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導(dǎo)航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古往今來春夏秋冬輪換乃自然規(guī)律,古代文人墨客也逃不過,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那些關(guān)于夏天的古詩吧,看看他們都是怎么用詩詞表達(dá)熱辣辣的心情的呢!
杜甫的《夏夜嘆》描寫他窗下納涼的情景,開始兩句就是對酷暑的控訴:“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然后就是對清涼的期盼:“安得萬里風(fēng),飄飖吹我裳”。后面就是他納涼時(shí)的情形,接著是由此的所思:關(guān)中大旱,災(zāi)民流離失所,局勢動蕩,對唐肅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權(quán)的重臣們已失去了信心。
夏夜嘆(唐代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fēng),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yáng)。
物情無巨細(xì),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zhí)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xiāng)。
北城悲笳發(fā),鸛鶴號且翔。
況復(fù)煩促倦,激烈思時(shí)康。
李白的《夏日山中》描寫他在夏天炎熱的環(huán)境下登山,到了山林中人煙稀少,便解下頭巾,袒胸露頂,任由山風(fēng)吹拂,悠然自得,不拘禮法。
夏日山中(唐代 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fēng)。
楊萬里的《夏夜追涼》可以說對對夏天的描寫很形象了,晚上與白天一樣的熱,以至于作者深夜跑入密林中覓涼。
夏夜追涼(宋代 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shí)有微涼不是風(fēng)。
柳宗元的《夏夜苦熱登西樓》同樣是晚上酷熱難耐,深夜覓涼處,但即使登上西樓,汲井水沖涼,開門扉納涼,靠著欄桿乘涼,依然熱汗淋漓。
夏夜苦熱登西樓(唐代 柳宗元)
苦熱中夜起,登樓獨(dú)褰衣。
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
火晶燥露滋,野靜停風(fēng)威。
探湯汲陰井,煬灶開重扉。
憑闌久彷徨,流汗不可揮。
莫辯亭毒意,仰訴璿與璣。
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
蘇軾的《菩薩蠻·夏景回文》描寫少婦揮汗如珠、輕紗裹體的夏日容貌。雖說“火云”、“碧紗”、“瓊暖”、“暈腮”和“晚照”等色彩詞語,塑造了“火云凝汗”,碧紗瓊裹、暈腮枕印、晚照殘妝等少婦特有的體態(tài)美和閑適美的睡美人形象,但少婦在這么熱的情況下,估計(jì)也沒睡好吧。
菩薩蠻·夏景回文(宋代 蘇軾)
火云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云火。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
暈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暈。閑照晚妝殘。殘妝晚照閑。
智生的《夏詞》描寫的簡直就是夏天里沒開空調(diào)的蕓蕓眾生了!酷熱的夏天白天變的越來越長,即使倚著美麗的窗子,薄薄的羅莎還是濕透了。
夏詞(明代 智生)
炎威天氣日偏長,汗?jié)褫p羅倚畫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銜花瓣到蘭房。
近年來溫室效應(yīng)與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共同作用下,氣溫是越來越高了,古人尚且被夏天熱得羅衣盡濕,深夜無眠,如今形容為熱到模糊熱到融化也真不為過了。前不久北極的冰川倒下了一大塊,北極熊落腳的地方又少了,海平面又上升了,保護(hù)環(huán)境不能再是空口白話了,人人有責(zé)呀!
相關(guān)文章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