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成語視頻百科
生僻成語
ㄘˇ ㄓㄨㄥ ㄙㄢ ㄇㄟˋ
CZSM
偏正式成語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三昧:佛教用語,梵文音譯詞,意思是“正定”,即屏絕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門修養(yǎng)之法。比喻這里面的奧妙之處。
唐·李肇《國史補·中》:“長沙僧haO86.com懷素好草書,自言得草圣三昧?!?/p>
此中三昧作賓語;指這其中的奧妙。
梁遇春《Giles Lytton Strachy》:“斯特刺奇是沉溺于法國作家的英國人,所以很得了此中三昧?!?/p>
(1)(代)這、這個:~人。
(2)(代)這兒;這里:就~結(jié)束。
(3)(代)這樣:如~而已。
1. 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中心。當(dàng)中。中原。中華。
2. 在一定范圍內(nèi),里面:暗中。房中。中飽。
3. 性質(zhì)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輟(中途停止進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國”:中式。中文。
6. 適于,合于:中看。
(1)(量)數(shù)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數(shù)或多次:~番五次。
1.糊涂;不明白:蒙~。愚~。素~平生(一向不認識)。
2.隱藏:拾金不~?!夹摹?/span>
3.昏暗:幽~。
4.冒犯;冒昧:~死。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