禊字開(kāi)頭的組詞
- 1、禊館:猶禊堂。
- 2、禊序:晉王羲之《蘭亭序》的別稱。
- 3、禊事:禊祭之事。指三月上巳臨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動(dòng)。
- 4、禊飲:謂古時(shí)農(nóng)歷三月上巳日之宴聚。
- 5、禊祓:意思是指古代漢族民俗三月上巳,每年于春季上巳日在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
- 6、禊池:1.猶禊川。
- 7、禊帖:《蘭亭序》帖的別稱。晉王羲之著名行書(shū)法帖之一。以帖中有蘭亭修禊事語(yǔ),故名。
- 8、禊流:猶禊川。
- 9、禊宴:1.猶禊飲。
- 10、禊節(jié):指上巳節(jié)。
- 11、禊潭:1.猶禊池。
- 12、禊游:1.見(jiàn)"禊游"。
- 13、禊堂:修禊事之堂。
- 14、禊日:禊事活動(dòng)之日。古代民俗,臨水祓除宿垢與不祥。一般均在春季三月上巳日進(jìn)行。
- 15、禊寳:又名玉臂龍。相傳為唐崔遠(yuǎn)別墅禊池中所產(chǎn)的巨藕。
- 16、禊祠:猶禊祭。
- 17、禊除:1.修禊事以除不祥。
- 18、禊祭:1.古人在春秋二季所舉行的臨水祓除不祥的祭事。
- 19、禊川:1.古人修禊事活動(dòng)所濱臨的水流。
禊字結(jié)尾的組詞
- 1、春禊:古時(shí)民俗,官民于三月上巳 魏以后為三月初三 在水濱舉行盥洗祭禮,以除不祥,謂之春禊。禊,潔。
- 2、洛禊:古代在洛水邊洗濯或宴飲以除災(zāi)去邪的活動(dòng)。
- 3、秋禊:1.亦作"秋稧"。2.古人于農(nóng)歷七月十四日至水濱舉行的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動(dòng)。
- 4、修禊:古時(shí)一種濯除不潔的節(jié)日。于陰歷三月上巳日,臨水洗濯,借以祓除不祥。
- 5、飲禊:修禊時(shí)飲酒。
- 6、祓禊:古人在水邊戒浴,以除不祥的一種祭祀。
- 7、解禊:祓除不祥的祭祀。古代多于三月上巳臨水舉行。
- 8、脩禊:古代民俗于農(nóng)歷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國(guó)魏以后始固定為三月初三)到水邊嬉戲,以祓除不祥,稱為修禊。
- 9、濯禊:古代民俗,于三月上旬巳日(后定為三月三日)在水邊洗濯以祓除疾病等不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