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字開(kāi)頭的組詞
- 1、螭吻:螭吻由鴟尾、鴟吻(音吃吻)演變而來(lái),唐朝以前的鴟尾加上龍頭和龍尾后逐漸演變?yōu)槊鞒院蟮捏の恰?/li>
- 2、螭駕:傳說(shuō)神仙所乘的螭龍駕的車。
- 3、螭綬:螭紐及系紐的絲帶。指官印。
- 4、螭虎:龍與虎。比喻勇猛的將士。 傳說(shuō)中的龍子之一。亦指器物上的龍形。
- 5、螭額:雕有螭形的碑額。
- 6、螭階:刻有螭形的宮殿臺(tái)階。
- 7、螭云:帷帳上的云龍圖案。亦指有這種圖案的帷帳。
- 8、螭龍:1.螭是古代神話傳說(shuō)中的一種龍。 2.傳說(shuō)中的鳥(niǎo)名。
- 9、螭魅:傳說(shuō)中山林間害人的精怪。
- 10、螭奩:螭形為飾的熏香銅匣。
- 11、螭鬽:傳說(shuō)中山林間害人的精怪。
- 12、螭蟠:意思為如螭龍盤據(jù)。
- 13、螭蛟:猶蛟龍。
- 14、螭頭:1.古代彝器﹑碑額﹑庭柱﹑殿階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龍頭像。亦借指殿前雕有螭頭形的石階等。2.見(jiàn)"螭頭官"。
- 15、螭坳:宮殿螭階前坳處。朝會(huì)時(shí)為殿下值班史官所站的地方。
- 16、螭龜:墓碑的代稱。古時(shí)墓碑額刻螭形,座作龜形,故稱。
- 17、螭紐:螭形的印紐。
- 18、螭舫:船頭刻有螭首的船。
- 19、螭虬:螭龍與虬龍。
- 20、螭桷:雕有螭形花紋的椽子。
- 21、螭陛:雕有螭形的宮殿臺(tái)階。
- 22、螭角:古代皇帝玉璽的角。璽紐龍形﹐故名。
- 23、螭衣:古代王侯﹑貴官所穿的蟒服。
- 24、螭文:指籀文之類古文字。蟠曲如螭形﹐故稱。
- 25、螭盤:意思為如螭龍盤據(jù)。
- 26、螭首:螭獸頭部形貌的雕刻,通??逃阽姸Α⒁推?、印章、碑首、石階、石柱等處,作為裝飾之用。
- 27、螭魚(yú):螭紐官印和魚(yú)符。古代帝王賜予貴官的兩種符信。代指官員。
- 28、螭爐:以螭形為飾的香爐。
- 29、螭頭柱:刻有螭首的殿柱。
- 30、螭頭舫:船頭刻有螭首的船。
- 31、螭頭筆:指史臣入值記事。
- 32、螭頭官:唐代史官起居郎﹑起居舍人的別稱。
螭字結(jié)尾的組詞
- 1、虬螭:1.傳說(shuō)中的虬龍與螭龍。2.比喻漢字書(shū)法中的篆書(shū)。
- 2、蟠螭:盤曲的無(wú)角之龍。常用作器物的裝飾。
- 3、蛟螭:猶蛟龍。亦泛指水族。 指器物上的螭形圖案。 指形似蛟龍的拐杖。
- 4、赤螭:1.傳說(shuō)中的赤色無(wú)角小龍(一說(shuō)雌龍)。2.比喻盤曲的松樹(shù)。
- 5、白螭:神話傳說(shuō)中的一種白色龍類動(dòng)物。
- 6、陛螭:指皇帝宮殿前雕有螭形的臺(tái)階。
- 7、吻螭:獸頭,屋脊上的一種裝飾物。
- 8、左螭:唐門下省起居郎的別稱。
- 9、蜼螭:蜼和螭。喻微賤之人。 指蜼和螭的形狀。
- 10、虎螭:1.虎與龍。比喻勇猛威武。
- 11、熊螭:熊與螭。均猛獸名。 用以喻豪杰。
- 12、金螭:金色的螭形花飾。
- 13、銅螭:1.銅制的螭形的筆床﹑筆架。2.銅鑄螭頭。3.借指翰林學(xué)士之類的文人。
- 14、文螭:1.有文彩的螭龍。
- 15、龜螭:刻成龜形的碑座和碑碣上刻有螭頭的裝飾。
- 16、神螭:謂山林中之神怪。
- 17、玄螭:龍一類的神物。山神,獸形。
- 18、蜚螭:猶飛龍。
- 19、靈螭:傳說(shuō)中一種沒(méi)有角的龍。龍為四靈之一﹐故稱。
- 20、青螭:古代傳說(shuō)中的無(wú)角青龍。 喻盤屈的樹(shù)身。 宮殿佛寺陛階上刻鑿的飾物。因常用指宮殿﹑佛寺。 碑碣上的螭頭裝飾。因借指碑碣。
- 21、盤螭:盤卷的無(wú)角龍。
- 22、云螭:傳說(shuō)中龍的別稱。 喻指駿馬。 有云螭為雕飾的杯盤。
- 23、玉螭:玉雕的龍。亦指龍形的雕飾。駿馬的美稱。
- 24、黑蛟螭:比喻墨汁。因其黑色,揮筆書(shū)寫蜿蜒如蛟龍,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