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好工具>組詞>六組詞>

    六組詞,六字組詞,六組詞語一年級,六組詞2個字

    組詞

    輕松自動在線組詞

    六的組詞

    反饋

    六字開頭的組詞

    • 1、六親:(1)古指父、母、兄、弟、妻、子;泛指親戚,親人
    • 2、六畜:(1)豬、牛、羊、馬、雞、狗六種禽畜;泛指家畜
    • 3、六藝:(1)儒家所謂的禮(禮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識字)、數(計算)等六種才藝 (2)古代稱《詩》、《書》、《禮》、《樂》、《易》和《春秋》六種經書。也泛指各種經書 (3)王莽時六種字體。即古文(戰(zhàn)國時通行于六國的文字)、奇字、篆書、左書、繆篆、鳥蟲書
    • 4、六甲:(1)古時用天干地支配成六十組干支,其中以“甲”起頭的有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組稱為六甲;古時一種五行方術,用以推算人的命運 (2)古代婦女懷孕稱身懷六甲 (3)道家的一種,術數
    • 5、六輪:《六輪》小說作者是皓雨哲,屬于玄幻小說,仍然在連載。
    • 6、六欲:(1)佛教用語,指人的六種欲望,即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tài)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和人想欲;泛指欲望
    • 7、六爻:《易經》六十四卦之一。組成《周易》卦的長短橫道稱為「爻」,每一重卦皆含有六畫,故稱為「六爻」。
    • 8、六根:(1)佛教用語,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罪惡之根
    • 9、六沖:1.亦作“六沖”。六沖指子與午、卯與酉、辰與戌、丑與未、寅與申、巳與亥相互對沖的六個時辰。舊時選日家、星命家皆據以斷兇吉。 2.亦作“六衝”。
    • 10、六枳:謂枳樹編的六藩籬。
    • 11、六氣:1.自然氣候變化的六種現象。指陰、陽、風、雨、晦、明。 2.自然氣候變化的六種現象。謂朝旦之氣(朝霞)、日中之氣(正陽)、日沒之氣(飛泉)、夜半之氣(沆瀣)、天之氣、地之氣。 3.謂好、惡、喜、怒、哀、樂六情。 4.中醫(yī)術語。或指寒、熱、燥、濕、風、火六種癥候。 5.中醫(yī)術語?;蛑溉梭w內的精、氣、津、液、血、脈,以其本為氣所化,故名。見《靈樞經·決氣》。
    • 12、六喻:即六如。詳該條。
    • 13、六壬:動用陰陽五行進行占卜兇吉的方法之一。與遁甲、太乙合稱三式。五行(水、火、木、金、土)以水為首;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壬、癸屬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舍陰取陽,故名壬;六十甲子中,壬有六個(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故名六壬。六壬共七百二十課,一般總括為六十四課。其占法,用兩木盤,上有天上十二辰分野,謂之天盤,下有地上十二辰方位,謂之地盤。兩盤相疊,轉動天盤,得出所占之干支與時辰的部位,以判吉兇。六壬占術由來甚古,《隋書?經籍志?五行》著錄有《六壬釋兆》、《六壬式經雜占》,此后歷代書志,收錄頗多。
    • 14、六市:猶六街﹐指都市的大街鬧市。
    • 15、六騾:匈奴單于所乘之六匹騾馬?!妒酚洠l(wèi)將軍驃騎列傳》:"單于視漢兵多,而士馬尚強,戰(zhàn)而匈奴不利,薄莫,單于遂乘六騾,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馳去。"《漢書.霍去病傳》作"六臝"。后以指入侵者的坐騎。
    • 16、六識:意為佛教所稱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而生見、聞、嗅、味、覺、知六種認識作用?!傲R”為大、小乘之共說,而位于大乘八識中之前六識,故亦稱“前六識”。
    • 17、六琯:玉制六律管。
    • 18、六彝:祭祀所用的六種酒器。因刻畫圖飾各異﹐而名目不同。
    • 19、六瑚:指商代盛黍稷的六祭器。
    • 20、六簙:1.亦作"六博"。2.古代一種擲采下棋的比賽游戲。
    • 21、六禽:六種供膳的禽類?!吨芏Y.天官.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鄭玄注引鄭司農曰:"六禽﹐雁﹑鶉﹑鷃﹑雉﹑鳩﹑鴿。"鄭玄注則"六禽﹐于禽獻及六摯﹐宜為羔﹑豚﹑犢﹑麛﹑雉﹑雁﹐凡鳥獸未孕曰禽。"說與鄭司農異。
    • 22、六幺:(1)唐代有名的曲子
    • 23、六國:(1)指戰(zhàn)國時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個國家
    • 24、六合:〈名〉指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疵凳忻诮K省。
    • 25、六傳:傳車六乘。《漢書.文帝紀》:"代王笑謂宋昌曰:'果如公言。'乃令宋昌驂乘﹐張武等六人乘六乘傳詣長安。"顏師古注引張晏曰:"傳車六乘也。"后因以"六傳"指皇子入為天子。
    • 26、六驥:謂駕車的六駿馬。 相傳羲和為日御﹐駕六龍﹐故亦以'六驥'比喻日光﹑光陰。
    • 27、六料:指六谷。
    • 28、六雄:1.指戰(zhàn)國時韓﹑趙﹑魏﹑燕﹑齊﹑楚六國。2.唐代以鄭﹑陜﹑汴﹑絳﹑懷﹑魏六州﹐為形勢重要之地﹐稱為"六雄"。唐開元中﹐將境內自京都及都督都護府以外﹐以近畿為四輔﹐其余州縣依其地理條件﹑戶口多寡﹐分為六雄﹑十望﹑十緊及上中下各種等級。
    • 29、六案:宋于州、縣仿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設六個辦事機構,稱“六案”。
    • 30、六骸:謂身首四肢。
    • 31、六塵:塵,接觸的對象。佛教將心和感官接觸的對象分成色、聲、香、味、觸、法(指心所對的境)?六塵。
    • 32、六穗:一莖生六穗的嘉禾﹐古人視為一種祥瑞。
    • 33、六儀:謂祭祀﹑賓客﹑朝廷﹑喪紀﹑軍旅﹑車馬等六種禮儀。
    • 34、六順:謂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
    • 35、六一:道家煉丹用以封爐的一種泥。中藥名。蚯蚓泥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土?蚯蚓泥》。
    • 36、六虱:謂危害國家的六事。
    • 37、六佾:1.周諸侯所用樂舞之格局。 2.夏代天子之樂舞格局。
    • 38、六沴:謂六氣不和。氣不和而相傷為沴。
    • 39、六州:1.指古代九州中的六州。2.指唐時六州郡。3.樂曲名。
    • 40、六婆:指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wěn)婆。
    • 41、六脈:中醫(yī)切脈的六個部位。人的左右手腕各分寸﹑關﹑尺三脈﹐合稱六脈。 中醫(yī)對浮﹑沉﹑長﹑短﹑滑﹑澀六種脈象的總稱。
    • 42、六子:謂《易》八卦中的震﹑巽﹑坎﹑離﹑艮﹑兌。此六卦皆由構成干卦的陽爻和構成坤卦的陰爻組成﹐故稱。
    • 43、六錢:1.亦稱"六錢"。王莽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所鑄六種圓形錢幣的總稱。即小泉﹑幺泉﹑幼泉﹑中泉﹑壯泉﹑大泉﹐合稱泉貨六品。除小泉﹑大泉外﹐其他流通不廣。參閱《漢書·食貨志下》。2.泉名。一在安徽省青陽縣五溪山之南﹐俗稱六錢口。一在甘肅省隴西縣東南﹐其泉有六源﹐故名。
    • 44、六署:南朝齊尚書左右仆射﹑左右丞所領導的六個官署。
    • 45、六押:唐制﹐中書省舍人六員﹐分押尚書六曹﹐佐宰相判案。見《新唐書.百官志二》。后因以"六押"為中書舍人之別稱。
    • 46、六義:亦稱“六詩”。指六書。
    • 47、六行:六個行列。 指唐代尚書省下屬的吏﹑禮﹑戶﹑工﹑刑﹑兵六部。泛指朝廷官吏。
    • 48、六入:佛教謂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為內六入。
    • 49、六駿:唐太宗征戰(zhàn)時所騎過的六匹駿馬: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颯露紫﹑青騅。貞觀十一年﹐太宗作《六馬圖贊》 文見《全唐文》卷十 ﹐使歐陽詢以八分體書之﹐刻石。歐書亡﹐宋游師雄重刻六碑 見《金石萃編》卷一三九 。
    • 50、六等:1.六個等級。(1)謂爵位有六級?!睹献樱f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2)謂國君任用官吏分六等級。漢賈誼《新書.官人》:"王者官人有六等:一曰師,二曰友,三曰大臣,四曰左右,五曰侍御,六曰廝役。"(3)謂人之品行有善﹑信﹑美﹑大﹑圣﹑神六等。《孟子.盡心下》"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漢趙岐注:"人有是六等,樂正子能善能信,在二者之中﹑四者之下也。"2.指圭上所畫的色彩為六行。
    • 51、六禮:1.謂古代的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鄉(xiāng)飲酒和鄉(xiāng)射禮、相見禮?!抖Y記.王制》:“司徒修六禮,以節(jié)民性?!?2.古代在確立婚姻過程中的六種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明.孟稱舜《桃花人面.第五出》:“小生與姐姐,雖無六禮之期,偶有半面之雅?!?3.古享祭宗廟之禮有六:肆獻祼、饋食、祠、禴、嘗、烝。見《周禮.春官.大宗伯》唐.孔穎達.正義。 4.諸侯朝見天子之禮有六,指朝、宗、覲、遇、會、同。
    • 52、六瑞:王及五等諸侯于朝聘時所持之六種玉制信符。
    • 53、六魄:古人迷信﹐以為人體有七魄﹐人死﹐除一魄守其骸骨﹐馀六魄皆淪散。
    • 54、六區(qū):謂上下四方。
    • 55、六節(jié):1.古卿大夫朝聘天子諸侯﹐或吏民通行他國﹐用作憑證的六種信物。節(jié)﹐符信。2.謂馬之行止進退馳驟的節(jié)度。3.謂好﹑惡﹑喜﹑怒﹑哀﹑樂六情。
    • 56、六德:1.常出現在儒家典籍中,一般指“智、信、圣、仁、義、忠”。 2.古代使臣的六項守則。 3.大司徒教民的六項道德標準。
    • 57、六弊:1.見"六蔽"。
    • 58、六傅: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西晉末始置此六職。唐雖有此職﹐但因人而設﹐不皆有。宋以后多為兼官﹑加官及贈官。
    • 59、六號:古代對三種神祇和三種祭品各有美稱﹐合稱"六號"。
    • 60、六和:1.謂以滑﹑甘調制酸﹑苦﹑辛﹑咸四種滋味?!抖Y記.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鄭玄注:"和之者,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皆有滑﹑甘,是謂六和。"孔穎達疏:"以四時有四味,皆有滑有甘,益之為六也,是為六和也。"按鄭注系據《周禮.天官.食醫(yī)》經文。后用以指多種美味。2.佛教語。謂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 61、六極:1.六種極兇惡之事。 2.上下四方。 3.命、丑、福、賞、禍、罰。 4.中醫(yī)學名詞。
    • 62、六朝:1.?六個朝代。 2.?合稱中國歷史上均以建康(南京)為都的吳、東晉、宋、齊、梁和陳。 3.?南北朝。
    • 63、六幣:古代朝聘所獻的六種禮物。
    • 64、六命:周代分官爵為九等﹐稱九命。六命為王之卿。
    • 65、六齍:謂六谷。
    • 66、六典:謂古代六方面的治國之法。 隋宮廷中的女官。 《唐六典》的省稱。
    • 67、六齋:指六齋日。陰歷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佛教認為此六日是"惡日"﹐應持齋修福。見《大智度論》卷六五。
    • 68、六眸:謂六目龜。古人視為神靈之物。
    • 69、六嬪:古諸侯宮中的六女官。
    • 70、六霙:1.見"六英"。
    • 71、六帖:唐科舉考試﹐進士﹑明經科都有帖經試。凡十帖﹐中六帖即可通過帖經考試﹐故稱"六帖"。參閱《通典.選舉三》﹑宋程大昌《演繁露.六帖》。參見"帖經"。
    • 72、六監(jiān):王莽時之司中﹑太御﹑太衛(wèi)﹑奮武﹑軍正﹑大贅﹐位皆上卿﹐號稱"六監(jiān)"。
    • 73、六刺:灘名﹐在安徽省涇縣陵陽溪。
    • 74、六用:佛教語。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功能。
    • 75、六卿:1.上古天子有六軍﹐六軍之主將稱"六卿"。 2.指六官。 3.指春秋時晉之范﹑中行﹑知﹑趙﹑韓﹑魏六氏。 4.謂卿六人。 5.商周時六種官職之總稱。
    • 76、六腑:(1)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六個器官的合稱
    • 77、六筦:西漢末年王莽為增加稅收所實行的財政經濟政策。即酒、鹽、鐵專賣,鑄錢和收山澤稅。
    • 78、六丑:詞牌名。雙調一百四十字﹐仄韻﹐宋周邦彥創(chuàng)制。宋周密《浩然齋雅談》云﹐邦彥所以名此詞為六丑﹐以其犯六調﹐聲雖美而難唱﹐故以高陽氏之六子﹐皆才而丑相比。明楊慎以其名不雅﹐易名《個儂》。但清王奕清《詞譜》于《六丑》之外另收《個儂》﹐為宋廖瑩中所作詞﹐即以起句"恨個儂無賴"為名。雙調一百五十九字﹐仄韻﹐與《六丑》詞異。
    • 79、六結:1.佛教語。以一巾編系六結﹐喻唯一之真性因妄執(zhí)分別而結為六根。
    • 80、六計:1.古代考察官吏的六項內容。2.指六出奇計。語本《史記.陳丞相世家》:"﹝陳平﹞凡六出奇計﹐輒益邑﹐凡六益封。奇計或頗秘﹐世莫能聞也。"
    • 81、六廐:古制天子有馬六廄。漢曰:未央﹑承華﹑騊駼﹑騎馬﹑輅軨﹑大廄﹐馬皆萬匹。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顏師古注引《漢舊儀》。唐曰:左飛﹑右飛﹑左萬﹑右萬﹑東南內﹑西南內。見《新唐書.百官志二》。
    • 82、六害:風水學術語,表示十二地支的一種關系,六害一般主不吉利。
    • 83、六器:1.祭享天地四方的六種玉器。2.指六種樂器。
    • 84、六鄉(xiāng):1.周制:王城之外百里以內﹐分為六鄉(xiāng)﹐每鄉(xiāng)設鄉(xiāng)大夫管理政務。2.王莽時仿周制﹐于長安西都置六鄉(xiāng)。
    • 85、六柄:舊謂統(tǒng)治者所掌握的生﹑殺﹑貴﹑賤﹑貧﹑富六種權力。
    • 86、六嬖:謂春秋時齊桓公所寵幸的六個姬妾:長衛(wèi)姬﹑少衛(wèi)姬﹑鄭姬﹑葛嬴﹑密姬﹑宋華子?;腹扩o六姬之子爭立﹐釀成齊國內亂。見《左傳.僖公十七年》。
    • 87、六出:(1)雪花的別稱
    • 88、六韺:1.古樂名。相傳為帝嚳或顓頊之樂。2.亦作"六霙"。雪花。
    • 89、六瘼:民間的各種疾苦。
    • 90、六呂:古樂有十二律﹐陽聲陰聲各六﹐陽為律﹐陰為呂。
    • 91、六羽:1.古代諸侯的樂舞。有六列﹐每列六人﹐持羽而舞﹐故名。2.即六翮。
    • 92、六陽:中醫(yī)十二經脈中﹐有手三陽﹑足三陽 陽明﹑太陽﹑少陽 六經脈﹐謂之六陽。見《靈樞經·經脈》。六陽經脈皆聚于頭部﹐故亦稱頭為六陽或六陽會首、六陽魁首。 古以天氣為陽﹐地氣為陰﹐十一月至來年四月為陽氣上升之時﹐合稱六陽。
    • 93、六月:《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宣王北伐也。"《國語.晉語四》:"秦伯賦《六月》。"韋昭注:"《六月》﹐道尹吉甫佐宣王征伐﹐復文武之業(yè)?!缎⊙拧菲湓娫?'王于出征﹐以匡王國。'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此言重耳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衛(wèi)國定亂的正義之師。
    • 94、六局:1.隋殿內省和唐宋殿中省設置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乘(宋為尚醞)﹑尚輦等六局﹐掌宮廷之供奉。參閱《隋書.百官志下》﹑《舊唐書.職官志三》﹑《宋史.職官志四》。2.隋門下省設城門﹑尚食﹑尚藥﹑符璽﹑御府﹑殿內等六局。門下坊設司經﹑宮門﹑內直﹑典膳﹑藥藏﹑齋帥等六局。宮內亦增置女官﹐準尚書省﹐設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工六局。參閱《隋書.百官志下》﹑《隋書.后妃傳序》。3.宋代官府貴家置四司六局﹐掌筵席排設。京師街市有此行業(yè)﹐以供民戶雇用。四司為帳設司﹑廚司﹑茶酒司﹑臺盤司;六局為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燭局﹑香藥局﹑排辦局。
    • 95、六淫:1.謂陰、陽、風、雨、晦、明六氣太過而成為致病的主要因素?!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傲鶜庠魂?、陽、風、雨、晦、明也……過則為菑: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眳⒁姟傲病薄?2.中醫(yī)名詞。謂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太過,乃外感疾病的主要病因?!端貑枴ぶ琳嬉笳摗罚骸胺虬俨≈?,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鼻逦涸础赌稀W篇十四》:“人之生也不過數十年,天地之水火在人身用之經數十年,飲食益之,七情六淫沴之,始而壯,既而衰矣?!?/li>
    • 96、六微:1.指臣下六種微妙幽隱之事。2.古代研究人體病變原理的術語?!端貑枴酚小读⒅即笳撈珐o姚止庵題解云:"天有六氣﹐人有三陰三陽﹐上下相應﹐變化于是乎生﹐疾病于是乎起;其旨甚微﹐故曰六微旨大論也。"因以"六微"指醫(yī)道。
    • 97、六衣:指王后的六種禮服。
    • 98、六翮:1.鳥類雙翅中的正羽。用以指鳥的兩翼。 2.指鳥。
    • 99、六律:(1)律,定音器(竹管)。共有十二個,各有固定的音高和名稱:1.黃鐘(C),2.大呂(#C),3.太簇(D),4.夾鐘(#D),5.姑洗(E),6.中呂(F),7.蕤賓(#F),8.林鐘(D),9.夷則(#G),10.南呂(A),11.無射(#A),12.應鐘(B),合稱十二律。區(qū)分開來,奇數(陽)稱六律,偶數(陰)稱六呂,合稱律呂。古書所說的六律,通常是就陰陽各六的十二律而言的
    • 100、六尚:1.掌宮廷供奉之官的總稱。秦始置六尚﹐曰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書﹐掌諸供奉。隋之六尚屬殿內省﹐曰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乘﹑尚輦。唐改殿內省為殿中省﹐所屬六尚與隋同。宋殿中省無尚乘﹐另設尚醞﹐亦為六尚。2.隋唐始于宮中設女官六尚: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工﹐以掌宮掖之政。3.隋以后中央機構設六部尚書﹐總稱六尚。

    六字中間的組詞

    • 1、第六感:眼、耳、鼻、舌、身等五身器官感覺以外的特殊敏感,是一種直覺或靈感,具神秘色彩。
    • 2、小六壬:舊時占卜法之一。以大安、留連、速喜、赤口、小吉、空亡六位分列食指、中指及無名指上。占時按月、日、時順序求之。得大安、速喜、小吉者為吉,其余為兇。俗稱報時起課法。
    • 3、百六掾:1.《晉書.元帝紀》:"﹝建武元年三月﹞辛卯﹐即王位﹐大赦﹐改元……諸參軍拜奉車都尉﹐掾屬駙馬都尉。辟掾屬百余人﹐時人謂之'百六掾'。"后因以喻群僚。
    • 4、二六板:京劇西皮中的調名。又稱二六。二六為十二之意。因開口以前,胡琴過門共有十二板,故名。原出于昆曲《水仙子》、《刮地風》,多表現憤怒怨望急切之情。如《捉放曹》陳宮的“你那里休道我言多語詐”一段即是。
    • 5、百六公:南朝梁張綰之諢號。
    • 6、六六鱗:鯉魚別稱。鯉魚脊中鱗一道,每片鱗上有黑點,大小皆三十六鱗。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鱗介》、《埤雅?釋魚》。古詩有“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之語,后遂以“六六鱗”指代書信。
    • 7、二六時:十二時辰。舊時以地支分一晝夜為十二時辰,因用以謂一天到晚,整天整夜。
    • 8、龜六藏:見“龜藏六”。
    • 9、連六鰲:亦作“連六鰲”。相傳渤海之東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海而動,天帝命巨鰲十五,分三批輪流負山,五山始屹立不動?!岸埐畤写笕耍e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币姟读凶印珕枴贰:笠蛞詾樯漆炛鋵?。
    • 10、四六體:駢文的一體。詳“四六”。
    • 11、三六九:猶言常常,經常。指大概的數目。王良瑛《選》:“讓誰給咱當家好,心里都有個三六九了吧!”
    • 12、十六國:歷史時期名。
    • 13、十六宅:唐末諸王共居的第宅。
    • 14、馮六郎:即馮夷。
    • 15、四六文:駢文的一體。詳“四六”。
    • 16、四六風:初生嬰兒疾病。即臍風。發(fā)病多在出生后四天至六天。如:孩子的臍帶帶進臟東西,得了四六風,抽死啦!
    • 17、步六孤:古代北少數民族復姓。
    • 18、破六韓:1.亦作"破落韓"。亦作"破六韓"。2.三字姓。北魏末有破六韓拔陵。見《魏書.肅宗紀》?!侗笔贰纷?quot;破落韓",《通志.氏族一》作"破六韓"。
    • 19、八六子:詞牌名。雙調平韻﹐起八十八字至九十三字﹐共六體。唐杜牧有《八六子》詞。宋秦觀《八六子》詞有"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之句﹐故又名《感黃鸝》?!对~譜》以為宋詞中當以晁補之《八六子.喜秋晴》為正體。
    • 20、馬六甲:馬來西亞古城。人口465萬(1982年),華人占75%。曾為王國都城和東南亞國際貿易中心?,F為馬來西亞重要海港。輸出以橡膠、椰干、水產為主。市內有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三保井、三保廟、三保山等古跡。
    • 21、丈六仙:指佛。
    • 22、前六識:見“六識”。
    • 23、十六衛(wèi):唐代掌管皇宮宿衛(wèi)的禁軍的總稱。名為:衛(wèi)、驍衛(wèi)、武衛(wèi)、威衛(wèi)、領軍、金吾、監(jiān)門、千牛,各分左右,共十六衛(wèi)。
    • 24、普六茹:亦作“普陋茹”。
    • 25、十六樓:明初南京十四處官伎住的樓與南市、北市兩樓的合稱。
    • 26、十六相:即十六族。
    • 27、撞六市:舊指惡少合伙詐騙劫掠,橫行霸道。
    • 28、六六魚:見“六六鱗”。
    • 29、十六族:指古代傳說的高陽氏的后代八愷和高辛氏的后代八元,為舜向堯推薦的十六個賢臣。因其各有大功,皆賜氏族,故稱。也稱十六相。
    • 30、十六角:塔的別名。
    • 31、十六院:隋煬帝于西苑所筑的十六宮院。
    • 32、十六國:歷史時期名。西晉末年,各少數民族的統(tǒng)治者在北方先后建立割據政權。從公元304年劉淵稱王起,到439年北魏統(tǒng)一中國北方為止,一百三十五年間在北方黃河流域和今四川地區(qū)建立的割據政權,計有成漢、前趙、后趙、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涼、后涼、南涼、北涼、西涼、夏等十六國,另外還有冉魏、西燕及代等政權,歷史上泛稱這段時期為十六國時期。
    • 33、六六六:(1)一種殺蟲藥,白色或淡黃色粉末。分子式C6H6Cl6
    • 34、六六法: 由眼、耳、鼻、舌、身、意六者,分別對應到根、塵、識、觸、受、愛六者組成。
    • 35、推六腑: 六腑穴在前臂伸側面尺側緣,自肘推至腕有清熱止汗等作用。
    • 36、連六鼇: 亦作“連六鰲”。相傳渤海之東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海而動,天帝命巨鰲十五,分三批輪流負山,五山始屹立不動。“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币姟读凶印珕枴贰:笠蛞詾樯漆炛鋵?。宋劉攽《和羅著作漁翁》:“龍伯國人連六鰲,二山漂流不能止。”清李調元《金鰲嶺》詩:“我聞龍伯人,巨釣連六鰲。”亦省作“連六”。唐張友正《釣鰲賦》:“謂優(yōu)游以無窮,何瞬息而連六?!泵鳁罨夺烐椇?透琛罚骸爸厥埐畤思?,一展絲綸連六歸。”
    • 37、沒六兒: 北京、天津、河北北部承德等地方言,比喻說話辦事不守信。
    • 38、六六大順: 六個六為“坤”卦,上六爻,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是大不順的卦象。因為不順,所以人們就說六六大順,來表達心中的期望。
    • 39、第六感覺:指眼﹑耳﹑鼻﹑舌﹑身五官所屬的視﹑聽﹑嗅﹑味﹑觸覺五種感覺以外的敏銳感覺。
    • 40、三書六禮:舊時婚禮,男家須具備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種禮儀,謂之"六禮"。在納采﹑納征﹑親迎時,男家還要備置禮物,以書面致送女家,謂之"三書"。
    • 41、五運六氣:中醫(yī)學名詞。古代醫(yī)家根據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運行和陰、陽、風、雨、晦、明(《素問?至真要大論》以風、熱、濕、火、燥、寒為六氣。)六氣的流轉(即所謂“氣運”),以推斷氣候變化與疾病發(fā)生的關系。
    • 42、八觀六驗:國君從八個方面、六種途徑觀察、考驗人臣的方法。
    • 43、三十六計:古語。原為虛指,極言計策之多。后來好事者予以附會,湊為三十六實數。其名目為: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無中生有,暗渡陳倉,隔岸觀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打草驚蛇,借尸還魂,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遠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換柱,指桑罵槐,假癡不癲,上屋抽梯,樹上開花,反客為主,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huán)計,走為上計。
    • 44、十六烷值:表示柴油發(fā)火性能的指標。將試樣柴油與由十六烷(其十六烷值規(guī)定為100)和α甲基萘(其十六烷值規(guī)定為0)配制的標準燃料進行對比試驗,當試樣柴油與某一配制標準燃料發(fā)火性能數據一致時,該標準燃料中十六烷的體積百分率,即為試樣柴油的十六烷值。
    • 45、二首六身:指“亥”字。七十三歲的隱語。
    • 46、三十六峯:在河南省·登封縣·少室山,上有三十六峰。指福建省·崇安縣的武夷山。
    • 47、丈六金身:佛的三身之一。指變化身中的小身。因其高約一丈六尺,呈真金色,故名。亦以指稱佛像。
    • 48、干校六記:散文集。楊絳作。1981年出版。收《下放記別》、《鑿井記勞》、《學圃記閑》、《“小趨”記情》、《冒險記幸》、《誤傳記妄》六篇。從衣食住行、同志之誼、夫妻之情等瑣事中反映知識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勞動生活。文筆淡雅細膩,語言詼諧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格調。
    • 49、三十六陂:地名。在今江蘇省·揚州市。詩文中常用來指湖泊多。
    • 50、三十六宮:極言宮殿之多。
    • 51、東京六姓:指東漢六個皇后的族黨。東京,代指東漢。
    • 52、二十六史:“二十五史”加《清史稿》的合稱。
    • 53、百骸六藏:1.指整個軀體內外。
    • 54、三十六書:三十六封有關隋兵渡江的告警文書。
    • 55、一六兀剌:形容說話別人聽不清或聽不懂。
    • 56、東土六祖:佛教禪宗在中國衣缽相傳的六位祖師。依次是: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參閱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jié)。
    • 57、三翮六翼:九鼎的別名。
    • 58、三十六國:指漢時西域諸國。大部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境內。指古代相傳的海外三十六國。
    • 59、銅頭六臂:神道的形狀。
    • 60、昭陵六駿:唐太宗的陵墓在陜西省醴泉縣東北九嵕山,此指其墓前的六塊浮雕石刻馬??逃谔曝懹^十一年(西元637)。是唐太宗在建立唐王朝的戰(zhàn)爭中,所騎的六匹駿馬的雕像。六馬姿勢各異,但均雄勁有力,展現了中國古代雕塑的藝術水準。
    • 61、三十六體:唐·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皆排行第十六而詩文則以儷偶相夸,世稱“三十六體”。
    • 62、三十六鱗: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鱗介篇》:“鯉,脊中鱗一道,每鱗有小黑點,大小皆三十六鱗?!币蛞浴叭[”為鯉魚的別稱。
    • 63、七符六詔:謂多次發(fā)布命令。符,兵符。詔,詔書。
    • 64、三十六苑:漢代在北邊、西邊設養(yǎng)馬場三十六所,號三十六苑。
    • 65、三棘六異:九鼎的別名。
    • 66、三十六界:見“三十六天”。
    • 67、竹溪六逸:唐開元末﹐李白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泰安府徂徠山下的竹溪﹐日縱酒酣歌﹐時號'竹溪六逸'。見《新唐書.文藝傳中.李白》。亦省稱'竹溪'。
    • 68、五六六七:語出《論語?先進》:“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焙笠蛞苑Q學生。
    • 69、三十六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六年)分全國為三十六郡。
    • 70、三十六策:猶言三十六計。
    • 71、三十六物:佛教稱人身有三十六種不凈之物,如毛、發(fā)、爪、齒、淚、液、唾、屎、溺等。
    • 72、六丁六甲:道教神名。指六丁神和六甲神。
    • 73、三十六天:道教稱神仙居住的天界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大羅天,共三十六重。見《云笈七簽》卷二一。亦作:三十六界
    • 74、轉關六幺:琵琶舊曲名。
    • 75、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簡稱。中國工農紅軍游擊戰(zhàn)爭的指導原則。 年 月開始形成,以后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中有進一步的發(fā)展。
    • 76、十六字令:詞牌名。又名《歸字謠》、《蒼梧謠》。因全詞為十六字,故名。單調,三平韻。
    • 77、一莖六穗:古代有嘉禾一莖六穗、一莖九穗的記載,認為是祥瑞之兆。
    • 78、十六才子:古史相傳高陽氏有才子八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合稱“十六才子”。見《左傳?文公十八年》。后用為稱頌皇帝的輔佐大臣之典。
    • 79、四司六局:1.宋代官府貴家設四司六局,為盛大宴會供役。四司指帳設司、廚司、茶酒司、臺盤司,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燭局、香藥局、排辦局。 2.明代洪武初年定內官之制,凡六局,為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尚宮局二人,總司紀﹑司言﹑司簿﹑司聞四司之事;尚儀局一人,總司籍﹑司樂﹑司賓﹑司贊四司之事;尚服局一人,總司寶﹑司衣﹑司仗﹑司飾四司之事;尚食局一人,總司饌﹑司醞﹑司藥﹑司供四司之事;尚寢局一人,總司設﹑司輿﹑司苑﹑司燈四司之事;尚功局一人,總司制﹑司珍﹑司彩﹑司計四司之事,總稱為四司六局。
    • 80、十六羅漢:指釋迦的十六名上足弟子。即賓度羅跋羅惰阇、迦諾迦伐蹉、迦諾迦跋厘惰阇、蘇頻陀、諾詎羅、跋陀羅、迦哩迦、伐阇羅弗多羅、戍博迦、半托迦、羅怙羅、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參見“十八羅漢”。
    • 81、五荒六月:見“五黃六月”。
    • 82、三筆六詩:謂劉孝儀長于文,劉孝威工于詩。
    • 83、三界六道:佛教將眾生世間的生滅流轉變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統(tǒng)稱為三界。又稱為苦界,或苦海。居住在“欲界”的眾生,從下往上,又可分為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人六種,而“色界”與“無色界”的眾生均屬于天人道,稱為“六道”。
    • 84、十六天魔:古代宮中表演天魔舞的十六名宮女。
    • 85、十六進制:進位采用“逢16進1”的計數方法。計數基數是16。在十六進制的數中,各位上可能出現的數字有16個,即為0、1、2、3、4、5、6、7、8、9、a、b、c、d、e、f。其中a、b、c、d、e、f分別表示十進制數的10、11、12、13、14、15。
    • 86、三途六道:“六道”是佛教世界觀的用語。指凡俗眾生因善惡業(yè)因而流轉輪回的六種世界,又稱“六趣”。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其中,地獄、畜生、餓鬼稱“三惡道”,即“三涂”。
    • 87、七魂六魄:古人迷信﹐以為人體有七魄﹐人死﹐除一魄守其骸骨﹐馀六魄皆淪散。
    • 88、浮生六記:筆記。清代沈復著。六卷。系作者在嘉慶年間所寫的回憶錄。分《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yǎng)生記道》六部分。后兩記已佚。主要記敘作者與其妻陳蕓的家庭生活,其間悲歡離合,寫得樸素真摯,凄惻動人。
    • 89、無稽六受: 形容無所事事,干什么都不好受、難受。
    • 90、六律六呂: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六律:定樂器的標準。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樂。
    • 91、神氣六國:江淮方言,比喻一個人很得意的樣子。
    • 92、兩派六宗: 易學流派分類。
    • 93、四柱六爻:《易經》中的術語。
    • 94、都攝六根: 凈念相繼乃念佛方法。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當中排列在第二十四,屬于根大圓通,七大的排列是:地、水、火、風、空、見、識,這個根大就是見大,吾人的心性,本來是圓明通達常住,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作為感知外部世界的六個窗戶,卻將心性能量分散在六個方面。六根接觸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產生六識(眼識乃至意識),這十八界就把吾人內在的功德法財劫奪掉了。
    • 95、三吹六少: 是說一個人說話不靠譜,大話連篇。
    • 96、兵之六敗:軍隊打敗仗有六種情況。
    • 97、四六不通:國家相關部門暗示對于那些外語成績尚待提高的孩子們,沒有過了CET ,CET ,似可自嘲若此。
    • 98、四正六隅:古陣法名。
    • 99、磻溪六年:磻溪六年,道教術語,宗教典故。
    • 100、三親六戚: 泛指親戚和舊故。

    六字結尾的組詞

    • 1、滕六:1.滕六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雪神。 2.用以指雪。
    • 2、丈六:一丈六尺。指佛的化身的長度。后亦借指佛身。
    • 3、二六:即十二。京劇西皮調名。詳“二六板”。
    • 4、開六:1.五十一為六十紀數的開始,故稱五十一歲為"開六"。
    • 5、上六:《易》卦在第六位的陰爻叫上六。
    • 6、象六:骰子的別稱。
    • 7、鄭六:唐人傳奇故事人物。鄭六在長安街上遇著一個美婦人,自稱任氏,鄭追而求愛,遂同居。鄭雖然知道她是狐妖,而對她的愛情十分深厚;她也對鄭忠誠,拒絕別人的強暴和誘惑。見唐沈既濟《任氏傳》。后用為男女相愛之典。
    • 8、三六:指十八?;浾Z。 指香肉、狗肉。 梅花三弄的別名。
    • 9、雙六:1.即雙陸。古代一種博戲。2.指進行雙陸之戲。
    • 10、用六:《易》《坤》卦特有之爻題,謂六爻皆六。
    • 11、陽六:1.指十二律呂中的六律。2.見"陽九百六"。
    • 12、六六:六的六倍﹐三十六。 謂巫山三十六峰。 鯉魚的別稱。
    • 13、連六:是一種麻將術語,是一種花色6張相連接的序數。
    • 14、百六:1.古代以為厄運。2.寒食日的別稱。
    • 15、黃六:方言。泛指欺騙、行詐的人。
    • 16、四六:文體名。駢文的一體。因以四字六字為對偶,故名。駢文以四六對偶者,形成于南朝,盛行于唐·宋。
    • 17、九六:《易?干》“初九”唐·孔穎達疏:“七為少陽,八為少陰,質而不變,為爻之本體;九為老陽,六為老陰,文而從變,故為爻之別名?!币蛞浴熬帕狈褐戈庩柤叭釀偟葘傩?。借指盛衰?!瓣柧虐倭敝哉Z。古代道家稱天厄為“陽九”,地厄為“百六”。因以“九六”指災難或厄運。
    • 18、陰六:1.指十二律中的六呂。2.道教謂三千三百年為小陽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為大陽九﹐大百六。陽九﹐奇數﹐為陽數之窮﹔百六﹐偶數﹐為陰數之窮。故百六亦稱陰六。天厄謂之陽九﹐地虧謂之百六﹐即陰六。3.厄運或災害。
    • 19、搶六:大年初六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寓意六六大順。
    • 20、那六:嶺南特別是廣西左、右江及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丘陵很多,不少田地是在山嶺間辟成的。這種田壯語叫“那六”。“那”在壯語中是水田的意思。
    • 21、第六:數字的排列順序。
    • 22、老六:老六作為網絡流行語的意思是:在????????????CSGO游戲里競技模式中每方只有五個人,而老六則是戲稱那些游離團隊之外的自由人或玩的老六(賊菜)的玩家。最開始是指游戲中玩法猥瑣、喜歡利用地形蹲人埋伏,玩陰招的人;之后引申到生活中,指乘人不備、給別人帶來傷害(心理和身體上)的人。
    • 23、馬伯六:亦作'馬泊六'。亦作'馬八六'。亦作'馬百六'。 指撮合男女搞不正當關系的人。
    • 24、一百六:寒食日的別稱。
    • 25、龜藏六:謂龜遇危險便將頭尾和四足縮入甲中以避害。后因比喻人的才智不外露或深居簡出,以免招嫉惹禍。語本《雜阿含經》卷四三:“過去時世,有河中草,有龜于中住止。時有野干饑行覓食,遙見龜蟲,疾來捉取,龜蟲見來,即便藏六。野干守伺,冀出頭足,欲取食之。久守,龜蟲永不出頭,亦不出足。野干饑乏,瞋恚而去。諸比丘,汝等今日,亦復如是。”亦作:龜六藏
    • 26、三十六:約計之詞,極言其多。
    • 27、馬泊六:(1)男女關系的牽線人
    • 28、馬八六:亦作'馬泊六'。亦作'馬八六'。亦作'馬百六'。 指撮合男女搞不正當關系的人。
    • 29、六零六:亦稱'灑爾佛散'。 德文salvarsan 西藥名。靜脈注射可治梅毒﹑雅司病﹑回歸熱等。 年發(fā)明據說經反復實驗達六百零六次始成功﹐故名。
    • 30、馬百六:亦作"馬伯六"。
    • 31、二打六: 〖相關典故〗兩個亞叔系度傾閑偈,甲話:“聽聞你又加薪又升職噃,系唔系吖?!币掖穑骸澳愎牢蚁的氵悖夷氐亩蛄?,邊輪到我架。
    • 32、六六六:(1)一種殺蟲藥,白色或淡黃色粉末。分子式C6H6Cl6
    • 33、星期六: Saturday(Sat.)—DayofSaturn(土星日)。這是一星期中最后一天,它是由掌管農業(yè)之神,羅馬主神朱庇特的父親(thegodofAgriculture,fatherofJupiter)Saturn的名字命名的,也是英語直接用羅馬神話中神名來命名星期名稱的唯一的一天,其余幾天則是以北歐神話中的神名來命名的。
    • 34、大寶六:20世紀90年代流行于湖南長沙及其周邊地區(qū)的一個方言詞匯,用于形容人,表示不聰明、愚蠢的意思。
    • 35、神芝六: 圍棋術語,是基本活棋之一。
    組詞大全為您提供六組詞,六的組詞,六字怎么組詞,六字能組哪些詞語,找到用六字組詞的組詞,其中六字在開頭的組詞有100個,六字在中間的組詞有100個,六字在結尾的組詞有35個。
    • 拼音liù
    • 注音ㄌㄧㄡˋ,ㄌㄨˋ,
    • 筆劃4
    • 繁體
    • 五筆UYGY
    • 五行

    基本釋義

    六〈名〉古國名。故城在今安徽省六安縣北秋,楚人滅六。——《春秋》古縣名。在今安徽省六安縣當陽君英布為九江王,都六?!稘h書》六〈數〉五加一的和人道以六制?!豆茏印の逍小妨詹徽??!对姟ば⊙拧げ删G》六主律?!兑住け久贩蛄猩??!秶Z·周語》六王畢,四海一?!拍痢栋⒎繉m賦》又如:六禮(中國古代婚姻需備的六種禮節(jié):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種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麥、菽六谷,后為各種谷物的泛稱);六兒(僮仆的泛稱);六丁六甲(道教稱供天帝役使的陰神為六丁,陽神為六甲);六街三市(泛稱眾多街市);六曹(指功曹、倉曹、戶曹、兵曹、法曹、士曹)《易》卦之陰爻稱為六易之數,陰變于六,正于八,從入,從八?!墩f文》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個陰爻);上六(最上一個即第六個陰爻);六爻(爻,是構成《易》卦的基本符號。每三爻會成一卦。兩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六次六黜清能,六進否劣。——《晉書·杜預傳》〈名〉工尺譜記音符號之一,表示音階上的一級其黃鐘清用“六”字。——《宋史》古國名。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縣北楚人滅六。——《左傳·文五年》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