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亂
天下大亂的意思
天下大亂
(1) 全國或全世界時Hao86.com局陷入巨大的混亂狀態(tài)
⒈ 謂全國或世界形勢動蕩混亂。
引《呂氏春秋·諭大》:“故曰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皆亂,無有安身?!?br />《漢書·劉向傳》:“自此之后,天下大亂,篡殺殃禍并作, 厲王奔彘,幽王見殺。”
《三國志·魏志·陳登傳》:“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br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qū)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不抓糧食,總有一天要天下大亂?!?/span>
形容國家局勢動亂不安。
【解釋】天下:指中國或世界。全國或全世界的局勢動蕩不安。
【出處】《后漢書·曹節(jié)傳》:“天下大亂,曹節(jié)、王甫幽殺太后,常侍侯覽多殺黨人,公卿皆尸祿,無有忠方者?!?/p>
【示例】如今朝廷不明,天下大亂,天子昏昧,奸臣弄權,我等歸順宋公明,且居水泊。(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近義詞】天下鼎沸、天災人禍
【反義詞】天下太平
【語法】天下大亂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時局。
字義分解
(1)(名)頭頂。
(2)(名)天空:~邊。
(3)(名)頂部的;凌空架設的:~窗。
(4)(名)一晝夜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有時專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時間:天不早啦。
(6)(名)季節(jié):春~|三伏~。
(7)(名)天氣:陰~。
(8)(名)天然的;天生的:~資|~才。
(9)(名)自然界:~災。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歸~。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處:~面|~部。
(2)(副)等級或品級低的:~等|~級|~策|~人。
(3)(副)次序或時間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車。
(5)(副)表示屬于一定范圍、情況、條件等:~列|部~|在同志們的幫助~。
(6)(副)表示正當某個時間或時節(jié):節(jié)~|目~|時~。
(7)(副)用在數(shù)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兩~里都同意。
(8)(動)由高處到低處:~船|~降|~山。
(9)(動)(雨、雪等)降落:~雨|~霧。
(10)(動)頒發(fā);投遞:~令|~文|~通知|~帖。
(11)(動)去;到(處所):~鄉(xiāng)|~地|~基層。
(12)(動)退場:該隊三號上;五號~。
(13)(動)放入:~網(wǎng)捕魚|~箸|~鉆|~手。
(14)(動)卸除;取下:~裝|把敵人的槍~了!
(15)(動)做出(言論、判斷等):~結(jié)論|~定義。
(16)(動)開始使用;使用:~藥|~刀。(動物)生產(chǎn):~蛋|~崽。攻陷;攻克:連~數(shù)城。到規(guī)定的時間結(jié)束日常工作或?qū)W習等:~班|~工|~課。退讓: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藥|~刀。(動物)生產(chǎn)
(17)(量)(一~兒)。ɑ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兒)用在“幾、兩”后面;表示本領、技能:他真有兩~(兒)。有時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動詞后。表示由高處到低處
(20)(副)用在動詞后。表示有空間;能容納:這個劇場能坐~幾萬人。
(21)(副)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完成或結(jié)果:寫~八千字的論文。
1.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shù)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對比,比如: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3. 規(guī)模廣,程度深,性質(zhì)重要:大局。大眾。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shù)少:不大高興。
5. 年長,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
7. 時間更遠: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
1.沒有秩序和條理:~七八糟。
2.武裝騷擾:兵~。叛~。
3.使混亂;使紊亂:搗~。以假~真。
4.任意;隨便:不許~扔紙屑。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e50ef43ac9e50ef/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