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字開頭的組詞
- 1、物品:(1)泛指各種東西
- 2、物質:(1)不依賴于人的主觀意識而存在的客觀實在 (2)指金錢、生活資料等
- 3、物情:(1)情理 (2)人情 (3)人心
- 4、物態(tài):(1)物質存在的三種基本物理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
- 5、物色:(1)牲畜的毛色 (2)按一定標準去訪求 (3)瞅見;看到 (4)風物;景色 (5)各種物品
- 6、物種:(1)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物種是由共同的祖先發(fā)展而來的,是生物繼續(xù)進化的基礎。不同物種的生態(tài)特點不同
- 7、物候:(1)生物的生命活動和非生物的變化對節(jié)候的反應,如植物開花、結果;動物蟄眠、遷徙以及始霜、解凍等
- 8、物華:自然景物。物的精華。參見“物華天寶”。
- 9、物殉:1.用物品殉葬。
- 10、物體:(1)占有一定的空間,由物質構成的東西
- 11、物帛:1.物品財帛。
- 12、物故:(1)亡故;去世 (2)世事 (3)指變故
- 13、物鬽:1.傳說中的百物之神。
- 14、物體:(1)占有一定的空間,由物質構成的東西
- 15、物化:(1)去世;死亡 (2)變化
- 16、物什:1.雜物。泛指東西。
- 17、物產(chǎn):(1)出產(chǎn)的物品
- 18、物事:事情。東西,物品。蔑稱他人。猶家伙。
- 19、物心:1.人心。
- 20、物象:1.外界事物。 2.物體的形象;事物的現(xiàn)象。 3.文藝作品所創(chuàng)造的典型形象。 4.景物,風景。 5.物候現(xiàn)象。
- 21、物格:謂事理得到窮究。
- 22、物競:互相競爭。 眾人爭向。
- 23、物阜:物產(chǎn)豐盛。
- 24、物欲:(1)對物質享受的欲望
- 25、物狀:1.事物的形狀。
- 26、物物:(1)各種東西,各種事物
- 27、物景:1.景物。
- 28、物像:來自物體的光通過小孔或受到反射﹑折射后形成的像。
- 29、物穆:1.深微貌。物,通"勿"。
- 30、物觀:1.客觀。
- 31、物貨:貨物。
- 32、物祖:1.萬物之祖。
- 33、物聽:眾人的言論。
- 34、物役:《荀子.正名》:'故向萬物之美而盛憂,兼萬物之利而盛害……夫是之謂以己為物役矣。'楊倞注:'己為物之役使。'后謂為外界事物所役使為'物役'。
- 35、物妖:1.怪異現(xiàn)象。2.妖物。
- 36、物累:1.外物給予人的拖累。
- 37、物理:(1)事物的內在規(guī)律或道理 (2)物理學
- 38、物直:1.亦作"物值"。2.物品的價值。
- 39、物師:眾人的師表。
- 40、物用:1.百物器用。2.指生活資料。
- 41、物愷:1.愿各物安樂。
- 42、物盧:即屈盧。古代造弓矛的良匠名。后用以稱良弓利矛。
- 43、物望:人望;眾望。
- 44、物音:1.指物體發(fā)出的聲音。
- 45、物軌:1.眾人的榜樣。
- 46、物范:1.模范。2.事物的范圍。
- 47、物母:萬物的本源。
- 48、物價:(1)商品的價錢
- 49、物料:(1)所用的物質材料
- 50、物圖:1.說明物產(chǎn)分布情況的圖譜或圖表。
- 51、物名:1.事物的名稱。2.猶名望。
- 52、物靈:萬物之靈。
- 53、物雄:杰出的人物。
- 54、物馬:謂選擇馬匹。
- 55、物斛:借指糧食。斛,古代量器。
- 56、物運:1.猶世運。
- 57、物主:(1)物資或物品所有者,一般指被盜竊或遺失的財物的擁有者
- 58、物變:事物變化。
- 59、物業(yè):(名)產(chǎn)業(yè),多指有價的土地及土地上的附屬物:~管理。
- 60、物鏡:(1)裝在顯微鏡、望遠鏡等光學儀器和用具上,與被觀察物體在同一端的透鏡
- 61、物方:1.事物變化的道理。
- 62、物端:1.東西,物品。
- 63、物官:1.量才授官。2.謂百官之事業(yè)。
- 64、物宗:1.指眾人所景仰的人。
- 65、物識:猶物色。訪求結識。
- 66、物勢:事物的趨勢﹑態(tài)勢。
- 67、物牲:1.祭祀用的牲物。
- 68、物際:1.事物的界限。
- 69、物器:1.器物。
- 70、物惑:1.外物的誘惑。
- 71、物譽:1.聲望,聲譽。
- 72、物資:(1)物質資料
- 73、物跡:1.人跡。
- 74、物務:1.事務。2.宋代職官名。"監(jiān)當物務"的省稱。監(jiān)州﹑府諸場﹑務﹑庫﹑糧﹑料﹑院等事務。
- 75、物力:(1)可供使用的全部物資
- 76、物證:(1)從證物分析而得出的關于案件的證據(jù)
- 77、物宜:1.指事物的性質﹑道理﹑規(guī)律等。
- 78、物估:1.物價。
- 79、物則:1.事物的法則。
- 80、物我:彼此,外物與己身。
- 81、物隱:1.事物的隱秘。
- 82、物形:1.物的形貌。
- 83、物如:1.事物的本源。
- 84、物序:1.謂時令變遷。2.事物的規(guī)律。
- 85、物命:1.物類的壽命或生命。2.有生命的物類。
- 86、物匯:物類。匯,種類。
- 87、物始:1.事物的開始﹑本原。
- 88、物類:1.萬物,各類的物。2.物的同類,同類。3.物的種類。4.物的類別。5.特指人或動物。
- 89、物誘:為外物所引誘。
- 90、物俗:當?shù)氐牧曀住?/li>
- 91、物表:1.物外,世俗之外。
- 92、物意:1.眾人的心意。2.景物的情態(tài)。3.造物的意向。4.禮物與情意。
- 93、物任:選用,擢用。
- 94、物忌:眾人忌憚或忌妒。
- 95、物貢:1.《周禮》所稱九貢之一,指雜物魚鹽橘柚等。
- 96、物論:1.眾人的議論,輿論。
- 97、物曲:1.物的性能。
- 98、物氣:指所謂物質性的妖氣。
- 99、物值:1.見"物直"。
- 100、物和:1.猶人和。
物字中間的組詞
- 1、生物鐘:(1)生物生命活動的周期性節(jié)律。這種節(jié)律經(jīng)過長時期的適應,與自然界的節(jié)律(如晝夜變化、四季變化)相一致。植物在每年的一定季節(jié)開花,候鳥在每年的一定季節(jié)遷徙,就是生物鐘的表現(xiàn)
- 2、生物堿: 一類堿性的含氮有機化合物,通常存在于植物體中,有些存在于動物體中。大多是不揮發(fā)的晶體,味苦,有毒性,可作藥用,如嗎啡、尼古丁、可卡因、奎寧等。
- 3、礦物油: 分餾石油或干餾頁巖等礦物所得到的油質產(chǎn)品,如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等。
- 4、靜物畫:以果實、花卉、器皿等靜物為題材的繪畫。
- 5、動物園:(1)為展出而飼養(yǎng)野生動物的公園
- 6、食物鏈:(1)乙種生物吃甲種生物,丙種生物吃乙種生物,丁種生物又吃丙種生物…。這種一連串的食與被食的關系,叫做食物鏈。草食動物吃植物,肉食動物吃草食動物,是最基本的食物鏈
- 7、阿物兒:(1)東西,常用做蔑稱或對人開玩笑的稱呼
- 8、動物學:研究動物的形態(tài)、生理、生態(tài)、分類、分布和怎樣控制動物的學科。
- 9、人物畫:(1)以人物為題材的畫
- 10、唯物論:(1)唯物主義
- 11、怪物相:鄙視別人而表現(xiàn)出的難看表情。
- 12、植物油:榨取植物的種子、果實或其他部分所獲得的油??晒┦秤没虍斪鞴I(yè)原料。如花生油、豆油、椰子油、橄欖油、桐油等。
- 13、生物圈:生物活動的范圍和生物本身的總稱。生物活動的范圍包括地球大氣圈的下層、巖石圈的上層和整個水圈。
- 14、人物志:唐·李守素的綽號。因其精通氏姓之學,故稱。
- 15、愛物兒:猶言玩意兒。
- 16、靜物畫:即靜物畫,即以相對靜止的物體為主要描繪題材的繪畫。
- 17、博物館:(1)征集、保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的實物,并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
- 18、造物主:(1)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 (2)基督教認為上帝創(chuàng)造萬物,因此稱上帝為造物主
- 19、植物學:生物學的分支學科。研究植物的形態(tài)、分類、生理、生態(tài)、分布、發(fā)生、遺傳、進化等。目的在于開發(fā)、利用、改造和保護植物資源,讓植物為人類提供更多的食物、纖維、藥物、建筑材料等。
- 20、動物油:從動物取得的油脂,如牛油、豬油、鯨油等。供食用,也可以做潤滑劑和化工原料。
- 21、法物庫:存放祭祀器物及儀仗的庫房。
- 22、博物志:筆記。西晉張華著。十卷。其中一至六卷雜記地理風俗、動物植物乃至方士奇技、名物考證。七至十卷敘述各種神話傳說、人物逸事等。
- 23、低物件:猶言壞東西。
- 24、動物學:研究動物的形態(tài)、生理、生態(tài)、分類、分布和怎樣控制動物的學科。
- 25、谷物法:指英國 年制訂的限制谷物進口的法律。規(guī)定國產(chǎn)谷物平均價達到或超過某種限度時方可進口。目的是維護土地貴族的利益。實施該法后,谷物價格驟貴,工人要求提高工資,外國也提高英國工業(yè)品進口稅,從而損害了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利益。 年,該法被廢除。
- 26、齊物論:酒名。
- 27、生物學:研究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fā)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
- 28、造物者:特指創(chuàng)造萬物的神。
- 29、博物院:即博物館。
- 30、動物園:(1)為展出而飼養(yǎng)野生動物的公園
- 31、拋物線:拋擲物體落地時所循的曲線,有一定點與一定直線,聯(lián)結其等距的諸點,則成拋物線。
- 32、歪物件:詈詞。壞東西。
- 33、人物頭:方言。領頭人;首領。
- 34、格物院:清末譯詞。指設置理﹑化﹑生物等理科學科的學堂。
- 35、人物畫:(1)以人物為題材的畫
- 36、生物戰(zhàn):也稱細菌戰(zhàn)。以細菌為武器殘害人、畜等的作戰(zhàn)行動。
- 37、買物歷:1.即帳本。
- 38、拜物教:(1)把某些物體當做神靈來崇拜的原始宗教,后比喻對某些事物的迷信
- 39、唯物論:(1)唯物主義
- 40、礦物質: 食品中含有的微量元素無機鹽類。多數(shù)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需的。包括鐵、碘、鈣、鎂、鋅、銅、磷等。蔬菜、水果、糧食、肉類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
- 41、生物電: 生物體神經(jīng)活動和肌肉運動時所顯示的電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產(chǎn)生微弱的電流和電勢變化。心電圖、腦電圖就是利用生物電來檢查疾病的。
- 42、曳物線:又稱“追跡曲線”、“犬線”。用長度為a的細繩,一端系一物體p,另一端q自點o出發(fā),沿著過點o的一條直線l分別向兩個方向運動,則點p的軌跡稱為曳物線。取點o為原點,直線l為y軸,設點p的初始位置為a(a,o),則曳物線的參數(shù)方程為x=acosφy=alntgφ2+π4-asinφ,參數(shù)φ是切線pq和x軸的夾角。其普通方程為y=alna±a^2-x^2aa^2-x^2。直線l是它的漸近線。
- 43、博物學: 人類與大自然打交道的一門古老學問,指對動物、植物、礦物、生態(tài)系統(tǒng)等所做的宏觀層面的觀察、描述、分類等。
- 44、植物園:(1)薈萃種植各類植物,以供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和游覽觀賞的園地
- 45、植物人: 大腦皮層喪失活動能力,完全沒有知覺,不會說話和行動的人。
- 46、菌物藥: 地球上肉眼可見的生物大致可分為動物、植物和菌物三界。
- 47、暗物質:理論上提出的可能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種不可見的物質。
- 48、拋物面: 與一定方向的平面的交線是拋物線的曲面。分為橢圓拋物面和雙曲拋物面。
- 49、寵物帶: 進口尼龍材質,色彩艷麗,手感極佳,可根據(jù)各種寵物的特點,生產(chǎn)出各種規(guī)格和顏色的織帶·同時可以特殊色、提花、熱轉印、柔化處理等,亦可根據(jù)客戶要求加工裝配寵物帶成品·安全保障寵物帶有:安全寵物頸圈、狗鏈、狗胸背帶、狗牽引繩、貓用頸圈、貓牽引帶、貓背胸帶等。
- 50、植物科: 按照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為的縮寫。
- 51、生物光: 指某些生物由體內器官中特殊的化學反應而產(chǎn)生的光,如螢火蟲發(fā)出的帶綠色的光。
- 52、植物羊: 一種傳說中的植形動物,在古代中國和歐洲典籍都有記載。
- 53、植物色: 以植物為來源取得的顏料或染劑。
- 54、格物論: “格物”指“格物窮理”。
- 55、反物質:由反中子、反質子、正電子等反粒子所組成的物質。
- 56、原物料: 大量生產(chǎn),種植或提煉出的原材料,亦可譯為大宗物資.羅杰斯新書的中文版,則譯為商品.世界上在交易的原物料高達100多種,主要分為五大類.能源:以原油,天然氣為主金屬:以金,銀,銅,鉑為主谷物,食物:包括小麥,玉米等纖維:以蠶絲,棉花為大宗。
- 57、利物浦:英國的大學。1903年創(chuàng)建于利物浦。設有文學、理學、醫(yī)學、法學、工學、獸醫(yī)、社會及環(huán)境研究、教育及校外教育等學院。
- 58、生物氣: 在低溫條件下通過厭氧微生物分解有機物而生成的,以甲烷為主,含部分二氧化碳及少量氮氣和其它微量氣體組分。
- 59、生物電流:生物體的神經(jīng)活動和肌肉運動等都伴隨著很微弱的電流和電位變化,這種電流叫生物電流。
- 60、戰(zhàn)略物資:與戰(zhàn)爭有關的重要物資。
- 61、高能物理:又稱“粒子物理學”。研究具有1億電子伏特以上能量的粒子的性質、結構、彼此間相互作用及其轉化的物理學分支學科。是當代自然科學的前沿學科之一。
- 62、植物纖維:直接從植物體上取得的纖維。如棉﹑麻的纖維。
- 63、生物制品:(1)用微生物或其產(chǎn)物制成的用于預防、診斷或治療疾病的藥物(如球蛋白、血清、菌苗、抗毒素或抗原)
- 64、透物電光:愛克斯射線之舊譯。
- 65、唯物史觀:是哲學中關于人類社會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 66、生物工程:在工程領域內應用分子生物學、仿生學等現(xiàn)代科學指導下的各種生物利用技術和生物模仿技術的總稱,包括遺傳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fā)酵工程等。
- 67、格物大館:清末譯詞。指國家設的科學研究機構。
- 68、愛巴物兒:心愛的東西。常用作反語。
- 69、比物假事:借助同類事物相比況。
- 70、材植物料:1.泛指建筑材料。
- 71、星際物質:恒星間密度極稀的物質。包括占90%的氣體和10%的塵埃微粒,以及宇宙線和磁場。氣體主要由氫、氦組成。塵埃是直徑只有幾十萬分之一厘米的固態(tài)質點。平均密度為1個粒子/立方厘米。既是形成恒星的材料,又是恒星演化的產(chǎn)物。
- 72、瀕危物種:處于危亡狀態(tài)的物種。
- 73、食物中毒:飲食某種食物后所發(fā)生的中毒現(xiàn)象。
- 74、恐遭物議:物:這里指人;議:議論。擔心遭到眾人的非議。
- 75、睹物興情:見到眼前景物便激起某種感情。
- 76、生物轉化:生物轉化指毒物經(jīng)過酶催化后化學結構發(fā)生改變的代謝過程,即毒物出現(xiàn)了質的變化。
- 77、植物群落:植物群落(plantcommunity)是指生活在一定區(qū)域內所有植物的集合,它是每個植物個體通過互惠、競爭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個巧妙組合,是適應其共同生存環(huán)境的結果。
- 78、及物動詞:又稱“他動詞”。又稱“外動詞”。
- 79、生物化學:運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生物的一門邊緣科學。
- 80、購物中心:(1)集中銷售各種商品的大型商場
- 81、動物纖維:來源于動物的纖維,如蠶絲、羊毛等。
- 82、人物肖像:(1)以單個人為主體的畫像或相片
- 83、生物防治:利用某些生物來防治對人類有害的生物的方法。如用寄生蜂消滅螟蟲,用細菌消滅田鼠等。
- 84、文物聲明:指禮樂典章制度。語本《左傳.桓公二年》:"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fā)之。"
- 85、實物地租:在舊中國通稱“谷租”。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地主把土地租給農(nóng)民,農(nóng)民按照規(guī)定的比例或租額向地主繳納產(chǎn)品。同時農(nóng)民也要為地主服雜役。
- 86、風塵物表:1.見"風塵表物"。
- 87、生物製品:(1)用微生物或其產(chǎn)物制成的用于預防、診斷或治療疾病的藥物(如球蛋白、血清、菌苗、抗毒素或抗原)
- 88、動物纖維:來源于動物的纖維,如蠶絲、羊毛等。
- 89、引物連類:謂引證或引喻某一事物,而連帶及于同類的其他事物。
- 90、生物武器:以生物戰(zhàn)劑殺傷有生力量和毀壞植物的武器。
- 91、事事物物:每一事物;萬事萬物。
- 92、織物組織:傳統(tǒng)的兩向機織物是織機上由相互垂直的兩個系統(tǒng)的紗線,按一定的規(guī)律交織而成,也就是經(jīng)緯線按一定規(guī)律地相互沉浮,使織物表面形成一定的紋路和花紋,這種組織稱為織物組織。
- 93、古生物學:研究地質歷史時期生物的科學。以化石為研究對象,探索生物的起源和進化、古生物的形態(tài)、構造、分類、生態(tài)和分布等規(guī)律。
- 94、博物館學:以博物館和博物館工作為對象的學科。主要研究博物館的性質、作用、功能,博物館的起源和歷史發(fā)展,博物館標本的收集和保藏,博物館陳列和陳列工作的特點、規(guī)律以及方法等。
- 95、博物學家:舊時對博通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生理學等自然科學專家的尊稱。
- 96、拋物面鏡:反射面與拋物面的反射鏡。將發(fā)光點放在拋物面鏡的主焦點上,光線經(jīng)鏡面反射后都平行于主軸射出。追光燈、探照燈內都有一拋物面鏡,使光源位于其焦點就能得到定向照明的平行光束。反之,平行于主軸的入射光經(jīng)拋物面鏡反射后都將會聚在焦點上。如微波通信接收天線采用拋物面結構,使微弱信號會聚并加強。
- 97、動物淀粉:即糖原。有機化合物。是一種多糖類,白色粉末,有甜味。存在于動物體內,肝臟中最多,是動物能量的來源。
- 98、戰(zhàn)略物資:與戰(zhàn)爭有關的重要物資。如鋼材﹑石油﹑橡膠﹑稀有金屬等。
- 99、礦物資源:(1)一個區(qū)域的有價值礦床,指現(xiàn)在可找到的和將來可找到的;包括已探明的礦體和潛在的礦
- 100、植物纖維:直接從植物體上取得的纖維。如棉﹑麻的纖維。
物字結尾的組詞
- 1、生物:(1)有生命的物體,具有生長、發(fā)育、繁殖等能力,能通過新陳代謝作用與周圍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動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
- 2、植物:(1)構成植物界為數(shù)眾多的任何有機體,其典型的特征有:無自身移動性的運動能力,不具有迅速運動反應力;缺乏明顯的神經(jīng)和感覺器官(雖然具有特別的刺激反應的指示感應);具有纖維素構成的細胞壁;有一個特有的營養(yǎng)系統(tǒng),即通過葉綠體的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而無需直接吸收有機營養(yǎng)物質和表現(xiàn)出有性與無性世代交替的明顯趨向
- 3、發(fā)物:[fāwù]:因富營養(yǎng)或含有刺激性容易使瘡癤、內傷或某些病狀發(fā)生變化的食物。如羊肉、魚蝦、花生、蠶豆等。
- 4、動物:(1)生物的一個種類。它們一般以有機物為食,能感覺,有神經(jīng),可運動 (2)活動或能夠活動之物
- 5、讀物:(1)供閱讀的材料,書籍、報紙、雜志等的統(tǒng)稱
- 6、礦物:(1)地殼中存在的含有特定化學成分(元素或化合物)的一種天然起源物,可以呈結晶個體存在或者散布在其他巖石中
- 7、禮物:(1)贈送給人的物品 (2)朋友或好心祝愿者們帶來的物品
- 8、人物:1.?小說或戲劇中被描寫的人。 2.?被認為有突出或顯著特性的人。 3.?講話者;提警告、提要求、鼓勵或發(fā)命令的人。 4.?有才能之人。
- 9、貨物:(1)原指龜貝,古代用作貨幣;供出售的物品。商品,尤指交運輸公司用船運輸?shù)纳唐?/li>
- 10、食物:(1)可供食用的東西
- 11、互物:甲殼類動物的總稱。
- 12、格物:(1)窮究事物的道理 (2)糾正人的行為
- 13、色物:指表示方位顏色的泥土。
- 14、傲物:自負不凡,輕慢他人。
- 15、念物:紀念品。
- 16、龍物:指龍。
- 17、廢物:[fèiwù]: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的東西:~利用。[fèiwu]:比喻沒有用的人(罵人的話)。
- 18、藥物:(1)治病的藥品,能內服外敷,都稱藥物
- 19、舊物:(1)古代的遺物,特指典章文物 (2)指原有的國土
- 20、購物:(1)購買物品
- 21、礦物:(1)地殼中存在的含有特定化學成分(元素或化合物)的一種天然起源物,可以呈結晶個體存在或者散布在其他巖石中
- 22、廢物:(1)沒有用的東西,或失去原有使用價值之物 (2)無用的人
- 23、萬物:(1)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 24、贓物:(1)貪污、受賄、盜竊等非法獲取的財物
- 25、古物:1.?古代文物或較早歷史階段的文物。 2.?一般指一百年以前(按美國習慣法指1830年以前)的藝術品、家具或裝飾品。 3.?過去某一時代的殘存物,可以從其現(xiàn)場保留的一些特征加以識別。
- 26、贅物:多馀無用的東西。
- 27、毒物:(1)具有毒性的物質
- 28、怪物:(1)怪異的物類 (2)容貌、性情或思想、行為古怪、特殊的人
- 29、尤物:(1)珍貴的物品 (2)特別漂亮的女人
- 30、證物:(1)用作證據(jù)或證明的東西;作為證據(jù)的標記、符號或物品 (2)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物件
- 31、蠢物:1.笨蛋;愚蠢的東西。
- 32、某物:1.?某一確定的但未指明之物;一個未提名的但是肯定、具體或有意義的東西。 2.?某一不特指的、未決定的或不明確的東西。
- 33、谷物:(1)能得到含淀粉的種子且適于做食物的植物子實(如小麥、玉米和水稻);亦指生產(chǎn)的種子(未加工狀態(tài)) (2)糧食植物的種子
- 34、利物:益于萬物。競賽的獎品、彩頭。錢財。
- 35、博物:(1)舊時對動物、植物、礦物、生理等學科的總稱 (2)知道許多事物
- 36、醬物:各類肉醬食品。
- 37、美物:1.美好的物品。2.稱美其物。
- 38、肉物:古時對肉畜的內臟等凡無骨者之稱。
- 39、驕物:驕傲自負,看不起人。
- 40、好物:精美的物品。
- 41、賦物:描寫物態(tài)。
- 42、制物:1.處理事務。
- 43、慠物:驕倨自負,輕視他人。
- 44、備物:1.備辦各種器物。2.指儀衛(wèi)﹑祭祀等所用的器物。
- 45、妙物:1.神妙莫測之物。指創(chuàng)造萬物之神。2.指其所創(chuàng)造之物。3.猶妙才。指具有特異稟賦的人。
- 46、用物:1.日常應用的物品。2.耗用物品。
- 47、感物:1.謂有感于怪異之事。2.見物興感。3.感動或感化他物。
- 48、蠹物:1.亦作"蠧物"。2.蛀食器物的蟲類。
- 49、莢物:1.植物果實的一種名稱。凡草木結實時,有狹長的果皮包裹著,至成熟時,皮自破裂而籽出者,統(tǒng)稱莢物。
- 50、敗物:1.破損之物。
- 51、本物:指糧食。
- 52、當物:1.謂符合客觀事物。
- 53、名物:事物的名稱、特征等。名目與物產(chǎn)。給事物命名;辨明物理。名譽與物類。有名的物產(chǎn)。猶事物。
- 54、臝物:短毛的動物。
- 55、區(qū)物:宇內萬物。
- 56、靈物:(1)神奇的東西;靈通之物 (2)指神仙鬼怪(迷信)
- 57、春物:1.春日的景物。常指花卉;花朵。2.指酒。
- 58、動物:(1)生物的一個種類。它們一般以有機物為食,能感覺,有神經(jīng),可運動 (2)活動或能夠活動之物
- 59、景物:(1)可供觀賞的景色和事物
- 60、三物:猶三事。指六德﹑六行﹑六藝。 三種物類。指豕﹑犬﹑雞。 三種。
- 61、財物:(1)資財與物品
- 62、臧物:贓物。
- 63、迕物:猶忤物。觸犯他人。
- 64、癡物:1.罵人的話。蠢人﹐笨東西。2.指笨重的東西。
- 65、種物:1.謂種于地中之物。
- 66、角物:1.泛指有角的動物。
- 67、居物:1.囤積財物。2.謂憑據(jù)外物。
- 68、例物:按規(guī)定發(fā)給的錢物。
- 69、恤物:謂憐惜百姓。
- 70、畜物:指牲畜。
- 71、疵物:非議事物。
- 72、從物:謂追求物質享受或功名富貴。 順從自然。
- 73、海物:指海魚等海產(chǎn)物品。
- 74、齊物:1.春秋﹑戰(zhàn)國時老莊學派的一種哲學思想。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如生死壽夭,是非得失,物我有無,都應當同等看待。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莊子的《齊物論》中。2.使萬物生長齊整。
- 75、潤物:(1)滋潤萬物
- 76、事物:(1)指客觀的一切物體和現(xiàn)象
- 77、采物:指有彩色紋飾的旌旗﹑衣物等物。古代以之區(qū)別等級。
- 78、地物:(1)地表面的固定性物體(包括自然形成和人工建造的)。例如,居民點、道路、江河、樹林、建筑物等。不同的地物對軍隊戰(zhàn)斗行動有著不同的影響
- 79、范物:1.用模子制造器物。2.示范于人。
- 80、來物:1.未來的事。
- 81、貍物:指潛藏在泥里的魚鱉之類生物。《周禮·天官·鱉人》:“凡貍物,春獻鱉、蜃,秋獻龜、魚?!编嵭ⅲ骸班嵥巨r(nóng)云:‘……貍物,龜鱉之屬,自貍藏伏於泥中者。’玄謂貍物亦謂鱴刀(魛魚)、含漿(蚌蛤)之屬?!睂O詒讓正義:“凡此經(jīng)‘貍藏’字皆借‘貍’為之,注或作‘埋’,則‘薶’之俗也?!?/li>
- 82、亂物:1.紛亂之事。2.紊亂的東西。
- 83、百物:1.猶萬物。亦指各種貨物。
- 84、成物:指地。地養(yǎng)育萬物,故云。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成品,物品。
- 85、酬物:猶處事接物。
- 86、刊物:(1)定期或不定期的出版物,一般名稱固定,按順序編號,裝訂成冊
- 87、黎物:黎民。
- 88、容物:1.氣量大,能容人。2.指廟貌衣物。
- 89、物物:(1)各種東西,各種事物
- 90、公物:(1)國家或集體所擁有的東西
- 91、品物:猶萬物。 指各類特定范圍之物。各種神物。 指各類特定范圍之物。各種肴饌。 物品,東西。
- 92、雜物:(1)無價值的小零碎物品 (2)各種各樣雜亂的東西
- 93、證物:(1)用作證據(jù)或證明的東西;作為證據(jù)的標記、符號或物品 (2)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物件
- 94、麤物:1.亦作"麄物"。2.粗陋的物品。
- 95、官物:官家的物品﹑財產(chǎn),公物。
- 96、詭物:1.假貨。
- 97、類物:1.謂區(qū)別事物善惡以利器用。2.謂摹寫事物。
- 98、料物:1.謂物資﹑食物﹑用物等。2.調料。
- 99、放物:1.猶仿佛。效法。2.猶仿佛。梗概,大略。
- 100、干物:使物干燥。干制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