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的意思
林下
(1)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隱或退隱之處
⒈ 樹林之下。指幽靜之地。
引南朝梁任昉《求為劉瓛立館啟》:“瑚璉廢泗上之容,樽俎恣林下之適。”
唐鄭谷《慈恩寺偶題》詩:“林下聽經(jīng)秋苑鹿,江邊掃葉夕陽僧。”
明高啟《梅花》詩之一:“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⒉ 指山林田野退隱之處。
引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義解二·竺僧朗》:“朗常蔬食布衣,志耽人外……與隱士張忠為林下之契,每共游處。”
唐靈徹《東林寺酬韋丹刺史》詩:“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
宋文天祥《遣興》詩:“何從林下尋元亮,只向塵中作魯連?!?br />清錢謙益《吳門送福清公還閩》詩之一:“林下有人君側(cè)少,知公未忍説投簪?!?br />郁雯《李清照》六:“原想和你一起,退居林下,白頭偕老,沒有想到又有湖州之詔?!?/span>
⒊ 謂閑雅、超逸。參見“林下風氣”。
引《宣和畫譜·人物二》:“童以婦人而能丹青……有文士題童氏畫詩曰:‘林下材華雖可尚,筆端人物更清妍?!?/span>
樹林底下。
字義分解
(1)(名)成片的樹木或竹子:樹~|竹~|山~|防風~。
(2)(名)聚集在一起的同類的人或事物:藝~|碑~。
(3)(名)林業(yè):農(nóng)~牧副漁。
(4)(名)(Lín)姓。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處:~面|~部。
(2)(副)等級或品級低的:~等|~級|~策|~人。
(3)(副)次序或時間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車。
(5)(副)表示屬于一定范圍、情況、條件等:~列|部~|在同志們的幫助~。
(6)(副)表示正當某個時間或時節(jié):節(jié)~|目~|時~。
(7)(副)用在數(shù)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兩~里都同意。
(8)(動)由高處到低處:~船|~降|~山。
(9)(動)(雨、雪等)降落:~雨|~霧。
(10)(動)頒發(fā);投遞:~令|~文|~通知|~帖。
(11)(動)去;到(處所):~鄉(xiāng)|~地|~基層。
(12)(動)退場:該隊三號上;五號~。
(13)(動)放入:~網(wǎng)捕魚|~箸|~鉆|~手。
(14)(動)卸除;取下:~裝|把敵人的槍~了!
(15)(動)做出(言論、判斷等):~結(jié)論|~定義。
(16)(動)開始使用;使用:~藥|~刀。(動物)生產(chǎn):~蛋|~崽。攻陷;攻克:連~數(shù)城。到規(guī)定的時間結(jié)束日常工作或?qū)W習等:~班|~工|~課。退讓: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藥|~刀。(動物)生產(chǎn)
(17)(量)(一~兒)。ɑ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兒)用在“幾、兩”后面;表示本領、技能:他真有兩~(兒)。有時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動詞后。表示由高處到低處
(20)(副)用在動詞后。表示有空間;能容納:這個劇場能坐~幾萬人。
(21)(副)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完成或結(jié)果:寫~八千字的論文。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d475943ac9d475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