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shuō)文解字
-
1.糊涂;不明白:蒙~。愚~。素~平生(一向不認(rèn)識(shí))。
2.隱藏:拾金不~?!夹?。
3.昏暗:幽~。
4.冒犯;【好工具h(yuǎn)ao86.com】冒昧:~死。
形容詞
(1) (形聲。從日,未聲。從日,與光線有關(guān)。本義:昏暗不明)
(2) 同本義
昧,冥也?!稄V雅·釋詁四》
時(shí)甲子昧爽。——《書(shū)·牧誓》
日昧昧其將暮?!冻o·九章·懷沙》
君昧爽而櫛冠?!盾髯印ぐЧ?。注:“昧,闇;爽,明也。謂初曉尚暗之時(shí)?!?/p>
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則昧。——《淮南子·原道》
雖昧必亮?!逗鬂h書(shū)·蘇竟傳》
愚者昧于成事。——《戰(zhàn)國(guó)策·趙策》
惟黨人之偷樂(lè)兮,路幽昧以險(xiǎn)隘?!冻o·離騷》
輕身而昧大義?!濉?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昧旦(天未全亮的時(shí)候);昧然(昏暗不明的樣子);昧昧(昏暗不明的樣子);昧色(暮色);昧明(天未全明的時(shí)刻;拂曉)
(4) 眼不明的樣子
耳不聽(tīng)五聲之和為聾,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蹲髠鳌べ夜哪辍?/p>
(5) 愚昧;糊涂
兼弱攻昧?!蹲髠鳌ば辍?/p>
(6) 又如:昧陋(愚昧淺陋);味瞀(昏聵;糊涂);昧昧(糊涂無(wú)知);昧錯(cuò)(糊涂出錯(cuò))
動(dòng)詞
(1) 掩蔽;欺騙
吾家碑不昧?!鸥Α痘罔?/p>
(2) 又如:昧公義(埋沒(méi)了公理和正義);昧心咒(昧了良心該受什么報(bào)應(yīng)的誓言);昧心錢(壞了良心賺來(lái)的錢);昧蔽(隱瞞);昧詭(隱秘;詭秘);昧密(猶隱晦)
(3) 違背
今日果成妙計(jì),捉了唐僧,就好昧了前言?——《西游記》
(4) 又如:昧信(背信;失信);昧良心;昧心
(5) 貪,貪圖 。如:昧利(貪利);昧私(貪圖私利);昧冒(貪圖)
(6) 冒犯
丞相臣斯昧死言。——《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7) 又如:昧死(冒死;冒昧);昧犯(冒犯)
昧【辰集上】【日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
莫佩切,音妹?!墩f(shuō)文》
旦明也。一曰闇也。《博雅》冥也。《易·屯卦》天造草昧。《疏》昧謂冥昧。《書(shū)·堯典》宅西曰昧谷。《傳》昧,冥也。日入於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
又《書(shū)·太甲》先王昧丕顯?!妒琛访潦腔挹?,
是未明,謂夜向晨也。《詩(shī)·鄭風(fēng)》士曰昧旦。
又《書(shū)·仲虺之誥》兼弱攻昧?!秱鳌烽渼t攻之。
又《左傳·文二十六年》楚王是故昧於一來(lái)?!对]》昧,猶貪冒。
又《屈原·離騷》路幽昧以險(xiǎn)隘?!对]》幽昧,不明也。
又樂(lè)名?!抖Y·明堂位》《昧》,東夷之樂(lè)也。
又縣名。《類篇》在益州。
又與沬同?!兑住へS卦》日中見(jiàn)沬。《釋文》沬,《字林》作昧,云斗杓後星。
又《集韻》《韻會(huì)》莫貝切,音眛。義同。
又《韻補(bǔ)》葉莫結(jié)切。《鮑昭詩(shī)》年貌不可還,身意會(huì)盈歇。智哉衆(zhòng)多士,服理辨明昧。
說(shuō)文解字
昧【卷七】【日部】
爽,旦明也。從日未聲。一曰闇也。莫佩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昧)昧爽、逗。昧字舊奪。今補(bǔ)。且朙也。各本且作旦。今正。且明者、將明未全明也。牧誓。時(shí)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言昧爽起行。朝旦至牧野。左傳。晏子述讒鼎之銘曰。昧旦丕顯。僞尙書(shū)演其辭曰。昧爽丕顯。坐以待旦。郊祀志。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xí)U爽。封禪書(shū)昒作昧。旣言旦又言昧爽者。以辛巳朔旦冬至合前文黃帝己酉朔旦冬至爲(wèi)言。明冬至均在朔之旦也。繼云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明未旦時(shí)卽郊拜泰一也。內(nèi)則。成人皆雞初鳴適父母舅姑之所。未冠筓者。昧爽而朝。後成人也。昧與曶古多通用。而許分別之。直以昧連爽爲(wèi)?。昧者、未明也。爽者、明也。合爲(wèi)將旦之偁。從日。未聲。莫佩切。十五部。一曰闇也。闇者、閉門也。閉門則光不明。明闇字用此不用暗。暗者、日無(wú)光也。義異。司馬相如傳。阻深闇昧。得燿乎光明。
昧為謎底的謎語(yǔ)
昧字組詞造句
昧的方言集匯
◎ 粵語(yǔ):mui6
◎ 客家話:[寶安腔] mui3 [東莞腔] mui3 [海陸豐腔] mui3 mui6 [梅縣腔] mi3 [沙頭角腔] mui3 [客英字典] mui3 [臺(tái)灣四縣腔] mi3 mi5 [客語(yǔ)拼音字匯] mi4 mui4
昧的字形對(du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