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下】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xià

    注音:ㄒㄧㄚˋ

    筆順讀寫:橫、豎、點

    下的筆順
    部首:
    筆畫數(shù): 3
    結(jié)構(gòu): 獨體
    繁簡對應(yīng):
    五筆: GHI
    部外筆畫: 2
    吉兇寓意:
    統(tǒng)一碼: 4E0B
    倉頡: MY
    鄭碼: AID
    四角: 10230
    電碼: 0007
    區(qū)位: 4734
    筆順編號: 124
    英語翻譯: under, underneath, below; down; inferior; bring down
    異體字: ??
    • 基本解釋

    • 詳細(x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處:~面|~部。

    (2)(副)等級或品級低的:~等|~級|~策|~人。

    (3)(副)次序或時間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車。

    (5)(副)表示屬于一定范圍、情況、條件等:~列|部~|在同志們的幫助~。

    (6)(副)表示正當(dāng)某個時間或時節(jié):節(jié)~|目~|時~。

    (7)(副)用在數(shù)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兩~里都同意。

    (8)(動)由高處到低處:~船|~降|~山。

    (9)(動)(雨、雪等)降落:~雨|~霧。

    (10)(動)頒發(fā);投遞:~令|~文|~通知|~帖。

    (11)(動)去;到(處所):~鄉(xiāng)|~地|~基層。

    (12)(動)退場:該隊三號上;五號~。

    (13)(動)放入:~網(wǎng)捕魚|~箸|~鉆|~手。

    (14)(動)卸除;取下:~裝|把敵hAo86.com人的槍~了!

    (15)(動)做出(言論、判斷等):~結(jié)論|~定義。

    (16)(動)開始使用;使用:~藥|~刀。(動物)生產(chǎn):~蛋|~崽。攻陷;攻克:連~數(shù)城。到規(guī)定的時間結(jié)束日常工作或?qū)W習(xí)等:~班|~工|~課。退讓: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藥|~刀。(動物)生產(chǎn)

    (17)(量)(一~兒)。ɑ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兒)用在“幾、兩”后面;表示本領(lǐng)、技能:他真有兩~(兒)。有時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動詞后。表示由高處到低處

    (20)(副)用在動詞后。表示有空間;能容納:這個劇場能坐~幾萬人。

    (21)(副)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完成或結(jié)果:寫~八千字的論文。

    名詞

    (1) (指事。據(jù)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義:下面,位置在下)

    (2) 同本義

    下,底也?!墩f文》

    在南山之下?!对姟ふ倌稀ひ笃潇Y》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对姟め亠L(fēng)·七月》

    下聲肆?!吨芏Y·典同》。注:“謂鐘形下大?!?/p>

    君臣上下?!抖Y記·曲禮》

    陰山下。——《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勒歌》

    放之山下?!啤?柳宗元《三戒》

    愬至城下。——《資治通鑒·唐紀(jì)》

    奔倚其下?!读凝S志異·狼三則》

    (3) 又如:下元(道教指水中或水府);下溜頭(下流頭。江河下游);下江先生(下路客人。對長江下游一帶人的敬稱);下眼相看(看不起人);下路人(居住在長江下游地區(qū)的人)

    (4) 地

    西南四百里,曰昆侖之丘,是實為帝之下都?!渡胶=?jīng)·西山經(jīng)》

    (5) 又如:下鬼(地下之鬼;指死者);下世(陰間);下土(大地;天下;指人間);下都(神話傳說中稱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

    (6) 指下巴 。如:下吧(同“下巴”);下嗑子(下巴頦)

    (7) 臣下;百姓;群眾

    于是乎下陵上替,能無亂乎?——《左傳·昭公十八年》

    (8) 又如:全國上下;下民(百姓;人民);下比(屬下相互勾結(jié))

    (9) 方面

    忽然見林南下有一股子黑氣,骨都都的冒將上來。——《西游記》

    (10) 又如:經(jīng)過調(diào)解兩下里都同意了

    (11) 下一次 。如:下不為例

    (12) 特指湖澤

    帝曰:“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稌に吹洹?/p>

    (13) 地表之下

    夫子疾,莫養(yǎng)于下,請以殉葬。——《禮記》

    (14) 里面

    眾軍心下大亂,不敢交戰(zhàn),各自奔走。——《三國演義》

    (15) 舊時時間單位,相當(dāng)于“點”

    三下一刻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16) 指時間、處所、范圍

    及郡下。——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17) 位在下的人

    不恥下問。——《論語》

    不忍為之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上下齊同?!顿Y治通鑒》

    與其群下

    動詞

    (1) 下來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蹲髠鳌?/p>

    下車引之。——《世說新語·方正》

    下見小潭。——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客馳下?!鳌?魏禧《大鐵椎傳》

    (2) 又如:下世(神仙到人間去);下山;下樓;下凡(神話中,神仙降至人間稱“下凡”);下帷(放下室內(nèi)懸掛的帷幕)

    (3) 落下;降下

    下,落也。——《爾雅》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畎住锻麖]山瀑布》

    (4) 又如:下火(天氣炎熱);下雨;下雪;下雹子

    (5) 離開 。如:下榻(下床);下翻(翻倒);下席(離開席位,表示恭敬);下番(猶下班);下餉(謂收工吃飯)

    (6) 彎屈

    魏延平日恃功務(wù)高,人皆之下。——《三國演義》

    (7) 又如:下頭(低頭);下腰(彎腰。比喻屈服)

    (8) 卸下

    賓主下塵榻?!蚣s《和謝宣城》

    下?lián)埙陧殹!稑犯娂つ吧仙!?/p>

    (9) 又如:下門(店鋪卸下門板,謂開市)

    (10) 放入;投入 。如:下采(下賭注);下埽(筑堤時,把筑堤材料放下去);下釀(將熟黍米投入曲液中發(fā)酵制酒)

    (11) 施行;使用 。如:下火文(佛家火化尸體時念頌的祝告文)

    (12) 完成;結(jié)束 。如:下架(典當(dāng)期滿);下稍頭(結(jié)局;收場)

    (13) 遞送 。如:下插定(送訂婚禮物);下小茶(女子納受男家聘禮。又稱下茶,吃茶);下究(猶下達(dá));下話(猶言傳話)

    (14) 發(fā)表、宣告

    令初下?!稇?zhàn)國策·齊策》

    詔既下。——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諭旨將下

    而卒不下

    (15) 又如:下制(下詔;皇帝發(fā)布詔令);下指示;下令;下逐客令;下命令;下戰(zhàn)書;下請?zhí)?/p>

    (16) 去;到

    便下襄陽?!?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順江東下?!顿Y治通鑒》

    水陸俱下

    買舟而下。——清· 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

    (17) 常指從北到南、從上游到下游、從城市到鄉(xiāng)下、從上層到基層。如:下番(到外國);下坂走丸(從山坡上滾下彈丸。比喻順勢無阻、敏捷而無停滯)

    (18) 做飯

    等我里頭趕著給你老炸點兒鍋渣面筋,下點兒素面你吃?!秲号⑿蹅鳌?/p>

    (19) 又如:下餃子;下面條;下湯圓

    (20) 指某些動物生產(chǎn);養(yǎng);生 。如:下仔;下小豬;下一窩狗崽

    (21) 從事棋類活動時,舉手著子 。如:下著(本謂下棋落子)

    (22) 奪得、攻取、占領(lǐng)或攻占

    皆下之?!妒酚洝り惿媸兰摇?/p>

    樂毅抉持微弱之 燕,下 齊七十余城?!度龂萘x》

    (23) 又如:連下數(shù)城

    (24) 歇宿;收留

    徐孺下 陳蕃之榻。—— 王勃《滕王閣序》

    官人要下呵,俺這里有干凈店房?!段鲙洝?/p>

    (25) 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處(住所;旅店);下店

    (26) 以菜肴佐食 。如:下飯(配飯的菜肴);下口(下酒菜;飯菜);下酒物(下酒。用以佐酒的食品)

    (27) 投降

    吾恐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國之可下?——《韓非子》

    (28) 又如:下氣(說求饒的話);下腰(彎腰。比喻屈服)

    (29) 居人之下;謙讓

    寇恂相下之義,以濟(jì)國事。——《三國志》

    其下圣人也亦遠(yuǎn)矣。——唐· 韓愈《師說》

    (30) 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顧(照顧;關(guān)照);下氣(恭敬順從)

    (31) 安扎

    各依本方下營。——諸葛亮《兵要》

    (32) 拍

    撫尺一下。——《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薄暮下管鍵?!濉?方苞《獄中雜記》

    形容詞

    (1) 身分、地位低

    吾羞,不忍為之下?!妒酚洝?/p>

    (2) 又如:下役(仆役;差人);下一肩(次一等);下作(低賤;卑微);下次小的(下次孩兒。元代稱仆役);下番(稱少數(shù)民族);下人(下屬)

    (3) 幼小 。如:上下(長幼;尊卑)

    (4) 次序或時間在后

    上下同欲?!秾O子·謀攻》

    下道齊桓?!妒酚洝でZ生列傳》

    自王以下。——《史記·魏公子列傳》

    上下頗驚?!巍?文天祥《 后序》

    (5) 如:下稍頭(后來;終了);下浣(下旬);下鄰(右邊的鄰居);下古(近古);下半世(人的后半輩子);下回(下次)

    (6) 低于,少于 。如:下節(jié)(節(jié)操低下,志向、抱負(fù)不高);下中(下等中的中等。即第八等);下考(科舉考試或官吏考績列為下等)

    量詞

    (1) 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如:下子(表示動作次數(shù));敲了幾下門;搖了幾下旗

    (2) 表時間的單位,猶言點。如:下子(表示時間短暫)

    下【子集上】【一部】 康熙筆畫:3畫,部外筆畫:2畫

    〔古文〕丅??《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兑住での难浴繁竞醯卣哂H下。

    《說文》底也。《玉篇》後也。

    賤也。

    《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zhí)摯至下?!多嵲]》下謂君所?!顿Z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

    《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墩崱方狄玻陨隙乱??!兑住ね拓浴芬再F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爾雅·釋詁》下,落也?!多D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去也?!吨芏Y·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dāng)?shù)。

    《韻補》葉後五切,音戶?!对姟ふ倌稀酚谝缘熘?,宗室牖下。與女葉。《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第·古音考》與吳同。

    葉胡佐切,音賀?!恫茇Аす褘D賦》風(fēng)至兮淸厲,隂雲(yún)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說文解字

    丅【卷一】【丄部】

    底也。指事。下,篆文丅。胡雅切〖注〗??(古文二)??(下)二(上)。文四重七

    說文解字注

    ??)底也。底當(dāng)作氐。廣部曰。底者、山凥也。一曰下也。許氏解字多用轉(zhuǎn)注。轉(zhuǎn)注者、互訓(xùn)也。底云下也。故下云底也。此之謂轉(zhuǎn)注。全書皆當(dāng)以此求之。抑此底字當(dāng)作氐。廣部一曰下也四字。疑後人所綴。何者。許書無低字。日部昏下曰從氐省。氐者、下也。正與此下者氐也爲(wèi)轉(zhuǎn)注。上、高也。下、氐也。高氐亦正相反相對。今本氐篆解云至也。亦當(dāng)本作下也。如是正之。乃見許氏發(fā)揮轉(zhuǎn)注之恉。有好學(xué)深思者。當(dāng)能心知其意也。從反??爲(wèi)??。有物在一之下也。此古文下本如此。如??字從古文下是也。後人改??爲(wèi)丅。謂之古文。則不得不改丅爲(wèi)?。謂之小篆文矣。胡雅胡駕二切。古音在第五部。

    下字的近反義詞

    反義詞

    下的方言集匯

    ◎ 粵語:haa5 haa6
    ◎ 客家話:[梅縣腔] ha1 ha3 ha5 [寶安腔] ha3 | ha1 [客英字典] ha5 ha1 [東莞腔] ha3 ha5 [沙頭角腔] ha5 ka1 ha1 [陸豐腔] ha6 [海陸豐腔] ha1 ha6 [臺灣四縣腔] ha1 ha5 [客語拼音字匯] ha1 ha4 ka1
    ◎ 潮州話:hia6 ê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