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字開頭的組詞
- 1、提供:(1)供給
- 2、提防:(1)小心防備,警惕
- 3、提早:(1)比通常、計劃或預料的時間要早 (2)提前
- 4、提拔:[tíbá]:(動)選拔人員,提升職位。
- 5、提挈:(1)用手提著 (2)提攜;牽扶。比喻為撫育 (3)扶持,幫助 (4)提拔 (5)帶領(lǐng);統(tǒng)率 (6)揭示要領(lǐng)
- 6、提倡:(1)由于事物有好的因素而倡議
- 7、提煉:(1)用化學或物理方法使化合物或混合物純凈,或從中提取所需的東西 (2)比喻文藝創(chuàng)作和語言藝術(shù)等棄蕪求精的過程;從蕪雜的事物中找出有概括性的東西
- 8、提掖:(1)提拔;扶持
- 9、提點:1.官名。宋始置,寓提舉、檢點之意。掌司法、刑獄及河渠等事。金近侍局置提點。明光祿寺尚飲局有提點大使之職。清廢。 2.提醒指點。
- 10、提問:(1)提出問題
- 11、提攜:(1)牽扶;攜帶 (2)照顧;扶植 (3)提拔 (4)攜手;合作
- 12、提醒:(1)使喚起忘掉的事或很難再想起的事,有時是通過告誡的方法引起的;從旁指點,引起注意
- 13、提轄:1.管領(lǐng)。 2.官名。
- 14、提毓:1.亦作"提育"。2.撫育。
- 15、提前:(1)提早;使提早發(fā)生 (2)先于預定的時間或日期
- 16、提振:解釋為提升;振興,鼓舞、振作。
- 17、提綱:(1)提舉網(wǎng)的總繩 (2)比喻抓住大的或主要的 (3)文章、講話等的內(nèi)容要點
- 18、提掇:提拉。 提攜,挈帶。 提出。 提起,振作。 整飭。
- 19、提成:(1)從總數(shù)中提取一定的份額
- 20、提留:(1)在總收入中按規(guī)定提取一部分存留起來作他用或歸自己使用
- 21、提備:1.防備。2.準備。
- 22、提高:(1)使位置、程度、水平、數(shù)量、質(zhì)量等方面比原來高
- 23、提空:1.謂簡帖寫至有關(guān)對方事件或稱尊長處,空一字或另提行寫,以示尊敬。2.抽空。
- 24、提詞:(1)戲劇演出時給臺上的演員提示臺詞
- 25、提升:(1)提拔;提高職位、等級等 (2)向高處運送 (3)提高
- 26、提僈:松弛緩慢。
- 27、提制:(1)從原料中提煉出來
- 28、提臺:提督的尊稱。
- 29、提攝:1.猶掌管。2.吸引,提起。
- 30、提擄:拎,拿。
- 31、提訊:(1)提出犯人,進行審訊
- 32、提封:1.通共;大凡。2.猶版圖,疆域。
- 33、提腋:(1)提拔;扶持
- 34、提親:(1)男家或女家向?qū)Ψ教嶙h結(jié)親。也說“提親事”
- 35、提珩:意思是謂用秤稱物,以平輕重,引申為抗衡;謂簡選官吏。
- 36、提控:1.控制。2.掌管;管理。3.宋元時官名或吏目的尊稱。4.刑具。
- 37、提擲:投擲。
- 38、提擊:擲擊。
- 39、提月:晦日。指農(nóng)歷月終。
- 40、提揭:1.猶提挈。
- 41、提鈴:古時從傍晩至拂曉定時搖鈴,以示太平無事。
- 42、提出:(1)揭示;提請考慮、討論、接受或采納 (2)提取
- 43、提撕:拉扯;提攜。 教導;提醒。 振作。
- 44、提價:(1)將原來價格提高
- 45、提鎮(zhèn):清代提督與總兵的合稱。提,指提督;鎮(zhèn),總兵的別稱。
- 46、提示:(1)給演出或背誦者提醒忘記了的臺詞或內(nèi)容;以暗示或說出已忘記的或未學完善的下文相助 (2)啟示
- 47、提解:1.押送人犯或財物。
- 48、提齁:提線木偶。
- 49、提純:(1)除去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使變成純凈
- 50、提心:(1)不放心
- 51、提及:(1)提到,談到
- 52、提婚:(1)男家或女家向?qū)Ψ教嶙h親事
- 53、提握:1.執(zhí)持。2.執(zhí)手,攜手。
- 54、提甕:《后漢書.列女傳.鮑宣妻》:"勃海鮑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嘗就少君父學,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裝送資賄甚盛。宣不悅……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xiāng)里。拜姑禮畢,提甕出汲,修行婦道,鄉(xiāng)邦稱之。"后遂用為修行婦道﹑甘于貧苦的典故。
- 55、提存:是指債務人履行其到期債務時,因債權(quán)人的原因無正當理由而拒絕受領(lǐng),或者因債權(quán)人下落不明等原因無法向債權(quán)人履行債務時,可依法將其履行債務的標的物送交有關(guān)部門,以代替履行的制度。提存是代為履行的方法,提存之后,合同終止。
- 56、提溜:(1)〈方〉垂手拿著
- 57、提請:(1)向上級提議并請求批準或同意
- 58、提籃:(1)有提梁的籃子
- 59、提撥:1.振作。 2.提醒;指點。 3.調(diào)撥。 4.處理、干辦。
- 60、提領(lǐng):提調(diào)帶領(lǐng)。 官名。元始置。
- 61、提抱:1.謂養(yǎng)育,照顧。2.借指嬰幼兒。
- 62、提休:1.指木偶戲。
- 63、提款:(1)提取錢,提取存款
- 64、提舉:1.掌管、管理。 2.提拔、提攜。 3.職官名。宋代設(shè)立,專門主管特種事務。元明沿其制,清以內(nèi)務府大臣擔任。
- 65、提孩:1.幼兒,兒童。
- 66、提壺:(1)鵜鶘
- 67、提福:1.安福。提,通"禔"。
- 68、提補:提醒;指點。
- 69、提案:(1)提請會議討論、處理的建議
- 70、提衡:1.亦作"提珩"。謂用秤稱物,以平輕重。引申為抗衡。2.謂簡選官吏。
- 71、提爐:1.有提梁的香爐。2.指儀仗中提著香爐的人。
- 72、提問:(1)提出問題
- 73、提騎:1.即緹騎。逮捕犯人的官役。
- 74、提神:(1)使疲怠的精神興奮起來
- 75、提審:(1)提出犯人進行審訊 (2)因為案情重大或其他原因,上級法院把下級法院尚未判決或已經(jīng)判決的案件提來自行審判
- 76、提筆:1.執(zhí)筆。 2.寫作。
- 77、提偶:提線木偶。指木偶戲。
- 78、提味:(1)由于增加佐料而使得可口、好吃 (2)加上美味的配料(如調(diào)味品或調(diào)味香料)使可口;使增添趣味或滋味
- 79、提交:(1)提出征求決策 (2)呈送上去供考慮、研究或決定 (3)交
- 80、提單:(1)向貨站或倉庫提取貨物的憑據(jù)。也叫“提貨單”
- 81、提取:(1)通過溶劑(如乙醇)處理、蒸餾、脫水、經(jīng)受壓力或離心力作用,或通過其他化學或機械工藝過程從物質(zhì)中制取(如組成成分或汁液) (2)從存款處提出錢 (3)從負責保管的單位或機構(gòu)中取出財物
- 82、提頭:1.指奏疏或書信中每逢尊稱﹑名諱﹑恭維語,為表示尊敬而另起一行。2.帶頭說起。3.為首。4.猶目標。
- 83、提警:1.提醒,警戒。
- 84、提手:(1)提器物的把
- 85、提梁:(1)籃子、水壺、提包等上面的提手
- 86、提牢:1.謂管理監(jiān)獄。2.官名。刑部提牢主事的簡稱。3.泛指獄官。
- 87、提要:(1)提出來的要點
- 88、提箱:(1)有提手的箱子
- 89、提象:本謂人君觀天象而立法治國,引申指即帝位。
- 90、提破:1.說明;點破。
- 91、提詞:(1)戲劇演出時給臺上的演員提示臺詞
- 92、提耳:語出《詩.大雅.抑》:"于乎小子,未知臧否,匪手攜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孔穎達疏:"我又親提撕其耳,庶其志而不忘。"后以"提耳"指懇切教導。
- 93、提包:(1)一種有提梁的包兒,用皮、布、塑料等制成
- 94、提提:安舒貌。 顯著,明顯。
- 95、提議:(1)提出供考慮;開會時提出供討論、決定 (2)提出的意見
- 96、提劍:1.《史記.高祖本紀》:"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后以"提劍"謂起兵或從軍。
- 97、提教:1.提示,啟發(fā)。
- 98、提名:(1)在決定人選之前提出候選人的姓名
- 99、提調(diào):(1)指揮調(diào)度 (2)負責指揮調(diào)度的人
- 100、提督:(1)古代軍隊中官名,明清時多為一省之最高武官 (2)掌管督察
提字中間的組詞
- 1、跋提河:古代拘尸那揭羅國境內(nèi)阿利羅跋提河(《大唐西域記》作"阿恃多伐底河")的省稱。后亦借指印度。
- 2、菩提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簡稱?!捌刑帷倍?,是古印度的梵語,譯成漢文的意義為“覺”,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發(fā)菩提心,就是發(fā)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也就是要發(f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
- 3、阇提花:1.金錢花的別名。
- 4、短提銃:1.明代一種手持的槍,長一尺多。
- 5、菩提樹:(1)印度的一種著名的榕屬植物,因植株高大,壽命長和在經(jīng)濟用途上為蟲膠的來源而著稱,它與孟加拉榕的區(qū)別在于無支根
- 6、手提包:(1)用手提的小包
- 7、戲提調(diào):舊時在戲曲堂會中專管分配腳色﹑安排節(jié)目秩序的人。
- 8、小提琴:(1)有四根調(diào)成相距五度的琴弦的弓弦樂器,音域從中央C下的G到上面的第四個C或更高
- 9、菩提子:菩提樹及無患子的實,可作念佛的數(shù)珠。
- 10、紙?zhí)釛l:紙條。
- 11、大提琴:擦弦類弦鳴樂器。木制。形制與小提琴相似,但琴身比小提琴長約一倍。演奏時以下端支柱支立地上。音質(zhì)渾厚??瑟氉?、重奏,是管弦樂隊中的重要樂器。
- 12、攝提格:為上古時期歲星紀年中的年歲名,對應簡化后十二地支中的“寅”。
- 13、手提箱:(1)內(nèi)有掛衣鉤并能容納一、兩套衣服的旅行包 (2)能用手提的小型箱子
- 14、打提溜:方言。謂人或物因懸空掛起而晃動。
- 15、中提琴:提琴的一種,全長約660毫米。定弦比小提琴低五度,音色亦較低沉。常用于重奏和管弦樂隊,也用于獨奏。
- 16、招提客:寺僧。
- 17、扇提羅:1.梵語Sandhila的譯音。意為不具生殖功能者。
- 18、朱提銀:古代的一種優(yōu)質(zhì)白銀。因產(chǎn)于今云南昭通縣境內(nèi)之朱提山,故稱。
- 19、馬提燈:馬燈。一種手提的防風雨的煤油燈。騎馬夜行時可掛在馬身上。
- 20、因提梨:梵語Indra的音譯。或譯為"因提梨"﹑"因陁羅"。意譯作天主或天帝釋。本為雷雨之神,或謂保護世界之神。
- 21、馬提尼:一種強化葡萄酒。
- 22、咖提那: 巴利語kañ;hina的音譯,原意為堅固的、堅硬的。即為了加強五種功德而作堅固的意思。
- 23、索提斯: 天狼星女性化的名字。
- 24、手提法: 手提法為古代正骨手法名稱,適用于脊椎錯位的整復,與近代雙踝懸吊法類似。
- 25、菩提道: 成佛的道路、成佛的方法。
- 26、氣提法: 一種典型的分解甲銨的方法。
- 27、相提而論: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來談。
- 28、釋提桓因:梵語。佛教經(jīng)典所稱諸天的天主或能天帝。即佛經(jīng)所說忉利天之主。全稱釋迦提桓因陀羅,略稱'釋帝'或'帝釋'。
- 29、內(nèi)容提要:(1)對主要內(nèi)容進行簡要介紹的文字,常置于正式內(nèi)容的最前或最后
- 30、九門提督:(1)官名,掌管京城九門(正陽、崇文、宣武、安定、德勝、東直、西直、朝陽、阜城)守衛(wèi)工作的步軍統(tǒng)領(lǐng)
- 31、手提機關(guān):1.亦稱"手提機關(guān)"。2.即輕機關(guān)槍。
- 32、鉤玄提要:鉤:探索。玄:深奧的道理。要:要領(lǐng)。指探索深奧精微的道理,摘取其中的要領(lǐng)。
- 33、賣酒提瓶:意謂暴露整個家底。
- 34、安提戈涅:希臘神話中底比斯王俄狄浦斯之女。其父在證實自己殺父娶母之后,刺瞎雙目,外出流亡。她隨侍盲父前往達科羅努斯。后回國,因違反新王克瑞翁的禁令,埋葬陣亡的兄長,被幽禁于墓穴。與她相愛的克瑞翁之子海蒙趕至墓穴營救,見她已自縊身死,亦隨之殉情。古希臘悲劇作家索??死账箵?jù)此寫有悲劇《安提戈涅》。
- 35、舉箸提筆:《背影》:“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li>
- 36、傴僂提攜:老年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lǐng)著走。
- 37、佝僂提攜: 老人彎著腰,小孩由大人抱著。
- 38、中藥提取:中藥的化學成所含成份十分復雜,既有含有多種有效成份,又有無效成份,也包含有毒成份。
- 39、亟待提高: 指急切需要提升。亟待:迫切等待、急切需要。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數(shù)量、質(zhì)量等方面比原來高。
- 40、生產(chǎn)提升: 又稱精良生產(chǎn),就是及時制造,消滅故障,消除一切浪費,向零缺陷、零庫存進軍。
- 41、穿戴提綱: 傳統(tǒng)戲曲的服裝一般通用于各個傳統(tǒng)劇目的演出。
- 42、毛里提亞: 被埋藏在印度洋洋底之下的一塊古大陸的地塊,大陸曾經(jīng)存在于20億年至8500萬年之前。
- 43、木叉提婆: 梵名Moks!adeva。
- 44、低音提琴:低音提琴(doublebass(BrE)/bass(AmE)),擦奏弦鳴樂器,又稱倍大提琴、倍低音提琴、低音貝斯,提琴家族中體積最大、發(fā)音最低的弓弦樂器。
- 45、破格提撥:破是超出的意思。破格指打破約束,不遵常規(guī),常用在褒義。破格提拔:不遵常規(guī)選拔提升。
- 46、互相提攜:標榜:吹噓,夸耀。互相稱頌,互相吹噓。多用貶義。
- 47、相符提示: 相符提示意指與信用證中的條款及條件、本慣例中所適用的規(guī)定及國際標準銀行實物相一致的提示。
- 48、曼提柯爾: “食人者”,古伊朗語的“Martiyakhv”也有著同樣的意思,因此,關(guān)于曼提柯爾的最早記述應該來自古代的波斯,公元前5世紀時期的希臘醫(yī)師塞特西亞斯曾經(jīng)收錄過一段古波斯人對曼提柯爾的記載,此后許多希臘和羅馬的科學家,如亞里斯多德和普林尼等都作過相同的描述。
- 49、菩提圣果: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
- 50、七菩提分:又稱七覺支、七等覺支、七遍覺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寶、七覺分、七覺意、七覺志、七覺支法、七覺意法,略稱七覺。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
- 51、急提盆散:藥名,主治雜病非陰候者,大便數(shù)日不通
提字結(jié)尾的組詞
- 1、菩提:(1)佛教音譯名,指覺悟的境界
- 2、羼提:佛教語。忍辱,六度之一。
- 3、孩提:(1)幼兒時期
- 4、攝提:(1)佛教教義中的三假設(shè),即有關(guān)法(事物)、受(感受)、名(名稱)的假設(shè)。又作“波羅聶提” (2)星名 (3)“攝提格”簡稱,即寅年
- 5、迦提:梵語的音譯。堅實衣,功德衣。
- 6、梜提:筷子。
- 7、秤提:以秤懸持。喻權(quán)衡之意。出自《鼠璞·楮券源流》。
- 8、捶提:擲;拋棄。
- 9、準提:佛教菩薩名。梵語的音譯。意為"清凈"。密宗列為蓮華部六觀音之一。其形相作三目十八臂。
- 10、關(guān)提:1.行文逮捕罪犯。2.為追捕逃犯發(fā)到各地的公文。
- 11、升提:中醫(yī)治療因中氣下陷而出現(xiàn)的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癥的一種方法。
- 12、挈提:1.提攜,扶植。2.攜帶;帶領(lǐng)。
- 13、槌提:棄擲;抨擊。
- 14、焉提:即閼氏。匈奴對王后的稱呼。
- 15、耳提:1.謂懇切教導。
- 16、嬰提:猶孩提。幼兒。
- 17、訪提:訪查并提訊。
- 18、招提:1.原為四方僧的住處,后泛指寺院或僧房。 2.招引提攜。
- 19、掂提:猶念叨,掛念。
- 20、參提:1.亦作"參提"。2.奏請朝廷懲處。
- 21、倒提:1.把人或物倒過來懸空提著。2.倒引,倒敘。
- 22、闡提:佛教語。'一闡提'的略稱。
- 23、重提:(1)一再提出某事,再把某事端出來
- 24、頑提:1.指童年。頑,通"玩"。
- 25、攜提:1.提攜。
- 26、挾提:即筷子。挾,通"梜"。
- 27、酒提:即酒端子。
- 28、拓提:即招提。
- 29、行提:行文提取人犯﹑案卷或有關(guān)之物。
- 30、勾提:捉拿;拘捕。
- 31、坐提:等待提解(案犯﹑證人等)。
- 32、榱提:亦作'榱提'。 屋椽的端頭。通常伸出屋檐,因通稱出檐。
- 33、搥提:1.擲;拋棄。
- 34、稱提:1.南宋時為防止紙幣(交子和會子)貶值而采取的一種金融措施。即朝廷及時以金屬幣收兌跌價的紙幣﹐限制紙幣發(fā)行量﹐規(guī)定紙幣使用的界限以及按期調(diào)換等等﹐以維持紙幣的購買力。
- 35、拘提:出拘票傳訊。
- 36、偏提:酒壺。
- 37、別提:(1)口∶表示程度之深無法細說
- 38、鉤提:1.亦作"鉤提"。2.謂寫字。鉤﹑提皆書法用筆術(shù)語。
- 39、因提:相傳為上古時代的紀年單位,十紀中的第八紀。
- 40、朱提:1.山名。在云南省昭通縣境。以出產(chǎn)白銀聞名。 2.銀子。以朱提山盛產(chǎn)白銀而得名。
- 41、浸提:(1)在礦石富集物中有選擇地溶解其中的礦物組分
- 42、提提:安舒貌。 顯著,明顯。
- 43、會提:會同提審。
- 44、言提:1.揪著他耳朵。謂懇切地教誨。言﹐助詞。
- 45、救提:解救。
- 46、水提:1.取水的器具。
- 47、支提:梵語caitya(巴利語cetiya)的音譯。也譯作“制底”、“制多”等。原義集聚,佛火化后以土石、香柴積聚而成的紀念物。亦為塔、剎的別名。
- 48、移提:為要求轉(zhuǎn)移管轄而向另一機構(gòu)提取在押的人。
- 49、前提:(1)推理中可以推導出一個判斷的判斷 (2)事物的先決因素
- 50、休提:不要再提起。
- 51、假提:為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菱形,有短柄;新葉常被銀色絨毛,成熟葉片光亮和深綠色,葉背有棕色小絨毛,卷須末端分卷曲。
- 52、計提:計提就是計算和提取。
- 53、乜提:阿拉伯語音譯,意為“心愿”、“心意”、“決心”、“決意”、“意圖”“意念”、“意旨”、“動機”等。
- 54、放提:在日本料理中就是付一定費用后可以隨便吃的意思。
- 55、預提:所得稅中的'稅'是指所得稅,包括企業(yè)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預提是指扣留、預扣的意思。
- 56、板提:擦奏弦鳴樂器。
- 57、閻浮提:1.梵語,即南贍部洲。 2.佛教地名。
- 58、須菩提:1.梵語subhūti的音譯。或譯為“須浮帝”、“須扶提”、“蘇部底”等。意譯為“善現(xiàn)”、“善見”、“善吉”、“空生”等。 2.對年高德劭之僧的尊稱。
- 59、葫蘆提:1.亦作"葫蘆蹄"。亦作"葫蘆題"。亦作"葫蘆啼"。2.猶糊涂。
- 60、白揚提:1.復姓。后魏有白揚提度汗。見《通志.氏族五》。
- 61、胡蘆提:1.見"胡盧提"。
- 62、胡盧提:亦作“胡蘆提”。亦作“胡盧蹄”。亦作:胡蘆提胡盧蹄
- 63、三菩提:指三乘之人所得的菩提。
- 64、須摩提:梵語sumati的譯音,或譯作"須摩題"。佛教語。西方極樂世界。為阿彌陀佛所居﹐意譯為"妙意"﹑"好意"。
- 65、一闡提:佛教名詞。梵語Icchantika的音譯,亦譯“一闡提迦”,略稱“闡提”。意為“不具信”,或稱“斷善根”。佛教用以稱呼不具信心、斷了成佛善根的人。
- 66、大前提:演繹推理中包含一般性知識的前提。在三段論中指包含大項的前提。
- 67、小前提:(1)邏輯中包含小項的前提 (2)三段論中包含小項的前提
- 68、玉偏提:1.玉質(zhì)的酒壺。
- 69、大菩提: 偉大的正覺。菩提即正覺的意思。
- 70、多斯提: 外來詞匯,為阿拉伯語音譯,朋友、兄弟的意思。
- 71、吉布提:吉布提共和國(英語:TheRepublicofDjibouti;阿拉伯語:??????????????;法語:LaRépubliquedeDjibouti),簡稱吉布提,地處非洲東北部亞丁灣西岸,扼紅海進入印度洋的要沖曼德海峽,東南同索馬里接壤,北與厄立特里亞為鄰,西部、西南及南部與埃塞俄比亞毗連,國土面積2.32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