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李白就像一座大山,雖心向往之,卻難以翻越。

    他繡口一吐,便是半個大唐。

    在他留下的千首詩中,最難以超越的應(yīng)該是《將進(jìn)酒》,只是開頭17字,便驚艷了千年,后人有人稱“太白此歌,最為豪放,才氣千古無雙”。

    全詩如下: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jìn)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首詩是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后寫的,全詩洋溢著一種哀而不傷,憤而不怒,灑脫豪邁,狂傲奔放的情感,具有極強(qiáng)的感染力,即使再過一千年怕是也無人能及。

    詩歌開頭兩句便是兩組排比長句,如驚濤駭浪,驚艷了世人。

    黃河自古便是中華的母親河,李白以此發(fā)端令人倍感親切。

    但他所寫的又不是他肉眼所見的,滔滔江水,從天而降,這樣一瀉千里的場景,是他的想象,這樣的幻想有些夸張,卻又在情理之中,令人仿佛閉上眼,便能見到這樣壯闊的景象。

    但是如此勢不可擋的景象,最后卻是一去不返,歸于平靜,這一放一收間,便將黃河之水的波瀾壯闊、源遠(yuǎn)流長,寫到了極致,讀來令人也不禁心潮澎湃。

    而“高堂明鏡”一句更為寫實,突出了人生之短暫。

    歲月易逝,就像那黃河之水,一去不返,人生短暫,朝絲暮雪,既然如此,何不及時行樂呢?

    這是李白所要表達(dá)之意,這樣的思想前人不是沒寫過,但卻很少像他寫的這般大氣磅礴,令人不服都不行。

    接著的兩句是千古流傳的名言,將李白的那種豪放瀟灑、高度自信刻畫得入木三分。

    “人生”一句便是及時行樂的最佳描寫。

    李白一生好酒,就像他自己所言“酒肆藏名三十春”,在他看來,人生得意之時,就該盡情享受歡樂,對月當(dāng)飲,對酒當(dāng)歌。

    但其實,無論得意,失意,他總是酒不離口,他不僅是詩仙,更是酒仙。

    他的嗜酒卻不令人厭惡,因為就像杜甫所言“李白斗酒詩百篇”。

    而“天生”一句則是突出展現(xiàn)了他自信狂放的一面。

    他雖然詩途得意,但是仕途卻一直十分坎坷。

    他在年輕過的時候,曾拜訪過名士李邕,卻遭冷落,但他卻毫不氣餒,高歌“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接下來的三句描繪的是一場盛宴,在這場盛宴中,他不斷勸酒,痛飲高歌。

    “烹羊宰?!币痪洳粌H寫出了筵席之盛大,更是突出了李白的豪壯。

    不是一盤、一碟菜,而是整整的一只羊,一頭牛。

    不是一杯、一壺酒,而是三百杯。

    雖然看來有些夸張,但是這樣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場景,令人讀了也是豪情萬丈。

    “岑夫子”一句是他的勸酒語,照應(yīng)了標(biāo)題《將進(jìn)酒》。

    岑勛、元丹丘都是李白的好友,都說酒逢知己千杯少,李白此時便是如此。

    一句“與君歌一曲”便將他眼花耳熱后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接著的三句算是他的酒后真言了,以古人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

    “鐘鼓”一句算是憤慨之語。

    鐘鼓饌玉象征的是富貴的生活,這種生活誰不向往呢?

    李白也曾一心追逐功名利祿,但是現(xiàn)實卻給了他很大的打擊。

    他一直到了43歲,才得到皇帝召見,混了個翰林待詔的職位。

    可是這個職位說的好聽點(diǎn)是“御用文人”,難聽點(diǎn)不過是為了討好皇帝貴妃罷了。

    這和他的政治抱負(fù)相去甚遠(yuǎn),因而他佯狂放蕩,最后被賜金放還。

    可是他的心中到底還是意難平,所以才會希望醉生夢死,不復(fù)清醒。

    若非真盡興,怎會如此痛快地高歌呢?

    而“古來”一句算是他的自我安慰。

    他勸慰自己古代的那些圣明賢人都是孤獨(dú)寂寞的,只有那些好酒的人才會千古留名。

    他也想當(dāng)圣賢,可是并沒有這樣的機(jī)會,因而之能寄情于酒。

    為了佐證自己的這個觀點(diǎn),他甚至舉了陳王的事例。

    這里的陳王指的便是曹植,曾經(jīng)在平樂觀設(shè)宴擺酒,縱情歡樂。

    曹植是曹操的兒子,才華橫溢,卻一直被兄長曹丕猜忌,也是出了名的有志難展,李白與他也算是同病相憐。

    雖然這幾句寫的是壯志難酬的憤慨,但卻悲而不傷,不失豪壯本色,這便是詩仙的獨(dú)到之處了。

    接下來的最后幾句又回到“酒”上了,而且是越來越狂放了。

    “主人何為”一句便照應(yīng)了前文的“千金散盡”,詩人的豪爽可見一斑。

    縱使千金散盡了,他還要拿出五花馬、千金裘,來換取美酒,這樣一醉方休的豪情怎不令人敬佩呢?

    結(jié)尾一句“同銷萬古愁”,與開頭的“悲白發(fā)”相呼應(yīng),慷慨悲壯,酣暢淋漓,詩已盡而意未絕,這樣大開大合,大起大落,真真算是神來之筆了。

    這首詩通篇都是名句,有著震古爍今的感染力,算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不知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一句呢?

    這里也是如此,即使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他也堅信自己是必是有用的人才,這樣大寫的自信,鼓舞了古今無數(shù)仁人志士。

    而接下來的“千金”一句將他骨子里的那種豪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都說“會花錢的人才會賺錢”,李白便是如此。

    與其說他是視金錢如糞土,不如說他自信又豪爽,他結(jié)交好友,飲酒取樂,向來是一擲千金。

    因為在他眼里,錢財不過是身外物,但友誼卻是無價之寶,而他堅信以他的才能,即使散盡千金,也能再次獲得。

    這樣的豪爽自信,怎不令人著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