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本來靣目
ㄅㄣˇ ㄌㄞˊ ㄇ一ㄢˋ ㄇㄨˋ
BLMM
偏正式成語
本;不能讀作“bèn”。
本;不能寫作“木”。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1)(名)草木的莖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對):忘~|兵民是勝利之~。
(3)(名)(~兒)本錢;本金:下~兒|夠~兒。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來;原來:~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廠|~校|~國。
(7)(形)現(xiàn)今的:~年|~月。
(8)(動)按照;根據(jù):~著政策辦事。
(9)(名)(~子、~兒)把成沓的紙裝訂在一起而成的東西:書~|戶口~兒。
(10)(名)(~子、~兒)版本:刻~|抄~|稿~。
(11)(名)(~兒)演出的底本:話~|劇~。
(12)(名)封建時代指奏章:修~(擬奏章)。
(13)(名)(~兒)量詞。ɑ)用于書籍簿冊:五~書|兩~兒帳。b)用于戲曲:頭~《西游記》。c)用于一定長度的影片:五~書|兩~兒帳。b)用于戲曲
1. ?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與“往”、“去”相對:來回。來往。過來。歸來。來鴻去燕(喻來回遷徙,不能在一地常?。灰嘤鲿艁硗?。
2. ?從過去到現(xiàn)在:從來。向來。
3. ?現(xiàn)在以后,未到的時間:來年。將來。來日方長。
4. ?用在數(shù)詞或數(shù)量詞后面,表示約略估計:二百來頭豬。
5. ?做某個動作:胡來。
6. ?用在動詞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來動腦筋。
7. ?用在動詞后,表示做過(一般均可用“來著”):昨天他哭來。
8. ?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趨向:上來。
9. ?表示發(fā)生:暴風(fēng)雨來了。
10. ?在數(shù)詞一、二、三后面,表示列舉理由:這臺收錄機一來音質(zhì)好,二來價錢便宜,我就買了。
11. ?用做詩、歌詞中的襯字:八月里來桂花香。
12. ?表示語氣,歸去來兮!
13. ?姓。
(1)(名)頭的前部;臉:~孔。
(2)(動)向著:背山~水。
(3)(名)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地~|桌~|~兒。
(4)(動)當面:~談|~洽。
(5)(名)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的正面:鞋~|~兒。
(6)(名)幾何學(xué)上稱線移動所成的形跡;有長有寬;沒有厚:平~|~積。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詞后綴: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鏡子。
(10)(量)用于會見的次數(shù):一~鏡子。
(11)(名)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兒)粉末:藥~兒。
(13)(名)面條:掛~|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瓜。
(1)(名)眼睛:有~共睹|歷歷在~。
(2)(動)〈書〉看:~為奇跡。
(3)(名)大項中再分的小項:項~|細~|綱舉~張。
(4)(名)目錄:書~|藥~|劇~。
(5)(名)生物學(xué)中把同一綱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鳥綱中有雁形目、雞形目等。目以下為科。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