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字開頭的組詞
- 1、信球:信球是一個漢語詞匯。另一種寫法參見:釁囚。信球是中原地區(qū)方言,“信”是傻的意思,“球”是頭的意思,合起來就是傻子腦瓜的意思,形容人傻。
- 2、信號:1.?經(jīng)商定作為采取一致行動的時刻的暗號。 2.?一種可以覺察的物理量或脈沖(如電壓、電流、磁場強度等),通過它們能傳達消息或信息。 3.?用電報、電話、無線電、雷達或電視傳達的情報、信息、聲音或形象。
- 3、信義:(1)信用和道義
- 4、信仰:(1)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某人極其相信和尊敬
- 5、信念:1.?自己認為可以確信的看法。 2.?對某人或某事信任、有信心或信賴的一種思想狀態(tài)。
- 6、信服:(1)相信,佩服
- 7、信從:相信聽從;信奉遵從。
- 8、信鴿:(1)一種比賽鴿,常用來攜帶信息,經(jīng)過訓練可以遠距離飛回鴿房
- 9、信憑:1.信任;相信。2.謂相信并引為根據(jù)。
- 10、信任:(動)相信并敢于托付。[反]猜疑。
- 11、信瓤:方言。指裝在信封內(nèi)寫好的信。
- 12、信箋:(1)信紙
- 13、信息:(1)有目的地標記在通訊系統(tǒng)或計算機的輸入上面的信號…(如電話號碼的一個數(shù)字) (2)音信消息
- 14、信托:1.?相信人,將事情交給他處理。 2.?經(jīng)營他人所委托物品購銷業(yè)務的。
- 15、信圭:相傳周制以玉作六瑞,表示爵位等次。
- 16、信教:(1)信仰宗教,在我國多指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等
- 17、信貸:1.?銀行存款、貸款等活動,多指銀行的貸款。 2.?記入帳戶貸方以增加收益、凈值或負債的額。
- 18、信用:(1)能夠履行諾言而取得的信任
- 19、信匯:匯兌方式之一。甲地銀行或郵電局受匯款人委托,將匯款委托書寄交乙地付款銀行或郵電局,通知該地的指定收款人,簽具收條,領取款項。
- 20、信心:(1)誠心 (2)虔誠信仰宗教之心 (3)隨心;任意 (4)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預料一定能夠?qū)崿F(xiàn)的心理
- 21、信步:(1)隨意走走
- 22、信義:(1)信用和道義
- 23、信耗:(1)音信
- 24、信然:(1)確實;誠然
- 25、信驗:證據(jù);憑證。
- 26、信順:1.忠信而順從。2.謂誠信不欺,順應物理。語出《易.系辭上》:"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3.真實而通達。
- 27、信言:真實的話。
- 28、信貨:1.大家都認為可靠的貨物。2.猶言信物。
- 29、信道:信奉正道。 知道;料知。 猶言果然是。
- 30、信誠:誠實不欺。
- 31、信箱:(1)郵局設置的供人投寄信件的箱子
- 32、信實:誠實;真實可靠。 相信,信仰。
- 33、信賴:(1)信任,依賴,
- 34、信奉:(1)信仰;敬奉
- 35、信約:誠信不欺的盟約。
- 36、信誓:表示誠信的誓言。
- 37、信謹:誠信謹慎。
- 38、信符:用作憑證的符節(jié)。
- 39、信力:佛家語。謂信仰之力。
- 40、信命:1.相信天命。2.使者傳送的命令或書信。
- 41、信慕:信奉仰慕。
- 42、信士:1.誠實可信的人。2.信奉佛教的在家男子。梵語up?saka(優(yōu)婆塞)的譯稱。3.漢碑有"義士"之稱,泛指出財布施者,宋避太宗趙光義諱,改稱"信士"。后因?qū)7Q信仰佛教而出錢布施的人。參閱清顧炎武《金石文字記.合陽令曹全碑》。
- 43、信讞:1.證據(jù)確鑿的判決。
- 44、信友:誠實守信的朋友。
- 45、信璽:古代皇帝璽印之一。
- 46、信地:軍隊駐扎和管轄的地區(qū)。
- 47、信袋:1.加蓋印信的封袋。2.郵局用以裝運信件的口袋。
- 48、信布:韓信和英布的并稱。
- 49、信識:正確地鑒賞。
- 50、信納:相信和采納。
- 51、信信:連宿四夜。 謂信其可信者。
- 52、信問:音信。
- 53、信幡:1.亦作"信幡"。2.古代題表官號﹑用為符信的旗幟。
- 54、信眉:1.揚眉自得貌。 2.形容屈抑得申,快意舒暢貌。
- 55、信炮:1.軍事行動中,按事先約定鳴放的號炮。2.按時所放之炮。舊時官署按時放炮,使遠近皆知,以便計時。如報曉炮﹑午時炮等。參閱《清通志.職官五》。
- 56、信賞:1.有功必賞。2.必定給予的賞賜。
- 57、信插:(1)釘在墻上的放信件的用具,多用木板或布做成
- 58、信旛:1.亦作"信幡"。2.古代題表官號﹑用為符信的旗幟。
- 59、信聽:聽從。
- 60、信封:裝書信的封套。
- 61、信愛:信任喜愛;信任愛戴。
- 62、信宿:(1)連住兩夜,也表示兩夜
- 63、信訪:(1)指群眾通過信函或面談的方式反映問題
- 64、信譽:(1)誠實守信的聲譽
- 65、信風:(1)在赤道兩邊的低層大氣中,北半球吹東北風,南半球吹東南風,這種風的方向很少改變
- 66、信委:信任并委托辦理諸事。
- 67、信子:1.指裝在器物中心的芯子。 2.方言。以砒霜制作的殺鼠藥。亦泛稱毒殺動物或人的藥品。
- 68、信簡:書信。
- 69、信憚:誠實恭敬。
- 70、信徒:(1)信奉某種宗教的人,亦指某學說的信仰者
- 71、信鷗:一種隨潮水漲落而來去的海鷗。因其有定時,故稱信鷗。
- 72、信條:(1)宗教信仰的條文或體系 (2)可指普遍相信的任何原則或主張
- 73、信瑞:用作信物的瑞玉。 圭為五瑞之一,是受到天子信用的象征,后因以'信瑞'喻指皇帝予以委任的印信。
- 74、信知:深知,確知。
- 75、信鳧:即信鷗。
- 76、信牒:唐代授官皆給告身,未有告身之前,先給文書以為憑證,稱信牒。
- 77、信幸:信任寵愛。
- 78、信了:信從明了。
- 79、信禽:雁的別名。雁為候鳥,每年春分后飛往北方,秋分后飛回南方,來去有定時,故稱信禽。
- 80、信件:(1)書信 (2)通信者之間互相寫的信
- 81、信重:信任看重。
- 82、信差:(1)舊稱被派遞送公文信件的人 (2)舊稱“郵遞員”
- 83、信足:猶漫步。
- 84、信官:官員禱神時表示虔誠的自稱。
- 85、信響:1.亦作"信鄉(xiāng)"。亦作"信響"。亦作"信響"。2.信賴。3.謂信任歸向。
- 86、信伏:信服。伏,通"服"。
- 87、信真:相信是真的。
- 88、信嘴:猶言信口。
- 89、信崇:信仰崇奉。
- 90、信數(shù):必然的道理。
- 91、信臣:1.忠誠可靠之臣。2.使臣,使者。
- 92、信內(nèi):謂聽信妻妾的話。內(nèi),指妻妾。
- 93、信物:(1)當作憑證的物品
- 94、信慎:誠信謹慎。
- 95、信鄉(xiāng):1.亦作"信鄉(xiāng)"。亦作"信鄉(xiāng)"。亦作"信響"。2.信賴。3.謂信任歸向。
- 96、信音:音信,消息。
- 97、信欺:誠實或欺詐。
- 98、信人:誠實的人。 使者,傳送書信的人。 指信奉宗教的人,信徒。
- 99、信旗:古代軍中用為指揮進退的旗幟。
- 100、信籠:封口加蓋印信的箱籠。
信字中間的組詞
- 1、明信片:1.?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投寄的載有信息的卡片。 2.?一種必須貼有膠粘郵票的卡片在一面上有一種裝飾(如一幅畫)的這類卡片。 3.?一種具有政府印制的郵票標記或官方的回信費已付標記的卡片。
- 2、揀信生:舊時郵政局中分揀信件的低級職工。
- 3、通信鴿:信鴿。用以傳遞書信的一種家鴿。經(jīng)過訓練后,可在數(shù)百公里內(nèi)傳遞書信。書信通常插入綁在鴿腿上的輕管內(nèi)。參見"信鴿"。
- 4、念信兒:(1)〈方〉紀念品
- 5、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xiàn)一定愿望的心理狀態(tài)。必須建立在對自己和對事物的正確認識的基礎上。缺乏自信使人畏縮不前,過于自信或盲目自信,則會使人驕傲自滿或陷于盲動。正確的自信心能使人意志堅定,不怕困難。
- 6、風信子:也稱洋水仙。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有紅﹑紫﹑藍﹑白各色,供觀賞。
- 7、花信風:應花期而吹來的風。歷來相傳花信風共有二十四番。詳“二十四番花信風”。
- 8、征信錄:有關經(jīng)手公益款項收支情況的報告書。
- 9、傳信牌:古代軍中傳遞文件所用的牌,簡稱信牌。
- 10、誰信道:1.誰料到。
- 11、趙信城:1.古城名。西漢時趙信降匈奴后所筑。故址約在今蒙古共和國杭愛山南麓。
- 12、風信雞:測定風向的儀器。形如雞。常比喻見風使舵,善于鉆營投機的人。
- 13、韓信壇:漢劉邦為韓信拜將所設的壇場。語本《史記.淮陰侯列傳》:"何(蕭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后因以"韓信壇"泛指軍中拜將帥的高臺。亦謂被授予將帥。
- 14、長信宮:1.漢宮名。漢太皇太后所居。因用以為太皇太后的代稱。2.泛指帝后所居。
- 15、書信館:郵局。
- 16、風信子:也稱洋水仙。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有紅﹑紫﹑藍﹑白各色,供觀賞。
- 17、昭信票:清政府為償付對日賠款于1898年發(fā)行的國內(nèi)公債。
- 18、書信體:(1)以書信形式寫的作品
- 19、風信旗:指示風向的旗子。
- 20、民信局:1.舊時私人經(jīng)營的﹐以投遞信件﹑包裹﹐辦理匯兌等為主要業(yè)務的機構(gòu)。約起源于明代永樂年間﹐流行于沿江﹑沿海及運河沿岸城市。清代道光至光緒年間最盛。1896年清政府正式設置郵政后﹐逐漸淘汰。2.僑批局的舊稱之一。經(jīng)營華僑附有信件的匯款的行業(yè)。
- 21、通信社:即通訊社。
- 22、國信使:宋元時的國家使臣。
- 23、送信兒:(1)書面?zhèn)鬟f消息 (2)口頭傳遞消息
- 24、傳信鳥:鳥名。
- 25、昭信局:清代光緒年間成立的專門承辦公債業(yè)務的機構(gòu)。
- 26、通信員:1.部隊﹑機關中擔任遞送公文等聯(lián)絡工作的人。2.經(jīng)常給報社﹑通訊社﹑廣播電臺寫稿報道消息的非專業(yè)人員。
- 27、公信力:社會大眾對特定組織或事物等的信任程度。
- 28、來信砍: “來XX信不信我砍死你(XX原義是指東北)”。
- 29、通信網(wǎng):由多個通信節(jié)點互相連接,且節(jié)點間有多條傳輸媒體所組成的通信系統(tǒng)。所謂節(jié)點是指具有信息處理功能的實體,如交換中心、計算機信息處理中心等。節(jié)點下?lián)碛写罅坑脩艉屯ㄐ啪€路,節(jié)點間的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有樹形、星形、環(huán)形和集中型等網(wǎng)絡類型。
- 30、電信業(yè): 以電為基礎發(fā)展由來的。
- 31、電信樓: 經(jīng)營電報和長途電話業(yè)務及其他通信業(yè)務的建筑。組成:電信樓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通信機房部分,對外營業(yè)部分及其他部分(包括電話會議室、母鐘間等)。此外還有微波天線。
- 32、大信封: 體積較大的信封。
- 33、通信錄: 方便個人或企業(yè)聯(lián)系時的一種簡單的、實用的記事載體。
- 34、徵信録: zhengxinlu徵信録(征信錄):有關經(jīng)手公益款項收支情況的報告書。第十五回:“究竟他收了款,就登在報上,年年還有徵信録,未必可以作弊。”《霜葉紅似二月花》二:“大家別性急。聽說趙守翁正在趕辦十多年來第一回的征信錄呢!”
- 35、風信鷄:測定風向的儀器。形如雞。常比喻見風使舵,善于鉆營投機的人。
- 36、資信度: 含義較信用為廣。
- 37、短信息: 文字簡短的信息,特指用手機通過移動通信網(wǎng)發(fā)出,可以顯示在對方手機顯示屏上的簡短文字。
- 38、崇信縣: 尊重信任;尊崇信仰。
- 39、邊信息:利用已有的信息Y輔助對信息X進行編碼,可以使得信息X的編碼長度更短。
- 40、征信録:有關經(jīng)手公益款項收支情況的報告書。
- 41、通信兵:(1)軍事單位各總部之間擔負通信聯(lián)絡任務的兵種或士兵
- 42、公信度: 公信度就是社會公眾對某種特定事物或者現(xiàn)象的信任程度。
- 43、可信度: 值得信賴的程度:提高~。
- 44、通信聯(lián)絡:雙方或多方之間運用通信手段傳輸信息。常用的通信手段有有線電通信、無線電通信、光通信、運動(徒步或乘騎)通信、簡易信號通信等。通信聯(lián)絡要求迅速、準確、保密、不間斷。
- 45、半信不信:指不完全相信。
- 46、市場信息:反映市場供求狀況的各種情報資料。如商品(包括證券、外匯、房地產(chǎn)、勞動力、旅游服務等)種類、價格、質(zhì)量以及供求變動等信息??梢詮膱罂V播、電視、廣告和市場調(diào)查中獲得。
- 47、疑信參半: 懷疑相信各占一半。
- 48、通信衛(wèi)星:應用衛(wèi)星的一種。衛(wèi)星軌道離地很高,天線波束能覆蓋地球廣大面積,且電波傳播不受地形限制,能實行地面遠距離通信。是世界上廣泛應用的現(xiàn)代化通信工具。
- 49、道德信念:人們對某種道德理想、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在內(nèi)心的確信。是構(gòu)成道德品質(zhì)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形成,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
- 50、隨機信號:非確定性信號。即信號值隨偶然因素而變化,但又遵從一定概率分布規(guī)律。常用平均值、數(shù)學期望和方差等進行分析和描述。
- 51、皇帝信寶:皇帝印璽之一。用于征召王公以下的文書。參見"皇帝行寶"。
- 52、地理信息:運用電子計算機科學收集、存儲、檢索、分析和顯示地理信息的自動技術(shù)系統(tǒng)。
- 53、十九信條:指1911年(宣統(tǒng)三年)11月清政府頒布的《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
- 54、失信不立:不講信用的人無法在社會立足。引申為無法立足于社會,無法得到別人的認可。
- 55、郵資信封:國家(地區(qū))郵政主管部門發(fā)行的,印有郵票圖案的信封。有普通郵資信封、紀念郵資信封、航空郵資信封、美術(shù)郵資信封等種類。
- 56、閑庭信步: 在很大的院子里散步。形容很清閑的樣子,有時也形容信心十足。
- 57、通信地址: 是指能在信封、郵寄物品、電子郵箱等一切通過郵政方式或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送的郵件上,注明并接收的有效實際地址,一般由地區(qū)名,街道名及門牌號碼組成。
- 58、數(shù)字信號:指自變量是離散的、因變量也是離散的信號。
- 59、韓信點兵:漢韓信與高祖劉邦論將兵之道,以為自己擅長帶兵打仗,所領的士兵,越多越好。常與“多多益善”搭配使用,比喻不厭其多,越多越好。
- 60、語音信箱:語音信箱業(yè)務是一種基于多種網(wǎng)絡、以語音信息交互為主要功能的業(yè)務,為用戶提供存儲、轉(zhuǎn)發(fā)和提取語音信息等服務。
- 61、確信無疑: 堅定地相信某事是真實的。
- 62、織田信長:織田信長(日語:おだのぶなが,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1日),幼名吉法師,出生于尾張國的勝幡城或那古野城(今愛知縣西部名古屋市),日本戰(zhàn)國時代到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天下人,“日本戰(zhàn)國三杰”之一。
- 63、背信棄義:(1)背:違背;棄:丟棄。指不守信用,不講道義。也作“棄信忘義”
- 64、消費信貸:消費信貸(consumercreditservice)是金融創(chuàng)新的產(chǎn)物,是商業(yè)銀行陸續(xù)開辦的用于自然人(非法人或組織)個人消費目的(非經(jīng)營目的)的貸款。
- 65、背信忘義:違背了自己的誠信,放棄了自己的義。
- 66、欲信大義:我沒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伸張大義。
- 67、誠信檔案: 在全國范圍內(nèi)的各個領域建立的各種誠信體系,旨在促進社會發(fā)展、打造誠信、構(gòu)建和諧社會。按誠信檔案的對象分類:一般分為個人誠信檔案和企業(yè)誠信檔案、團體組織誠信檔案、政府誠信檔案等。
- 68、置信水平:置信水平是指特定個體對待特定命題真實性相信的程度,也就是概率是對個人信念合理性的量度。
- 69、電視信號: 電視信號中除了圖像信號以外,還包括同步信號。
- 70、射頻信號: 射頻信號就是經(jīng)過調(diào)制的,擁有一定發(fā)射頻率的電波。
- 71、冒進信號:冒進màojìn指超過客觀情況的可能,工作輕率地開始,急躁地進行
- 72、韓信掛帥: 評書,講述秦末賢士韓信南征北戰(zhàn)奠定西漢王朝的事跡。
- 73、冗余信息: 指除去傳輸消息時所需最少限度信息外。出現(xiàn)在信息源、編碼、信號、信道或系統(tǒng)中的其他信息,或稱多余信息。
- 74、方波信號:就是指電路系統(tǒng)中信號的質(zhì)量,如果在要求的時間內(nèi),信號能不失真地從源端傳送到接收端,我們就稱該信號是方波信號。
- 75、置信區(qū)間:不容易相信。
- 76、協(xié)作信任: 就是在協(xié)作中,相信對方的誠信并敢于托付。
- 77、電子信箱:在電腦網(wǎng)路上儲存大量電子郵件以供取用的地方。
- 78、守信篤義: 指保持誠信;遵守信約。忠實講義氣。
- 79、失信招禍: 1.世傳公冶長。 2.能解百禽語.一日,有鴟。 3.來報,曰:“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腸!”公冶長應而往,果得獐,然其無意飼鴟以腸也.鴟是以怨之.居無何,鴟又來報如前.長復往,望見數(shù)人圍一物而嘩.長以為死獐,恐人奪之,遙呼曰:“我擊死也!我擊死也!”至,乃一死人.眾遂逮長見邑宰。 4.宰審問長再三辯宰曰爾自言我擊死也何為詐長無以對.-------------------。
- 80、動物信使: 魔獸爭霸Ⅲ:冰封王座的多人實時對戰(zhàn)自定義地圖Dota里的一個物品。
- 81、移動信號:在鐵路眾多的信號中,有一種在施工或維修區(qū)段設置的信號牌、信號燈,這就是移動信號。
- 82、親師信道: “親近師長,深信所學之道。
- 83、定期信貸: 對于還款期限明確約定了的消費信貸。
- 84、展期信用: 通常是指買方企業(yè)超過規(guī)定的信用期推遲付款而強制獲得的信用。
- 85、賣方信用:出口方銀行向出口廠商提供的信用
- 86、有效信元:通過信頭差錯控制過程判定其信頭無差錯的一種信元。。
- 87、通信電源:整個通信網(wǎng)絡的關鍵基礎設施,但是通信電源在整個通信行業(yè)中占的比例并不大。
- 88、房屋信托:房屋產(chǎn)權(quán)所有人把房屋委托給房管部門進行經(jīng)營,所有人僅保留產(chǎn)權(quán);和分配權(quán),按照有關規(guī)定,托管人向受托單位交納委托費用,定期進行經(jīng)濟結(jié)算。
- 89、三信三不:佛教術(shù)語,又作三不三信。
- 90、忠信仁篤:忠誠信實、仁慈厚道。
- 91、一念信解:指聞法而不疑,乃至豁然開悟
- 92、四種信心:即指清凈信、欲樂信、勝解信、不退轉(zhuǎn)信。清凈信:我們偶爾步入佛殿里,或者聽到念佛的聲音,不知道什么原因,心里特別歡喜,這就是清凈信。有些居士來到這里,聽到念誦《大自在祈禱文》、阿彌陀佛名號,他也不知道為什么,一直眼淚汪汪的,其實他正在生起清凈信。
- 93、韓信登壇:韓信登壇(hánxìndēngtán),漢語詞匯。
- 94、生命信使:靈魂醫(yī)學soulmedicine把生命信使定義為一切能夠表達生物體內(nèi)部之間以及與外界溝通聯(lián)系并發(fā)生相應生物效應的各種生物語言。
- 95、大信心海:佛學術(shù)語,信心之功德廣大,故譬之于海,教行信證六本曰:‘大信心海甚以叵入,從佛力發(fā)起故。真實樂邦甚以易往,藉愿力即生故。
- 96、親信干證: 通俗的說就是讓國家領導者身邊關系密切的親戚和朋友參與政事,發(fā)表政見,甚至參考他們的意見,而這些親戚朋友不一定是和政治相關的人,對世界當局和政治形式?jīng)]有專業(yè)理解和分析能力,甚至會泄露國家機密。韓國崔順實就是屬于親信干政,最愛做的事情就是修改總統(tǒng)的講稿。
- 97、起信四覺: 起信四覺[出起信論]一本覺謂一切眾生自性清凈心源離于妄念。即寂而照。
- 98、自信的人: 自己相信自己:有自信心、信心十足、永久自信。相信自己是對自己最大的失敗,沒辦法超越自己的人才對自己有信心。
- 99、分類信息:WEB2的衍生物,是新一代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模式,它讓網(wǎng)絡變的跟老百姓更普及更貼近生活方便生活。
- 100、韓信北伐:韓信北伐的主講人是王立群,其生于1945年3月14日,山東新泰。
信字結(jié)尾的組詞
- 1、誠信:(形)誠實并遵守信用:做人要講~。
- 2、書信:(1)信
- 3、自信:(1)相信自己 (2)相信自己的
- 4、虔信:(1)虔誠
- 5、口信:(1)口頭轉(zhuǎn)告的話,口頭傳達的消息
- 6、確信:(1)確切的消息
- 7、堅信:(1)堅定信任
- 8、傾信:1.信仰。2.信任,信賴。
- 9、相信:(1)認為正確、確實而不懷疑
- 10、電信:(1)在某通信系統(tǒng)范圍內(nèi)傳輸或接收信息或信號的方式
- 11、荒信:(1)〈方〉不確定的或沒有證實的消息
- 12、盟信:1.猶盟約。語本《莊子.讓王》:"阻兵而保威,割牲而盟以為信。"
- 13、梢信:捎帶書信。
- 14、寵信:(1)得到偏愛和信賴(多用于貶義)
- 15、風信:隨著季節(jié)變化應時吹來的風。 信息;消息。
- 16、不信:1.不信任。 2.沒有信用或失信。 3.難道。
- 17、叵信:不可信。
- 18、花信:(1)花開的信息 (2)借指女子的成年期—24歲
- 19、印信:(1)政府機關的各種印章、公私印章的總稱
- 20、篤信:(1)忠實地信仰;深信不疑
- 21、行信:謂做事誠實不欺。
- 22、透信:(1)透露出信息
- 23、覆信:(1)已經(jīng)答復的信函
- 24、杖信:1.憑靠信義。2.信賴。
- 25、準信:(1)確實可信的信息
- 26、精信:1.精誠信實。2.專心信奉。
- 27、迷信:(1)信仰鬼神等不存在的事物 (2)也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
- 28、來信:(1)從…來的信 (2)寄來或送來的信
- 29、春信:春天的信息。
- 30、待信:1.謂以誠信相待。2.等待音信。
- 31、奮信:1.振起貌。
- 32、柳信:1.謂柳樹發(fā)芽帶來春的信息。
- 33、捻信:火藥引線。
- 34、任信: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
- 35、捎信:(1)派代理人或送信者傳遞信息
- 36、誤信:(1)錯誤地相信
- 37、守信:就是講信用,講信譽,信守承諾,忠實于自己承擔的義務,答應了別人的事一定要去做。
- 38、貞信:1.正直誠實。
- 39、負信:1.失信。
- 40、棨信:傳信的符證。
- 41、失信:(1)違背協(xié)議或諾言,喪失信用
- 42、賀信:(1)祝賀的信件
- 43、符信:符節(jié)印章等信物的統(tǒng)稱。 憑據(jù)。
- 44、家信:(1)往返家中的信函
- 45、征信:意思是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并對外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估、信用信息咨詢等服務,幫助客戶判斷、控制信用風險,進行信用管理的活動。出自《左傳·昭公八年》中的"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遠于其身"。其中,"信而有征"即為可驗證其言為信實,或征求、驗證信用。
- 46、遠信:遠方的書信﹑消息。
- 47、貴信:1.尊重和信任。
- 48、敬信:(1)尊重崇信
- 49、便信:感到便利而信從之。
- 50、韓信:(?-前196)西漢軍事家?;搓幦恕T缒昙邑?,常從人寄食,曾受胯下之辱。秦末參加項羽部隊,因不受重用,改投劉邦,被拜為大將軍。楚漢戰(zhàn)爭中,劉邦采納他的建議,攻占關中。劉邦、項羽在滎陽相持時,他率軍襲擊項羽側(cè)翼,占據(jù)黃河下游地區(qū)。后被劉邦封為齊王。公元前202年于垓下(今安徽靈璧南)擊滅項羽。楚漢戰(zhàn)爭結(jié)束后,被解除兵權(quán)。后被呂后設計誘殺。
- 51、黑信:匿名信。
- 52、執(zhí)信:秉持信義。
- 53、的信:1.確實的消息。
- 54、竺信:深信;忠實地信仰。竺﹐通"篤"。
- 55、忠信:忠誠信實。
- 56、寄信:1.遞送書信。2.現(xiàn)代多通過郵局遞送。
- 57、考信:1.謂查考其真實。語出《禮記.禮運》:"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
- 58、麥信:江·淮間指農(nóng)歷五月的信風。
- 59、保信:確保守信。
- 60、合信:1.應驗之符瑞。2.謂誠信如四時運轉(zhuǎn)之準確無誤。
- 61、親信:(1)十分信賴 (2)忠于自己的人
- 62、鴻信:指書信。
- 63、溺信:猶迷信,篤信。
- 64、雅信:1.素來的信任。
- 65、德信:恩德與威信。
- 66、起信:1.興信。起而申說。2.佛教語。謂產(chǎn)生相信正法之心。3.泛指產(chǎn)生信仰或信任。4.佛書《大乘起信論》的省稱。5.猶起汛,潮汛始發(fā)。
- 67、秧信:謂可插秧的信息。
- 68、孚信:信用;信譽。
- 69、話信:口信。
- 70、懷信:1.懷抱忠誠。
- 71、踐信:踐言,守信。
- 72、遣信:1.猶傳信。
- 73、喜信:1.唐代進士及第的家報。2.謂吉慶事情的先兆。3.泛指使人高興的消息。4.指懷孕。
- 74、鄉(xiāng)信:家鄉(xiāng)人或家人的信。
- 75、置信:(1)給予信任;加以相信
- 76、背信:(1)背棄信用
- 77、恩信:1.恩德信義。2.猶寵信。
- 78、活信:可以旋轉(zhuǎn)的機關樞紐。
- 79、梅信:1.指梅雨開始的信息。2.梅花開放所報春天將到的信息。亦暗指信函。
- 80、曉信:明白,了解。
- 81、誕信:1.虛假和誠實。
- 82、秋信:秋季到來的信息。
- 83、書信:(1)信
- 84、委信:委任信賴。
- 85、月信:月經(jīng)。按月而至﹐如潮有信﹐故稱。
- 86、村信:1.謙詞。謂愚誠。
- 87、國信:1.國家的威信。2.兩國通使作為憑證的文書符節(jié)。3."國信使"的省稱。4.指國家間贈送的禮品。
- 88、期信:約定的時間。
- 89、詘信:屈曲與伸舒。術(shù)語。腿部柔和詘信練習
- 90、討信:1.打聽信息。
- 91、通信:(1)相互之間交換信件;用書信反映情況
- 92、頭信:爽性;索性。指每年潮汛來時頭批捕撈獲得的。
- 93、讬信:托遞書信。
- 94、小信:小事情上的誠信;在小節(jié)上拘泥守信。 江海規(guī)律性的輕微漲水現(xiàn)象。
- 95、江信:謂江水定時漲落。
- 96、謹信:恭謹誠信。 謂鄭重地盟誓以示信任。
- 97、送信:遞送信件。引申為傳遞消息。
- 98、探信:1.打聽消息。2.情報。
- 99、確信:(1)確切的消息
- 100、推信:推重信服。