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的意思
【出 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田豫傳》:“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好工具hao86.com)不急攻乎?”
【解釋】挈瓶:汲水用的小瓶。僅有一點挈瓶汲水的淺薄見識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職守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田豫傳》:“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
【近義詞】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語法】挈瓶之智,守不假器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1)(動)舉;提:提綱~領。
(2)(動)帶領:~眷。
(名)(~子、~兒)容器;口較小、頸細肚大;多用玻璃或瓷制成:~膽|~塞|~子|冰~|瓷~。
1.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薄?/p>
(1)(形)有智慧;聰明:~者|~取。
(2)(名)智慧;見識:~略|~能|~巧|~勇。
(3)姓。
(1)(動)防守
(2)(動)守候;看護:~護。
(3)(動)遵守;遵循:~法|~約。
(4)(動)靠近;依傍:~著水的地方;可多種稻子。
1. 副詞。
2.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shù)。不速之客。
3.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1. 不真實的,不是本來的,與“真”相對:假山。假話。假冒。假釋。假死。虛假。真假。弄虛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貨。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為自己辦事)。假公濟私。不假思索(用不著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漢字的偏旁。楷書稱“片假假”,草書稱“平假假”。
4. 據(jù)理推斷,有待驗證的:假設。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1)(動)用具:瓷~|木~|~物。
(2)(名)器官:消化~。
(3)(名)度量;才能:~量|大~晚成。
(4)(動)器重。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e568e43ac9e568e/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