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字開頭的組詞
- 1、靴履:1.亦作"鞾履"。2.靴子。
- 2、靴服:1.亦作"鞾服"。2.靴子與衣服。泛指衣著服式。
- 3、靴文:1.亦作"鞾文"。亦作"靴紋"。2.靴皮的花紋。形容細波微浪。
- 4、靴子:高筒的皮鞋。
- 5、靴靿:靴筒。
- 6、靴雍:1.亦作"鞾雍"。2.即靴筒。
- 7、靴紋:1.亦作"靴紋"。2.見"靴文"。
- 8、靴刀:亦作'鞾刀'。 一種置于靴中的短刀。
- 9、靴笏:1.亦作"鞾笏"。2.靴與笏。古代官員在朝覲或其他正式場合用。
- 10、靴袴:1.亦作"鞾袴"。2.革靴套褲。古代戎裝。
- 11、靴皮:亦作'鞾皮'。 制靴的皮革。
- 12、靴匠:即靴工。
- 13、靴桶:即靴筒。
- 14、靴腳:指靴子。
- 15、靴掖:即靴頁。
- 16、靴工:亦作'鞾工'。 鞋匠。
- 17、靴扇:古代的一種折扇。
- 18、靴筒:靴子上的筒形部分。
- 19、靴頁:綢制或皮制的可以折疊的夾子。用以裝名帖﹑文件﹑錢票等物。因可塞藏在靴筒內(nèi)﹐故稱"靴頁"。有時亦置于懷中。
- 20、靴鼻:1.亦作"鞾鼻"。2.靴幫足尖處的凸出部分。舊時以"嗅靴鼻"﹑"吮靴鼻"形容巴結(jié)﹑奉承。
- 21、靴衫:唐開元天寶年間從駕宮人或士人之婦乘馬時的胡裝服式。
- 22、靴行:制靴行業(yè)。
- 23、靴城:古代城墻的一種附屬建筑。
- 24、靴帕:亦作'鞾帕'。 《后漢書.輿服志下》:'秦雄諸侯,乃加其武將首飾為絳袙,以表貴賤。'《舊唐書.李光弼傳》:'茍事之不捷,繼之以死。及是擊賊,常納短刀于靴中,有決死之志。'后因以'靴帕'借指武將戎服。
- 25、靴燭:輝煌光明的燭光。
- 26、靴袍:亦作'鞾袍'。 宋時天子祭祀禮服的一種。
- 27、靴簡:即靴笏。
- 28、靴筩:即靴筒。
- 29、靴統(tǒng):(1)靴的上部
- 30、靴板:穿靴執(zhí)板以謁上官。謂官宦生涯。
- 31、靴袢:(1)縫在靴子后跟上緣、穿靴時便于往上提的圈形吊帶
- 32、靴褲:革靴套褲。古代戎裝。
- 33、靴兄弟:與同一女子保持非婚姻性關(guān)系的諸男子之間的俗稱。
- 34、靴腰子:對妓女的戲稱。
- 35、靴后跟:長子的戲稱。靴的后跟叫'掌子',因諧稱長子。
靴字中間的組詞
靴字結(jié)尾的組詞
- 1、宮靴:古時大臣上朝時所穿的靴子。
- 2、捧靴:唐華州刺史崔戎離任時,州人戀惜他,有脫去他的靴子,不讓走的。見《舊唐書.崔戎傳》。后用為挽留清廉地方官的典故。
- 3、獵靴:(1)一種結(jié)實的又厚又重的皮靴,常高達膝部,而從腳背至頂?shù)难ッ婢詶l帶系緊
- 4、弓靴:弓鞋。
- 5、馬靴:(1)騎馬穿的長筒靴子,泛指長筒靴子
- 6、鞭靴:鞭子和鞋子。借指尋常輕賤之物。
- 7、朝靴:1.見"朝鞾"。
- 8、皮靴:(1)用皮革做的靴子
- 9、袴靴:1.見"袴鞾"。
- 10、戰(zhàn)靴:古時軍人穿的長筒鞋。
- 11、革靴:1.亦作"革鞾"。2.皮靴。
- 12、皂靴:1.亦作"皁鞾"。2.黑色高幫白色厚底的鞋子﹐舊時官紳所穿。
- 13、烏靴:1.古代官員所穿的黑色靴子。
- 14、釘靴:猶釘鞋。
- 15、管靴:(1)用作槽子或管口的裝置
- 16、線靴:亦作'線靴'。 線制的靴。古代婦人所穿。
- 17、蠻靴:1.見"蠻靴"。
- 18、同靴:舊時稱同嫖一妓者。
- 19、脫靴:1.見"脫鞾"。
- 20、雨靴:(1)下雨和泥濘時穿的一種高至踝節(jié)部的橡膠或塑料套鞋
- 21、舞靴:亦作'舞鞾'。 舞蹈者所穿之靴。
- 22、掛靴:指把球靴掛起來
- 23、膠靴:(1)橡膠制的靴子
- 24、油靴:(1)舊式雨鞋,外涂桐油
- 25、鵠觜靴:靴的一種。形如鵠嘴。
- 26、高統(tǒng)靴:(1)一種高至小腿的系帶的靴子 (2)一種特高統(tǒng)防水靴,尤指為水手及漁民穿用靴子
- 27、豪豬靴:指豪豬皮做的靴子。
- 28、飛鳳靴:靴名。
- 29、六合靴:舊時帝王的一種常用靴。
- 30、探空靴:比喻說大話﹑空話。
- 31、短統(tǒng)靴:(1)只到踝關(guān)節(jié)部的一種短靴
- 32、吉莫靴:用吉莫皮制成的靴子。
- 33、檀木靴:刑具。夾棍。
- 34、涉水靴:(1)一種高統(tǒng)防水靴
- 35、長統(tǒng)靴:(1)腳和腿的覆蓋物,通常用皮革或橡膠制成,高度從腳踝到臀部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