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yǔ)詞語(yǔ)拼音 漢語(yǔ)解釋
滄海遺珠
滄海遺珠的意思
⒈ 海中珍珠被收采者遺漏。比喻被埋沒的人材或?yàn)槿怂鲆暤恼淦贰?/p>
引《新唐書·狄仁杰傳》:“舉明經(jīng),調(diào)汴州參軍。為吏誣訴,黜陟,使閻立本召訊,異其才,謝曰:‘ 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明郎瑛《七修類稿·辯證五·格古要論當(dāng)再增考》:“﹝《枯古要論》﹞考收似亦博矣,偶爾檢閲,不無(wú)滄海遺珠之嘆?!?br />馮自由《興中會(huì)時(shí)期之革命同志》:“右述興中會(huì)時(shí)期中前半期之革命同志,係數(shù)自甲午冬至庚子秋止,雖其間不免有滄海遺珠之誚,然大體相差不遠(yuǎn)?!?br />艾蕪《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我向鄭振鐸編的《小說(shuō)月報(bào)》送去一篇小說(shuō)……可是《小說(shuō)月報(bào)》沒有用,只用印好的退稿信和稿子一道寄回,表示‘滄海遺珠’?!?br />亦省作“滄海珠”。 唐杜甫《暮秋遣興寄遞呈蘇渙侍御》詩(shī):“盈把那須滄海珠,入懷本倚崑山玉?!?br />宋蘇轍《食雞頭》詩(shī):“細(xì)嚼兼收上池水,徐嚥還成滄海珠。”
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珍貴的事物。
【解釋】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出處】《新唐書 狄仁杰傳》:“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示例】馮自由《興中會(huì)時(shí)期之革命同志》:“雖其間不免有滄海遺珠之誚,然大體相差不遠(yuǎn)?!?/p>
【語(yǔ)法】滄海遺珠偏正式;作謂語(yǔ)、賓語(yǔ);指被埋沒的人才。
字義分解
1. ?暗綠色(指水):滄海。滄浪。滄海遺珠(喻被埋沒的人才)。滄海桑田。滄海一粟。
2. ?寒,冷:“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
1.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連成一大片的很多同類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
4.古代指從外國(guó)來(lái)的:~棠?!珬棥?/p>
5.極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無(wú)目標(biāo)地:~罵。她丟了支筆,~找。
7.毫無(wú)節(jié)制地:~吃~喝。
8.姓。
1.遺失。
2.遺失的東西:路不拾~。
3.遺漏:~忘。補(bǔ)~。
4.留下:~跡?!?。不~余力。
5.專指死人留下的:~容?!珖凇!?/span>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
(1)(名)珠子:~寶|~翠|~簾。
(2)(名)(~兒)小的球形的東西:淚~兒。
按照詞語(yǔ)字?jǐn)?shù)查詢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bfff643ac9bfff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