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名)珠子:~寶|~(hao86.com好工具)翠|~簾。
(2)(名)(~兒)小的球形的東西:淚~兒。
名詞
(1) (形聲。從玉,朱聲。本義:珍珠。蛤蚌殼內(nèi)由分泌物結(jié)成的有光小圓體)
(2) 同本義
珠,蚌之陰精?!墩f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陰精所凝。
珠足以御火災(zāi)?!秶Z·楚語》
水方折者有玉,員折者有珠。——《尸子》
淵生珠而岸不枯?!痘茨献印ふf山》
珠盤玉敦?!吨芏Y·玉府》
大珠四枚?!鳌?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3) 又
所貨西洋珠。
(4) 又
公受珠。
(5) 又
出珠授之。
(6) 又如:珠戶(采珠的民戶;珠飾的門戶);珠履(以珍珠為飾的鞋子);珠碧(珍珠與碧玉);珠英(美如珍珠的花);珠翠(珍珠與翠玉);珠市(買賣珍珠的集市)
(7) 珠玉
琴號(hào)珠柱,書名《玉杯》?!仔拧缎@賦》
(8) 又如:珠櫝(盛放珠寶的匣子);珠丸(用珠玉做的彈丸);珠箔(用珠子綴成的簾子)
(9) ∶形容事物的華美、光澤
珠林余露氣,乳寶滴香泉。——陳吉疾《憶山中詩》
(10) 又如:珠林(美好的樹林);珠澤(比喻文彩薈萃之處)
(11) 裝飾用的有光的帶孔小圓體 。如:珠履;珠簾
(12) 以球形或橢球形體滴下的液體
白雨跳珠亂入船。——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13) 又如:淚珠;汗珠;露珠
珠【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正韻》專于切,音朱?!墩f文》蚌之隂精。春秋國語曰:珠以禦火災(zāi),是也。《通雅》古有辟塵珠,辟寒珠,夜光照乗,大者徑寸,或出於龍魚異物腹中,非獨(dú)出於蚌也。陸佃云:龍珠在頷,蛇珠在口,魚珠在眼,鮫珠在皮,珠在足,蛛珠在腹,皆不及蚌珠。《沈懷遠(yuǎn)·南越志》珠有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九分者爲(wèi)大品,有光彩,一邊小平似覆釜者名璫珠,璫珠之次名走珠,走珠之次爲(wèi)滑珠,滑珠之次爲(wèi)磊砢珠,磊砢珠之次爲(wèi)官珠雨珠,官雨珠之次爲(wèi)稅珠,稅珠之次爲(wèi)蔥珠。見續(xù)博物志?!稌び碡暋坊匆?img src="https://static.hao86.com/invalidZi2/1ed4118b8d9f9e4ee5e5f9c5caebd87e.png" alt="??" class="lm_img" />珠曁魚?!吨芏Y·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dòng)穸亍?/p>
又《博物志》江珠,琥珀別名。
又《正字通》山海經(jīng)濫水注:漢水多之魚,狀如覆銚,是生珠玉數(shù),歷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澤出靑珠。左思云:靑珠黃環(huán),西國瑯玕碧珠,皆寶石名之以珠者也。
又地名?!肚皾h·武帝紀(jì)》珠厓儋耳?!对]》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邊出眞珠,故曰珠崖?!赌绿熳觽鳌诽熳由嵊谥闈伞!对]》珠澤在越巂。《水經(jīng)注》若水旁有光珠穴。
又木名?!渡胶=?jīng)》開明北有視玉珠樹?!对]》論衡云:珠樹似珠,非眞珠也。
又連珠,文家篇名?!陡?img src="https://static.hao86.com/invalidZi2/6831557b7c04f897617bbabd10dbdb1b.png" alt="??" class="lm_img" />序》連珠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不指說事情,假喻達(dá)旨,合古詩勸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睹而可悅也?!渡蚣s·註連珠表》竊尋連珠之作,始於子雲(yún),謂辭句連續(xù),互相發(fā)明,若珠之結(jié)排也。
又《韻補(bǔ)》葉音周?!兑琢帧防匣髠?,東行盜珠。
說文解字
珠【卷一】【玉部】
蚌之陰精。從玉朱聲?!洞呵飮Z》曰:“珠以禦火災(zāi)”是也。章俱切
說文解字注
(珠)蜯中陰精也。蜯、或蚌字。中各本作之。今依初學(xué)記。大戴禮曰。珠者、陰之陽也。故勝火。從王。朱聲。章俱切。古音在三部。春秋國語曰。珠足以御火災(zāi)是也。足字依玉篇補(bǔ)。御各本作禦。今正。楚語。左史倚相曰。珠足以禦火災(zāi)則寶之。韋注。珠水精。故以禦火災(zāi)。
珠字組詞造句
珠的方言集匯
◎ 粵語:zyu1
◎ 客家話:[寶安腔] zu1 [客語拼音字匯] zu1 [海陸豐腔] zhu1 [東莞腔] zu1 [沙頭角腔] zu1 [客英字典] zhu1 [陸豐腔] zhu1 [梅縣腔] zu1 [臺(tái)灣四縣腔] z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