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金天廟下西京道,巫女紛紛走似煙。
      手把紙錢迎過客,遣求恩福到神前。
    • 東城南陌塵,紫幰與朱輪。
      盡說無多事,能閑有幾人。
      唯教推甲子,不信守庚申。
      誰見衡門里,終朝自在貧。
    • 白發(fā)如今欲滿頭,從來百事盡應休。
      只于觸目須防病, 不擬將心更養(yǎng)愁。
      下藥遠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樓。
      賴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獨游。
    • 長安多病無生計,藥鋪醫(yī)人亂索錢。
      欲得定知身上事,憑君為算小行年。
    • 筑城去,千人萬人齊抱杵。
      重重土堅試行錐,軍吏執(zhí)鞭催作遲。
      來時一年深磧里,著盡短衣渴無水。
      力盡不得拋杵聲,杵聲未定人皆死。
      家家養(yǎng)男當門戶,今日作君城下土。
    • 彈箏峽東有胡塵,天子擇日拜將軍。
      蓬萊殿前賜六纛, 還領禁兵為部曲。
      當朝受詔不辭家,夜向咸陽原上宿。
      戰(zhàn)車彭彭旌旗動,三十六軍齊上隴。
      隴頭戰(zhàn)勝夜亦行, 分兵處處收舊城。
      胡兒殺盡陰磧暮,擾擾唯有牛羊聲。
      邊人親戚曾戰(zhàn)沒,今逐官軍收舊骨。
      磧西行見萬里空, 幕府獨奏將軍功。
    • 青門坊外住,行坐見南山。
      此地去人遠,知君終日閑。
      蛙聲籬落下,草色戶庭間。
      好是經過處,唯愁暮獨還。
    • 選得閑坊住,秋來草樹肥。
      風前卷筒簟,雨里脫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藥歸。
      非因入朝省,過此出門稀。
      有地唯栽竹,無池亦養(yǎng)鵝。
      學書求墨跡,釀酒愛朝和。
      古鏡銘文淺,神方謎語多。
      居貧閑自樂,豪客莫相過。
      閑來松菊地,未省有埃塵。
      直去多將藥,朝回不訪人。
      見僧收酒器,迎客換紗巾。
      更恐登清要,難成自在身。
      自知清靜好,不要問時豪。
      就石安琴枕,穿松壓酒槽。
      山晴因月甚,詩語入秋高。
      身外無馀事,唯應筆硯勞。
      閑堂新掃灑,稱是早秋天。
      書客多呈帖,琴僧與合弦。
      莎臺乘晚上,竹院就涼眠。
      終日無忙事,還應似得仙。
      醉倚斑藤杖,閑眠癭木床。
      案頭行氣訣,爐里降真香。
      尚儉經營少,居閑意思長。
      秋茶莫夜飲,新自作松漿。
      每憶舊山居,新教上墨圖。
      晚花回地種,好酒問人沽。
      夜后開朝簿,申前發(fā)省符。
      為郎凡幾歲,已見白髭須。
      菊地才通履,茶房不壘階。
      憑醫(yī)看蜀藥,寄信覓吳鞋。
      盡得仙家法,多隨道客齋。
      本無榮辱意,不是學安排。
      林下無拘束,閑行放性靈。
      好時開藥灶,高處置琴亭。
      更撰居山記,唯尋相鶴經。
      初當授衣假,無吏挽門鈴。
      客散高齋晚,東園景象偏。
      晴明猶有蝶,涼冷漸無蟬。
      藤折霜來子,蝸行雨后涎。
      新詩才上卷,已得滿城傳。
    • 白笏朱衫年少時,久登班列會朝儀。
      貯財不省關身用, 行義唯愁被眾知。
      藏得寶刀求主帶,調成駿馬乞人騎。
      未曾相識多聞說,遙望長如白玉枝。
    • 遠鎮(zhèn)承新命,王程不假催。
      班行爭路送,恩賜并時來。
      牙旆從城展,兵符到府開。
      蠻聲喧夜市,海色浸潮臺。
      畫角天邊月,寒關嶺上梅。
      共知公望重,多是隔年回。
    • 邊州八月修城堡,候騎先燒磧中草。
      胡風吹沙度隴飛, 隴頭林木無北枝。
      將軍閱兵青塞下,鳴鼓逢逢促獵圍。
      天寒山路石斷裂,白日不銷帳上雪。
      烏孫國亂多降胡, 詔使名王持漢節(jié)。
      年年征戰(zhàn)不得閑,邊人殺盡唯空山。
    • 香消云鎖舊僧家,僧剎殘形半壁斜。
      日暮松煙寒漠漠,秋風吹破紙蓮花。
    • 秋亭病客眠,庭樹滿枝蟬。
      涼風繞砌起,斜影入床前。
      梨晚漸紅墜,菊寒無黃鮮。
      倦游寂寞日,感嘆蹉跎年。
      塵歡久消委,華念獨迎延。
      自寓城闕下,識君弟事焉。
      君為天子識,我方沉病纏。
      無因會同語,悄悄中懷煎。
    • 幽居得相近,煙景每寥寥。
      共伐臨谿樹,因為過水橋。
      自教青鶴舞,分采紫芝苗。
      更愛南峰住,尋君路恐遙。
    • 秦城啼楚鳥,遠思更紛紛。
      況是街西夜,偏當雨里聞。
      應投最高樹,似隔數(shù)重云。
      此處誰能聽,遙知獨有君。
    • 京城在處閑人少,唯共君行并馬蹄。
      更和詩篇名最出, 時傾杯酒戶常齊。
      同趨闕下聽鐘漏,獨向軍前聞鼓鼙。
      今日春明門外別,更無因得到街西。
    • 銀泥裙映錦障泥,畫舸停橈馬簇蹄。
      清管曲終鸚鵡語, 紅旗影動薄寒嘶。
      漸消酒色朱顏淺,欲話離情翠黛低。
      莫忘使君吟詠處,女墳湖北武丘西。
    • 一瓶顏色似甘泉,閑向新栽小竹前。
      飲罷身中更無事,移床獨就夕陽眠。
    • 野塘飛樹頭,綠蒲紫菱蓋碧流。
      狂客誰家愛云水,日日獨來城下游。
    • 東南歸路遠,幾日到鄉(xiāng)中。
      有寺山皆遍,無家水不通。
      湖聲蓮葉雨,野氣稻花風。
      州縣知名久,爭邀與客同。
    • 少年從獵出長楊,禁中新拜羽林郎。
      獨對輦前射雙虎, 君王手賜黃金珰。
      日日斗雞都市里,贏得寶刀重刻字。
      百里報仇夜出城,平明還在娼樓醉。
      遙聞虜?shù)狡搅晗拢? 不待詔書行上馬。
      斬得名王獻桂宮,封侯起第一日中。
      不為六郡良家子,百戰(zhàn)始取邊城功。
    • 誰主東諸侯,元臣隴西公。
      旌節(jié)居汴水,四方皆承風。
      在朝四十年,天下誦其功。
      相我明天子,政成如太宗。
      東方有艱難,公乃出臨戎。
      單車入危城,慈惠安群兇。
      公謂其黨言,汝材甚驍雄。
      為我?guī)は率?,出入衛(wèi)我躬。
      汝息為我子,汝親我為翁。
      眾皆相顧泣,無不和且恭。
      其父教子義,其妻勉夫忠。
      不自以為資,奉上但颙颙. 公衣無文采,公食少肥濃。
      所憂在萬人,人實我寧空。
      輕刑寬其政,薄賦弛租庸。
      四郡三十城,不知歲饑兇。
      天子臨朝喜,元老留在東。
      今聞?chuàng)P盛德,就安我大邦。
      百辟賀明主,皇風恩賜重。
      朝廷有大事,就決其所從。
      海內既無虞,君臣方肅雍。
      端居任僚屬,宴語常從容。
      翩翩者蒼烏,來巢于林叢。
      甘瓜生場圃,一蒂實連中。
      田有嘉谷隴,異畝穗亦同。
      賢人佐圣人,德與神明通。
      感應我淳化,生瑞我地中。
      昔者此州人,但矜馬與弓。
      今公施德禮,自然威武崇。
      公其共百年,受祿將無窮。
    • 開州午日車前子,作藥人皆道有神。
      慚愧使君憐病眼,三千馀里寄閑人。
    • 貧官多寂寞,不異野人居。
      作酒和山藥,教兒寫道書。
      五湖歸去遠,百事病來疏。
      況憶同懷者,寒庭月上初。
    • 月出深峰里,清涼夜亦寒。
      每嫌西落疾,不得到明看。
    • 山東一十馀年別,今日相逢在上都。
      說盡向來無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須。
    • 街北槐花傍馬垂,病身相送出門遲。
      與君別后秋風夜,作得新詩說向誰。
    • 苦行長不出,清羸最少年。
      持齋唯一食,講律豈曾眠。
      避草每移徑,濾蟲還入泉。
      從來天竺法,到此幾人傳。
    • 鳳凰樓下多歡樂,不覺秋風暮雨天。
      應為昨來身暫病,蟬聲得到耳傍邊。
    • 皎皎白纻白且鮮,將作春衫稱少年。
      裁縫長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復恐蘭膏污纖指,常遣傍人收墮珥。
      衣裳著時寒食下,還把玉鞭鞭白馬。
    • 越地繒紗紋樣新,遠封來寄學曹人。
      便令裁制為時服,頓覺光榮上病身。
      應念此官同棄置,獨能相賀更殷勤。
      三千里外無由見,海上東風又一春。
    • 才多不肯浪容身,老大詩章轉更新。
      選得天臺山下住,一家全作學仙人。
    • 行盡青山到益州,錦城樓下二江流。
      杜家曾向此中住,為到浣花溪水頭。
    • 漢庭誰問投荒客,十載天南著白衣。
      秋草茫茫惡谿路,嶺頭遙送北人稀。
    • 上客不用顧金羈,主人有酒君莫違。
      請君看取園中花, 地上漸多枝上稀。
      山頭樹影不見石,溪水無風應更碧。
      人人齊醉起舞時,誰覺翻衣與倒幘。
      明朝花盡人已去, 此地獨來空繞樹。
    • 促促復促促,家貧夫婦歡不足。
      今年為人送租船, 去年捕魚在江邊。
      家中姑老子復小,自執(zhí)吳綃輸稅錢。
      家家桑麻滿地黑,念君一身空努力。
      愿教牛蹄團團羊角直,君身常在應不得。
    • 佛寺連野水,池幽夏景清。
      繁木蔭芙蕖,時有水禽鳴。
      通溪岸暫斷,分渚流復縈。
      伴僧鐘磬罷,月來池上明。
      友人竟不至,東北見高城。
      獨游自寂寞,況此恨盈盈。
    • 幾年山里住,已作綠毛身。
      護氣常稀語,存思自見神。
      養(yǎng)龜同不食,留藥任生塵。
      要問西王母,仙中第幾人。
    • 39. 《句》
      韓公國大賢,道德赫已聞。
      時出為陽山,爾區(qū)來趨奔。
      韓官遷掾曹,子隨至荊門。
      韓入為博士,崎嶇送歸輪。
      (《送區(qū)弘》。
      《事文類聚》)。
    • 人生有行役,誰能如草木。
      別離感中懷,乃為我桎梏。
      百年受命短,光景良不足。
      念我別離者,愿懷日月促。
      平地施道路,車馬往不復。
      空知為良田,秋望禾黍熟。
      端居無儔侶,日夜禱耳目。
      立身難自覺,??謶n與辱。
      窮賤無閑暇,疾痛多嗜欲。
      我思攜手人,逍遙任心腹。
    • 游人欲別離,半醉對花枝。
      看著春又晚,莫輕少年時。
      臨行記分處,回首是相思。
      各向天涯去,重來未可期。
    • 緱山領印知公奏,才稱同時盡不如。
      奉使賀成登冊禮, 陪班看出降恩書。
      去回在路秋塵里,受詔辭歸曉漏初。
      早晚得為朝署拜,閑坊買宅作鄰居。
    • 身閑無事稱高情,已有人間章句名。
      求得鶴來教翦翅,望仙臺下亦將行。
    • 聞師行講青龍疏,本寺住來多少年。
      靜掃空房唯獨坐,千莖秋竹在檐前。
    • 古樹枝柯少,枯來復幾春。
      露根堪系馬,空腹定藏人。
      蠹節(jié)莓苔老,燒痕霹靂新。
      若當江浦上,行客祭為神。
    • 渺渺水云外,別來音信稀。
      因逢過江使,卻寄在家衣。
      問路更愁遠,逢人空說歸。
      今朝薊城北,又見塞鴻飛。
    • 寒塘沉沉柳葉疏,水暗人語驚棲鳧。
      舟中少年醉不起,持燭照水射游魚。
    • 新紅舊紫不相宜,看覺從前兩月遲。
      更向同來詩客道,明年到此莫過時。
    • 舊年同是水曹郎,各罷魚符自楚鄉(xiāng)。
      重著青衫承詔命,齊趨紫殿異班行。
      別來同說經過事,老去相傳補養(yǎng)方。
      憶得當時亦連步,如今獨在讀書堂。
    • 桃生葉婆娑,枝葉四向多。
      高未出墻顛,蒿莧相凌摩。
      植之三年馀,今年初試花。
      秋來已成實,其陰良已嘉。
      青蟬不來鳴,安得迅羽過。
      常惡牽絲蟲,蒙冪成網羅。
      顧托戲兒童,勿折吾柔柯。
      明年結其實,磊磊充汝家。
    • 階上一眼泉,四邊青石甃.唯有護凈僧,添瓶將盥漱。
    • 曉色荒城下,相看秋草時。
      獨游無定計,不欲道來期。
      別處去家遠,愁中驅馬遲。
      歸人渡煙水,遙映野棠枝。
    • 雀飛多,觸網羅,網羅高樹顛。
      汝飛蓬蒿下, 勿復投身網羅間。
      粟積倉,禾在田。
      巢之雛,望其母來還。
    • 云童童,白龍之尾垂江中。
      今年天旱不作雨, 水足墻上有禾黍。
    • 蠻藤剪為杖,楚筍結成鞋。
      稱與詩人用,堪隨禮寺齋。
      尋花入幽徑,步日下寒階。
      以此持相贈,君應愜素懷。
    • 仙果人間都未有,今朝忽見下天門。
      捧盤小吏初宣敕, 當?shù)钊撼脊舶荻鳌?br>日色遙分門下坐,露香才出禁中園。
      每年重此先偏待,愿得千春奉至尊。
    • 銜命南來會郡堂,卻思朝里接班行。
      才雄猶是山城守, 道薄初為水部郎。
      選勝相留開客館,尋幽更引到僧房。
      明朝從此辭君去,獨出商關路漸長。
    • 閉門秋雨濕墻莎,俗客來稀野思多。
      已掃書齋安藥灶,山人作意早經過。
    • 昔祭郊壇今謁陵,寺中高處最來登。
      十馀年后人多別,喜見當時轉讀僧。
    • 白君去后交游少,東野亡來篋笥貧。
      賴有白頭王建在,眼前猶見詠詩人。
    • 秋色江邊路,煙霞若有期。
      寺貧無利施,僧老足慈悲。
      薜荔侵禪窟,蝦蟆占浴池。
      閑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時。
    • 羸病及年初,心情不自如。
      多申請假牒,只送賀官書。
      幽徑獨行步,白頭長懶梳。
      更憐晴日色,漸漸暖貧居。
    • 獨住三峰下,年深學煉丹。
      一間松葉屋,數(shù)片石花冠。
      酒待山中飲,琴將洞口彈。
      開門移遠竹,剪草出幽蘭。
      荒壁通泉架,晴崖曬藥壇。
      寄知騎省客,長向白云閑。
    • 應得煙霞出俗心,茅山道士共追尋。
      閑憐鶴貌偏能畫, 暗辨桐聲自作琴。
      長嘯每來松下坐,新詩堪向雪中吟。
      征南幕里多賓客,君獨相知最校深。
    • 正初天子親郊禮,詔攝將軍領衛(wèi)兵。
      斜帶銀刀入黃道, 先隨玉輅到青城。
      壇邊不在千官位,仗外唯聞再拜聲。
      共喜與君逢此日,病中無計得隨行。
    • 獨在西峰頂,年年閉石房。
      定中無弟子,人到為焚香。
    • 昔日同游漳水邊,如今重說恨綿綿。
      天涯相見還離別,客路秋風又幾年。
    • 行人結束出門去,馬蹄幾時踏門路。
      憶昔君初納彩時,不言身屬遼陽戍。
      早知今日當別離,成君家計良為誰。
      男兒生身自有役,那得誤我少年時。
      不如逐君征戰(zhàn)死,誰能獨老空閨里。
    • 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
      宮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導騎丞相來。
      路傍高樓息歌吹,千車不行行者避。
      街官閭吏相傳呼,當前十里惟空衢。
      白麻詔下移相印,新堤未成舊堤盡。
    • 別離已久猶為郡,閑向春風倒酒瓶。
      送客特過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曉來江氣連城白,雨后山光滿郭青。
      到此詩情應更遠,醉中高詠有誰聽。
    • 悠悠旱天云,不遠如飛塵。
      賢達失其所,沉飄同眾人。
      擢秀登王畿,出為良使賓。
      名高滿朝野,幼賤誰不聞。
      一朝遇讒邪,流竄八九春。
      詔書近遷移,組綬未及身。
      冬井無寒冰,玉潤難為焚。
      虛懷日迢遙,榮辱常保純。
      我念出游時,勿吟康樂文。
      愿言靈溪期,聊欲相依因。
    • 獨向雙峰老,松門閉兩崖。
      翻經上蕉葉,掛衲落藤花。
      甃石新開井,穿林自種茶。
      時逢海南客,蠻語問誰家。
    • 年少才高求自展,將身萬里赴軍門。
      辟書遠到開呈客, 公服新成著謝恩。
      驛舫過江分白堠,戍亭當嶺見紅幡。
      ?;ㄐU草連冬有,行處無家不滿園。
    • 憔悴遠歸客,殷勤欲別杯。
      九星壇下路,幾日見重來。
    • 瘴水蠻中入洞流,人家多住竹棚頭。
      一山海上無城郭,唯見松牌記象州。
    • 長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陰云盡向西。
      楚客天南行漸遠,山山樹里鷓鴣啼。
    • 天欲雨,有東風,南谿白鼉鳴窟中。
      六月人家井無水, 夜聞鼉聲人盡起。
    • 塞深沙草白,都護領燕兵。
      放火燒奚帳,分旗筑漢城。
      下營看嶺勢,尋雪覺人行。
      更向桑干北,擒生問磧名。
    • 赫赫聲名三十春,高情人獨出埃塵。
      病辭省闥歸閑地, 恩許宮曹作上賓。
      詩里難同相得伴,酒邊多見自由身。
      老人也擬休官去,便是君家池上人。
    • 黑紗方帽君邊得,稱對山前坐竹床。
      唯恐被人偷剪樣,不曾閑戴出書堂。
    • 洛陽城頭火曈曈,亂兵燒我天子宮。
      宮城南面有深山,盡將老幼藏其間。
      重巖為屋橡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
      聞道官軍猶掠人,舊里如今歸未得。
      董逃行,漢家?guī)讜r重太平。
    • 九月匈奴殺邊將,漢軍全沒遼水上。
      萬里無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婦人依倚子與夫,同居貧賤心亦舒。
      夫死戰(zhàn)場子在腹,妾身雖存如晝燭。
    • 久住空林下,長齋耳目清。
      蒲團借客坐,石磹甃人行。
      似鶴難知性,因山強號名。
      時聞衣袖里,暗掐念珠聲。
    • 紫閣氣沉沉,先生住處深。
      有人時得見,無路可相尋。
      夜鹿伴茅屋,秋猿守栗林。
      唯應采靈藥,更不別營心。
    • 老去多悲事,非唯見二毛。
      眼昏書字大,耳重覺聲高。
      望月偏增思,尋山易發(fā)勞。
      都無作官意,賴得在閑曹。
    • 鬢衰頭似雪,行步急如風。
      不怕騎生馬,猶能挽硬弓。
      兵書封錦字,手詔滿香筒。
      今日身憔悴,猶夸定遠功。
    • 平生志業(yè)獨相知,早結云山老去期。
      初作學官常共宿, 晚登朝列暫同時。
      閑來各數(shù)經過地,醉后齊吟唱和詩。
      今日春風花滿宅,入門行哭見靈帷。
    • 久持刑憲聲名遠,好是中朝正直臣。
      赤縣上來應足事, 青山老去未離身。
      常思從省連歸馬,乍覺同班少舊人。
      遙愛南橋秋日晚,雨邊楊柳映天津。
    • 蜀客南行祭碧雞,木綿花發(fā)錦江西。
      山橋日晚行人少,時見猩猩樹上啼。
    • 秋草宮人斜里墓,宮人誰送葬來時。
      千千萬萬皆如此,家在邊城亦不知。
    • 雙鶴出云谿,分飛各自迷。
      空巢在松頂,折羽落紅泥。
      尋水終不飲,逢林亦未棲。
      別離應易老,萬里雨凄凄。
    • 西山作宮潮滿池,宮鳥曉鳴茱萸枝。
      吳姬采蓮自唱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 南原相送處,秋水草還生。
      同作憶鄉(xiāng)客,如今分路行。
      因誰寄歸信,漸遠問前程。
      明日重陽節(jié),無人上古城。
    • 夜到碧溪里,無人秋月明。
      逢幽更移宿,取伴亦探行。
      花下紅泉色,云西乳鶴聲。
      明朝記歸處,石上自書名。
    • 年長身多病,獨宜作冷官。
      從來閑坐慣,漸覺出門難。
      樹影新猶薄,池光晚尚寒。
      遙聞有花發(fā),騎馬暫行看。
    • 寂寂花枝里,草堂唯素琴。
      因山曾改眼,見客不言心。
      月出溪路靜,鶴鳴云樹深。
      丹砂如可學,便欲住幽林。
    • 寒蛩獨罷織,湘雁猶能鳴。
      月色當窗入,鄉(xiāng)心半夜生。
      不成高枕夢,復作繞階行。
      回首嗟淹泊,城頭北斗橫。
    • 謝氏起新樓,西臨城角頭。
      圖功百尺麗,藏器五兵修。
      結締榱甍固,虛明戶檻幽。
      魚龍卷旗幟,霜雪積戈矛。
      暑雨熇烝隔,涼風宴位留。
      地高形出沒,山靜氣清優(yōu)。
      睥睨斜光徹,闌干宿靄浮。
      芊芊粳稻色,脈脈苑谿流。
      郡化黃丞相,詩成沉隱侯。
      居茲良得景,殊勝峴山游。
    • 盛德雄名遠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維。
      銜恩暫遣分龍節(jié), 署敕還同在鳳池。
      天子親臨樓上送,朝官齊出道傍辭。
      明年塞北清蕃落,應建生祠請立碑。
    • 鼓聲初動未聞雞,羸馬街中踏凍泥。
      燭暗有時沖石柱, 雪深無處認沙堤。
      常參班里人猶少,待漏房前月欲西。
      鳳闕星郎離去遠,閤門開日入還齊。
    張籍 [唐朝]

    張籍(約767年—約830年),唐朝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yè)”。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古詩大全

    hao86網古詩為您帶來張籍的詩,張籍代表作,張籍的名詩,張籍的詩句,張籍的詩全集,張籍簡介

    http://yanglaopt.net/shici_alist_15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