日政聲長獨坐,開門長望浙江潮。
    • 夏木多好鳥,偏知反舌名。
      林幽仍共宿,時過即無聲。
      竹外天空曉,谿頭雨自晴。
      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入霧暗相失,當風閑易驚。
      來年上林苑,知爾最先鳴。
    • 洛陽北門北邙道,喪車轔轔入秋草。
      車前齊唱薤露歌, 高墳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陽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終作誰家柱下石。
      山頭松柏半無主, 地下白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紙錢,烏鳶作窠銜上樹。
      人居朝市未解愁,請君暫向北邙游。
    • 十八年來恨別離,唯同一宿詠新詩。
      更相借問詩中語,共說如今勝舊時。
    • 一身依止荒閑院,燭耀窗中有宿煙。
      遍禮華嚴經(jīng)里字,不曾行到寺門前。
    • 愛君紫閣峰前好,新作書堂藥灶成。
      見欲移居相近住,有田多與種黃精。
    • 百神齋祭相隨遍,尋竹看山亦共行。
      明日城西送君去,舊游重到獨題名。
    • 行路雨修修,青山盡海頭。
      天涯人去遠,嶺北水空流。
      夜市連銅柱,巢居屬象州。
      來時舊相識,誰向日南游。
    • 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頭。
      夕陰生遠岫,斜照逐回流。
      此地動歸思,逢人方倦游。
      吳興耆舊盡,空見白蘋洲。
    • 幽室獨焚香,清晨下未央。
      山開登竹閣,僧到出茶床。
      收拾新琴譜,封題舊藥方。
      逍遙無別事,不似在班行。
    • 萬里海西路,茫茫邊草秋。
      計程沙塞口,望伴驛峰頭。
      雪暗非時宿,沙深獨去愁。
      塞鄉(xiāng)人易老,莫住近蕃州。
    • 出郭見落日,別君臨古津。
      遠程無野寺,宿處問何人。
      原色不分路,錫聲遙隔塵。
      山陰到家節(jié),猶及蕙蘭春。
    • 聞君久臥在云間,為佐嫖姚未得還。
      新結茅廬招隱逸, 獨騎驄馬入深山。
      九靈洞口行應到,五粒松枝醉亦攀。
      明日珂聲出城去,家僮不復掃柴關。
    • 日觀東峰幽客住,竹巾藤帶亦逢迎。
      暗修黃箓無人見, 深種胡麻共犬行。
      洞里仙家常獨往,壺中靈藥自為名。
      春泉四面繞茅屋,日日唯聞杵臼聲。
    • 圣朝選將持符節(jié),內使宣時百辟聽。
      海北蠻夷來舞蹈, 嶺南封管送圖經(jīng)。
      白鷴飛繞迎官舫,紅槿開當宴客亭。
      此處莫言多瘴癘,天邊看取老人星。
    • 離燈及晨輝,行人起復思。
      出門兩相顧,青山路逶迤。
    • 又見帝城里,東風天氣和。
      官閑人事少,年長道情多。
      紫掖發(fā)章句,青闈更詠歌。
      誰知余寂寞,終日斷經(jīng)過。
    • 皎皎仙家鶴,遠留閑宅中。
      徘徊幽樹月,嘹唳小亭風。
      丞相西園好,池塘野水通。
      欲將來放此,賞望與賓同。
    • 十年人詠好詩章,今日成名出舉場。
      歸去唯將新誥牒, 后來爭取舊衣裳。
      山橋曉上芭蕉暗,水店晴看芋草黃。
      鄉(xiāng)里親情相見日,一時攜酒賀高堂。
    • 云水東南兩月程,貪歸慶節(jié)馬蹄輕。
      春橋欲醉攀花別, 野路閑吟觸雨行。
      詩價已高猶失意,禮司曾賞會成名。
      舊山風月知應好,莫向秋時不到京。
    • 相印暫離臨遠鎮(zhèn),掖垣出守復同時。
      一行已作三年別, 兩處空傳七字詩。
      越地江山應共見,秦天風月不相知。
      人間聚散真難料,莫嘆平生信所之。
    • 轉轉無成到白頭,人間舉眼盡堪愁。
      此生已是蹉跎去, 每事應從鹵莽休。
      雖作閑官少拘束,難逢勝景可淹留。
      君歸與訪移家處,若個峰頭最較幽。
    • 詔發(fā)官兵取亂臣,將軍弓箭不離身。
      今君獨在征東府,莫遣功名屬別人。
    • 山中日暖春鳩鳴,逐水看花任意行。
      向晚歸來石窗下,菖蒲葉上見題名。
    • 鴨鴨,觜唼唼。
      青蒲生,春水狹。
      蕩漾木蘭船, 中有雙少年。
      少年醉,鴨不起。
    • 寒山白云里,法侶自招攜。
      竹徑通城下,松門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仿佛遙看處,秋風是會稽。
    • 三朝出入紫微臣,頭白金章未在身。
      登第早年同座主, 題詩今日是州人。
      閶門柳色煙中遠,茂苑鶯聲雨后新。
      此處吟詩向山寺,知君忘卻曲江春。
    • 一尊清酒兩人同,好在街西水縣中。
      自恨病身相去遠,此時閑坐對秋風。
    • 郡內開新火,高齋雨氣清。
      惜花邀客賞,勸酒促歌聲。
      共醉移芳席,留歡閉暮城。
      政閑方宴語,琴筑任遙情。
    • 桂楫彩為衣,行當令節(jié)歸。
      夕潮迷浦遠,晝雨見人稀。
      野芰到時熟,江鷗泊處飛。
      離琴一奏罷,山雨靄馀暉。
    • 老著青衫為楚宰,平生志業(yè)有誰知。
      家僮從去愁行遠, 縣吏迎來怪到遲。
      定訪玉泉幽院宿,應過碧澗早茶時。
      向南漸漸云山好,一路唯聞唱竹枝。
    • 劉君久被時拋擲,老向城中作選人。
      昨日街西相近住,每來存問老夫身。
    • 春草空祠墓,荒林唯鳥飛。
      記年碑石在,經(jīng)亂祭人稀。
      野鼠緣朱帳,陰塵蓋畫衣。
      近門潭水黑,時見宿龍歸。
    • 觀里初晴竹樹涼,閑行共到最高房。
      昨來官罷無生計,欲就師求斷谷方。
    • 古釵墮井無顏色,百尺泥中今復得。
      鳳凰宛轉有古儀, 欲為首飾不稱時。
      女伴傳看不知主,羅袖拂拭生光輝。
      蘭膏已盡股半折,雕文刻樣無年月。
      雖離井底入匣中, 不用還與墜時同。
    • 瀟湘多別離,風起芙蓉洲。
      江上人已遠,夕陽滿中流。
      鴛鴦東南飛,飛上青山頭。
    • 身在勤勞地,常思放曠時。
      功成歸圣主,位重委群司。
      看壘臺邊石,閑吟篋里詩。
      蒼生正瞻望,難與故山期。
    • 別家行萬里,自說過扶馀。
      學得中州語,能為外國書。
      與醫(yī)收海藻,持咒取龍魚。
      更問同來伴,天臺幾處居。
    • 江亭寒日晚,弦管有離聲。
      從此一筵別,獨為千里行。
      遲遲戀恩德,役役限公程。
      回首吟新句,霜云滿楚城。
    • 南康太守負才豪,五十如今未擁旄。
      早得一人知姓字, 常聞三事說功勞。
      月明渡口漳江靜,云散城頭贛石高。
      郡政已成秋思遠,閑吟應不問官曹。
    • 黃門詔下促收捕,京兆尹系御史府。
      出門無復部曲隨, 親戚相逢不容語。
      辭成謫尉南海州,受命不得須臾留。
      身著青衫騎惡馬,中門之外無送者。
      郵夫防吏急喧驅, 往往驚墮馬蹄下。
      長安里中荒大宅,朱門已除十二戟。
      高堂舞榭鎖管弦,美人遙望西南天。
    • 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漸消。
      迎師親出道,從諫早臨朝。
      佞幸威權薄,忠良寵錫饒。
      丘陵今一變,無復白云謠。
      觀風欲巡洛,習戰(zhàn)亦開池。
      始改三年政,旋聞七月期。
      陵分內外使,官具吉兇儀。
      渭北新園路,簫笳遠更悲。
      曉日龍車動,秋風閶闔開。
      行帷六宮出,執(zhí)紼萬方來。
      慘慘郊原暮,遲遲挽唱哀。
      空山煙雨夕,新陌繞陵臺。
    • 當年膽略已縱橫,每見妖星氣不平。
      身貴早登龍尾道, 功高自破鹿頭城。
      尋常得對論邊事,委曲承恩掌內兵。
      會取安西將報國,凌煙閣上大書名。
    • 寂寂山景靜,幽人歸去遲。
      橫琴當月下,壓酒及花時。
      冷露濕茆屋,暗泉沖竹籬。
      西峰采藥伴,此夕恨無期。
    • 去去遠遷客,瘴中衰病身。
      青山無限路,白首不歸人。
      海國戰(zhàn)騎象,蠻州市用銀。
      一家分幾處,誰見日南春。
    • 憶在江南日,同游三月時。
      采茶尋遠澗,斗鴨向春池。
      送客沙頭宿,招僧竹里棋。
      如今各千里,無計得相隨。
    張籍 [唐朝]

    張籍(約767年—約830年),唐朝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yè)”。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古詩大全

    hao86網(wǎng)古詩為您帶來張籍的詩,張籍代表作,張籍的名詩,張籍的詩句,張籍的詩全集,張籍簡介

    http://yanglaopt.net/shici_alist_15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