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癥下藥
對癥下藥的意思
對癥下藥
(1) 原指醫(yī)生針對病情處方用藥,現(xiàn)在常用來比喻針對具體情況決定采取措施或處理辦法
⒈ 亦作“對證下藥”。針對病癥用藥。比喻針對問題,確定解決的辦法。
引《朱子語類》卷四一:“克己復(fù)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下藥?!?br />清無名氏《病玉緣·閨怨》:“世間無不可醫(yī)之病,倘能對癥下藥,豈有不瘳之理?!?br />吳晗《多寫一點(diǎn)雜文》:“我想,假如作家們能夠多寫一些雜文,抓住問題,對癥下藥,是能夠改進(jìn)工作,提高工作效果的。”
針對病癥開方用藥。比喻針對問題所在,做有效處理?!秲号⑿蹅鳎谌亍罚骸覆幌脒@樊遲是話不問,偏偏的要請學(xué)稼請學(xué)圃起來,夫子深恐他走入長沮桀溺的一路,倘然這班門弟子,都要這等起來,如蒼生何,所以才對癥下藥,合他講那上好禮的三句。」也作「對癥發(fā)藥」、「對癥用藥」。
【解釋】癥:病癥;下藥:用藥。醫(yī)生針對病人的病情開方用藥。比喻針對具體情況;采取具體有效措施。
【出處】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41卷:“克己復(fù)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下藥。”
【示例】他也許要借這原始的集體的力給后代的散漫和萎靡來個對癥下藥吧。(朱自清《聞一多先生怎樣走著中國文學(xué)的道路》)
【近義詞】有的放矢、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刀刀見血、一語道破、一針見血、一語破的、單刀直入
【反義詞】無的放矢、舉措失當(dāng)、隔靴搔癢
【語法】對癥下藥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字義分解
(1)(名)對子:喜~。
(2)(動)回答:~答如流。
(3)(動)向著、朝著:槍口~著敵人。
(4)(動)對待:~事不~人。
(5)(動)使兩個東西配合或接觸:~個火兒。
(6)(動)照著樣檢查:?!?。
(7)(動)調(diào)整使合于一定標(biāo)準(zhǔn):~時間。
(8)(動)攙和(多指液體):湯里~點(diǎn)水。
(9)(動)平均分成兩份:~半兒。
(10)(形)對面的;敵對的:~手。
(11)(形)正確、正常、適合:這話很~。
(12)(量)雙: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對于”差不多:~困難不能屈服。
1. 病,病狀:病癥。癥狀。癥候。不治之癥。對癥下藥。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處:~面|~部。
(2)(副)等級或品級低的:~等|~級|~策|~人。
(3)(副)次序或時間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車。
(5)(副)表示屬于一定范圍、情況、條件等:~列|部~|在同志們的幫助~。
(6)(副)表示正當(dāng)某個時間或時節(jié):節(jié)~|目~|時~。
(7)(副)用在數(shù)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兩~里都同意。
(8)(動)由高處到低處:~船|~降|~山。
(9)(動)(雨、雪等)降落:~雨|~霧。
(10)(動)頒發(fā);投遞:~令|~文|~通知|~帖。
(11)(動)去;到(處所):~鄉(xiāng)|~地|~基層。
(12)(動)退場:該隊(duì)三號上;五號~。
(13)(動)放入:~網(wǎng)捕魚|~箸|~鉆|~手。
(14)(動)卸除;取下:~裝|把敵人的槍~了!
(15)(動)做出(言論、判斷等):~結(jié)論|~定義。
(16)(動)開始使用;使用:~藥|~刀。(動物)生產(chǎn):~蛋|~崽。攻陷;攻克:連~數(shù)城。到規(guī)定的時間結(jié)束日常工作或?qū)W習(xí)等:~班|~工|~課。退讓: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藥|~刀。(動物)生產(chǎn)
(17)(量)(一~兒)。ɑ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兒)用在“幾、兩”后面;表示本領(lǐng)、技能:他真有兩~(兒)。有時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動詞后。表示由高處到低處
(20)(副)用在動詞后。表示有空間;能容納:這個劇場能坐~幾萬人。
(21)(副)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完成或結(jié)果:寫~八千字的論文。
(1)(名)治病、治病蟲害的物品。
(2)(名)某些有化學(xué)作用的物質(zhì):火~|炸~。
(3)(動)〈書〉用藥治療:不可救~。
(4)(動)用藥毒死:~老鼠|~蟲子。
(5)姓。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a9b9943ac9a9b9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