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字開頭的組詞
- 1、津埭:水道船舶往來征稅處。
- 2、津涘:1.涯岸。2.比喻途徑。
- 3、津貼:(1)供給制人員領(lǐng)取的生活零用錢 (2)工資以外的補助費
- 4、津漬:猶浸潤。
- 5、津漈:涯際;邊際。
- 6、津驛:渡口驛站。
- 7、津般:搬運。
- 8、津遣:1.由水路送行。2.資助遣送。
- 9、津渚:水邊。
- 10、津注:流注。
- 11、津膩:黏液。
- 12、津液:(1)中醫(yī)對人體內(nèi)液體的總稱,包括血液,唾液、淚液、汗液等
- 13、津氣:靈氣。
- 14、津稅:對過津渡的貨物按其值征收的稅。
- 15、津梁:(1)渡口和橋梁,比喻能起引導(dǎo)、過渡作用的事物或方法
- 16、津堠:渡口上供瞭望用的土堡。
- 17、津筏:渡河的木筏。多比喻引導(dǎo)人們達到目的的門徑。
- 18、津涂:亦作“津涂”。亦作“津途”。道路。途徑;門徑。見“津涂”。
- 19、津衢:水上的通道。指橋梁。
- 20、津涉:渡口。比喻為學(xué)的門徑。
- 21、津寄:津逮。寄,通"暨"。至。
- 22、津潤:滋潤;浸潤;濕潤。富于神韻。酬謝的財物。
- 23、津逕:通向渡口的路
- 24、津津:充溢貌;洋溢貌。水流動貌;液汁滲出貌。充滿喜樂的樣子。興味濃厚的樣子。
- 25、津要:(1)水陸沖要的地方 (2)比喻顯要的地位
- 26、津脈:植物輸送水分和營養(yǎng)的葉脈。
- 27、津錢:酬勞的錢。
- 28、津步:碼頭。
- 29、津主:古代設(shè)在渡口的負(fù)責(zé)檢察的官吏。
- 30、津送:1.照料護送。2.辦理喪事。
- 31、津徑:亦作“津逕”。通向渡口的路。
- 32、津妾:指春秋·趙河津吏的女兒娟。
- 33、津壖:水邊地;涯岸。
- 34、津橋:1.橋梁。2.指洛水上的天津橋。
- 35、津亭:古代建于渡口旁的亭子。
- 36、津渡:(書)(名)渡口:關(guān)卡~。
- 37、津逮:由津渡而到達。比喻通過一定的途徑而達到或得到。比喻引導(dǎo)(后學(xué))。
- 38、津墊:津貼。
- 39、津沫:口中津液;涎沫。
- 40、津濕:透濕。
- 41、津渠:水道。
- 42、津唾:唾液。
- 43、津關(guān):水陸沖要之處所設(shè)的關(guān)口。
- 44、津滴:滲出水滴。
- 45、津濟:1.渡口。2.指航道。3.渡河。4.救助;接濟。
- 46、津達:由津渡而到達。比喻通過一定的途徑而達到或得到。比喻引導(dǎo)(后學(xué))。
- 47、津人:渡船的船夫。
- 48、津鼓:古代渡口設(shè)置的信號鼓。
- 49、津沽:天津的別稱。
- 50、津涯:岸;水邊。 范圍;邊際。 依靠,憑依。
- 51、津費:補貼費。
- 52、津帖:(1)供給制人員領(lǐng)取的生活零用錢 (2)工資以外的補助費
- 53、津樓:渡口修筑的瞭望樓臺。
- 54、津水:水漲溢,泛濫。
- 55、津路:1.水路。2.途徑。比喻處世之道。
- 56、津隘:關(guān)津要隘。
- 57、津發(fā):1.由水路運送。2.盤費。
- 58、津邏:古代渡口上巡邏的士卒。
- 59、津岸:水邊;涯岸。
- 60、津市:渡口的集市。
- 61、津門:在渡口設(shè)置的關(guān)門。 東漢首都洛陽有十二門,南面西頭門稱津門,一名津陽門。 津門亭的省稱。 天津市的別稱。明永樂二年 年 筑天津城,因地處畿輔門戶,故名'津門'。
- 62、津航:指渡船。
- 63、津際:涯際;邊際。
- 64、津浪:(1)地震產(chǎn)生的海水?dāng)_動;海底的地殼運動或海底的火山爆發(fā)產(chǎn)生的大海浪
- 65、津干:河岸。
- 66、津流:水流。
- 67、津卒:看守渡口的隸卒。
- 68、津鋪:渡口和驛站。
- 69、津頭:渡口。
- 70、津途:道路
- 71、津通:指水無阻滯地流動。
- 72、津吏:古代管理渡口﹑橋梁的官吏。
- 73、津童:船家的孩子。
- 74、津長:隋朝職官名稱。
- 75、津澤:(1)指植物中含的液汁
- 76、津陽門:唐代長安華清宮的外門。
- 77、津門亭:東漢洛陽津門所設(shè)之亭。
- 78、津良寺: “津良寺”位于山西省長治市郊區(qū)。史料記載:田野材料:長子境內(nèi)有河曰“嵐河”,濁漳支流也?!端?jīng)注·漳水》、《魏書·地形志》、馬端臨《文獻通考》均有記載。
- 79、津調(diào)散: 名稱:津調(diào)散別名:津調(diào)散組成:黃連、款冬花各等分。
津字中間的組詞
- 1、甜津津:(1)甜絲絲的。形容味道甜美
- 2、龍津橋:喻登科之路,飛黃騰達之路。
- 3、汗津津:(1)汁水浸濕的樣子
- 4、濕津津:(1)形容出汗?jié)駶櫟臉幼?/li>
- 5、趙津歌:趙簡子欲南渡擊楚,至期,津吏醉臥不能渡,簡子欲殺之。津吏息女娟懇之,代父操楫,至中流,唱《河激》之歌。簡子大悅,將使人祝祓,以為夫人,娟乃再拜而辭。簡子歸,乃立娟為夫人。見漢劉向《列女傳.趙津女娟》。后遂稱娟所唱《河激》之歌為"趙津歌"。
- 6、黑津津:黑而光潤貌。
- 7、龍津女:侍客酌酒的妓女。
- 8、天津橋:古浮橋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陽市西南。隋煬帝大業(yè)元年遷都﹐以洛水貫都﹐有天漢津梁的氣象﹐因建此橋﹐名曰天津。隋末為李密燒毀﹐唐宋屢次改建加固﹐金以后廢圮。
- 9、涼津津:(1)形容稍有涼意
- 10、赤津津:鮮血滲流貌。
- 11、延津劍:亦稱“延津?qū)殑Α薄?/li>
- 12、喜津津:得意的神情。
- 13、咸津津:(1)味道略微帶點咸
- 14、文津閣:清代專藏《四庫全書》的書閣之一。乾隆四十年 年 仿寧波范氏天一閣建筑﹐建于承德避暑山莊。 年藏書運至北京﹐今藏于北京圖書館。
- 15、平津館:1.亦作"平津邸"﹑"平津閣"。漢公孫弘為丞相,封平津侯,起客館,開東閣,招請士人。后因以"平津館"等稱高級官僚延納賓客的處所。2.清孫星衍任山東督糧道時,治所即在公孫弘所封平津故地,因名其書齋為平津館,所刊叢書名《平津館叢書》。
- 16、平津邸:1.亦作"平津邸"﹑"平津閣"。漢公孫弘為丞相,封平津侯,起客館,開東閣,招請士人。后因以"平津邸"等稱高級官僚延納賓客的處所。2.清孫星衍任山東督糧道時,治所即在公孫弘所封平津故地,因名其書齋為平津邸,所刊叢書名《平津邸叢書》。
- 17、平津閣:1.亦作"平津邸"﹑"平津閣"。漢公孫弘為丞相,封平津侯,起客館,開東閣,招請士人。后因以"平津閣"等稱高級官僚延納賓客的處所。2.清孫星衍任山東督糧道時,治所即在公孫弘所封平津故地,因名其書齋為平津閣,所刊叢書名《平津閣叢書》。
- 18、魚津草:水英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水英》。
- 19、天津市:簡稱“津”。中央直轄市。在中國東部偏北。面積113萬平方千米。人口8985萬(1995年)。1928年設(shè)市。地處渤海西岸,海河五大支流匯合處。全境除北端外,都在華北平原。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yè)基地,工業(yè)以機械、輕紡和化學(xué)為主。華北地區(qū)的陸海聯(lián)運樞紐。天津港為中國主要外貿(mào)港口之一,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有盤山、獨樂寺等名勝古跡。
- 20、問津臺: 問津臺位于新蔡縣南5公里的關(guān)津鄉(xiāng)關(guān)津集南首、106國道西側(cè),系春秋楚昭王為紀(jì)念孔子自楚及蔡使子路于此問津而筑。
- 21、秋津洲: “秋津洲”為一種日本人對古代日本的雅稱。
- 22、京津卡: 受奧運效應(yīng)的刺激和“京津卡”方便、實用、快捷的特點,因此受到市場熱捧。
- 23、生津飲: 生津飲主治燥癥。
- 24、壁津樓: 凌云山的一大景觀,雄踞在后半山的山道上。
- 25、天津條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美、俄分別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1858年6月在天津簽訂。主要內(nèi)容為:增開漢口、九江、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軍艦和商船可到內(nèi)河自由航行;外國人可到內(nèi)地游歷、通商,傳教士可入內(nèi)地傳教;外國可派公使進駐北京,并在通商口岸設(shè)領(lǐng)事官。英、法兩國還得到巨額賠款。條約簽訂后,英法聯(lián)軍退出天津。
- 26、天津快板:曲藝的一種。是解放后在天津時調(diào)的大數(shù)子調(diào)基礎(chǔ)上﹐逐步發(fā)展形成的新曲種。在群眾業(yè)余曲藝演唱的實踐中﹐對原有曲調(diào)加以改革﹐形成較為自由活潑﹐又有韻律節(jié)奏的朗誦體曲藝。句式通常為五字句和七字句。演員自擊竹板﹑節(jié)子演唱﹐伴奏樂器有三弦﹑二胡等。曲目都為短篇。
- 27、天津新港:舊稱“塘沽新港”。在海河口外北岸,臨渤海。天津港的主體。中國最大的人工港。
- 28、天津大學(xué):中國以工科為主,兼有理科、文科和管理科學(xué)的綜合性大學(xué)。校址在天津。創(chuàng)建于1895年,初名天津北洋西學(xué)學(xué)堂,后改名北洋大學(xué),1951年改現(xiàn)名。設(shè)有機械制造工程、精密儀器工程、熱能工程、電力及自動化工程等系。
- 29、延津?qū)殑?/a>:見“延津劍”。
- 30、無問津者: 比喻沒有人來探問、嘗試或購買。
- 31、金津玉液: 即唾液,俗稱口水,是人類和動物口腔中產(chǎn)生的一種液體,是一種無色且稀薄的液體,在古代被稱為“金津玉液”。
- 32、平津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zhàn)軍和華北軍區(qū)部隊將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抑留于北平(北京)、天津、張家口地區(qū),予以各個殲滅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性戰(zhàn)役。
- 33、文化津梁:具有“橋梁”、“接引,引導(dǎo)”等含義,也比喻能起橋梁作用的人或事物等。
- 34、牛津大學(xué):牛津大學(xué)(UniversityofOxford),簡稱“牛津”(Oxford),位于英國牛津,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xué),采用書院聯(lián)邦制。
津字結(jié)尾的組詞
- 1、天津:1.銀河。 2.指天津橋。 3.星名。位于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凡九星。在銀河分支處,故稱。
- 2、郖津:古渡口名。黃河在河南與山西之間的渡口。隋末置郖津關(guān),唐廢關(guān)置津,俗稱郖津渡。在今河南省靈寶縣西北。
- 3、唾津:唾液。
- 4、輟津:斷渡。謂河水干涸。
- 5、煙津:亦作'煙津'。 云天中潔凈的露水。道教徒認(rèn)為可以祛病延年。 煙波蒼茫的渡口。
- 6、孟津:1.古黃河津渡名。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北﹑孟縣西南。相傳周武王在此盟會諸侯并渡河,故一名盟津。一說本作盟津,后訛作孟津。為歷代兵家爭戰(zhàn)要地。
- 7、東津:1.古渡口名。2.泛指渡口。
- 8、要津:(1)重要渡口,泛指水陸交通要道。比喻顯要的地位
- 9、椿津:指父親的教誨。
- 10、浢津:古黃河渡口名。故址在今河南省靈寶縣。
- 11、知津:認(rèn)識渡口。猶言識途。
- 12、靈津:1.天河﹐銀河。2.道教語。指口中津液。3.道教語。指呼吸要道。
- 13、松津:松漿酒。
- 14、滄津:指海上橋梁。
- 15、北津:北方的渡口。
- 16、海津:海邊渡口。猶海水。
- 17、道津:路口和渡口。
- 18、漢津:銀漢。亦特指十二星次中的'析木之津',在尾與南斗之間。 漢水。
- 19、玉津:仙藥名。 地名。璧玉津的省稱。 銀河。 口液。
- 20、鬲津:古水名。即《書.禹貢》所謂古黃河下游"九河"之一。故道在西漢鬲縣(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北)附近﹐東流入海。一說在今山東省德州市附近,東流經(jīng)商河及河北鹽山﹑山東無棣諸縣境入海。參閱《爾雅.釋水》﹑《漢書.溝洫志》﹑清胡渭《禹貢錐指》卷十三中之下。
- 21、關(guān)津:(1)水陸交通必經(jīng)的要道,關(guān)口和渡口,泛指設(shè)在關(guān)口或渡口的關(guān)卡
- 22、源津:猶源流,本末。
- 23、飴津:甜汁。
- 24、臨津:面臨津渡。
- 25、楚津:楚地津渡。
- 26、九津:古謂日出的地方。
- 27、陶津:化育引導(dǎo)。
- 28、狼津:作惡的津梁。
- 29、牛津:天河。
- 30、血津:皮膚破損后滲出的少量的血。
- 31、五津:長江自湔堰至犍為一段五大渡口的合稱。
- 32、仙津:舊時迷信指巫婆下神時口中的唾液。
- 33、長津:1.指銀河。 2.長的河流。
- 34、梁津:1.謂為橋以渡。2.指橋梁與渡口。
- 35、陜津:即今茅津渡。以南岸在古陜縣(今屬河南省)城西北﹐故名。
- 36、競津:競爭的要道。指追逐名利的途徑。
- 37、開津:1.開鑿水道。
- 38、生津:1.生路。 2.分泌唾液;增益津液。 3.出汗。 4.指一種治法。
- 39、龜津:洛水的別稱。
- 40、冥津:指佛教所傳地獄中的奈河。
- 41、洧津:洧水邊。典出《詩.鄭風(fēng).溱洧》。借指男女結(jié)成恩愛之情。
- 42、涯津:邊際。
- 43、盟津:即孟津。古黃河渡口名。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北﹑孟縣西南。相傳周武王伐紂,八百諸侯在此不期而盟會,并由此渡黃河。歷代以為會盟興兵的要地。
- 44、薪津:薪金。
- 45、龍津:1.即龍門。龍門一名河津,故稱。2.喻高德碩望。3.喻仕宦騰達之路。4.指龍池。
- 46、撒津:方言。撒賴。
- 47、問津:(1)打聽渡口,引申為探求途徑或嘗試
- 48、平津:1.坦途;大道。2.古地名。漢時為平津邑,武帝封丞相公孫弘為平津侯,即此。后多用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級官僚。3.舊時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稱。
- 49、余津:1.指細(xì)小水流。2.指殘留的唾液。
- 50、河津:河邊的渡口。天河的津渡。
- 51、津津:充溢貌;洋溢貌。水流動貌;液汁滲出貌。充滿喜樂的樣子。興味濃厚的樣子。
- 52、迷津:(1)找不到渡口,多指使人迷惘的境界
- 53、窮津:1.荒僻地方的渡口。比喻不受賞識的處境。
- 54、指津:猶指路。
- 55、邪津:佛教語。指邪見之所在。
- 56、星津:星河,銀河。
- 57、芳津:芳液。對液汁的美稱。 唾液。 謂皮膚潤澤。亦以指潤澤的皮膚。
- 58、淋津:流滴貌。
- 59、瑤津:天河,仙界。借以婉稱人死后魂靈歸宿之處。
- 60、咽津:咽口水。形容思食之切。
- 61、玄津:指佛法。猶苦海。
- 62、連津:南北朝時鮮卑首領(lǐng)素喜連﹑木九津的合稱。
- 63、凝津:1.指平靜的河水。2.舊謂天地精靈之氣相合而凝成津液。
- 64、蟆津:蟆頤津的簡稱。在今四川省眉山縣東蟆頤山下﹐為玻璃江的津渡。唐僖宗時﹐宦官田令孜沉左拾遺孟昭圖于此。亦為當(dāng)?shù)厝苏卵缬沃?/li>
- 65、瓊津:1.猶玉泉。清澈的泉水。2.晶瑩如玉的液汁。
- 66、通津:四通八達之津渡。 喻顯要的職位。
- 67、云津:天河﹐銀河。 道教語。唾液的別稱。
- 68、輕津:水流湍疾的渡口。
- 69、驚津:指波濤翻滾的津渡。
- 70、枝津:支流。
- 71、日津:日出之處。
- 72、無津:1.沒有渡口。2.喻無進身之路。
- 73、江津:江邊渡口。
- 74、微津:謂細(xì)小之水滴。 小渡口。
- 75、棘津:意指古代黃河津渡名。
- 76、談津:富有教益的談話。
- 77、魚津:魚在水中竄躍所濺起的水泡。泛指類似的水泡。
- 78、延津:即延平津。相傳晉時龍泉﹑太阿兩劍分離后于此會合化龍而去。 借指別后重逢之地。
- 79、香津:美女的唾液。
- 80、彌津:塞滿了渡口。
- 81、甜津津:(1)甜絲絲的。形容味道甜美
- 82、小平津:1.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北黃河上。東漢靈帝時于此設(shè)關(guān)﹐為河南八關(guān)之一。
- 83、妒婦津:傳說晉劉伯玉妻段氏甚妒忌。伯玉嘗誦《洛神賦》,曰:"娶婦如吾無憾矣!"其妻恨曰:"君何得以水神美而輕我?我死,何愁不為水神?"乃投水而死,后因稱其投水處為"妒婦津"。相傳婦人渡此津,必壞衣毀妝,否則即風(fēng)波大作。事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上》。
- 84、汗津津:(1)汁水浸濕的樣子
- 85、濕津津:(1)形容出汗?jié)駶櫟臉幼?/li>
- 86、許由津:1.指潁水。相傳許由洗耳于潁水濱﹐故稱。
- 87、白馬津:渡口名。在今河南省滑縣北。
- 88、妒女津:1.亦作"妬女津"。2.即妒婦津。
- 89、黑津津:黑而光潤貌。
- 90、浣紗津:即浣紗溪。
- 91、飲牛津:指天河。傳說海邊居民曾乘槎至天河,'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見晉張華《博物志》卷三。
- 92、富平津:孟津的別名。
- 93、涼津津:(1)形容稍有涼意
- 94、延平津:古代津渡名。晉時屬延平縣(今福建省南平市東南),故稱。據(jù)《晉書.張華傳》載,豐城令雷煥得龍泉﹑太阿兩劍,以其一與張華。后華被誅,劍即失其所在。雷煥死,其子持劍行經(jīng)延平津,劍忽躍出墮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見兩龍蟠縈,波浪驚沸。劍亦從此亡去。
- 95、察里津:見“伏爾加格勒”(133頁)。
- 96、赤津津:鮮血滲流貌。
- 97、漂渝津:古渡口名。故址在今天津市東。晉末石虎遣師伐遼西鮮卑段遼,曾至此。
- 98、楊子津:即楊子渡。楊,通“揚”。
- 99、喜津津:得意的神情。
- 100、咸津津:(1)味道略微帶點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