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蘇軾入獄后,看到獄卒送來一條魚,突然崩潰大哭,寫下一首訣別詩
用蘇軾自己的句子來形容他,那必然是“千古風流人物”,其跌宕風流處,不亞于任何一段詩酒年華。蘇軾把人生看得很透徹,他明白每一個不能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所以他回首向來蕭瑟,所見無晴雨,所以他九死南荒無恨,江海寄余生,所以他在悲傷痛苦的時候,寫下的卻是滿滿正能量。
可是有一點,蘇軾無法釋然,那就是面對死亡時的恐懼。我們都見慣了蘇軾在詩詞歌賦里的瀟灑倜儻,卻沒怎么見過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萎靡茍且。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因在詩文里暗諷朝政被一紙告上御狀,隨后下入大獄,等待他的將是同僚們潑灑的臟水與吏部無情的嚴判,是為“烏臺詩案”。
蘇軾是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人,最看不慣朝廷改革新法的種種弊端,像什么朝廷給百姓貸款的青苗法,兩浙地區(qū)嚴苛的食鹽專賣法,還有鼓勵人告密以獲取名利的監(jiān)察制度,那都是身為朝廷官員的蘇軾所忍不了的。在其位謀其政,蘇軾雖然有心改變現(xiàn)狀,卻無力與朝廷抗爭。
唯一的出路便是寫寫詩,諷諷刺,過過癮。你不是搞放貸嗎?那就好好搞啊,為啥把貸款程序搞得那么復雜?“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光留個好名,實際效率極低!你不是食鹽專賣嗎?管得太嚴苛,身為吃貨連鹽巴都吃不起了!“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p>
雖然蘇軾文字功底極佳,但耐不住他性子急啊,什么破事都往詩里寫,最后人家御史臺收集收集罪證,竟然揪出上百首作品,受牽連者達三十九人。人證、物證具在,蘇軾心里也跟明鏡兒似的,當御史臺一找上門來,他就知道好日子到頭了?!拜Y恐,不敢出,乃謀之無頗?!?/p>
據(jù)說在押送途中,蘇軾曾一度想跳水自盡,可見其害怕程度,也可見他寫的那些嘲諷玩意到底有多犀利?!盀跖_詩案”前前后后總共審理了五個月之久,蘇軾也經(jīng)受了五個月的牢獄之災。到底是死罪還是活罪,誰都不知道,而在獄中的蘇軾尤其煎熬,在等待最終判決的同時,蘇軾之子蘇邁負責每日給他送飯。
但是父子不能見面,消息不能通達,餐食只能由獄卒來回傳遞,所以父子之間相約定下暗號:如果結(jié)果未出,那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死罪等消息出來,那么蘇邁便送魚。一日,蘇邁因事未能親自前往,而是委托了一位親戚去送飯,誰知這親親戚送的恰恰就是魚。
獄卒一拿過去,蘇軾一看,頓時淚流滿面?。哼@下是兇多吉少了!陷入絕望的蘇軾腦海里浮過萬千思緒,最終決定給弟弟蘇轍留點東西,便揮筆寫下了訣別詩。
《獄中寄子由》
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jié)來生未了因。
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
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游定何處,桐鄉(xiāng)知葬浙江西。
字里行間不難看出,蘇軾已經(jīng)相信自己即將被處以極刑,“心似鹿”、“命如雞”、“愧老妻”三連,恰恰表明的就是蘇軾面對死亡的感慨。據(jù)說這兩首一組詩最后傳到宋神宗那里,神宗也是感動不已。
蘇軾沒別的,就是才華,這才華不僅影響到千年之后的我們,更感染了當時的無數(shù)人。為了拯救蘇軾,蘇轍甘愿退去官服為兄折罪,不少朝廷官員都為他出面,就連老對頭王安石都為其求情,就連太皇太后曹氏都出面調(diào)解,最終蘇軾才免于一死。不得不說,只要是蘇軾的事兒,不管好壞善惡,都是濃濃的詩意啊。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