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都的意思
⒈ 即陪都。于京都之外,擇地別建的另一都城。列朝所指不一。(1) 西周都鎬京,以雒邑 (今河南洛陽故城)為下都。 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五:“《洛誥》序云:‘ 周公往營成周 ’,則成周乃東都總名。(3) 北齊都鄴,以晉陽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為下都。見《太平御覽》卷一五五引《晉書》。(4) 北宋都開封,以洛陽為下都。
引河南,成周之王城也; 洛陽,成周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時會諸侯則虛之,下都則保釐大臣所居治事之地?!?br />(2) 西晉都洛陽,東晉稱建業(yè) (今江蘇南京市 )為下都。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衛(wèi)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墻?!?/span>
⒉ 神話傳說中稱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
引《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西南四百里,曰昆侖之丘,是實為帝之下都?!?br />唐武則天《歸和》詩:“言旋云洞兮躡煙途,永寧中宇兮安下都?!?/span>
除首都以外,在別地另建的都城。各朝所指不一。如西周都鎬京,以雒邑為下都。
字義分解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處:~面|~部。
(2)(副)等級或品級低的:~等|~級|~策|~人。
(3)(副)次序或時間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車。
(5)(副)表示屬于一定范圍、情況、條件等:~列|部~|在同志們的幫助~。
(6)(副)表示正當(dāng)某個時間或時節(jié):節(jié)~|目~|時~。
(7)(副)用在數(shù)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兩~里都同意。
(8)(動)由高處到低處:~船|~降|~山。
(9)(動)(雨、雪等)降落:~雨|~霧。
(10)(動)頒發(fā);投遞:~令|~文|~通知|~帖。
(11)(動)去;到(處所):~鄉(xiāng)|~地|~基層。
(12)(動)退場:該隊三號上;五號~。
(13)(動)放入:~網(wǎng)捕魚|~箸|~鉆|~手。
(14)(動)卸除;取下:~裝|把敵人的槍~了!
(15)(動)做出(言論、判斷等):~結(jié)論|~定義。
(16)(動)開始使用;使用:~藥|~刀。(動物)生產(chǎn):~蛋|~崽。攻陷;攻克:連~數(shù)城。到規(guī)定的時間結(jié)束日常工作或?qū)W習(xí)等:~班|~工|~課。退讓: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藥|~刀。(動物)生產(chǎn)
(17)(量)(一~兒)。ɑ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兒)用在“幾、兩”后面;表示本領(lǐng)、技能:他真有兩~(兒)。有時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動詞后。表示由高處到低處
(20)(副)用在動詞后。表示有空間;能容納:這個劇場能坐~幾萬人。
(21)(副)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完成或結(jié)果:寫~八千字的論文。
1. 大都市:都市。都會。通都大邑。
2. 一國的最高行政機關(guān)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國都。京都。建都。
3. 美好:“雍容閑雅,甚都”。都麗。都雅。
4. 總:都為一集。
5. 居:“都卿相之位”。
6. 古代稱頭目、首領(lǐng)。
7. 姓。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ff03843ac9ff038/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