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字開頭的組詞
- 1、秧苗:(1)水稻的幼苗 (2)農(nóng)作物的幼苗
- 2、秧歌:(1)一種與小歌劇相似的民間舞蹈,用鑼鼓伴奏,有的地區(qū)也表演故事。中國北方農(nóng)村廣為流行。跳這種舞叫扭秧歌或鬧秧歌
- 3、秧腳:(1)稻秧的根部
- 4、秧秧:稻苗茂密貌。
- 5、秧鼓:樂器名。唐稱腰鼓﹐宋稱杖鼓。以一杖擊打的細(xì)腰鼓。
- 6、秧齡:(1)秧苗在秧田中生長的時間
- 7、秧稻:1.猶育稻。
- 8、秧田:(1)培植稻秧的水田
- 9、秧子:(1)農(nóng)作物的幼苗;水稻幼苗 (2)動物的幼體或雛
- 10、秧信:謂可插秧的信息。
- 11、秧針:1.謂初生的稻秧。
- 12、秧馬:1.古代農(nóng)民拔秧時所坐的器具。形如船﹐底平滑﹐首尾上翹﹐利于秧田中滑移。
- 13、秧歌劇:(1)由秧歌發(fā)展而成的歌舞劇,演出簡單,能迅速反映現(xiàn)實
秧字中間的組詞
- 1、扭秧歌:(1)指跳秧歌舞(因跳此舞時身體扭動大)
- 2、病秧子:(1)口∶經(jīng)常患病的人
- 3、旱秧田:土壤含有大量水分而表面不蓄水的秧田。這種秧田的好處是氧氣充足,秧苗扎根快,并且不易爛秧。
- 4、吵秧子:亦作"吵殃子"。
- 5、開秧元:方言。指插秧的第一天。
- 6、外秧兒:喻非本族本系的人。
- 7、栽秧藨:覆盆子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覆盆子》。
- 8、架秧子:方言。猶搗亂。
- 9、翻秧子:(1)比喻反駁
- 10、魚秧子:(1)比魚茵稍大一點的小魚
- 11、念秧兒: 沒話找話,委婉表達自己的意愿、請求。
- 12、栽秧鼓: 農(nóng)田里的歌謠。
- 13、串秧兒: 不同品種的動物或植物雜交,改變原來的品種。
- 14、萬全秧歌: 流行于萬全縣的傳統(tǒng)民間舞蹈。
- 15、不論秧子:方言。不管是誰。謂不因?qū)Ψ降匚欢兴櫦伞?/li>
- 16、漢族秧歌:秧歌簡介 秧歌舞,又稱扭秧歌,歷史悠久,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民間廣場中獨具一格的集體歌舞藝術(shù),也因扭秧歌舞姿豐富多彩,深受農(nóng)民歡迎以熱鬧非凡。
- 17、按摩秧歌:傳統(tǒng)中醫(yī)按摩和秧歌結(jié)合在一起共45個動作的一套健身操,通過秧歌“扭、抖、走、轉(zhuǎn)、顫“鍛煉身體,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按摩秧歌健身操”被編入《中華全民健身方法》一書。
秧字結(jié)尾的組詞
- 1、插秧:(1)將秧苗栽插于水田中
- 2、禾秧:稻的秧苗。
- 3、串秧:指不同品種的動物或植物雜交,改變原來的品種。常用作罵人的話,猶言雜種。
- 4、念秧:亦作'念殃'。 方言。謂以甜言蜜語和貌似忠謹(jǐn)之行做成圈套,詐取行旅財物。 泛指設(shè)圈套誘騙他人。
- 5、豆秧:1.豆的幼苗。
- 6、春秧:春季的稻禾等幼苗。
- 7、稻秧:稻的秧苗。
- 8、下秧:插秧。
- 9、塌秧:(1)〈方〉花草、蔬菜等發(fā)蔫、枯萎;比喻人垂頭喪氣、精神不振
- 10、秧秧:稻苗茂密貌。
- 11、栽秧:1.插秧。把水稻的秧苗種植在水田里。
- 12、黃秧:1.晩稻。2.江南農(nóng)村稱剛插不久尚未返青的秧苗。
- 13、分秧:將稻種播種于秧田中,待成苗后,分而插之,謂之分秧。
- 14、寄秧:水稻秧苗的一種假植方法。當(dāng)水稻的前作收獲太晚不能及時整地插秧,秧苗在秧田里生長的時間過長的情況下,為控制秧苗生長,將秧齡25-30天的秧苗掘起,暫時栽在肥沃的早稻田或空閑地中,隔些時間再栽到大田中。
- 15、新秧:1.新插的稻秧。2.泛指新插的可移植的各種植物的幼苗。
- 16、育秧:(1)培植幼苗
- 17、桑秧:桑樹苗。
- 18、魚秧:指比魚苗稍大的小魚。
- 19、幼秧:秧苗。
- 20、撓秧:方言。耘田。
- 21、扁蒲秧:1.粗壯的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