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好工具>組詞>祭組詞>

    祭組詞,祭字組詞,祭組詞語一年級,祭組詞2個字

    組詞

    輕松自動在線組詞

    祭的組詞

    反饋

    祭字開頭的組詞

    • 1、祭祀:(1)置備供品對神佛或祖先行禮,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
    • 2、祭奠:(1)為追念死者并安撫其在天之靈而舉行儀式
    • 3、祭壇:(1)祭臺
    • 4、祭酹:行祭時以酒灑地。亦泛指祭奠。
    • 5、祭嚌:古代行祭禮時舉食器至齒示嘗。
    • 6、祭仆:1.《周禮》官名。掌祭禮。
    • 7、祭胙:祭肉。
    • 8、祭獺:即獺祭。獺食魚前習慣將魚捕獲而陳列,若陳物而祭,因有此稱。見《禮記.月令》。后用以比喻文中羅列或堆砌辭藻典故。
    • 9、祭詩:唐賈島常于每年除夕,取自己當年詩作,祭以酒脯而自勉。見唐馮贄《云仙雜記》卷四。后因以"祭詩"為典,表示作者自祭其詩藉以自慰。
    • 10、祭儀:(1)祭祀用的供品 (2)祭祀儀式
    • 11、祭獻:供奉物品祭祀。
    • 12、祭臺:(1)祭祀用的臺子。亦稱“祭壇”
    • 13、祭脂:古代宗廟祭祀時用以熏香的牛腸脂。
    • 14、祭鳥:1.鷹殺鳥而陳之若祭。2.喻指圍敵不殲。
    • 15、祭孔:1.祭祀孔子。
    • 16、祭醊:1.亦作"祭餟"。2.祭酹,祭祀。
    • 17、祭服:古代祭祀時所穿的禮服。歷代形制有異。
    • 18、祭煉:又稱太極祭煉法。道教語。祭鬼煉度的方法。謂對死者進行"施食"﹑"追薦",可使死者生前的罪過得到寬宥,并早升天界。
    • 19、祭韭:古代以韭祭獻。
    • 20、祭養(yǎng):1.祭祀供奉以表親養(yǎng)之恩。
    • 21、祭公:周王室卿士﹑周公之后人祭公謀父的省稱。曾以'先王耀德不觀兵'諫止周穆王伐犬戎。見《國語.周語上》及《史記.周本紀》。
    • 22、祭報:1.謂告白祭事。
    • 23、祭蠟:古代每年十二月,天子或諸侯為頌揚神農﹑后稷等百神之勞功而舉行的祭禮。
    • 24、祭號:即六號。古代祭祀時,對與祭祀有關的神祇祭品等所給予的六種美稱。如尊稱神為皇天﹑上帝,尊稱鬼為皇祖,尊稱豕牲為剛鬣。
    • 25、祭酒:1.酹酒祭祀或祭奠。《儀禮·鄉(xiāng)射禮》:“獲者南面坐,左執(zhí)爵,祭脯醢。執(zhí)爵興,取肺坐祭,遂祭酒?!薄肚迨犯濉ざY志十一》:“順治十八年,世祖崩,圣祖截髮辮成服……既大斂,奉梓宮乾清宮,設幾筵,朝、晡、日中三設奠,帝親詣尚食祭酒?!?2.古代饗宴時酹酒祭神的長者。 3.餞別酒。 4.官名。漢代有博士祭酒,為博士之首。西晉改設國子祭酒,隋唐以后稱國子監(jiān)祭酒,為國子監(jiān)的主管官。清末始廢。后亦以泛稱文壇、藝壇或學術界、文化界的首腦人物。鄭逸梅《逸梅叢談·妙喻》:“我?guī)煶态庴舷壬斎凰愕卯嬙分械募谰?,善于寫生,畫獸更具郎士寧的意味。”
    • 26、祭旗:古代出師前舉行的一種祭祀儀式。
    • 27、祭丁:1.即丁祭。舊時每年仲春及仲秋上旬丁日祭祀孔子之稱。
    • 28、祭賻:1.致祭并饋贈財物。2.饋贈居喪者助祭的財物。
    • 29、祭盤:1.古代舉行路祭所設的祭臺。唐大歷年間盛行一種路祭送葬儀式,送葬人在靈車行經的道旁搭建露天祭臺,內陳設祭品及諸種戲劇人物的塑像。
    • 30、祭賽:祭祀酬神。
    • 31、祭餟:1.亦作"祭餟"。2.祭酹,祭祀。
    • 32、祭牲:指古代祭祀時用牲畜(奴隸社會甚至用活人)作祭品。
    • 33、祭獸:豺殺獸而陳之若祭。
    • 34、祭月:古代重要的祭祀。天子于每年秋分設壇祭祀月神,以表對天地賜與豐收的感恩之心。
    • 35、祭魚:猶獺祭。
    • 36、祭具:祭器。
    • 37、祭祠:祭祀,陳物供奉始祖。
    • 38、祭靈:(1)祭奠死者的靈魂,一般在靈柩或靈堂前
    • 39、祭星:古代重要祭禮之一。每年春至,天子出東郊設壇而祭祀星辰。
    • 40、祭腥:1.祭獻腥肉。
    • 41、祭土:1.祭祀土地神,祭祀社神。
    • 42、祭禮:(1)祭奠儀式 (2)祭奠、祭祀用品
    • 43、祭司:(1)基督教以前或非基督教會中在祭臺上輔祭或主祭的圣職人員 (2)在羅馬天主教會正式禮拜儀式上負責監(jiān)督各種儀式的妥善安排的官員
    • 44、祭拜:祭祀禮拜。
    • 45、祭肉:古代祭祀時供奉之肉。
    • 46、祭灶:即祀灶。為五祀之一。古于夏祭。
    • 47、祭文:(1)祭奠死者或供奉神仙時唱讀的文章
    • 48、祭告:1.古時國有事,祭神而告之。
    • 49、祭天:祭祀上天。為古代的大祭之一。
    • 50、祭壇:(1)祭臺
    • 51、祭東:1.東向而祭。古契丹族的一種祭祀習俗。
    • 52、祭尊:猶祭酒。古代大饗宴時酹酒祭神的長者。
    • 53、祭祖:(1)為避災得福而對亡祖靈魂之敬拜與祭奠儀式
    • 54、祭掃:(1)到墓前祭奠亡靈,并打掃墳墓
    • 55、祭典:1.古代記載有關祭祀制度的典籍,如《禮經》等。 2.古代祭祀專書亦有以“祭典”命名者,如《隋書·經籍志一》著錄晉范汪撰《祭典》三卷。 3.祀典。祭祀的禮儀法度。
    • 56、祭田:舊時族田中用于祭祀的土地。
    • 57、祭社:祀土地神。
    • 58、祭器:(1)祭祀時用的器具
    • 59、祭七:舊俗指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祭七次。
    • 60、祭式:1.祭祀的典式。
    • 61、祭門:1.廟門。2.祀門神。
    • 62、祭肺:1.古代祭祀,周人用牲肺以祭。
    • 63、祭日:古代重要祭禮之一。天子于每年春分設大壇祭祀日神?!豆茏印ぽp重己》:“冬盡而春始,天子東出其國四十六里而壇,服青而絻青,搢玉揔,帶玉監(jiān),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號曰祭日。”《禮記·祭法》:“埋少牢於泰昭,祭時也;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王宮,祭日也?!编嵭ⅲ骸巴鯇m,日壇也。日稱君,宮壇,營域也?!笨追f達疏:“王,君也。宮,亦壇也。營域如宮也。日神尊,故其壇曰君宮也?!薄妒酚洝し舛U書》:“祭日以牛?!?/li>
    • 64、祭豆:古代祭祀時用以盛放祭品的器具。
    • 65、祭史:1.猶祝史。古代主祭祀之官。
    • 66、祭饗:(1)供奉祭品祭神
    • 67、祭墓:1.祭奠于墓前。
    • 68、祭侯:1.古代將舉行大射禮時,先祭射的,謂之"祭侯"。
    • 69、祭亭:1.舊時出喪所制作的一種轎亭,常用以供奉祭文。
    • 70、祭紅:瓷器釉色名。也叫霽紅,指一種鮮紅的釉色。創(chuàng)始于元代后期,成熟于明永樂年間。因常施于祭祀郊壇的瓷器,故名。
    • 71、祭菜:供祭祀用的芹﹑藻等菜蔬。
    • 72、祭師:1.即祭司。
    • 73、祭享:(1)供奉祭品祭神
    • 74、祭幛:(1)吊唁死者的幛子
    • 75、祭玉:祭祀時所用之玉。
    • 76、祭陌: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境內。相傳戰(zhàn)國時俗巫為河伯娶婦,祭于此,因而得名。
    • 77、祭正:1.猶祭酒。古代大饗宴時酹酒祭神的長者。參見"祭尊"﹑"祭酒"。
    • 78、祭吊:祭奠吊唁。
    • 79、祭衣:(1)某些教會的神職人員在舉行宗教儀式時按其教會的規(guī)定應穿的服裝
    • 80、祭主:主祭祀者。
    • 81、祭厲:1.古時向惡鬼祭祀,以求免于作祟。
    • 82、祭地:1.天子祭祀地神。2.供祀神祭祖用的土地。3.即祭田。
    • 83、祭城:祭城,地名,位于鄭州鄭東新區(qū),原為祭城鎮(zhèn),現(xiàn)為祭城辦事處。
    • 84、祭葬:指對死者進行追悼、安葬的儀式和活動。
    • 85、祭披:天主教舉行彌撒時主祭神父穿在最外層的祭服。
    • 86、祭墳:掃墓,到死人墳墓上祭奠。
    • 87、祭法:祭法.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禘黃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 88、祭鍊:又稱太極祭煉法。道教語。祭鬼煉度的方法。謂對死者進行"施食"﹑"追薦",可使死者生前的罪過得到寬宥,并早升天界。
    • 89、祭神:祭神是節(jié)日里重要的一項內容。
    • 90、祭風:一種民俗,本是祭祀者通過祭祀、祈禱而得風力之助,現(xiàn)已演變?yōu)橐恍┑貐^(qū)的民俗活動。
    • 91、祭江:我國古代的一種儀式。
    • 92、祭司長:古猶太教主持宗教祭祀活動的人,地位崇高。
    • 93、祭財神:舊時向財神祭祀,以祈求神佑致富的一種習俗。
    • 94、祭尚西: 尚西是蒙古語,神樹的意思。

    祭字中間的組詞

    • 1、祠祭司:1.清代禮部所屬官署名。主掌祭祀。
    • 2、獺祭魚:亦省作“獺祭”。謂獺常捕魚陳列水邊,如同陳列供品祭祀。比喻羅列故實,堆砌成文。
    • 3、內祭祀:古代王后祭祀六宮之中灶﹑門﹑戶。
    • 4、吳祭酒:1.指吳偉業(yè)。詩人,明亡入清,康熙時為國子監(jiān)祭酒。2.指吳錫麒。清乾隆進士,工詩詞,并以駢文著名,官至國子監(jiān)祭酒。
    • 5、諭祭文:文體名。天子遣使下祭的文辭。
    • 6、都祭堂:為紀念眾多死難者而建的祭奠大廳。
    • 7、小祭祀:古帝王對四方百物之神的祭祀。
    • 8、國子祭酒:古代學官名。
    • 9、博士祭酒:學官名。東漢以博士祭酒為五經博士之首。
    • 10、梅村祭酒:指清吳偉業(yè)。吳號梅村,入清后官國子祭酒,故稱。
    • 11、師友祭酒:官名。新莽時始置,為太子官屬。
    • 12、詩壇祭酒:喻指詩界中資望和成就最高的人。
    • 13、講書祭酒:王莽時所置主講《尚書》的學官。

    祭字結尾的組詞

    • 1、重祭:隆重的祭祀。
    • 2、祃祭:古代出兵,于軍隊所止處舉行的祭禮。
    • 3、奠祭:(1)祭奠死者
    • 4、獻祭:奉祀;祭供。
    • 5、巷祭:祭于里巷。相當于后來的路祭。
    • 6、家祭:(1)家庭舉行祭祀,向先人表示哀悼
    • 7、獺祭:(1)比喻作文羅列典故或堆砌成文
    • 8、豺祭:豺在深秋時殺獸以備冬糧,陳于四周,有似人之陳物而祭,故稱。
    • 9、郊祭:猶郊祀。祭祀天地。語本《禮記·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笨追f達疏:“此一節(jié),總明郊祭之義。迎長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今正月建寅,郊祭通而迎此長日之將至。”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春秋》之義,國有大喪者,止宗廟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喪,廢事天地之禮也?!鼻迤阉升g《聊齋志異·靈官》:“居數(shù)年,每至郊祭時,輒先旬日而去,郊后乃返。”
    • 10、師祭:古代軍隊出兵時所行祭祀祈禱之禮。
    • 11、酹祭:祭奠。
    • 12、燔祭:(1)用火燒全獸作為獻祭
    • 13、醮祭:設壇祈禱;祭奠。
    • 14、墮祭:古祭禮名。
    • 15、蠟祭:祭名。年終合祭百神。語出《禮記.郊特牲》:"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祭百種﹐以報嗇也。"
    • 16、祫祭:古代天子諸侯所舉行的集合遠近祖先神主于太祖廟的大合祭。
    • 17、拜祭:禮拜祭祀。
    • 18、禫祭:除喪服之祭。
    • 19、臘祭:1.古時歲終祭祀。
    • 20、賜祭:大臣身故,皇帝敕使往祭。
    • 21、柴祭:古代祭禮之一。燒柴祭天。
    • 22、道祭:猶路祭。
    • 23、脡祭:古稱供祭祀用的鮮魚。
    • 24、雩祭:古代求雨的祭祀。
    • 25、賻祭:1.謂贈送財物以祭死者。
    • 26、配祭:猶配享。
    • 27、祔祭:在祠廟中配享﹑附祭。
    • 28、賓祭:1.謂招待貴賓和舉行大祭。2.設尸而祭。
    • 29、禘祭:古代對天神﹑祖先的大祭。
    • 30、賽祭:1.謂祭祀酬神。
    • 31、公祭:(1)公共團體或社會人士舉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
    • 32、哀祭:文體的一種。包括哀吊文與祭祀文。誄文﹑挽文﹑吊文﹑哀詞等為傷逝之詞;祭天地﹑山川﹑社稷﹑宗廟﹑死者等為祭祀之詞。
    • 33、命祭:謂臣受君命而祭祀。
    • 34、瀹祭:1.煮新菜以祭祀。
    • 35、貢祭:1.進貢物品助祭。
    • 36、社祭:古謂祭祀土地神。
    • 37、尹祭:古代用于祭祀的切割方正的干肉。
    • 38、路祭:(1)舊俗出殯時,親友在靈柩或喪車經過的路旁設供品祭奠、祭拜
    • 39、血祭:(1)殺牲取血以祭神,是古代吉禮的一種
    • 40、月祭:古代帝王每月對祖廟的祭祀。
    • 41、中祭:指祭宗廟之禮。
    • 42、豆祭:1.謂俎豆之祭。
    • 43、類祭:古代祭天及五帝之祭名。
    • 44、臨祭:謂身臨祭祀。
    • 45、爓祭:以爓肉行祭。
    • 46、隋祭:古祭祀名。
    • 47、諂祭:媚神的祭祀。
    • 48、大祭:古代重大祭祀之稱。包括天地之祭﹑禘祫之祭等。
    • 49、丁祭:舊時于每年陰歷二月﹑八月第一個丁日祭祀孔子,稱丁祭。隋唐日制不一。隋文帝時一年有四祭,唐武德年間改用中丁日祭祀,唐開元年后專用春﹑秋二仲的上丁日舉行祭祀。
    • 50、禡祭:古代出兵,于軍隊所止處舉行的祭禮。
    • 51、徧祭:普遍祭祀。
    • 52、共祭:周代大祝掌管的九祭之一。
    • 53、歸祭:歸去祭祀。謂回去治理國事。
    • 54、兵祭:1.軍隊的祭祀。
    • 55、練祭:古代親喪一周年的祭禮。又稱"小祥"。
    • 56、籩祭:以棗栗為祭品的祭祀。
    • 57、祠祭:祭祀。
    • 58、黷祭:濫施祭祀。語本《書.說命中》:"黷于祭祀,時謂弗欽。"
    • 59、旱祭:求雨的祭祀。古稱“雩”。
    • 60、墓祭:在墓前祭祀;掃墓。
    • 61、設祭:陳設祭品。
    • 62、厭祭:古代祭祀常用活人為“尸”,代死者受祭,不用“尸”的祭稱厭祭。
    • 63、挼祭:祭名。尸未食前之祭。
    • 64、兇祭:喪祭。
    • 65、礿祭:古代宗廟時祭名。在夏商時為春祭,在周代則為夏祭。
    • 66、牢祭:1.古代用純色牛羊豕的祭祀。
    • 67、陪祭:(1)祭禮中陪同主祭人主持儀式
    • 68、瓜祭:謂食瓜薦新﹐必先祭祖﹐示不忘本。
    • 69、開祭:舉行祭禮。
    • 70、炮祭:1.古代燒柴祭天的儀式。
    • 71、還祭:1.歸祭。2.還愿之祭。
    • 72、宰祭:冢宰佐王進行的祭祀。
    • 73、贊祭:幫助辦理供祭之事。
    • 74、遙祭:謂向遠處致祭行禮。
    • 75、正祭:首日之祭。與次日繹祭相對。
    • 76、軷祭:祭行道之神。
    • 77、商祭:1.謂用干魚祭祀。
    • 78、下祭:謂以尊祭卑。
    • 79、擩祭:古代九種祭儀之一。
    • 80、縮祭:1.古代祭祀的一種儀式。縱置其祭肉于俎以祭。
    • 81、合祭:1.合于祧廟而祭。古代帝王對其世次疏遠之祖,依制遷其神主藏于祧廟而合祭之。2.天神地祇,合在一起祭祀。
    • 82、喪祭:古喪禮。葬后之祭稱喪祭。
    • 83、生祭:謂牲祭。 為赴死或將死的人舉行祭禮。
    • 84、蒸祭:冬祭。
    • 85、助祭:(1)古代謂臣屬出資、陪位或獻樂佐君主祭祀。后亦謂以財物人祭祀
    • 86、泛祭:1.亦作"泛祭"。2.古人祭食之禮,祭品各置其處。如果不按規(guī)定分置,而是遠散祭品,即謂"泛祭"。
    • 87、祀祭:祭祀。
    • 88、諭祭:謂天子下旨祭臣下。
    • 89、繚祭:1.周禮九祭之一。祭者以左手縱持肺根,右手取肺尖,繚繞使斷,取以為祭,故稱。
    • 90、田祭:1.古時歲末對土谷百神的祭祀。
    • 91、外祭:指郊社山川等祭祀。與內祭相對。
    • 92、望祭:遙望而祭。 特稱祭山川。
    • 93、寓祭:謂象征性祭祀。借此祭彼,托物致祭。
    • 94、祥祭:親喪滿十三個月或二十五個月的祭祀。
    • 95、內祭:古代天子祭祀祖先宗廟。
    • 96、冊祭:下詔賜給祭禮。
    • 97、綏祭:1.古祭禮名。
    • 98、虞祭:古祭名。既葬之后的祭祀。
    • 99、常祭:通常的祭祀。
    • 100、奉祭:敬詞。祭祀。
    組詞大全為您提供祭組詞,祭的組詞,祭字怎么組詞,祭字能組哪些詞語,找到用祭字組詞的組詞,其中祭字在開頭的組詞有94個,祭字在中間的組詞有13個,祭字在結尾的組詞有100個。
    • 拼音
    • 注音ㄐㄧˋ,ㄓㄞˋ,
    • 筆劃11
    • 繁體
    • 五筆WFIU
    • 五行

    基本釋義

    祭〈動〉(會意。甲骨文字形,左邊是牲肉;左邊是“又”(手);中間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靈。古人殺牲,一是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臺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即牲祭。本義:祭祀)同本義祭,祀也。——《說文》祭之為言索也。——《說苑·權謀》祭者,薦其時也,薦其敬也,薦其美也,非享味也。——《谷梁傳·成公十七年》無牲而祭曰薦,薦而加牲曰祭?!豆騻鳌せ腹四辍纷⒓勒撸宰佛B(yǎng)繼孝也。——《禮記·祭統(tǒng)》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墩撜Z·鄉(xiāng)黨》以靈鼓鼓社祭。——《周禮·地官》又如:公祭死難烈士;主祭;陪祭;祭掃(祭祀并掃墓)使用,舊小說中謂用咒語施放神秘武器。如:祭起一件法寶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