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好工具>組詞>戎組詞>

    戎組詞,戎字組詞,戎組詞語一年級,戎組詞2個字

    組詞

    輕松自動在線組詞

    戎的組詞

    反饋

    戎字開頭的組詞

    • 1、戎馬:(1)軍馬,借指軍事、戰(zhàn)爭
    • 2、戎裝:(1)軍裝
    • 3、戎機:(1)指戰(zhàn)爭、軍事
    • 4、戎貊:戎和貊。貊,北狄的別稱。泛指西北少數(shù)民族。
    • 5、戎狄:亦作“戎翟”。
    • 6、戎服:軍服。亦指著軍服。
    • 7、戎衣:(1)軍服、戰(zhàn)衣
    • 8、戎陳:軍伍;戰(zhàn)陣。
    • 9、戎旃:軍旗。借指戰(zhàn)事,軍隊。
    • 10、戎兵:軍服和兵器。兵士,軍隊。
    • 11、戎麾:軍旗。亦借指軍隊。
    • 12、戎女:螟蛉的異名。
    • 13、戎索:戎人之法。
    • 14、戎心:謂敵國入侵的野心。
    • 15、戎葵:即蜀葵。兩年生草本植物?;ò晡迕叮屑t、紫、黃、白等顏色。供觀賞。
    • 16、戎虜:古時對西方或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蔑稱。
    • 17、戎行:(1)軍隊、行伍 (2)指軍旅之事
    • 18、戎軒:兵車。亦以借指軍隊、軍事。
    • 19、戎菽:1.亦作"戎叔"。2.山戎所種植的一種豆科植物。大豆?!豆茏樱洹?"北伐山戎,出冬蔥與戎菽,布之天下。"《詩.大雅.生民》:"蓺之荏菽"毛傳:"荏菽,戎菽也。"鄭玄箋:"戎菽,大豆也。"一說為胡豆,蠶豆?!稜栄牛尣荨?"戎叔,謂之荏菽。"郭璞注:"即胡豆也。"或謂戎菽﹑胡豆皆豌豆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劐.谷三.豌豆》。
    • 20、戎冠:武職的官帽。
    • 21、戎場:戰(zhàn)場。
    • 22、戎律:軍機,軍務(wù)。軍紀;軍法。
    • 23、戎務(wù):軍務(wù)。
    • 24、戎右:周代陪乘之官。出軍或田獵時,坐君主之右,執(zhí)武器,擔任保衛(wèi)工作。
    • 25、戎戎:茂盛貌;濃密貌。
    • 26、戎戒:戰(zhàn)備。
    • 27、戎器:兵器。
    • 28、戎蠻:1.亦作"戎曼"。即蠻氏。古族名。西戎的一支。春秋時分布于今河南潁河上游一帶。后為楚所滅。2.泛指四夷。
    • 29、戎翟:見“戎狄”。
    • 30、戎衛(wèi):禁衛(wèi)之兵。
    • 31、戎荒:古指西方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邊遠地區(qū)。
    • 32、戎級:軍職。
    • 33、戎騎:指戎族軍隊。亦泛指我國西北方少數(shù)民族軍隊。
    • 34、戎轡:戎馬的韁繩。引申指軍務(wù)。
    • 35、戎略:作戰(zhàn)方略;軍事謀略。
    • 36、戎首:發(fā)動戰(zhàn)爭的主謀、禍首。首先挑起事端或帶頭做壞事的人。軍隊的主帥。
    • 37、戎壘:軍營,營壘。
    • 38、戎昭:1.兵戎之事。語出《左傳.宣公二年》:"戎,昭果毅以聽之之謂禮。"2.指軍旅。武官名。
    • 39、戎丑:1.大眾。2.舊時對少數(shù)民族的蔑稱。3.武臣中的敗類。
    • 40、戎工:見“戎公”。
    • 41、戎備:武備;戰(zhàn)備。
    • 42、戎旆:軍旗。亦借指戰(zhàn)事。
    • 43、戎閫:猶帥府。
    • 44、戎號:武官品級。猶今軍銜。
    • 45、戎艦:戰(zhàn)船。
    • 46、戎具:兵器。
    • 47、戎羯:戎和羯。古族名。泛指西北少數(shù)民族。
    • 48、戎華:戎狄和華夏。猶中外。
    • 49、戎路:古代帝王軍中所乘的車。后泛指兵車。
    • 50、戎御:兵車的駕御者。
    • 51、戎燼:謂遭受戰(zhàn)火破壞。
    • 52、戎捍:軍事防衛(wèi)。
    • 53、戎甲:(1)兵器和鎧甲
    • 54、戎幕:軍府;幕府。
    • 55、戎伍:行伍;軍隊。
    • 56、戎將:猶戎帥。軍隊的主將。
    • 57、戎邏:巡邏兵。
    • 58、戎柄:軍權(quán)。
    • 59、戎氈:西域出產(chǎn)的用鳥獸細毛制的氈子。
    • 60、戎韜:即《六韜》。韜略,軍事謀略。
    • 61、戎棨:軍中儀仗。用以稱主帥。
    • 62、戎繕:指備戰(zhàn)與修繕宮室之事。
    • 63、戎鉞:泛指兵器。鉞,古兵器名。
    • 64、戎寄:委以軍務(wù)。
    • 65、戎夷:戎和夷。古民族名。泛指少數(shù)民族。謂艱險不寧。
    • 66、戎節(jié):兵符。引申指兵權(quán)。
    • 67、戎門:軍門。
    • 68、戎章:兵書;兵法。
    • 69、戎弓:大弓。
    • 70、戎驂:戎馬。借指軍隊。
    • 71、戎重:軍事重任。
    • 72、戎籍:軍籍。
    • 73、戎帥:軍隊的統(tǒng)帥。指戎族軍隊的主將。
    • 74、戎儲:兵器儲備。
    • 75、戎仆:猶戎御。
    • 76、戎校:將帥。
    • 77、戎帳:軍營。
    • 78、戎政:軍政;軍旅之事。
    • 79、戎士:將士;兵士。
    • 80、戎吏:武官。
    • 81、戎陣:軍伍;戰(zhàn)陣。
    • 82、戎公:1.亦作"戎工"。2.兵事。
    • 83、戎鹽:即巖鹽。因產(chǎn)于戎地,故名。
    • 84、戎歌:軍歌。
    • 85、戎事:(1)軍事,戰(zhàn)爭
    • 86、戎臣:武臣。
    • 87、戎旅:軍旅;兵事。
    • 88、戎秩:武職。
    • 89、戎軫:兵車。亦借指軍隊。
    • 90、戎統(tǒng):軍政;軍權(quán)。
    • 91、戎落:戎族聚居地。泛指西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 92、戎疾:大害,大難。
    • 93、戎功:大功。猶戎事。
    • 94、戎樞:兵部尚書之職。
    • 95、戎禁:禁衛(wèi)。
    • 96、戎經(jīng):兵書。
    • 97、戎卒:兵士。
    • 98、戎威:軍威。
    • 99、戎藩:軍府,幕府。
    • 100、戎叔:見“戎菽”。

    戎字中間的組詞

    • 1、一戎衣:謂一穿上戎裝?;蛟?,“衣”當作“殷”,謂一用兵而勝殷。一,亦作“壹”。泛指戰(zhàn)袍。
    • 2、凡戎車:將帥及卒眾所乘之兵車。
    • 3、元戎弩: 諸葛連弩的最早稱謂。根據(jù)《三國志》中記載:“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駑十矢俱發(fā)·”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根據(jù)原有的連弩的基礎(chǔ)上減去不必要的、增加有用的一個改進型連弩,改造完成后授予名號“元戎”,即元帥的意思。
    • 4、蠻夷戎狄:1.古代對四方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東方曰夷﹐南方曰蠻﹐西方曰戎﹐北方曰狄。
    • 5、阮孚戎旅:《晉書.阮孚傳》﹕"瑯邪王裒為車騎將軍﹐鎮(zhèn)廣陵﹐高選綱佐﹐以孚為長吏……孚答曰﹕'陛下不以臣不才﹐委之以戎旅之重。'"后因以"阮孚戎旅"指委以軍旅重任。
    • 6、元戎啟行:1.指大軍出發(fā)。 2.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
    • 7、息偃戎師: 息偃是指安息休息休整。戎師就是指軍隊部隊。息偃戎師是指部隊在此休整。
    • 8、元戎啓行:謂大軍出發(fā)。語本《詩.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 9、楚人戎言:楚人戎言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chǔrénrónɡyán。
    • 10、一生戎馬:一生征戰(zhàn)。

    戎字結(jié)尾的組詞

    • 1、阿戎:1.稱堂弟。2.指晉王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遂為早慧的典型。后因以"阿戎"稱美他人之子。
    • 2、大戎:1.用以沖鋒陷陣的兵車﹐即元戎。2.唐代兵部尚書的別稱。見宋洪邁《容齋四筆.官稱別名》。3.古族名。春秋時分布在晉國境內(nèi)﹐當今山西太原附近。一說是周的同姓子孫。
    • 3、驪戎:古族名。古戎人的一支。國君姬姓。在今陜西省臨潼縣一帶。一說在今山西省析城﹑王屋兩山之間。曾與秦的先世通婚。春秋初,晉獻公伐之,得驪姬。后為晉國所并。
    • 4、豲戎:古代戎族。
    • 5、八戎:八方之戎。
    • 6、吏戎:官吏和將士。
    • 7、蕃戎:我國古代對西北邊境各族的統(tǒng)稱。蕃,通"番"。
    • 8、諸戎:1.古代稱眾少數(shù)民族。
    • 9、孋戎:即驪戎。春秋時部族名。西戎的一支。
    • 10、總?cè)?/a>:1.統(tǒng)管軍事;統(tǒng)率軍隊。2.統(tǒng)帥。亦用作某種武職的別稱。如唐人稱節(jié)度使為總?cè)?清時稱總兵為總?cè)帧?/li>
    • 11、畎戎:即犬戎。
    • 12、西戎:(1)我國古代對西北少數(shù)民族的總稱
    • 13、鬼戎:即鬼方。
    • 14、臨戎:1.親臨戰(zhàn)陣;從軍。
    • 15、蒙戎:蓬松;雜亂。
    • 16、戎戎:茂盛貌;濃密貌。
    • 17、贊戎:猶拱衛(wèi)。
    • 18、禁戎:猶禁軍。
    • 19、纘戎:《詩.大雅.韓奕》:"王親命之,纘戎祖考,無廢朕命。"孔穎達疏:"王身親自命之云:汝當紹繼光大其祖考之舊職,復為侯伯,以繼先祖,無得棄我之教命而不用之。"后以"纘戎"指繼承帝業(yè)。
    • 20、邊戎:1.亦作"邉戎"。2.邊境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3.邊地戰(zhàn)事;守邊。
    • 21、統(tǒng)戎:統(tǒng)帥;主將。
    • 22、馮戎:豐盛。
    • 23、蹙戎:1.亦作"蹙融"。2.古代弈戲之一。漢時稱"格五"。
    • 24、羌戎:泛指我國古代西北部的少數(shù)民族。
    • 25、竦戎:謂勸戒戎人。竦﹐通"慫"。
    • 26、陳戎:1.部署軍隊﹐以兵戎相見。
    • 27、旃戎:1.指軍旅。
    • 28、布戎:布列軍隊。
    • 29、昆戎:昆夷﹑犬戎的并稱。多泛指我國古代西北少數(shù)民族。
    • 30、北戎:古族名。即山戎。春秋時分布在今河北﹑山西北部。
    • 31、典戎:統(tǒng)率軍隊。
    • 32、元戎:(1)主將
    • 33、奔戎:古族名。
    • 34、干戎:猶兵戎。通稱兵器、軍隊。泛指征伐或戰(zhàn)爭。
    • 35、窺戎:猶觀兵。謂檢閱軍隊以顯示軍威。
    • 36、詰戎:1.見"詰戎治兵"。
    • 37、九戎:九伐之兵。九夷。
    • 38、興戎:發(fā)動戰(zhàn)爭;引起爭端。
    • 39、遠戎:1.指遠方的少數(shù)民族。
    • 40、致戎:用兵征討。
    • 41、寇戎:1.謂敵軍來犯。2.敵軍。3.匪患與戰(zhàn)爭。
    • 42、韜戎:指軍事機宜。
    • 43、一戎:見“一戎衣”。
    • 44、六戎:我國古代西方戎族之六部?!吨芏Y.夏官.職方氏》"五戎六狄"鄭玄注引《爾雅》曰:"九夷﹑八蠻﹑六戎﹑五狄,謂之四海。"按,今本《爾雅.釋地》作"七戎"。邢昺疏:"《風俗通》云:'斬伐殺生,不得其中。戎者兇也,其類有六。'李巡云:'一曰僥夷,二曰戎央(一作戎夷),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剛。'"后用以為西方民族之通稱。
    • 45、徙戎:晉代統(tǒng)治階級中企圖用武力強迫少數(shù)民族外遷的一種主張。
    • 46、百戎:1.古代對西方各少數(shù)民族的總稱。
    • 47、設(shè)戎:設(shè)置兵力。
    • 48、馭戎:執(zhí)掌軍事。
    • 49、纂戎:1.謂繼承光大先人業(yè)績。2.謂繼承先人武功。
    • 50、護戎:指監(jiān)察軍務(wù)的官員。
    • 51、女戎:猶女禍。
    • 52、條戎:古代戎族的一支。分布在今山西省·運城縣·中條山北的鳴條崗一帶。
    • 53、犬戎:古族名。舊時對我國少數(shù)民族的蔑稱。對外國侵略者的蔑稱。古神話傳說中的人種。傳說中的國名。詳“犬封國”。
    • 54、小戎:周代兵車的一種。
    • 55、監(jiān)戎:猶監(jiān)軍。
    • 56、姜戎:(1)春秋時居住在晉國南部的少數(shù)民族。晉國的附庸
    • 57、理戎:治軍。
    • 58、眾戎:中草藥。紫參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十二.紫參》。
    • 59、籍戎:編入軍籍。猶入伍。
    • 60、山戎:古代北方民族名,又稱北戎,匈奴的一支?;顒拥貐^(qū)在今河北省北部。見《春秋.莊公三十年》﹑《漢書.匈奴傳上》。后亦為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泛稱。
    • 61、事戎:從事戰(zhàn)爭。
    • 62、陰戎:古代少數(shù)民族名。西戎之一﹐即陸渾之戎﹐因其居住于河南山北﹐故稱。一說陸渾近陰地﹐故名。 泛指少數(shù)民族。
    • 63、掌戎:統(tǒng)領(lǐng)軍隊。
    • 64、參戎:1.參謀軍務(wù)。2.明清武官參將,俗稱參戎。
    • 65、御戎:1.駕御軍車。也指為君主駕御軍車的甲士。2.引申為參與軍事行動。
    • 66、離戎:1.古代我國西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
    • 67、討戎:征伐叛亂。
    • 68、講戎:演武練兵。
    • 69、七戎:古代泛稱我國西部的少數(shù)民族。
    • 70、佐戎:協(xié)理軍務(wù)。
    • 71、訓戎:1.訓誡軍旅。2.整飭武備。
    • 72、和戎:1.指與少數(shù)民族或別國媾和修好。2.猶和親。指封建王朝與邊境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結(jié)親交好。
    • 73、五戎:五種兵器。古代泛指我國西部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五種兵車。五種導致戰(zhàn)爭之道。
    • 74、伏戎:1.埋伏軍隊或刺客。2.指隱伏伺機以圖作亂的武人。
    • 75、秉戎:1.執(zhí)掌軍政。
    • 76、習戎:練習武事。
    • 77、封戎:散亂貌。
    • 78、遐戎:猶遐夷。
    • 79、治戎:作戰(zhàn);治軍。
    • 80、神戎:即神農(nóng)。
    • 81、起戎:1.引起戰(zhàn)事。2.起兵。
    • 82、徐戎:古族名。東夷之一。夏至周分布于今淮河中下游。周初建立徐國,在東夷中最稱強大,曾數(shù)次聯(lián)合淮夷等抗周。春秋時曾為楚所敗,周敬王八年 公元前 年 為吳國所并。 泛指異族。
    • 83、即戎:用兵;作戰(zhàn)。
    • 84、平戎:原謂與戎人媾和。后指對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
    • 85、有戎:1.即有仍。有﹐詞頭。
    • 86、軍戎:軍隊;軍事。
    • 87、兵戎:(1)指武器或軍隊
    • 88、從戎:(1)參軍
    • 89、無戎:1.沒有相助的人。2.沒有戰(zhàn)事。
    • 90、業(yè)貝戎:以偷為業(yè)。貝戎為"賊"的拆字。
    • 91、朐衍戎: 古代北方族名。
    組詞大全為您提供戎組詞,戎的組詞,戎字怎么組詞,戎字能組哪些詞語,找到用戎字組詞的組詞,其中戎字在開頭的組詞有100個,戎字在中間的組詞有10個,戎字在結(jié)尾的組詞有91個。
    • 拼音róng
    • 注音ㄖㄨㄥˊ,
    • 筆劃6
    • 繁體
    • 五筆ADE
    • 五行

    基本釋義

    〈名〉(會意。從戈,從十。“戈”是兵器,“十”是鎧甲的“甲”。本義:古代兵器的總稱。弓、殳、矛、戈、戟為古代五戎)同本義戎,兵也?!墩f文》以習五戎?!抖Y記·月令》戎器不粥于市?!抖Y記·王制》。注:“軍器也?!狈钟诿?。——《易·同人》弓矢戎兵?!对姟ご笱拧ひ帧酚秩纾喝终?兵器,軍械);戎器(兵器);戎儲(兵器儲備);戎鉞(泛指兵器。鉞,古兵器名);戎具(兵器)兵車元戎十乘?!对姟ば⊙拧ち隆贰鳎合脑汇^車,殷曰寅車,周曰元戎。梁弘御戎?!蹲髠鳌べ夜辍酚秩纾涸?大戰(zhàn)車);戎御(兵車的駕御者);戎軫(兵車);戎軒(兵車);戎路(古代帝王軍中所乘的車)軍隊戎右少師?!蹲髠鳌せ腹吣辍贰W?“軍右也?!币悦懳胰?。——《詩·大雅·常武》又如:投筆從戎;戎士(將士;兵士);戎級(軍職);戎帥(軍隊的統(tǒng)帥);戎重(軍事重任);戎威(軍威);戎柄(軍權(quán));戎門(軍門);戎政(軍政);戎戍(行伍,軍隊);戎略(軍事謀略);戎寄(軍事任務(wù));戎兵(軍服和兵器)戰(zhàn)爭。敵對雙方的軍事行動戎成不退?!对姟ば⊙拧び隉o止》又如:戎艦(戰(zhàn)船);戎燼(遭受戰(zhàn)火的破壞);戎繕(備戰(zhàn)與修繕宮室之事);戎場(戰(zhàn)場);戎戒(戰(zhàn)備);戎捷(戰(zhàn)利品)戎羌,中國古代稱西部民族西和諸戎?!度龂尽ぶT葛亮傳》又如:戎狄(西戎和北狄);戎羌(借指我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戎荒,戎落(戎族聚居地);戎騎(戎族的軍隊);戎羯(戎和羯);戎虜(古時對西方或北方少數(shù)名族的蔑稱)兵士必有女戎?!秶Z·晉語》又如:戎衛(wèi)(禁衛(wèi)之兵);戎符(兵符。引申指兵權(quán));戎經(jīng)(兵書);戎卒(兵士);戎章(兵法,兵書);戎號(武官品級);戎禁(禁衛(wèi))敵寇戎者,兵也?!曛渤直饕郧直I者亦謂之戎?!鯂S《觀堂集林》古國名。故地在今山東省曹縣東南公會戎于潛?!洞呵铩沸铡磩印嫡鞣?進行武裝的敵對行動毋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禮之有?——《禮記·檀弓》又如:戎心(征伐的意圖);戎首(攻伐的謀主)拔除戎,拔也?!斗窖浴芳俳铻椤皬摹?。相助〈形〉假借為“崇”。大念茲戎功?!对姟ぶ茼灐ち椅摹酚秩纾喝止?大功);戎弓(大弓);戎丑(大眾);戎疾(大害,大難)〈代〉表示第二人稱,相當于“你”、“你們”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对姟ご笱拧っ駝凇?!-- 需要把內(nèi)容加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