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含蓄是藝術美的一種理想形態(tài),是藝術創(chuàng)作普遍追求的審美目標,是我國古典詩歌的審美傳統(tǒng)。因此古代詩人為了追求詩歌的含蓄美,往往會借助典故、物象等委婉曲折地抒發(fā)情感。如杜牧《贈別》一詩中的“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便是借蠟燭這一物象抒發(fā)離別的情感。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劉禹錫很含蓄的一首詩《竹枝詞二首·其一》,來具體體會一下我國古典詩歌的含蓄美。公元821年,也就是唐穆宗長慶元年冬,劉禹錫被任為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縣)刺史。期間劉禹錫根據(jù)當?shù)孛窀鑴?chuàng)作了新詞《竹枝詞》十一首,共分為兩組,以寫男女愛情和三峽的風情為主。

    《竹枝詞二首·其一》是其中一組二首詩的第一首,也是劉禹錫《竹枝詞》十一首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其中“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更是千古名句,歷來深受世人所稱贊。而它的獨到之處,正是在于含蓄美。即用語意雙關的手法,表面上寫天氣,實際上卻在寫愛情。

    《竹枝詞二首·其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首句“楊柳青青江水平”,描寫的是女主人公眼前所見的景物。即春雨過后,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岸上的楊柳愈發(fā)的青綠。而在古典詩歌中,春日景物往往會引起人們的種種情思。這首詩里的女主人公,面對這春江楊柳,自然也引起了情思。至于引起的是哪一種情思呢?

    次句“聞郎江上踏歌聲”,即聽到了江上傳來了心愛之人的歌聲。由此可見,這里所表達的情思,是少女的懷春之情。結(jié)合首句來看,這首詩的內(nèi)容便很明朗了,它所描寫的就是一個懷春的少女,在一個楊柳青青、江水齊平的春天里,聽到心愛之人的歌聲后產(chǎn)生的內(nèi)心活動。

    雖然劉禹錫在詩中沒有直接去寫少女的內(nèi)心活動,但是她那種因為不知道心愛之人的態(tài)度,而既擔憂又充滿希望的復雜心理,卻已經(jīng)躍然紙上。緊接著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便是整首詩的點睛之筆。它既是少女心愛之人的歌聲內(nèi)容,也是少女復雜心理活動的體現(xiàn)。

    首先,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兩句詩所描寫的不過是一種特殊的自然現(xiàn)象,但并不罕見。如果稍微留意的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便能見到。但如果從抒情角度來看的話,這兩句詩就不是簡單描寫天氣了,而是在寫男女愛情。我們說“東邊日出”是“有晴”,“西邊雨”是“無晴”,而“晴”和“情”諧音,“有晴”、“無晴”也就是“有情”、“無情”,可見它是語意雙關手法的運用。

    也就是說,在這兩句詩中,它暗中點明了態(tài)度。“有”、“無”二字,著重的是那個“有”字,其態(tài)度就不言而喻了。而少女得到心愛之人的明確態(tài)度后,她的心理活動可想而知,定是從之前的擔憂又充滿希望,到最后的滿懷喜悅。最后回看整首詩,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言盡而意無窮”。

    綜觀劉禹錫的這首詩,以多變的春日天氣來雙關,以“晴”寓“情”,無疑具有含蓄美。同時它也符合我國古代,男女那種含羞不露的內(nèi)在感情。即使在如今,這兩句詩也常常會被人引用來表露感情。所以如果你有收到對方發(fā)來的這兩句詩,或許當中就有著深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