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字開頭的組詞
- 1、詞法:(1)語法內(nèi)容之一,包括詞的構(gòu)成、組合,詞形變化等內(nèi)容
- 2、詞典:(1)收集詞匯按某種順序排列并加以解釋供人檢查參考的工具書
- 3、詞綴:(1)構(gòu)詞成分之一,附屬于詞根或短語之前、之后或插在詞或詞根中,表示某種附加意義,或用以產(chǎn)生一個派生詞
- 4、詞語:(1)詞和語的合稱,包括單詞、詞組及整個詞匯
- 5、詞序:(1)詞在詞組或句子里的先后次序。在漢語中,詞序是一種主要的語法手段?!安缓芎谩备昂懿缓谩保傲瞬坏谩备安坏昧恕?,“房子比樹高”跟“樹比房子高”,詞序不同,意思就不一樣
- 6、詞類:(1)語言中詞的語法分類漢語詞,通常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前者包括名詞、代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后者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在英語,傳統(tǒng)上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前置詞)、冠詞、連接詞和感嘆詞八大類?,F(xiàn)在語法因派別不同而有不同的分類和稱謂
- 7、詞彙:(1)一種語言中所有詞的總和,也指某一范圍內(nèi)所使用的詞的總和
- 8、詞曲:(1)詞和曲的合稱
- 9、詞根:(1)詞的主要組成部分,詞義構(gòu)成的基礎(chǔ)部分
- 10、詞尾:(1)構(gòu)詞成分之一,加在詞的最后,表示某些附加意義或語法意義,如“躺著”的“著”、“同胞們”的們
- 11、詞彙學(xué):語言學(xué)的一個部門。研究語言或一種語言的詞匯的組成和歷史發(fā)展。
詞字中間的組詞
- 1、基本詞彙:詞匯中最主要、最穩(wěn)定的部分。如:人、手、天、地、上、下等等。這類詞歷史悠久,使用范圍廣,構(gòu)造新詞的能力強,是語言的基礎(chǔ)之一。
詞字結(jié)尾的組詞
- 1、量詞:(1)與代表可計數(shù)或可量度物體的名詞連用或與數(shù)詞連用的詞或詞素,常用來指示某一類別,為名詞所指派的物體可按其形狀或功用而被歸入這一類別(如漢語“三本書”中的“本”)
- 2、副詞:(1)起修飾或限制動詞或形容詞作用、表程度或范圍的詞
- 3、名詞:(1) (2)
- 4、單詞:(1)詞(區(qū)別于“詞組”)
- 5、訓(xùn)詞:(1)進行教導(dǎo)的言詞或為教導(dǎo)傳授給某人的言詞
- 6、臺詞:(1)戲劇表演中角色講的話,分為對白,獨白,旁白
- 7、助詞:(1)獨立性差、無實義的一種特殊的虛詞。漢語中有結(jié)構(gòu)助詞、時態(tài)助詞和語氣助詞
- 8、實詞:(1)意義比較具體的詞?,F(xiàn)代漢語的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六類 (2)傳達一種思想或形象的詞
- 9、借詞:(1)從別的語言中吸收過來的詞 (2)假托的理由;托詞
- 10、連詞:(1)詞、詞組或句子之間起連結(jié)作用的詞匯。如:那么、所以、并且、或者等
- 11、主詞:(1)邏輯命題中的一個詞,它表示判斷的對象 (2)有些語法書對“主語”的叫法
- 12、賀詞:(1)祝賀的詞語
- 13、數(shù)詞:(1)代表數(shù)目的詞。數(shù)詞連用或者加上別的詞,可以表示序數(shù)、分?jǐn)?shù)、倍數(shù)、概數(shù),如“第一、七成、三分之一、兩倍、三五十、七十出頭”
- 14、題詞:(1)為勉勵或留作紀(jì)念而寫下的一段話 (2)所題的詞。冠于一部著作之前,以一種較正式或不甚正式的樣式或方式,題寫給予某人的姓名及祝賀詞 (3)序文
- 15、祝詞:(1)祭祀時祝禱之語或文辭;喜慶活動中祝頌的言詞
- 16、提詞:(1)戲劇演出時給臺上的演員提示臺詞
- 17、虛詞:虛詞泛指沒有完整意義的詞匯,但有語法意義或功能的詞。具有必須依附于實詞或語句,表示語法意義、不能單獨成句,不能單獨作語法成分、不能重疊的特點。
- 18、語詞:(1)泛指詞、詞組一類的語言成分 (2)邏輯學(xué)名詞,在一個語言系統(tǒng)中,具有意義可用來代表事物的最小的詞,文法學(xué)名詞。今多稱為“述語”或“謂語”
- 19、多義詞:(1)具有兩個或更多意義的詞,如“發(fā)”有“送出”(發(fā)信)、“發(fā)射”(發(fā)炮)、“產(chǎn)生”(發(fā)芽)、“表達”(發(fā)言)等義。多義詞的各項意義之間有共同點,如“發(fā)”的幾個意義都表示“由里往外出去”。意義如果各不相關(guān),就不是多義詞而是同音詞
- 20、合成詞: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素構(gòu)成的詞。由詞根和詞根合成的叫復(fù)合詞,如:朋友、火車、立正、照相機;由詞根加詞綴合成的叫派生詞,如:桌子、花兒、木頭、阿姨。
- 21、助動詞:動詞的一類,表示可能﹑應(yīng)該﹑必須﹑愿望等意思。如能﹑會﹑可以﹑可能﹑該﹑應(yīng)該﹑得﹑必須﹑要﹑肯﹑敢﹑愿意。通常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邊。
- 22、反義詞:(1)意義相反的兩個詞(如“白”與“黑”,“好”與“壞”等)
- 23、同義詞:(1)詞義完全相同或相近的詞
- 24、派生詞:(1)合成詞的一類,指由詞根加詞綴構(gòu)成的詞。如:椅子;花兒;阿姨
- 25、同源詞:音義相關(guān),由同一語源孳生的詞或詞素。如"背"和"負(fù)"。在漢語中,有雙聲的,如"柔"和"弱"(同義),"明"和"滅"(反義);有疊韻的,如"剛"和"強"(同義),"寒"和"暖"(反義)。
- 26、方位詞:(1)名詞的一種,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詞,分單純詞的和合成的兩類。單純的方位詞是“上、下、前、后、左、右、東、西、南、北、里、外、中、內(nèi)、間、旁”。合成的方位詞由單純詞構(gòu)成
- 27、複合詞:見〖合成詞〗。
- 28、語氣詞:1.又稱助字﹑助詞。一般用于句末﹐有時也用于句中﹐表示停頓。古代常用"也""矣"等表示陳述語氣﹐用"乎""邪(耶)"等表示疑問語氣﹐用"哉""夫"等表示感嘆語氣﹐用"矣""也"等表示祈使語氣?,F(xiàn)代漢語常用"的"﹑"了"﹑"嗎(公)"﹑"呢"﹑"么"﹑"吧"﹑"啊"表示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