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好工具>組詞>衡組詞>

    衡組詞,衡字組詞,衡組詞語一年級,衡組詞2個字

    組詞

    輕松自動在線組詞

    衡的組詞

    反饋

    衡字開頭的組詞

    • 1、衡栿:橫梁。
    • 2、衡杓:借指北斗星。
    • 3、衡軛:亦作'衡扼'。亦作'衡枙'。 車轅前的橫木和架在馬頸上用以拉車的曲木。 比喻控制;束縛。
    • 4、衡撃:橫行劫擊。謂搶劫。
    • 5、衡纊:比喻勢利的眼光。語出《文選.劉孝標》:"馳騖之俗,澆薄之倫,無不操權衡,秉纖纊。衡所以揣其輕重,纊所以屬其鼻息。"張銑注:"言趨走之人,澆薄之輩,皆執(zhí)衡秤勢之輕重,持綿量氣之粗細。"
    • 6、衡茆:衡門茅屋,簡陋的居室。
    • 7、衡尺:1.評量。2.喻銓選人才的官職。
    • 8、衡嶺:衡山。
    • 9、衡里:猶衡巷。
    • 10、衡服:指古衡州地區(qū)。因遠離王畿,故稱"衡服"。
    • 11、衡嶠:指衡山。
    • 12、衡閭:猶衡巷。指平民居住的地區(qū)。
    • 13、衡館:衡門的屋舍。言其簡陋。借指士庶或隱者居住之處。
    • 14、衡量:1.?量度物體的重量和容積。 2.?考慮斟酌事物的輕重得失。
    • 15、衡軫:轅前橫木與車后橫木。亦借指車。
    • 16、衡雝:即衡雍。
    • 17、衡譚:漢匡衡和張譚的并稱。
    • 18、衡山:古稱“南岳”,中國五岳之一。在湖南省中部。山勢雄偉,有七十二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廩五峰最著名。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名勝古跡眾多,有南岳廟、祝圣寺、方廣寺、南臺寺、藏經殿、祝融殿等建筑。以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為“南岳四絕”。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
    • 19、衡泌:謂隱居之地。語本《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朱熹集傳:"此隱居自樂而無求者之詞。言衡門雖淺陋,然亦可以游息;泌水雖不可飽,然亦可以玩樂而忘饑也。"
    • 20、衡庫:秤與倉庫。比喻心中有數而不露于外。
    • 21、衡任:謂兩軛之間的著力處。
    • 22、衡枙:亦作'衡扼'。亦作'衡枙'。 車轅前的橫木和架在馬頸上用以拉車的曲木。 比喻控制;束縛。
    • 23、衡決:1.橫裂,不銜接。2.引申為混雜;紛亂。
    • 24、衡石:泛指稱重量的器物。衡,秤;石,古代重量單位,一百二十斤為一石。 比喻偉力,大才。 比喻準則。 比喻法度。 喻國柄,相權。
    • 25、衡薄:指杜衡叢生之地。
    • 26、衡行:橫行。謂不循正道而行。
    • 27、衡樊:衡門與樊籬。指簡陋的房舍。
    • 28、衡潛:1.亦作"衡灊"。2.衡山和潛山的并稱。
    • 29、衡灊:1.亦作"衡灊"。2.衡山和潛山的并稱。
    • 30、衡虛:平正而清虛。
    • 31、衡辀:車轅與轅前橫木。借指車。
    • 32、衡從:縱橫。
    • 33、衡廬:1.衡門小屋,言其簡陋。多指隱者之居。 2.謙稱自己所居房舍。 3.衡山和廬山的合稱。
    • 34、衡緫:指車馬的飾物?!段倪x.謝莊》:"衡緫滅容,翚翟毀衽。"李善注:"包咸《注》曰:衡,軛也?!吨芏Y》曰:王后之五路,重翟,錫面朱緫;厭翟,勒面繢緫;安車,雕面鹥緫。皆有容蓋。鄭司農曰:緫著馬勒,直兩耳與兩鑣。容謂幨車也。"按,《漢書.韓延壽傳》"駕四馬,傅總"顏師古注引晉灼曰:"總,以緹繒飾鑣轄也。"一說指后妃的冠飾與發(fā)飾。李周翰注:"《周禮》云:王后之首服有衡,以玉為之,垂于副之兩旁,當耳。其下以紞懸瑱。又云:《內則》曰:'櫛縱笄緫。'緫,結束也,垂后為飾。"
    • 35、衡流:1.橫穿水流。2.銓選人才的品官。流,流品。
    • 36、衡銓:銓衡,銓選。
    • 37、衡茅:衡門茅屋,簡陋的居室。
    • 38、衡虞:守護山林的官。
    • 39、衡鈞:喻相位。
    • 40、衡道:1.指戰(zhàn)國時張儀等人倡導的連橫事秦的政治主張。2.謂違背道義。
    • 41、衡宰:指宰相。
    • 42、衡定:南朝梁衡山侯蕭恭和定襄侯蕭祗的并稱。 猶評定。
    • 43、衡雍:古地名。春秋時屬鄭地。
    • 44、衡梁:架屋的橫梁。比喻重任。
    • 45、衡儀:公平的法規(guī)。
    • 46、衡度:量度。
    • 47、衡芷:杜衡和白芷。比喻美德或高尚的志向。
    • 48、衡權:稱物之具。
    • 49、衡璣:古時觀測天象的儀器。
    • 50、衡立:謂平衡。
    • 51、衡軸:古代天文儀器的轉軸。 比喻中樞要職。
    • 52、衡岳:南岳衡山。
    • 53、衡鏡:衡器和鏡子。衡可以稱輕重,鏡可以照美丑。比喻辨別是非善惡的標準。
    • 54、衡湘:衡山和湘水的并稱。
    • 55、衡笄:橫簪。
    • 56、衡巫:衡山和巫山的并稱。
    • 57、衡宇:(1)門上橫木和房檐,代指房屋
    • 58、衡厄:喻束縛;壓迫。厄,通"軛"。
    • 59、衡綜:謂考核銓選官吏。
    • 60、衡聽:猶兼聽,不偏聽。
    • 61、衡巷:平民居住的里巷。泛指民間。
    • 62、衡抗:抗衡。
    • 63、衡直:猶衡從。
    • 64、衡峰:指衡山。
    • 65、衡言:平正之言。
    • 66、衡器:稱重量的器具。如秤、天平。
    • 67、衡管:古代天文儀器上用以觀測的長管。
    • 68、衡陳:橫向排列。
    • 69、衡楚:指楚地。衡山在古楚地,故稱。
    • 70、衡紀:即玉衡星。亦借指北斗星。
    • 71、衡扼:亦作'衡扼'。亦作'衡枙'。 車轅前的橫木和架在馬頸上用以拉車的曲木。 比喻控制;束縛。
    • 72、衡梠:屋檐的橫木。比喻微才。
    • 73、衡霍:即衡山。衡山一名霍山,故稱。
    • 74、衡麓:1.亦作"衡麓"。2.官名。守護山林之官。《左傳.昭公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麓守之。"孔穎達疏:"《周禮》司徒之屬,有林衡之官,掌巡林麓之禁……此置衡麓之官,守山林之木,是其宜也。"一說為古代的宰相。
    • 75、衡準:喻標準。
    • 76、衡柄:1.衡文之權。2.相權。亦指掌相權。
    • 77、衡漢:1.北斗和天河。2.泛指天宇﹑天上。比喻京都或宮苑。
    • 78、衡機:1.即衡璣。2.即天平。
    • 79、衡蓋:車轅前端的橫木和車上的傘蓋。亦借指車。
    • 80、衡鑒:1.衡器和鏡子。比喻準繩、楷模。2.品評;鑒別。
    • 81、衡人:指戰(zhàn)國時倡導連橫之說的人。
    • 82、衡漳:古水名。即漳水。
    • 83、衡桂:即衡州,春秋楚地,漢屬桂陽郡,故稱。
    • 84、衡校:謂品評考核。
    • 85、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房屋。借指隱者所居。帝王殿前侍衛(wèi)的人。專指隱者所居屋舍之門。
    • 86、衡命:違逆命令。
    • 87、衡閻:猶衡閭。
    • 88、衡平:謂掌管,治理。
    • 89、衡牧:林衡與牧正。古代掌山林與畜牧之官。
    • 90、衡水:古水名。濁漳水的一段。
    • 91、衡游:謂橫渡。
    • 92、衡闈:橫木為闈。指簡陋的房屋。借指貧士之居。
    • 93、衡轡:衡軛與轡頭。
    • 94、衡文:品評文章。特指主持科舉考試。 泛指評選文章。
    • 95、衡計:衡量計算。
    • 96、衡縮:猶縱橫。
    • 97、衡才:謂銓選人才。
    • 98、衡木:橫木。
    • 99、衡鹿:1.亦作"衡麓"。2.官名。守護山林之官?!蹲髠鳎压辍?"山林之木,衡鹿守之。"孔穎達疏:"《周禮》司徒之屬,有林衡之官,掌巡林麓之禁……此置衡鹿之官,守山林之木,是其宜也。"一說為古代的宰相。
    • 100、衡璜:珩與璜。亦泛指佩玉。

    衡字中間的組詞

    • 1、平衡木:(1)體操運動中為做各種平衡動作用的窄長橫木條
    • 2、李衡奴:1.《三國志.吳志.孫休傳》"丹陽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襄陽記》:"衡每欲治家,妻輒不聽,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龍陽汜洲上作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后遂稱橘子為"李衡奴"。
    • 3、平衡覺:(1)因身體移動而引起的感覺。內耳中的半規(guī)管和前庭是平衡覺的器官
    • 4、陳衡恪:人名。(西元1876~1923)?字師曾,號槐堂、朽道人,江西修水人。
    • 5、水衡錢:1.漢代皇室私藏的錢。由水衡都尉﹑水衡丞掌管﹑鑄造,故稱。2.泛指國帑。
    • 6、平衡線: 一種傳輸效果最理想的音頻信號線。
    • 7、均衡器:均衡器(Equalizer),是一種可以分別調節(jié)各種頻率成分電信號放大量的電子設備,通過對各種不同頻率的電信號的調節(jié)來補償揚聲器和聲場的缺陷,補償和修飾各種聲源及其它特殊作用,一般調音臺上的均衡器僅能對高頻、中頻、低頻三段頻率電信號分別進行調節(jié)。
    • 8、權衡銘: 權衡銘夫審輕重,莫若權衡。
    • 9、權衡輕重:稱量物體的輕與重。比喻比較事物主次,考慮得失等。
    • 10、商衡周鼎:謂伊尹和周公。
    • 11、平衡拉桿: 汽車改裝常用的平衡拉桿,俗稱“頂吧、拉桿”。吧的英文含義是拉桿的意思。
    • 12、均衡利率:權:稱砣。衡:稱桿。權衡:比較,衡量。比較一下哪一個有利哪一個有害。
    • 13、非平衡態(tài): 系統中狀態(tài)變量不是常量的定常狀態(tài)。
    • 14、長衡會戰(zhàn):1944年5月,日軍集中兵力三十六萬余人,向長沙、衡陽地區(qū)發(fā)動進攻,中國軍隊集中兵力四十萬人進行抗擊。5月26日起,日軍分三路圍攻長沙。守軍因內部派系矛盾,消極避戰(zhàn),節(jié)節(jié)敗退。6月22日起日軍兩次猛攻衡陽,遭守軍第十軍英勇抵抗。8月6日日軍第三次進攻衡陽,雙方展開激烈巷戰(zhàn),傷亡慘重。8日第十軍軍長突然下令投降,衡陽陷落。日軍控制了粵漢、湘桂鐵路。
    • 15、平衡感覺: 因身體所處位置的變化而引起的感覺。內耳中的半規(guī)管和前庭等是平衡感覺的器官。

    衡字結尾的組詞

    • 1、荰衡:亦作'荰蘅'。即'杜衡'。
    • 2、權衡:(1)評量;比較
    • 3、阿衡:1.商代官名。師保之官。 2.引申為任國家輔弼之任﹐宰相之職。 3.伊斯蘭教中,阿衡即阿訇的亦稱。
    • 4、還衡:猶回車。
    • 5、平衡:1.?衡器兩端承受的重量相等。 2.?兩物齊平如衡。 3.?對立的各方面在數量或質量上相等或相抵。 4.?生理學中某種特定營養(yǎng)物合成與分解之間的關系。 5.?兩種或幾種相反的力或過程之間不產生任何加速度或凈變化的平衡狀態(tài)。 6.?傾向于保持穩(wěn)定的情況。
    • 6、亢衡:抗衡,對抗。
    • 7、抗衡:(1)彼此對抗,不相上下
    • 8、銓衡:1.品鑒衡量。 2.衡量輕重的器具。 3.考核、選拔(人才)。 4.指主管選拔官吏的職位。亦指主管選拔官吏的部門之長。
    • 9、宰衡:漢平帝時加給王莽的官名。 作動詞。指為相。
    • 10、乾衡:北斗星的斗柄三星中的玉衡。指北斗。
    • 11、登衡:1.刊登選用。
    • 12、保衡:商代伊尹的尊號。又稱"阿衡"。
    • 13、林衡:古官名?!吨芏Y》地官之屬,掌保護巡守林木。
    • 14、參衡:猶抗衡。
    • 15、水衡:1.古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簡稱。漢武帝元鼎二年所置,至隋始廢。掌皇家上林苑,兼管稅收、鑄錢。《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顏師古注引漢應劭曰:“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諸池苑,故稱水衡?!?2.泛指管理水利之官?!逗鬂h書·張衡傳》:“前長離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崩钯t注:“水衡,官名,主水官也。”宋蘇軾《送王伯敭守虢》詩:“歸來只作水衡卿,我欲攜壺就君飲?!泵鲄潜咎兜劬┢罚骸败娦栾w檄催,水衡仰屋嘆?!鼻逦涸础剁茌o河渠議》:“故曰:與治黃河小異而大同,敢以質司水衡之君子?!?3.水衡錢的簡稱。清黃遵憲《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沉文肅公祠》詩:“側聞近者議輸幣,乃竭水衡傾銅山?!?4.方言。指古代關津置于水中的衡木。 5.井星的別名。清厲荃《事物異名錄·乾象·水衡》:“天皇會通,井為水衡。”
    • 16、窐衡:窐竇和衡門。指貧士所住的簡陋房屋。窐竇﹐圭形的門旁小孔;衡門﹐門上橫木。
    • 17、樞衡:中央行政機關的職權。亦指宰輔之位。
    • 18、下衡:即稽首。古代的一種跪拜儀式,以手至地而頭加手上。
    • 19、辰衡:君主與宰相。
    • 20、坑衡:(枝條)重疊傾斜貌。
    • 21、鳥衡:1.星宿名。柳星,朱鳥七宿的第三宿。
    • 22、從衡:1.亦作"從衡"。2.縱向和橫向。南北曰縱,東西曰橫。3.交錯紛亂貌。4.謂學問之淵博貫通。5.橫暴;恣行無忌。6.謂橫行天下。7.擾攘;紛亂。8.四散。9.謂奔放。10.謂才華外露,不可遏制。11.合縱連橫。12.比喻反復無常。
    • 23、嵩衡:嵩山與衡山的并稱。
    • 24、車衡:1.車轅端的橫木。
    • 25、杓衡:指北斗星。北斗七星第五為玉衡;第五至第七為杓,又名斗柄,故稱。
    • 26、秤衡:秤桿。
    • 27、魁衡:1.指北斗七星的第一星和第五星。
    • 28、鏓衡:嵌金飾的車轅端橫木。
    • 29、璣衡:'璇璣玉衡'的省稱。古代觀測天體的儀器。 北斗七星的泛稱。 借指天文學。
    • 30、準衡:均衡,使均等。
    • 31、揆衡:1.宰相。
    • 32、錯衡:1.以金涂飾成文采的車轅橫木。2.借指官吏所乘之車。
    • 33、藥衡:(1)藥劑用的衡制,英美重量制度,用于藥物
    • 34、齊衡:1.猶平衡。謂舉物與心相平。2.等同;不相上下。
    • 35、評衡:評判衡量。
    • 36、交衡:猶言交橫。
    • 37、三衡:1.古代掌山之官。2.星名。
    • 38、川衡:《周禮》官名,為地官之屬,掌川澤之禁令。
    • 39、伉衡:對抗。伉,通"抗"。
    • 40、秦衡:草名。秦為香草﹐蘅為杜衡。一說﹐秦為木名。
    • 41、曲衡:謂使物價有曲伸而不固定。
    • 42、品衡:猶品評。
    • 43、金衡:英·美重量制度。用于金、銀等貴重金屬(區(qū)別于常衡、藥衡)。
    • 44、均衡:(1)平衡
    • 45、臺衡:喻宰輔大臣。臺,三臺星;衡,玉衡,北斗杓三星。皆位于紫微宮帝座前。
    • 46、迓衡:謂迎太平之政。
    • 47、朝衡:1.朝廷大權。
    • 48、珠衡:謂人眉間骨隆起如連珠,古人以為帝王圣賢之相。
    • 49、稱衡:1.抗衡﹐不相上下。
    • 50、縣衡:1.天平。2.勢均力敵;抗衡。3.公布法度。
    • 51、敵衡:相當;對等。
    • 52、失衡:不平衡:供求~。心理~。
    • 53、望衡:形容住處接近。
    • 54、運衡:1.指運轉的玉衡星。2.運用衡量的準則。
    • 55、楅衡:加在牛角上的橫木。用以控制牛以防觸人。一說楅設于角,衡設于鼻。
    • 56、鑒衡:1.亦作"鑒衡"。2.鑒別﹐評定。
    • 57、土衡:即杜蘅。
    • 58、跱衡:謂棲立于轅前橫木上。
    • 59、杜衡: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在山地里,開紫色小花。根莖可入藥。也作杜蘅。
    • 60、旋衡:1.回轉車駕。
    • 61、斗衡:1.北斗七星的第五星,名玉衡。2.泛指斗杓。
    • 62、爭衡:(1)爭強斗勝,比試高低
    • 63、懸衡:1.掛起秤。2.即天平。3.謂輕重相等,勢均力敵。4.公布法度。5.指對法度的嚴格執(zhí)行。6.比喻一統。
    • 64、連衡:(1)即“連橫”。戰(zhàn)國時張儀游說六國共同侍奉秦國。與“合縱”(合從)相對
    • 65、鄉(xiāng)衡:古人以爵飲酒,酒將盡時,爵底翻轉向上,爵柱與兩眉相對,謂之"鄉(xiāng)衡"。衡,眉毛。一說,衡,平衡。謂爵平與人口相對。鄉(xiāng),通"向"。
    • 66、玉衡:1.古代的測天儀器。 2.星名,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 3.泛指北斗。 4.車轅頭橫木的美稱。 5.汲取井水的用具。
    • 67、持衡:1.保持平衡:盈虧~。2..持秤稱物。比喻公允地品評人才。
    • 68、提衡:1.亦作"提珩"。謂用秤稱物,以平輕重。引申為抗衡。2.謂簡選官吏。
    • 69、末衡:謂觀察了解事物持平公正,不帶偏見。
    • 70、棲衡:《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朱熹集傳:"此隱居自樂而無求者之詞。言衡門雖淺陋,然亦可以游息。"衡門,衡木為門,指簡陋的房屋。后遂用"棲衡"指隱居。
    • 71、門衡:門上橫木。
    • 72、天衡:天子的威權。 陣名。 天象名。
    • 73、負衡:1.謂駕車。衡,車轅頭上的橫木。
    • 74、回衡:1.猶回車。衡,車前橫木,借指車。
    • 75、離衡:1.指戰(zhàn)國時以齊國為首的關東六國相約結盟﹐粉碎秦國的"連衡"策略。
    • 76、文衡:1.舊謂判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權力。評文如以秤衡物﹐故云。2.古代車轅前端雕花的橫木。
    • 77、中衡:古天文學稱黃道與天赤道相交點為“中衡”。
    • 78、機衡:北斗七星中第三星天璣(天機)與第五星玉衡的并稱。也代指北斗。機要的官署或職位。泛指事物的重要部分。
    • 79、璇衡:亦作'璇衡'。亦作'琁衡'。 '璇璣玉衡'的省稱。指觀測天象的儀器。 借指朝政大權。 天璇與玉衡的并稱。泛指星象。 指北斗星。
    • 80、儀衡:1.測度衡量。2.指觀測儀器。
    • 81、虞衡:古代掌山林川澤之官。
    • 82、權衡:(1)評量;比較
    • 83、相衡:1.互相比較﹑衡量。
    • 84、幽衡:黑色的玉衡。幽,通'黝'。 借指微賤的出身。
    • 85、鈞衡:1.比喻國家政務重任。 2.喻指擔負國家政務重任的人。 3.比喻平衡公正。
    • 86、陵衡:水草名。即荇。
    • 87、縱衡:(1)豎和橫互相交錯 (2)奔放自如 (3)奔馳無阻 (4)放肆;無所顧忌 (5)指合縱連橫
    • 88、司衡:1.主管;主宰。2.猶言宰衡。3.負責評閱試卷。
    • 89、伊衡:商·伊尹的別稱。
    • 90、揚衡:舒展眉目。
    • 91、御衡:謂駕車。衡,轅端橫木。比喻控馭天下。
    • 92、鸞衡:有鸞鈴的車前橫木。
    • 93、倚衡:1.靠在車前橫木上。2.《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裴骃集解引如淳曰:"騎,倚也。衡,樓殿邊欄楯也。"司馬貞索隱引韋昭曰:"衡,車衡也。騎音倚,謂跨之。"按,"騎衡"后作"倚衡",有兩解,一解據如淳說,謂倚靠在樓殿邊欄干上。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三》引袁盎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北齊顏之推《觀我生賦》:"繄深宮之生貴,矧垂堂與倚衡。"唐劉禹錫《觀市》:"是日倚衡而閱之,感其盈虛之相尋也速,故著于篇云。"一解據韋昭說,謂跨在車前橫木上。
    • 94、瑤衡:1.玉飾的車衡。借指車子。
    • 95、騎衡:喻做危險事。語出《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
    • 96、制衡:相互制約,使不偏移。
    • 97、盱衡:(1)揚眉舉目 (2)觀察;縱觀
    • 98、守衡:守衡是種物理名詞,指的是不管怎么變化最后的總量是不變的。如能量守衡。
    • 99、李衡:《三國志.吳志.孫休傳》“丹陽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襄陽記》:“衡每欲治家,妻輒不聽,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龍陽汜洲上作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焙笏旆Q橘子為“李衡奴”。
    • 100、常衡:常衡,英美質量制度,用于金銀、藥物以外的一般物品(區(qū)別于“金衡”、“藥衡”)。
    組詞大全為您提供衡組詞,衡的組詞,衡字怎么組詞,衡字能組哪些詞語,找到用衡字組詞的組詞,其中衡字在開頭的組詞有100個,衡字在中間的組詞有15個,衡字在結尾的組詞有100個。
    • 拼音héng
    • 注音ㄏㄥˊ,
    • 筆劃16
    • 繁體
    • 五筆TQDH
    • 五行

    基本釋義

    〈名〉(形聲。從角,從大,行聲。本義:綁在牛角上的橫木)同本義。一說穿于牛鼻的橫木秋而載嘗,夏而福衡。——《詩·魯頌》。毛傳:“福衡,設牛角以福之也?!焙猓S|,橫大木其角?!墩f文》。徐鍇注:“謂牛好抵觸,以木闌制之也?!避囖@前端的橫木加之以衡扼。——《莊子·馬蹄》。釋文:“衡,轅前橫木縛軛者也?!眲t見其倚于衡也。——《論語·衛(wèi)靈公》。皇疏:“衡,車衡,軛也?!蓖饔窈庥谘谆鹳??!冻o·劉向·九嘆·遠逝》又如:衡辀(車轅與轅前橫木);衡軫(轅前橫木與車后橫木);衡蓋(車轅前端的橫木和車上的傘蓋。亦借指車)架在屋梁上或門窗上的橫木。即桁條或檁子。如:衡宇(橫木為門的房屋。指簡陋房屋);衡門(以橫木為門的簡陋房屋,借指房屋建筑古樸典雅);衡梁(架屋的橫梁。比喻重任);衡蓽(橫木編蓽以為門戶)秤桿,秤衡不同于輕重?!俄n非子·揚權》又如:衡石(泛指稱重量的器物);衡庫(稱與倉庫);衡璣(即天平);衡鑒(衡器和鏡子);衡權(稱物之具)衡陽的簡稱。如:京廣線衡廣段衡山的簡稱。此山系五岳之一,在今湖南省中東部水名。衡水的省稱求思望襄澨,嘆息對衡渚?!獎⒘x恭《艷歌行》〈動〉稱量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孟子·惠王上》猶衡之于輕重也?!抖Y記·經解》。注:“衡,稱也?!睘橹畽嗪庖苑Q之,則并與權衡而竊之。——《莊子·胠篋》衡量;評定衡之于左右。——《淮南子·主述訓》又如:衡文(品評文章,指主持科舉考試);衡定(評定);衡校(品評考核);衡鑒(品評,鑒別)橫亙,橫貫。如:衡流(橫穿水流);衡游(謂橫渡)違逆。如:衡命(違逆命令);衡道(違背道義)銓選。如:衡才(銓選人才);衡尺(喻銓選人才的官職);衡銓(銓衡,銓選);衡綜(謂考核銓選官吏)〈形〉橫行;蠻橫。通“橫”。如:衡行(橫行。不循正道而行);衡擊(橫行劫擊。謂搶劫。衡,通“橫”)橫。與“縱”相對衡,橫也?!稄V雅》衡門之下?!对姟り愶L·衡門》。傳:“衡門,橫木為門。”外連衡而斗諸侯。——賈誼《過秦論》倚一衡木?!鳌の簩W洢《核舟記》如:衡陳(橫向排列);橫縱(縱橫);衡縮(縱橫)平正。如;衡言(平正之言);衡虛(平正而清虛);衡儀(公平的法則)同“橫”,梗塞、不順衡于慮?!睹献印じ孀酉隆芬蝗撕庑杏谔煜?,武王恥之。——《孟子·梁惠王下》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盾髯印ぶ率恕酚杏铝φ呔弁蕉鈸??!獫h·賈誼《論積貯疏》衡流而方羊。——《左傳·哀公十七年》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抖Y記·檀弓上》以能合從,又善連衡。——《荀子·賦》非有分于縱橫之黨?!俄n非子·五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